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國策(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國策(完)

第七章國策(完)

“用超額累進的物業稅,可以遏制土地兼併。”鄭宇說道,“因為五十畝以上繳納太多稅負,使用傳統獨門獨戶經營的農戶會失去兼併土地的興趣,除非擁有很高的勞動生產率,這樣的先進生產力拓展土地經營對社會有利。而每年也都同樣會有農戶破產,破產的話土地由政府收回,再按照五十畝一戶交給其他農戶。”

“帝國的長子繼承法可以避免土地分割越來越小,而大發展的工商業,分工越來越複雜的國民經濟,南洋和新入地區的開戰的移民實邊,又可以吸納無家業可以繼承的次子和三子。”

“就整個階層來說,這個基礎是穩定的。這個人口龐大的小康階層將源源不斷地為帝國提供糧食,人口,並且有足夠的餘力購買工業品,形成帝國經濟基礎中最堅實的底層磚。”

“那其他的農民呢?”許凡沉默半晌,又開口問道,“帝國目前的農戶高達六千六百萬戶,戶均五口,這可是三億三千萬農民。你用這個辦法解決了三千萬戶,就算你那些農戶戶均人口可以繁育上去,再加上農場的農業工人,鄉村小型工廠,大約還能吸收一千萬戶,可剩下那兩千六百萬戶幹什麼去?這裡邊適齡男女勞動者至少有八千萬,你的工商業能吸收嗎?”。

“這個確實有點問題,畢竟人口目前集中在關內,又不能用強制的辦法把他們從土地上遷出來進入工商業和移民區,只能靠政策槓桿。”鄭宇苦笑一聲,“不過我本來也沒指望這樣一場變革在幾年內就徹底完成。社會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凡是想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複雜問題的,即使短期有些效果,長期的病變卻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清理。我估計,要完成絕大部分的土地所有狀況變更,至少要十年時間。這部分轉移的勞動力,按我的測算,十年之內,北方新入地區的農戶放墾區,帝國新增加的各農場,再加上牧區的牧場,林場,大約能吸收一千萬戶。帝國工商業發展,至少吸收一千萬戶。”

“除此以外,我還準備施行鼓勵移民政策,政府出路費和安家貸款,幫助他們到南洋定居,無論是進橡膠和水道園子做工人,還是開墾果園和種植園,乃至在澳大利亞包農場,或者到我們的廠礦裡做工,到了地方,政府都給補貼。”

“我的目標,十年內向西南的上寮下寮,暹羅南部設立的華人自治區,暹羅北部的交界地區,原緬甸北部地區,蘭芳省,進一步移民兩百萬戶,同時向其他南洋地區包括澳大利亞移民兩百萬戶。我算過,有二十億華元足夠,十億補貼,十億貸款。”鄭宇的話一出口,連許凡也嚇了一大跳,“那些地方氣候溫暖溼潤,物產豐富,又在帝國艦隊的炮口之下,華人力量本來就強,現在缺的就是勞動力。我們的人去了,不但能促進生產,也能加強我們對南洋的掌控力。”

“那西班牙,荷蘭,甚至英法這些國家不同意呢?”許凡皺了皺眉頭,“你這個移民,還不如說是在挖他們殖民統治的根。”

“交給您。”鄭宇很乾脆地一攤手,“未來五年,我把寶壓到海軍上,無論是艦隊還是陸戰隊,為的就是能把南洋牢牢掌握在手裡。誰不服的,那說不得南洋的華人要鬧上一鬧,殖民當局敢鎮壓,那就等著吃華人自衛團的槍彈。我讓他挨了打,還要被帝國海軍上門逼債,最後不但得從亞洲滾蛋,還要挨個滅絕人性的名頭,在歷史書上臭個千八百年。”

“我有實力,又是家門口,還有德國佬的遠東艦隊和歐洲的陸海軍天天琢磨拉著咱們和英法反目,再加上奧匈,土耳其,波蘭-立陶宛,芬蘭,羅馬尼亞,乃至日本朝鮮暹羅這一大票小弟,我看哪個敢跟我們叫板。”鄭宇很舒服地抻了個懶腰,眼睛微眯,“叔,別忘了,咱真假算是有組織的人,就像您以前說的,今天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許凡看著這小子混不吝的模樣,苦笑一聲,搖了搖頭,沒再說話。

“我不是莽撞的人,這個計劃,無論是移民還是戶均五十畝,都是一步步推進的。各地肯定節奏也不一樣。北方好弄,南方是宗族聚居,都是族產,這個就麻煩些。這些我心裡有數。”鄭宇對著許凡很認真地說道,“當然,最關鍵的措施還是興工商,推進教育。只要把基層的教育搞好,民智大開,農民子弟可以開眼看世界,看到城市裡日新月異的變化,透過市集感受到工商業產品的魅力,透過報紙和學校老師知道帝國有多麼廣闊的疆域可以開發,他們早晚不會安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透過宣傳,教育,高收入和社會保障的誘惑,公租房的提供,先行者的現身說法,很多少地,無地,生活貧困的農民會逐漸走出鄉村來到城市尋找機會,他們會進工廠,積累財富,改善生活,逐漸在城市定居下來,變成有社會保障,收入穩定的工人。”鄭宇繼續說道,“帝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工人,大規模建設的工廠需要工人,紛紛擴張的民營資本需要工人,礦場也需要工人。現在工人的收入已經不低,還有社會保障,更重要的是夫妻雙方都可以做工,老人還能帶孩子或者做家務,打臨時工。這樣的一個家庭,有政府建設的公租房居住,就可以在城市安下家來,逐漸融入城市的生活。”

“留在農村的居民,他們可以從政府獲得無息貸款買下這些地,逐步發展為擁有五十畝土地又不用交土地稅的小地主。農忙的時候,他們可以租用牲畜甚至農用機械來幫助耕作,有足夠的資本購買良種,改良耕作技術,採取更加科學的間作和輪作,還能夠發展家畜家禽養殖,與種植相得益彰。隨著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他們還可能進一步向家庭農場演變。最終,這些貧窮封閉,掙扎在溫飽線,每天對著明君的畫像磕頭求神,逢年過節才能扯二尺花布吃頓餃子的農民,會變成生活得有滋有味,沒事出去旅個遊的中產。將來他們還可能有錢買家用電器,他們會集資買農用車,修農村公路,拉電線,用電燈照明,燒蜂窩煤,住二層磚瓦樓。這個階層會越來越開明,越來越有文化,也越來越關心政治。他們會參與民主選舉,關心國家施政,並且更加重視子女教育,他們會是這個國家社會秩序最牢固的基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過程也許需要十年,二十年,但卻是最穩妥,長期效果最顯著的辦法。”鄭宇笑著說道,“五十畝,這個目標會是逐步實現的。也許一開始這樣的農民平均只能擁有二十畝土地,以後逐漸發展到三十畝,然後是五十畝,未來還可能更多。無論如何,這條路我要走。這才是實現共同富裕,並且兼顧農業基礎和工商業發展的途徑。他可以打造一個富裕的農民階層以消化工業品,還能穩定農村的政權基礎,為國家發展提供足夠的糧食和剩餘勞動力。他還可以提供一個戰時最可靠的兵員基地。這四千萬戶自耕農將對國家政權抱有感恩和擁護,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會敢於踏上戰場為國家而戰。自耕農的戰鬥力,歷史上已經一再得到證明。”

許凡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卻也透著欣慰和嚮往。

“現在的問題是人才,尤其是高階的專業人才。”鄭宇又習慣性地皺起了眉頭,臉上明顯是和年齡不相稱的糾結,“生產力投入,無非是資金,土地,機器設備,低階勞動力和中高級勞動力。這裡邊帝國的低階勞動力不缺,而且素質不差,中級有一定專業能力的勞動力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和工業化積累也有了基礎,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上面。”

他掰著手指頭說道:“專業的車間管理人才,工廠營銷和財務主管,這些下一個階段就要制約工業化的快速進步。但更重要的是高素質的專業會計師,銀行專才,高階工程師,科研人員,這些不是很快就能培養出來的,帝國的底子薄,以前集中資源來培訓,現在要快速擴充工商業,這裡就成了瓶頸。”,

“那你有什麼打算?”

“一時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是綜合著來,”鄭宇苦笑一聲,“借雞生蛋,高薪外聘,加大對高等院校的投入,在各研究所內借用些資源,開辦各種培訓學校,夜校……總之能用的都用吧。”

“可能還是依靠外部資源救急靠譜些。”許凡點了點頭,“德國的大學是世界頂級,美國的也不差,再從他們那邊多吸收些有真才實學的專業人員過來,一個帶幾個助手,再聘請些外國教授,加強學術交流。小宇,工業化是個過程,要細水長流,你也沒必要太過急切。”

“我倒不是著急,只是感覺歐戰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鄭宇搖了搖頭,“英德兩大陣營必有一戰,我們必須在那之前完成準備,以絕對的實力讓每一方都不得不討好我們,以便收割政治紅利。在經濟上,那個時候就是用工業力瓜分歐戰軍需的大餅。美國到歐洲海運方便,天然上就有優勢。俄國人到時候站在哪邊不知道,背不住還可能玩中立,與雙方做生意收割戰爭紅利。我們與歐洲的運輸不是要透過地中海的戰區,就是要經過俄國,比美國直接走大西洋航線不利太多。那樣我們就太被動。如果我們不能建成強大的工業基礎,不能擁有讓兩大陣營不惜犧牲重大利益爭相拉攏的絕對實力,就收割不到足夠的戰爭紅利,很可能在這場競賽中被美國人遠遠拋開。”

許凡的瞳孔漸漸收縮:“你的想法……是要在十年內具備與美國叫板的工業力?”

“可能還是及不上美國。”鄭宇搖了搖頭,“不過至少要處於同一水準。關鍵的還是未來英德兩大陣營開戰之後的戰爭紅利。要是美國人利用天然優勢收割到最大的一份,那帝國的差距可能被進一步拉大,未來也就被動了。”

“美國人現在缺乏參與國家政治博弈的視野和意識,不等於以後也沒有。”鄭宇嘆了口氣,“打完一戰,美國人看到自己的實力,有了足夠的信心,再加上歐洲衰落,至少他們的精英階層一定會爭取主導世界秩序,而英法是他們的天然盟友。那個時候,帝國工業的發展將不得不依賴海外市場,而這樣就會與美國資本發生劇烈的摩擦和碰撞,導致美國開始對帝國採取遏制和敵意的政策。如果帝國不能強大到讓他們望而卻步,這個盎格魯-撒克遜-高盧的白種人同盟就將是帝國的可怕敵人。”

許凡看著這個表情凝重的青年,沉默片刻,異常嚴肅地說道:“小宇,你可要想好。經濟固然是國家的關鍵,但過於急切地拔苗助長,可能導致的後果也許是我們難以承受的。這是一個大國,而你好容易建立起了絕對的威信,一旦受挫,這個損失難以估量。”

“放心,我心裡有數。我堅信,十年之後帝國的工業力能至少要達到美國的三分之二。”鄭宇堅定地說道,“到時候,勞動者的實際報酬還能再增長至少60,城市人口至少佔到國家總人口的三成以上。十年的時間,我要讓這個國家變得堅不可摧,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我相信我們已經站在起飛的前夜,也相信我們將要採取的政策是正確的。”鄭宇說道,“除了稅收和財政政策引導,證券化,我還要加快城市化建設。這麼多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即使有公租房,工商業膨脹也會帶來建築業的大發展。我這次把物業稅拿出來,除了限制地主用租佃的方式經營大地產,就是要限制這個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房地產投機。房地產業要做到為工商業和城市化發展服務,而不能反過來成為吸收剩餘資本的黑洞,變成滋生腐敗和投機風起的溫床,物業稅,房地產交易所得稅要從一開始就祭出來。”

“五年之後,房地產業就會起飛。這個行業的產業鏈條是最長的,上到鋼鐵水泥電力玻璃石油石化林業,下到零售電器汽車傢俱紡織,這個產業的良性發展會是國家經濟的重要助推,但前提是勞動者收入得到保障且持續快速增長,而房價不能在炒作之下變成投機遊戲。”鄭宇繼續說道,“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國有和皇室的重工產業投資拉動,財稅政策引導,資產證券化吸收剩餘資本,物業稅把資金從土地上擠出,並建立一個富裕的農民階層,社會保障提升工商業對底層勞動力的吸引力,並加強城市勞動者的消費慾望和消費能力,再加上房地產業的發展,這麼多手段下去,我不信經濟不能起飛。”,

“這十年,是帝國打基礎的關鍵。重點就是經濟發展,教育投入,文化改良。帝國要實現工業化,電氣化,法制化和初步城市化,國民要實現豐衣足食,這些要靠國家的善政,要靠資本的不斷投入,要靠信貸工具的高效,也要靠全體國民的努力。”鄭宇說道,“很多問題,一定要趁著這個民氣高漲,政府威信高到無以復加的時候打下基礎,不能等到民氣漸漸消磨,奢靡和散漫的風氣盛行起來再臨時抱佛腳。這就是我的總體思想。叔,你一定要幫我,替我把關,幫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個國家走到這一步,進一步就是海闊天空,退一步可能就是山窮水盡。”

許凡沉默許久,輕輕點了點頭:“你有這個心,我自然是要支援。你就再說說工業吧……你造出來那麼多汽車,有沒有想過國內外市場的消化力?”

“目前帝國年均可支配收入在五百華元以上的家庭大約有三百萬個,五年之後這部分要達到五百萬個。我下一步要推出的國民汽車,透過流水線生產和標準零部件,成本可以壓縮到四百華元,我出廠價設到六百華元,終端售價壓縮到七百五十華元,再按照年度納稅額提供汽車信貸解決其中一部分,配合大量的低價汽油,大規模的道路整修和城市再建設,國內的需求馬上就可以撬動。”

鄭宇自信慢慢地說道:“對歐美,我們的定價要提到一千華元,但這個價格也比其他廠家的便宜一倍甚至更多。再配合我們造價低廉的標準輪,我讓他們沒的競爭。另外,我和歐美的銀行也聯絡好了,上汽車信貸。凡是買我們汽車的,美國的摩根銀行,芝加哥第一國民銀行,羅斯柴爾德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匯豐,里昂銀行,會提供汽車信貸服務。這一下,肯定熱銷。”

“叔,咱的王牌,還是低價,量大,標準化。”鄭宇中氣十足地說道,“這就說傳說中的中華三寶。”

第七章國策(完)

第七章國策(完,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