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新青年(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章 新青年(下)

今天這一出,也是鄭宇最近反覆思考的結果。

自從在哈爾濱看到了狂熱的紅袖標,他就隱隱有了某種憂慮。後來知道了鄭鷹等人的來歷,鄭宇對這個少年團-青年團體制也做了更深入的理解,有震驚,有興奮,但也有莫名的恐懼。這個體制,無疑借鑑了另一時空裡蘇聯的某些體制,也同時借鑑了德國的某些體制,以及英國貝登堡創立的童子軍制度。

其實鄭宇在這一點上倒很佩服鄭鷹。鄭鷹的一切舉措,都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從那個時代中國的實際需要出發,佈局長遠。

幾千年的自然經濟,宗族聚居,元明清一脈相承的愚民政治,滿清的殖民閹割,讓整個國家的絕大部分國民缺乏國家認同感,缺乏對社會的責任感,也缺乏組織紀律性,他們散漫而懦弱,保守而愚昧。這樣的國民顯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民,也談不到優質的工商業勞動者或者是理想的兵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發展國家,強大民族,首要的其實還是落實在人的素質上。沒有高素質的國民,無論多麼美妙的設想,也都只能落得一場空罷了。

透過少年團和青年團,鄭鷹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進一步灌輸民族主義思想,以半軍事化管理加強青少年的組織紀律性,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讓他們學會自律和服從,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合格的人力資源,同時也給這些個體在社會上的發展提前打下基礎。

近些年,隨著國家財力的充裕,人才越來越多,青年團和少年團組織也開始從主要城市向下延伸,覆蓋面越來越廣,培養也越來越系統。一批又一批素質不錯的青年團員乃至少年團員走上社會,很快就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棟樑之材。

但在鄭宇看來,這一切固然可以解決國家急需,甚至在某些有心人的掌握下,可以潛移默化地把國家導向某種全面軍國化的體制,自己可以做一個威權滔天的絕對**者,率領一個強悍的軍事帝國征服世界,但問題是……這並不是他心目中的國家,他規劃的未來。

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的制度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因應形勢的變化,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進行自我調節。鄭鷹建立的這一套體制固然可以解決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這些年的工業化,國家強力機構的發展,中樞控制力的提升,軍隊的正規化和大擴編都受益於青年團少年團的培訓體制,而且未來也將持續受益。

但如果一味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也可能會導致另一個問題的出現,那就是僵化。這個體制,究其根本好比是按照模子去批量生產某種人力,這對於把人純粹當一種標準化消耗品或資本品的國家來說自然是無所謂的,但鄭宇……卻很難接受這樣一個體制。

這個一盤散沙的國家和民族,固然需要軍國民精神培養出來的青年一代,需要團結,需要尚武,需要服從,但如果是片面地強調這些,忽視人的多樣性,不但背離了鄭鷹和他本人一再強調的中庸,也背離了中國傳統文化,更違背了人性的根本準則。

如果所有青年都是一個模子生產出來的產物,這些個體之中的主動思考被埋沒在領袖的語錄和各種“官版”書籍之中,思想受限,行為受限,除了面孔不同,內裡的思維邏輯基本都是一個模子,缺乏思想的碰撞,沒有創造的主動,那個時候還會有科技進步嗎?會有燦爛的文化嗎?會有偉大的思想嗎?會有燦爛的藝術嗎?

如果這些都沒有了,那文明也就陷入了停滯,最後這個國家剩下的還有什麼?

今天謝持導演的這一幕,更讓他多了幾分警惕。

他目前推動的一些東西,很有可能正在被某些各懷心思的個體乃至群體努力導向某種方向。如果一味地放任,那自己建立的體制也可能會走向極端,變成自己一直極力避免的東西。

可如果反過來呢?

民權,自由平等,這些美妙的名詞,這些很多**者津津樂道,甚至被一切**者在煽動**的時候都喊得山響的美妙名詞,如果現在就灌輸給這個國家,尤其是青年,又會帶來些什麼?,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這句話很無奈,卻實在是經驗的總結。面對這個龐大的帝國,這個剛剛走出矇昧,奮力追趕時代潮頭的民族,他的大多數成員,能夠理智和坦然地對待這些在歐美也只能在一定範圍內貫徹的東西嗎?一旦放縱太多,結果又會如何?

思想自由?之前鄭鷹對某些思想的放縱,已經導致了可怕的後果。現在還要放縱嗎?

鄭宇靜靜地看著對面的陳慶同。

陳慶同已經停了下來,只是喝著茶,觀察著,等待著。

半晌之後,鄭宇笑著說道:“仲甫,你所說思想之自由為創造力之根源,我很贊同。然當前世界思潮蜂起,而國民思想意識還相對單純,教育程度總體偏低,如果不加約束,某些蠱惑人心的思想放縱開來,給國家,給社會乃至每一個人,又會帶來什麼?”

陳慶同沉吟片刻,開口說道:“陛下,所謂真理越辯越明,如果青年們僅僅受到思想灌輸,不加思考,那思考力和辨別力就相對較弱。一旦對現實失望,對某些理想和信仰出現質疑,某些學說恐怕就更容易動搖他們,迷惑他們。既然如此,為何不索性給他們一些接觸其他思想的機會,讓他們也能夠主動思考呢?”

鄭宇微微一愣,看著對方,表情越發凝重了起來。

“陛下,我的想法,今帝國中樞威權確立,國戰捷報頻傳,青年正是睜眼看世界之時。在下若得陛下支援創辦刊物,當以促使青年之思考為宗旨,以健全我青年心智為宗旨,以社會點滴入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案例而發人思考,以正反兩方面之意見饗讀者。”

鄭宇看著對方懇切而真誠的神情,沉默半晌,開口說道:“仲甫,你說的事情我是認可的,但事關國家未來,也牽涉到了大政方針,我還要思考斟酌。現在北竹那裡缺一副主編,你先屈就,北京學界報界同仁亦多,如太炎先生(章炳麟),仲申先生(蔡元培),稚暉先生(吳眺),卓如先生(梁啟超)皆此間翹楚。此事你們可以多議議。只要方案可行,於國有利,我是不較其他的。”

陳慶同看著這位青年皇帝,半晌之後展顏一笑:“那正好,我也是久仰燕地諸位同仁久矣,便做個惡客。【葉*子】【悠*悠】”

鄭宇笑著點了點頭。

------------------

看著陳慶同在院外上了車,鄭宇靠到靠背上,眯著眼睛說道:“揚才,你怎麼看他?”

“此人有膽,見識也不凡,但難以控制。”耿軒輕聲說道,“他是個有大心思的人。說的是以小見大,從點滴入手,其實打的主意恐怕是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國家的輿論。陛下,既然如此,我看這個事情不能交給他。”

鄭宇沉吟半晌,輕輕搖了搖頭:“揚才,真正有才華的人,都是有傲骨的。再說,我的意思,你真的看不出來?如果僅僅是多一張嘴,我犯得上大費周折?”

耿軒微微一愣:“陛下,您是真的……”

“現在是戰時,輿論一致有其好處,但政府這幫人我算是看透了。讓他們嘗到了甜頭,以後也是尾大不掉四個字。”鄭宇哼了一聲,“現在我抓得緊,他們剛換上來,又經歷了那些事情,自然勤謹。但說心裡話,幹事情的都是一腦門子官司,誰也不喜歡邊上有個饒舌的老在那裡指指點點。這陳慶同看來也是個有大心思的,說是幫助青年思考,更多恐怕要落在監督中樞政策上。以小見大,這裡邊學問可大了。”

耿軒也有點糊塗了:“陛下,那您的意思……”

“這個人有價值,是可用的。”鄭宇平靜地說道,“不過,這輿論是雙刃劍,如果所託非人,即使好心也會搞砸了事情。他的心性如何,行事如何,還要觀察。安排人手下去好好注意他的表現。”

耿軒點了點頭。

“對了,汪銘漢那邊完事,你讓他來一趟,我有些話交代他。”鄭宇又囑咐道,“你這邊也做做準備……中樞的整個政策框架基本上已經理清楚,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向下的推動。上次和你說過去廣東的事情,你把手頭的事情在書記處交接一下,過兩天就啟程吧。”,

耿軒聞言,心頭火熱,但還是儘量平靜地應了聲是。

“這次你去廣東,要重點去看一個地方。”鄭宇的語氣顯得格外凝重,耿軒不由得越發上了心,“韶關,曲江工業區。”

-----------------

清晨。

春天的太陽總有活潑的勁頭,三竄兩竄就已經蹦得老高。鄭宇一身禁衛軍的作訓服,正在操場上和邱海陽對著壓腿,臉上滿是運動後健康的充血,紅撲撲地透著喜慶。

旁邊的禁衛軍特衛營正在一圈一圈地跑步,一溜新剔的大光頭,在陽光之下泛出青光,軍歌聲震得山響。一個個猛男上身的腱子肉把棉布背心繃得緊緊的,下身的作訓褲和大頭皮鞋一色的純黑,腳步震得地面都有些微微發顫。

鄭宇看著這些大兵,心說要不要把終結者2裡那個加特林轉管搞出來?讓這幫人穿上騎士甲一類的防彈鋼甲,端著加特林推過去,估計也是高達一流的場面吧?

鄭宇對著猛男們招了招手,喊了幾句“弟兄們辛苦了”,士兵們都是齊齊向他看過來,端正地敬禮。

“差不多了,”邱海陽扶著鄭宇放下腿,“今兒什麼專案?”

“我先活動活動。”

鄭宇眼睛微閉,起了架子,邱海陽等人趕緊騰出場子。鄭宇雙目微眯,表情舒緩,先走了一趟孫氏太極拳,端的是松腰垂臀,沉肩墜肘。

一趟走完,旁邊的御前武術教官孫存義開口讚道:“陛下,您這太極拳,算是深得太極三味了……”

鄭宇一樂:“啥時候你家老爺子再來指點指點?得祿堂先生指教,我想不練好都不行了。”

孫存義笑著點了點頭:“家父最近忙著寫拳經,另外還在和霍世叔,王世叔他們一起籌備國術研究所的事情,最近有點忙……我過幾天回家跟他說說。”

“我就是這麼一說,”鄭宇笑了笑,“有你這個大高手已經夠夠的了。搞些太高深的易經之類,我也弄不太明白。”

孫存義只是笑,沒說話。

鄭宇接過恢復了本名的秦明月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汗,對著這個前天晚上得知身世之後,抱著自己痛哭了大半夜,第二天又完全恍若無事的堅強女子微笑點頭,扭過頭來看邱海陽打形意趟子。

半晌之後,鄭宇忍不住問道:“老孫,你看這小子練得如何?”

孫存義看著邱海陽走著趟子,半晌之後點了點頭:“這是真功夫,得了真意了……難得啊,年紀輕輕練到這個份上……這是山西宋家嫡脈的把式,但走得是半步崩拳的路子,倒是和我家流傳下來的形意散手也有點神似,怕也是承自郭雲深大家……宋家那位也算是郭大師的半個嫡脈了。聽說宋世榮先生在禁衛軍開班收徒,想來這一位就是得意弟子。”

鄭宇心頭有些不忿:“這小子的功夫,跟您比如何?”

孫存義一笑:“我和他年紀相仿,不過練功的年頭多些,也沒那麼多雜物,下的心力多點,根基更紮實些……要說下場較技,邱老弟自然是鬥不過我的。”

鄭宇點了點頭。

“但要說論生死,沙場肉搏,只怕我也未必是邱老弟的對手。”孫存義這一句話卻讓鄭宇紮紮實實吃了一驚。

孫存義看他不解,又解釋道:“邱老弟是死人堆裡滾出來的,手上帶血,路子也狠,生死相搏,勝敗就決在一瞬間。邱老弟很多動作是本能,直接奔著要害去的,我這樣鑽研功夫的,事到臨頭免不了還要琢磨一下,這就要命了。”

鄭宇聽著,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說這小子萬一哪天和自己對練的時候本能一把……

“不過,您也別太擔心。“孫存義看鄭宇神色有些古怪,趕忙說道,“我看這邱老弟心性之堅,意志之強也絕非常人,只怕心裡是很有數的。不過他這個練法……”

鄭宇一怔:“怎麼?”

“他走的這個崩拳路子,站樁也好,架子也好,都有點太重爆發,殺氣重,戾氣重,內息上頭感覺有點岔了。”孫存義神色凝重,“現在還看不出來,再練個十年二十年只怕就有肺損,積年日久,怕是這功夫就要廢了……”,

鄭宇心頭一緊,看著那位槍林彈雨滾出來的兄弟躥高伏低,憂色溢於言表:“那以您看來……”

“現在還只是有點苗頭,不打緊,邱老弟也是個天賦異稟的,想來幾年內都不礙事。”孫存義看他有些著急,笑了笑說道,“我之前給他找了點調內息的架子和樁法,不過他有點不太在乎。回頭您給他下道命令,讓他每天都得按照我說的練,我再教他點家傳的小手段,想來他練個幾年這點積損就消了。”

鄭宇這才松了口氣,看了半天,忍不住又問道:“那您看,我這身子資質如何?”

孫存義看著這位青年皇帝,也是微微發怔。他知道這位青年皇帝其實算得上心狠手辣,所以一直不敢掉以輕心,可沒想到,今天這人卻是表現得得和一個普通青年沒什麼兩樣,也不由得有些愣神。

他打量了一下鄭宇,開口說道:“您這身子自然是百裡挑一,不,千里挑一,沒得說的……習武的悟性也好,學什麼像什麼……小時候基礎打的也不錯,營養也好。”

“不過有一條,”鄭宇還沒來得及得意,孫存義就凝神說道,“您這身子,形意上頭是到不了宗師了。”

鄭宇雖然沒想過要在功夫上頭揚名立萬,但聞言也是好奇:“為何?”

“您從小打樁不夠。”孫存義說道,“這樁不僅練體,還練心,練導氣。少年時一口先天之氣未散,練樁容易把內氣走出來,後邊走形意內外兼修,就好走多了。”

鄭宇有些不服氣,一指邱海陽:“那他呢?那小子小時候比我能強多少?”

“我這雙招子要沒瞎,邱老弟怕是五六歲頭上就開始站樁了。”孫存義笑了笑,“而且……他專修內功的時候,還是童男。”

鄭宇老臉一紅,頓時不吭聲了。秦明月眼波流轉,捂著嘴輕聲笑了起來。

鄭宇又走了幾個趟子,邱海陽也練好收了式,走過來一笑:“爺,今兒什麼規矩?”

“老規矩,對練。”鄭宇瞪了他一眼,“我打,你擋。”

邱海陽呵呵一笑,開始穿上特質的皮護服。

“怕了?”鄭宇下了下腰,練了幾招軍隊搏擊術的招式,自己感覺不錯。

“是,我很怕。”邱海陽撇了撇嘴,“我怕您打完手疼。”

秦明月給鄭宇套上手套,綁緊,忍著笑對邱海陽說道:“那你以後多吃點,到時候打上去軟乎乎的,多好。”

邱海陽想取笑她兩句,看著鄭宇眼神有點不對,咽了口唾沫。。.。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