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作之合(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作之合(三)

《世紀帝國》

所有在京的主要媒體,外國記者,都接到了請柬,邀請他們在第二天上午前往西山大本營參加新聞發佈會。

儘管中國方面有些語焉不詳,但嗅覺敏銳的中外記者都感到了不同尋常,紛紛蜂擁而至。

西山。會議禮堂。

翹首以待的中外記者握著鋼筆,記事本,攝影記者除錯著照相機,大多眼己巴地注視著講臺後門。

“德意志帝國海軍司令官,德意志帝國海軍元帥,海因裡希親王殿下駕到!”

唱禮官一聲威嚴而嘹亮的唱禮,兩名身穿全套德意志皇家近衛揉騎兵軍官禮服,戴著普魯士硬殼軍帽的軍人面無表情地走出講臺後門,守住了兩側。

緊接著,一位身材高大,表情嚴肅的德固海軍無帥從後門走上講臺,環視全場,微微點頭。

“中華帝國皇帝,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最高統帥,華興皇帝鄭宇陛下駕到!”

四位高大彪悍的中國御前禁衛走上講臺,守護住四角,一個ting拔的身影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內。

陸海軍大元帥禮服,皇帝權杖,綬帶,佩刀,神sè莊重的青年大步走上講臺,雙目如電,清秀的面容中透出堅毅和自信,照片中那股撲面而來的英銳裡又多了顧盼自雄,睥睨天下的豪氣。

“陛下萬歲!”

無須下令,全體記者,無論國籍全都起立歡呼鼓掌。中國人也好,西方人也好,甚至是日本記者,對於這位剛剛成年,在國喪之際力挽狂瀾平定叛亂,又帶領國家打贏了事關存亡的一場大決戰的皇帝,都發自內心地欽佩。

無論是大時代風雲jidàng的東方,還是在日益平民化的西方,人們對於英雄人物,總有一種本能的嚮往。而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這位中國前皇太子,現任皇帝,似乎都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

他年輕,英武,沉穩多智,果斷而強悍。面對國防軍締造者發動的兵變,這位皇太子聯合了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在短短的一個晚上就扭轉了局勢。隨即,他又巧妙地利用局勢清洗了尾大不掉的官僚系統,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權力,擴大了民意機關的權力。

面對國戰的威脅,他依然好整以暇地整頓內部,宣佈建立社會保障體制,並且釋出了一系列支援工商業發展的政策,牢牢團結了整個國家的各個階層,並且在國戰中以令人炫目的勝利一舉摧垮了兩大帝國的主要軍力,收復朝鮮,佔領日本,切斷西伯利亞鐵路,兵進中亞。在如此兵鋒之下,開戰之初不可一世的俄國,居然就如同雪崩一樣不堪一擊!

對於這位皇帝,很多之前未曾親見之人都反覆審視過照片,也有過種種推想,但見到真人之後,很多人還是免不了震撼於對方的年輕英武。

在這一刻,在場的人們相信,自己正在見證歷史!這個青年,幾乎註定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引人注目的存在之一!

這個時候,前排的一位美國男記者,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動作。

這位有著典型拉丁人外表的青年男子單膝跪倒,右手撫xiong,用極端嚴肅的語氣說道:“光榮,歸於雅典娜的寵兒亞歷山大!”

全場譁然。但隨即,很多興奮的聲音異口同聲地應和道:“光榮,歸於雅典娜的寵兒亞歷山大!”一位荷蘭記者輕聲說道:“他就是東方的亞歷山大大帝,不是嗎?”

“上率寬恕我”一位有點嬰兒肥的英國女記者劃了個十字,臉頰緋紅“我想,我已經愛上了這個年輕的凱撤。”

看著臺下閃成一片的鎂光燈,鄭宇立正,一個標準的軍禮。

平靜的外表之下,他的心中湧動著前所未有的豪情。

這是他應得的,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一年多以來不懈努力的結果,是他承受了難以想象的磨難,考驗,種種詭謫的yin謀打擊,度過了重重陷阱萬千殺機,在命運的摧折中堅強地一路走來所收穫的結果。…,

他終於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並且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在這個時代的人類世界深深烙下了他的烙印。

他,正在創造屬於自己,也屬於這個嶄新國家,這個古老民族的全新歷史。

總理大臣劉定一,陸軍部長聶士成,陸軍總參謀長江勝,外交部長李經方,財長唐紹儀,德國駐華大使布勞恩,德國總參謀部二處處長魯登道夫……中德雙方的重臣魚貫而出。

所有人都屏氣凝神。如此的排場,顯然接下來出現的將是意義重大的歷史瞬間。

中華帝國外交部長李經方,以一貫的翩翩風度來到前面,環視全場:“諸位先生,女士,今天邀請諸位來到西山,是為了與諸位共同見證一個歷史xing的時刻。”

“經過友好,坦誠和建設xing的談判,中華帝國政府與德意志帝國政府代表,將以兩國政府的名義,就兩國共同關心的問題發表聯合聲明如下。

臺下閃光燈亮婁一片。

李經方環視全場,語氣抑揚頓挫:“中華帝國政府與德意志帝國政府認同,人類社會最偉大的目標,為保持整個人類文明可持續和理xing的發展。為實現該等目標,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願意承擔起歷史和現實賦予他們的責任與使命,致力於維護人類社會的公理與正義,切實保障文明民族的權利,並促使人類世界的各項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提升其國民,以及人類全體的福祉。”

“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認為,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一再說明,中華文明代表著東方各民族與文化的發展方向。中華帝國對於日本實行政務督導體制,充分體現出了寬容與大度,也有利於文明進步的中華帝國幫助日本國擺脫野蠻偏ji的狀態,迴歸現代東方文明的正常軌道之上。而德意志率國政府也對中華帝國恢復了對朝鮮的宗蕃體制感到欽佩與滿意。德意志帝國認為中華帝國政府基於對東方歷史傳統與文明的理解,可以幫助其他東方民族實現文明與進步,並相信日本國民與朝鮮國民將會為他們現在的選擇感到自豪與驕傲。”

“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認為,暹羅王國不但對華裔和華僑採取種族迫害政策,還進一步對中華帝國發動野蠻侵略理應遭受懲罰。

德意志帝國支援中華帝國對暹羅行使天賦的懲罰權,並敦促暹羅政府儘快認清現實,向中華帝國投降,接受全面改造,建立現代文明制度。”“德意志帝國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民族逐漸接納現代文明思想,文明社會的範圍,乃至傳統文明社會與其他待發展民族的關係也需要漸進調整。德意志帝國願意以公正與開明的姿態與其他非基督教文明展開交流,並願意支援他們在自身相關的事務上鼻有與其文明程度相匹配的權利。”

“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傳統上以漢人為主體的東方型文明帝國始終表現出了對其他文化的寬容與融合。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現代文明社會的優秀成員,中華帝國有充分的理由於東亞對本地民族行使領導責任,並在亞洲事務上享有更大的發言權。”

“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認為,德意志民族在實現民族統一和富強的道路上表現出的智慧與勇氣對於有德意志特sè強國之路的堅持,都非常值得中華帝國在內的各國家民族學習借鑑。德意志帝國對於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東西方文明之間的關係,以及文明社會和待進步民族之間的關係所提出的原則xing認識,中華帝國表示認同。”“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認為,歐洲國家把現代文明之光傳播於世界各國,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不過,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也認為,隨著這些待進步民族的發展與進步,文明社會也應該逐漸調整其政策符合其提倡的博愛精神。”“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認為,一切文明程度落後之族群,需要獲得必要的指導,以幫助其擺脫méng昧提倡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現代社會體制,幫助落後民族學習先進文化,逐漸消餌民族差異,將落後族群融合到現代文明社會之中,使文明之光可以普照更多人群。鑑於此等理念,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願意與有志於發展本民族文明,走出符合自身特點的現代化道路逐漸融入現代文明社會的民族分享其積累的經驗,以共同致力於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為更好地實現上述目標,本著平等與互信的原則,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在相關領域展開一系列的磋商,並取得了一定共識。兩國相信,中德兩國進一步深入發展合作關係,有利於東西方文明的互相尊重,互相吸收和借鑑,並推動人類整體文明程度的提升。”…,

李經方講完環視全場:“諸位,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提出。”一片手臂的森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經方微笑著點了一位棕sè頭髮的男記者。

“您好,鄙人是《每日郵報》駐北京的記者馬傅迪克遜我想請問中華帝國皇帝陛下,怎麼看待中英同盟?”男記者推了推眼鏡“中華帝國準備什麼時候與德國簽署正式的軍事同盟條約?您認為中德近期的外交活動,對中英同盟的不利影響有多大?”

李經方臉sè不變,心中卻暗罵刁鑽。

“李部長,既然是點到朕的頭上,那朕就說說。”李經方聽到鄭宇開口,微笑著讓出位置。

“迪克遜先生,非常感謝你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想,這也是外間很多朋友非常關心的問題。”鄭宇坦然說道“作為中華帝國皇帝,我一向非常重視與英國方面的合作關係,也很尊重中英同盟的神聖。眾所周知,這一條約是我還是皇太子出訪倫敦之時簽訂,而在中國面臨日俄兩國軍事威脅的時刻英國友人能夠與我國締結平等盟約,這表現出了不列顛與中華帝國之間的互信,也是兩犬帝國外交界的重要成果。…,

“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的合作並非針對某一國,而是建立在兩國共同的訴求基礎之上,那就是維護公理正義促進和平與發展。中華帝國並未收到德意志帝國正式的軍事盟約要求,也並未考慮與德意志帝國締結正式的軍事盟約。”鄭宇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這並不妨礙帝國在未來的某一時刻,根據一定的程式討論和締結類似的條約。帝國有外交的自主權,這一點毋須強調。”“至於中德之間目前的友好往來,透過互相瞭解加深彼此的信任感,在帝國看來,正是推動世界文明發展維護和平與秩序的重要基石。”鄭宇看著迪克遜,微笑著說道“中華帝國是大英帝國的盟國,中華帝國的朋友也自然是大英帝國的朋友。正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德意志帝國抱著真誠的善意來到東方帝國自然要給與善意的回應。德意志帝國也好,大英帝國也好,都是中國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就要互相信任。迪克遜先生,你對此有不同意見嗎?”“運……”“請給後邊的同仁留些機會。”鄭宇禮貌地點點頭,點了一位亞麻sè頭髮的女記者“這位美麗的小姐。”“陛下,我是《紐約時報》的記者安奶漢密爾頓,…,女記者一雙秀目大膽地盯著臺上的青年皇帝,語氣不卑不亢“合眾國最近都在傳言貴國與合眾國政府簽署了一系列針對目前俄羅斯帝國所有的遠東和中亞領土的開發協議,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貴國與德國的合作,是否也涵蓋著這些區域?”“中國有句古話,謠言止於智者。,…鄭宇微笑著說道“大家都是聰明人,對這些東西都有自己的判斷。作為帝國皇帝,我只能說,中華帝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就雙方在很多領域廣泛的,互利的合作進行過探討,達成了很多成果這些除了涉及國家機密和商業機密的部分以外都是公開的,另外還有很多合作意向……至於德國方面的情況,朕只能說,目前與德國達成的合作不涉及這些區域。”“妮,漢密爾頓連珠炮似的問道“眾所周知,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陛下曾經多次提及黃禍,請問您對此如何評價?最近印度方面,國大黨等本地派別紛紛提出聯合中國爭取印度斯坦民族獨立,請問您怎麼看?”全場譁然。

如此直言不諱不留情面,把很多心照不宣的東西全都搬上桌面,讓不少記者都暗自咂舌。

李經方這時候也是暗暗跌足原本按規矩是事先安排好幾個“託”把要表達的東西順理成章地講出來但沒想到象徵xing地點了一個英國記者已經出了變數,現在這皇帝陛下興致上來自己上陣,又點了一個棘手的刺頭。這樣下去………,

“美麗的小姐,我想,這正說明了中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加深了解,開展全方位交流與合作的必要xing。

”鄭宇看著安妮,漢密爾頓,微微一笑“一切偏見,往往是在於人們刻意地保持距離,而不去深入和認真地相互了解。透過坦誠的交流和溝通,德意志帝國已經消除了對於中華帝國,對於中華文明的一些並不那麼準確的看法。這一切,對於兩個相隔萬裡,幾千年來缺乏彼此瞭解的民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空間的距離,終究無法阻擋心靈的共鳴。今天,是彼此之間的理解和共識讓我們走到一起。”鄭宇對著身邊的海因裡希親王點了點頭,又轉過來笑著面對安妮,漢密爾頓“中德兩國達成諒解,締結合作的意向,與中華帝國與大英帝國達成長期而卓有成效的合作一樣,都有助於東西方的相互理解與信任,也一定會給相關的民族和國家帶來極大的福祉。當更多的大國彼此成為朋友,達成互信,因偏見而導致的疏離就會逐漸消失,而衝突就不必訴諸於戰爭。這不正是一切愛好和平,有志於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有識之士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東西嗎?”“說到印度,與我中華交往甚早,一千九百年前的漢朝稱之為身毒,後又稱天竺。…,鄭宇頓了頓,繼續說道“目前,印度屬於大英帝國的一部分,英王陛下身兼印度皇帝,對此,中華帝國一貫給與尊重。印度人民希望加強與帝國的友好交往,帝國也是理解的,歡迎的,但無意對英帝國在印度的統治方式提出質疑。請注意:帝國認為,印度目前是英帝國的一部分,英帝國對印度的統治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而印度人民要求加深與中華帝國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只要符合英帝國和中華帝國的相關法律和政策,中華帝國也會給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