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新青年(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新青年(上)

此時此刻,在公園中間的空地上,搭起了臺子,臺下滿是手執國旗,拉著標語的少女。.點在京的少年團女生高階隊,青年團女生隊,以及地方上京的女生代表,正聚精會神地看著臺上之人,不少女孩子兩頰有些發燒,眼中閃爍著某種異樣的光彩。

一個相貌俊美的青年正在激情澎湃地發表演講:“……同學們,姐妹們,這是民族復興的曙光,是公理和正義的勝利俄國地跨歐亞兩洲,東西兩萬餘裡,稱霸歐亞垂數百載,無戰不勝。然我帝國健兒兵鋒所向,俄人非一合之敵,可見我中華國運勃興,正是天命所歸”

“正如陛下和先帝所說,你們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原名汪兆銘,已經按照皇帝的口諭把名字改為汪銘漢的俊美青年環視臺下,表情誠懇,“什麼是國戰?國戰就是國民全體之戰,一切國民,均有為國戰出力的義務。各位同學都是少年團和青年團的優秀代表,在這個時刻,應該走在國民的前列。”

臺下傳來一個清亮的聲音:“汪先生,我們也想多為國戰出力,可您看我們這些女孩子,除了搖旗吶喊,在後方做做宣傳,還能做什麼事情呢?”

汪銘漢對著這個女孩子禮貌地點點頭,微微一笑,那女孩子頓時就是兩頰緋紅,旁邊的女孩子看過來的眼神都有些異樣。

“少年團的女同學們,我建議你們要堅持好好學習,鍛鍊體魄,也要積極響應團組織的號召,參加社會勞動。青年團的女同學,你們除了要廣泛參加宣傳活動,組織募捐,積極排演劇目,鼓舞國民士氣,還要努力學習救護技術,當國家和民族需要你們的時候,可以響應號召。”汪銘漢的表情恢復了嚴肅,“同學們,你們多一些救護知識和經驗,也許就可以挽救一名戰士的生命。所以你們一定要認真努力,絕不能敷衍了事。另外,我還建議你們多多閱讀書籍,深入討論中樞的治國政策,各項法令,只有你們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了這一切,才能更好地啟蒙國民,做好宣傳。”

這個時候,一個瘦弱的女孩子舉起手,大聲問道:“汪先生,我出生在馬來西亞,那裡還有很多華人,而且都有英國國籍,但在英國人眼裡我們還是二等公民,請問帝國政府什麼時候可以出兵南洋?”

汪銘漢一愣,轉頭看著這個只有十四五歲的小女孩,看著對方異常認真的表情,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回覆,只好略微敷衍道:“帝國中樞一向關心海外同胞,自有安排,我不是官員,自然也不瞭解。這個問題事關中英關系,我們在這裡就不好討論了。”

這個小女孩聽完了,卻揮舞著小拳頭,用力喊道:“我叫陳璧君你記住我,我還會找你問這個問題的”

汪銘漢有些哭笑不得地看著這個膽大妄為的小丫頭,點了點頭。

“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嫁給你做老婆。”臺下,陳璧君看著那位丰神如玉的青年,低聲給自己打著氣。

旁邊一個美貌少女斜睨了她一眼,有些陰陽怪氣地說道:“陳璧君,就你這個醜小鴨,省省吧。(看小說就到葉子·悠~悠..)”

說完挑釁式地哼了一聲,轉過頭死死盯著汪銘漢,臉頰緋紅。陳璧君瞪了她一眼,低聲罵了一句:“花痴”說罷,也目不轉睛地看著汪銘漢,兩隻眼睛漸漸彎了起來,嘴角微翹。

------------

同一時刻,西山大本營,閱兵場。

鄭宇站在高臺之上,背著手,軍姿筆挺,表情嚴肅,沉默不語。

一個藍色的方陣中,已經有人開始躁動地扭著脖子,活動腳腕。

鄭宇冷冷地說道:“不過兩個小時,你們就已經扛不住了。現在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沒有?”

身穿藍色制服的青年偷眼看看旁邊肅立如林的黑色方陣,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這是國家生死之戰,帝國養兵多年,為的就是挽此天傾你們以為戰爭是什麼?就你們這樣的,想上陣,我還怕你當逃兵”鄭宇的話讓臺下這些青年忍不住臉紅脖子粗了起來,想說什麼,卻終於還是咽了回去,“你們有熱情,想報國,這不是壞事。能集合在一起,走到西山來請願,我也覺得你們有些志氣。不過,你們也要想一想,大部分青年團員都是高中在校生。帝國培養你們花費了多少心血?為的僅僅是讓你們把一腔熱血灑在戰場上?”,

鄭宇看著這些人,心裡有隱隱的自豪,也有著無奈。

“青年人,要保有理想和信仰,要對國家,對民族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才是最重要的。”鄭宇繼續說道,“至於其他的事情,自有法律,有政府,有國會,有軍隊來料理。你們只要恪盡職守,盡到自己的職責就足夠了。”

“這次活動,你們的組織者,朕也要懲戒。”鄭宇平靜地說道,“擅自行動,無組織無紀律,這是在做什麼?是要向朕示威,還是要向國民顯示你們的魯莽?每個人都要好好反省,弄清楚自己的責任,弄清楚自己該怎麼為國家,為社會,為國民做出貢獻。回去每人寫一份反省材料,交給團部。”

下面的青年原本懷著一腔激情而來,卻被晾了兩個小時,又挨了一頓數落,雖然個個依然站得筆直,表情嚴肅,心裡實在是沮喪若死。

“下面我命令,全體都有,齊步走,目標……食堂看你們餓得前心貼後心,我這裡管飯,吃完飯都給我回城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下不為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鄭宇說完話,自己也笑了起來。

這番話一出,臺下的青年們都忍不住抬起頭,驚愕地看向了這位皇帝,心情一下子放鬆了許多,氣氛也活躍了起來。青年看著這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皇帝,看著對方微笑著搖著頭,轉身下了臺子,終於忍不住交頭接耳:

“看來陛下對我們不像太生氣的樣子……”

“其實換了誰,也不會生氣吧?”

“話說這算不算享用御膳?”

……

鄭宇回到室內,看著一位灰頭土臉默然無語的青年,語氣平淡:“謝團長,我看最近你事情似乎有些忙不過來,青年團的事情你交接一下,回家多讀讀書。(看小說就到葉子·悠~悠..)”

中華青年團第一團(北京團)團長謝持臉色慘白,咬著牙說了一聲:“是。”

鄭宇盯著他,心中不喜。

這個謝持,擅自發動一些青年團員演這麼一出西山請願的戲碼,無非是想抓住機會出頭露臉,迎合自己,求個倖進。這股風潮要是不壓下去,後邊群起效尤,國家就指不定亂成什麼樣子。這些青年人的熱血來得快去得也快,到時候一旦出了問題就不好收拾。

鄭宇回頭對一個表情平靜的青年笑了笑:“仲甫,倒是讓你一來就看了笑話……”

《滬上早報》的著名筆桿,帝國輿論界後起之秀陳慶同也是一笑:“陛下,青年同志有志救國,不惜投筆從戎,可見我國民之覺醒,於國家之認同。在下淺見,倒是好事多於壞事。”

鄭宇盯著他看了一會,不置可否地笑笑,轉過頭對著另一個一直肅立的青年說道:“仲愷,你看第一團的工作,誰接手比較合適?”

由於皇帝一直兼任青年團團長一職,主持青年團工作的都是常務副團長。此時,中華青年團常務副團長廖恩煦想了想說道:“其實新來的鄒容倒是不錯,可惜沒畢業,太年輕了些。”

鄭宇點了點頭:“他還短練,不過倒是個苗子……對了,仲愷,第一團的團務你先兼一下,由總團好好整頓整頓,鄒容嘛……先做個助理,再磨練磨練。”

廖恩煦最近忙得昏天黑地,原本也實在不想再攬權,可看著這位信任的目光,也容不得說個不字,飛快地答應了。

--------------

半個鐘頭後。

辦公室內。

鄭宇看著對面這位另一時空大名鼎鼎的人物,也不由得暗自贊了一聲“好風度”。

喝了口茶,鄭宇開口說道:“仲甫,我的意思,北竹先生應該也給你轉述過。我請你來,是想當面聽聽你的看法。”

他頓了頓:“實不相瞞,帝國青年團設立已久,雖有官定刊物,但官方色彩過濃,時間長了,官氣也越來越重。北竹先生提出,要更好達成對青年的教育,還要動員民間力量,故而要發起青年刊物。北竹先生一直力薦閣下,故而邀請仲甫你北上一晤。”

陳慶同也沒想到這位皇帝如此直言不諱,稍稍一愣神,但馬上就笑了起來:“陛下既然開門見山,那我也沒什麼可藏拙的。子文兄與我透過電話,我已有考慮,還請陛下斧正。”,

“以在下觀之,帝國之未來,實系於青年之身。青年強,則帝國強;青年進取則帝國進取;青年急公好義,則帝國國勢必蒸蒸日上;青年明辨是非,則帝國秩序當可澄清。”陳慶同倒是沒有拘束,一張口就是鄭宇在電影中看過的那種揮斥方遒的豪氣,“今日帝國,青年自有青年團作為精英組織,不才也曾入團。然以在下觀之,青年團之任務,為培養青年之組織性紀律性,以及帝國民族主義之精神理念,於青年教育養成之綜合性還有欠缺,為學校之補充及提升,然仍需有其他更深層次之思想刊物以為配合。”

“此刊物之目的,在於為帝國新青年達成精神理念之完善與修飾,他傾聽青年的心聲,並給出正確的回應。故而此刊物當非時事報道,而是以月刊形式,針對社會上的一些思潮正本清源;針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進行解析;針對青年容易出現的問題給與指正。這本刊物,要紮根於民間,真正做到立足基層,立足實際,同時還要能縱橫歷史,展望世界。”

鄭宇靜靜地聽著,觀察著,內心湧動著種種複雜的情緒。

這位陳慶同,一生致力於追求改造中國社會的真理。他是個很有時代氣息的知識分子,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新派知識分子。他敏銳地觀察著西方思潮的變化,大膽引入自己認為對國家有利的思想,勇敢地與社會上的保守和對立面進行鬥爭。他也曾經投身政治鬥爭之中,但他終究只是個文人不是政治家。他的政治生涯可以說得上失敗二字,但他在之後能夠充分反思,敢於否定自我,把批判的矛頭對準自己,無論觀點如何,至少這種勇氣值得欽佩。

“仲甫,你認為,對於帝國青年一代,哪些思想是最重要的?”鄭宇趁著陳慶同喝茶潤喉的工夫開口問道。

“當今世界有三大思想是我帝國青年所急需:第一,思想之自由。”

陳慶同此言一出,就很注意地觀察鄭宇的反應。不過鄭宇卻依然是眯著眼睛喝茶,似乎沒什麼觸動。

陳慶同繼續說了下去:“……人之基本權利是為人權,而人權的本質特徵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沒有思想之自由,人與機器何異?有何談尊嚴?”

“帝國肇建以來,強調國家,強調民族,而青年團等一切組織也以此為綱領。以在下看來,帝國之發展,說白了是為了每一個個體可以獲取自由之空間,獲取尊嚴之人生,獲取富足之生活。如果反過來,變成人人為了帝國而犧牲基本人權,乃至犧牲思想之自由,那是否本末倒置呢?”

“於一切自由之中,思想之自由實為最可貴者,蓋其為一切創造力之根源所在。帝國雖鼓勵青年之創造,然這些年終歸強調民族,國家過多,其雖有國家發展之必要一面,也有阻礙個體自尊獨立和自我思考的一面。”

鄭宇外表平靜,心裡卻起了驚濤駭浪。

這位陳慶同實在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居然敢當著自己的面說出這樣一番話來,矛頭直指自己乃至國父鄭鷹

“……其二為科學。我中華文明之蒙塵落伍,實賴自唐宋之後,我神州無科學之精神。一班讀書人皓首窮經,只求八股富貴,問之於道德文章,滔滔不絕;言之數理,則瞠目不知所云。或有人裝神弄鬼,好出大言,妄論陰陽未來,實乃毒害國民思想之禍首。我帝國之青年,雖有多年教育,然仍有頗多青年不以科學文化為喜,民間陋俗仍多,時時刻刻在渲染各種神秘主義,迷信思想。故而我帝國青年當學科學,重科學,事事從科學出發,而非徒以曲解先輩隻言片語為能事。”

“……其三為赫胥黎-達爾文之進化論。自然界之演變,乃適者生存,殘酷無比。於今日之社會,由於工商大興,科技發達,國與國之間以優勝劣汰之方式展開競爭,國家內部不同個體,不同群體互相競爭。適者生存,物競天擇,如一國之青年無此等覺悟,無競爭之勇氣與勤奮,則於個體為社會之棄兒,於國家則是亡國無日。自先帝將進化論引入我帝國,倡導民族之優勝劣汰,社會達爾文主義固然大興,然於個體之上,我帝國青年固然需彼此信任達成團結,也深受民族主義啟蒙,還需深刻理解人類社會執行之規律,以發自內心認同軍國民教育及民族尚武精神之重要,貫徹於日常生活之始終,即個人素養能力乃至思想之上,也需依照社會達爾文主義,孜孜不倦以求進化。”,

鄭宇看著這位老兄侃侃而談,心頭苦笑,心說這位不愧是那個人,的確是犀利無比。

他倒不怎麼怪劉子文眼光有誤推薦非人。

他早就和這位北竹做過約定,由劉子文在媒體裡組織一些一心為國,識大體的筆桿臧否時政,以為中樞政府施政之牽制,避免一言堂的出現。劉子文字就是他結拜大哥,又有總理大臣劉定一這個父親坐鎮,寫起東西,組織人手都是揮灑自如。

這一段時間以來,中樞威權日盛。由於穆鐵等人的隕落,再加上國戰的壓迫,鄭宇對官場和復興黨,國防軍的整肅,這位新皇帝的威權已經隱隱超過了當年的鄭鷹。可偏偏這位北竹卻時不時跳出來敲打幾下,讓不少人都對這位很是神秘的北竹先生捏了把汗。但更奇怪的,卻是這位北竹所提的問題不但沒有遭到中樞的激烈駁斥,反倒經常是作出誠懇的回應,並且加以改善。可當有人試圖效法北竹等一干人,弄些雞毛蒜皮或者誇大一些東西來罵政府博名聲的時候,卻又遭到不少筆桿的冷嘲熱諷,被拍得體無完膚。

幾個回合下來,一些心存僥倖的倖進之徒也不得不擺正了心思,真正開始思考,解析,對政府施政提出言之有物的建議,一些民間評論家也因此逐漸有了些名氣,進一步帶動了輿論監督的作用。一時間,對地方乃至中樞施政的評論也逐漸多了起來,有讚譽,有警示,也有批評和建議,但總體上都是出於對國家施政的完善和促進,大而化之的驚人之語倒是不多。

劉子文經此一役,徹底奠定了在帝國輿論界眾多筆桿中的江湖地位,被人目為在野清流之望。他也實在是做得不錯,對整個媒體的導向和分寸把握得都很是到位,鄭宇也沒太多可以指摘這人。。.。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