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帝國大業(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帝國大業(完)

說到社會保障,意見衝突就更加ji烈。

“自古以來,東家給工人發工資,包紅包,視工人表現好壞決定去留,這是天經地義。”憲政黨議員蔣正源說道“國家立法限定最低工資,社會福利制度,戰爭期間,為了國戰,業主也認了。可這工商風險也不小,一旦投資失敗,往往血本無歸。既然帝國yu興工商,此等負擔重重,準備投資的勢必瞻前顧後,yijing投資的也難免躊…提高工人待遇,建立社保的方向鄙人概無反對,但現在帝國工商業本就是後起之秀,剛有些眉目,還要吸收外來資本行此勞資對策是否過於操切?能否緩行?”

只,………,勞資協商體制,此乃英法德美之西方工業國做法。我中華於此道自有傳統,是否當斟酌國情……”說話的是新從統一黨加入炎黃黨的程奎光“我中華之三綱五常,尊卑體制,為上者關照下者,為下者努力報效上者恩德,道德教化所及,倫常法度森然。如此諸事合宜。

今於工廠行勞資協商,難免有刁惡之民煽動其間,動輒煽動工潮,謀非分之利,則業主苦不堪言,更有損我帝國之和諧穩定……”

“…自古無業者多乏教化,xing情jiān狡蠻滑,故而需政府和東主加以教化。若興此策,上下尊卑dàng然無存,jiān狡之人得利,誠樸之人受損………”原復興黨員,現加入憲政黨的議員丁山茂話一出口,就遭到了不少平民議員的噓聲,此人卻是面不改sè熟視無睹“帝國政府於戰時給與之優待已讓諸企業難以承受,今已有工會,又何必多此一舉,進一步加大企業東主之壓力,使勤奮執業者受損,jiān猾者得益。此天理乎?人情乎?”

“工商業乃國之肱骨,怎麼自廢根基!”前復興黨員,現自由黨議員林忠健憂心忡忡地說道“今各國無不保護工商,帝國也yu行五年計劃,行殖產興業國策,又何必在勞資問題上ji進如此!有帝國社會保障之具體措施,工人已得溫飽無憂,難道還要讓工廠背上包袱,讓業主難以自專經營。如此狀況,又如何與外洋競爭……”

只,………,中華之傳統,乃恩自上出。我帝國政府對勞工多有優待,而勞工知識匱乏,xing情偏ji,何必多此一舉”復興黨資深議員程國友也是慷慨陳詞“帝國政府頒行此等勞動保障制度,本人一概支援,然此法定之勞資協商,切切謹慎,一旦過ji,恐怕就有莫測之禍,我帝國國本動搖……”

看著一個個議員慷慨ji昂地提出反對意見,唐紹儀和周明根低聲耳語一陣,等到議長譚任風再次敲響木錘要求內閣回應,唐紹儀肅然點頭:“感謝各位議員開誠佈公地發表意見。

於此問題之上,內閣方面均有考慮。“關於勞工階層會不會藉此要挾非分利益,相關之公司法,工會法,社會公共安全法修訂案均將明文加以規範,而具體裁決由帝國司法負責。”唐紹儀說道“舉例來說,勞工組織雖可提出勞工方的要求,舉行非暴力罷工,但如果要求被法院裁定不合理,則必須復工,否則即為違法。如工會認為裁決有誤,可以提請上訴,但須先行復工。另外,如警察和政府僱員,以及公交司機,教師等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其罷工需要向帝國法院提出申請,由法院裁決是否觸發犧牲公共利益為代價獲取不合理的利益。”

“為更好協調勞資矛盾,時時考察勞資現狀,立法的執行,聽取意見,帝國勞動部將採取巡迴調研員體制,走訪基層,調研情況,以為決策參考”

“…勞資協商體制將循序漸進,主要透過協商而非罷工來解決問題。內閣即將提交國會審議的公司法修訂案中將規定企業設立勞資協作管理委員會機制,由勞資雙方分別委任授權代表,每月開會,實現勞資對話,並可對企業發展策略提出建議,資方必須傾聽勞工意見,會議紀要由勞資雙方各自儲存,並在地方勞資機構備檔……”,

“…各級法院將設有專門的勞資法庭,以裁判勞資問題,訴話費用由勞資雙方平分,避免反覆糾紛,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共利益……………”

“…帝國工商業,賴教育之發達,技術之進步,創新成果之運用,生產管理方法之先進,以在外洋各地獲取相當之優勢……以皇室產業為例,其底層正式工人,男xing成年工人年均收入超過一百華元,女xing超過七十華元,而盈利之能力遠過洋商。可見工商之發展,並不會因如此水平之工資而遭遏制。陛下曾多次與我談到,於官員行高薪,則官員愛惜職業,有助於盡忠職守三於教師行高薪,則教師盡責育人:於勞工行高薪,行業績ji勵與最低工資之結合,則勞工無後顧之憂,反以公司為家,勤奮努力,恪盡職守,則工廠效率之提升指日可待,皇室產業可為楷模”

皇室產業的高額薪金,大部分議員早有耳聞。但很多人都覺得皇室產業更多是靠著資源優勢,把持了很多關鍵行業,賺的也是政策錢。

可現在看看,這皇產是全面開huā,居然在很多輕工領域也是領先同儕,而這麼多年下來,盈利能力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是越來越高,更兼屢屢給國家輸血!

最近,帝國學術界也很是然鬧。

繼去年帝國大學,中華大學等高校的幾位經濟學泰斗出版了幾部有關國家經濟政策框架,以及中央銀行學的書籍之後,今年連續出了兩本很有震撼xing著作:一本是帝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蔡元培的《需求層次論》,提出人有五個層次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除此以外,他還討論了另外兩種需要,即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但認為這一切都屬於第四和第五層次的需求之中。

根據這一理論,蔡元培提出,無論是有產者也好,無產者也好,業主也好,勞工也好,都是在滿足了某一層次需求與追求下一層次需求的過程之中不斷前進。人的一生,大體上就是遵循這樣一個軌跡。社會進步的根本表現,在於能夠使越來越多的成員實現更高層次需求的滿足。而構建這樣一個有利於社會成員透過努力實現更高層次需求的秩序,是社會的責任,也是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根基。

另一本卻更加直接,目前新內閣的勞工部長周明根牽頭,幾位教授和官員聯合編篡了一套《企業勞資關係互動效果調研整合》,並沒有直接提出什麼結論,只是把戰時對勞資關係的調研報告選摘了一部分,分別對照了不同企業的勞資關係和生產效率,以及同一企業在不同勞資管轄下生產和效益狀況的對比。

這裡邊列舉的薪酬機制,勞資對話,工人在不同勞資關係之下表現出來的不同反應,企業效益的變化,讓很多企業主和有心人都是眼前一亮。

再對照一下帝國專門負圭國際經濟情報的藍箭經濟研究所每年更新的《shijie企業組織行為年鑑》,綜合裡面英法德美各國勞資關係的現狀,很多人也開始模模糊糊地得出一些結論:美德經濟的迅速趕超,是否也有其勞資關係處理較好,勞工對企業管理和發展參與度較強的成分在?而帝國的這些領先企業,似乎也在採取一些有相似之處的組織原則。

這僅僅是偶合嗎?

“…帝國政府之立法,固然可為全社會總體之指導,最低之限度,然企業各有其特點,勞工階層也不可期望政府解決一切問題,更多地還是要靠勞資雙方的共同努力,以構建適合企業自身特sè,行業特點,地區特點的勞資關係。政府在這種關係中,更多的是裁判員,真正的主角還是靠勞資雙方……”這又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在中國,商業界也好,底層民眾也好,早已習慣了在立法和行政上聽從政府的安排,最多也就是提提意見。雖然參政院和國會這些年在立法,預算審批,官員監督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多的作用,但這種政府主導的思想本身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可現在看起來,中樞卻提出了一個新的觀念:政府不會包打天下,只是仲裁人。,

更重要的是,政府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立場:它既沒有站在資方一邊袒護企業主,也沒有明確表態力ting勞工,他只是給雙方提供了一個公平較量的舞臺,同時又規定了較量的規則,至於結果如何,只要沒有低於底線,就不在政府考慮的範圍之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種理念上的衝擊,讓很多議員一時間也有些恍惚。很多人只是隱隱約約地意識到,未來整個社會的資源博弈,似乎會遵循某種新的模式。

“…至於各位議員擔心的工潮,相關法規中將嚴禁此等兩敗俱傷之行為,主要以勞資協商溝通,政府調解,法庭仲裁為手段。中樞調研員將密切關注案件進展,地方參政院,警部,調查局也將監督勞工部和法庭可能的貪腐瀆職行為………”

勞資問題成為多方博弈的重頭戲。

ji烈的辯論持續了三天,修改後的提案又進行了反覆討論,各黨在桌子下面又進行了一輪複雜的利益博弈,最終的定稿總算先後獲得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批准實際上和第一版草案沒有多少區別,不過嗣後將公佈的很多行業具體提案倒是吸收了不少意見進行了修訂。

五年計劃…和預算案的敲定,終於打消了民間的種種猜疑。這個國家,看來確實要以前所未有的高姿態大踏步地前進。

在軍隊內部,出身普通農戶的子弟大多歡欣鼓舞。五十畝以下免除田土物業稅,所得稅免稅限度又提升了,戰時臨時稅收明年開始取消,再加上社會保障政策,勞資協商制度,這些子弟,尤其是很多人知道戰爭結束後自己不會留在軍隊,無論是打算參加築路隊,還是投身工廠,或者是進農場,乃至打算在北疆墾荒獨立經營的,都知道這些政策對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幫助有多大。

走到這一步,原本對戰前的承諾依然抱有的懷疑yijing煙消雲散。

這一切都不是為了團結國戰,穩固皇帝權力而採取的應急許諾,而是實實在在的國家大政。

不僅僅是政策的效力本身,更重要的是這表明了這個國家整體的發展思路:以民為本,民富國強。

有產者的心態是複雜的。

他們對政府明顯轉向“袒護“工農階層有微詞,甚至有怨懟,但在主流媒體的宣傳之下,面對舉國上下的ji揚民氣,中樞政府的威權,卻也實在沒有太多可以做的。他們固然可以去嘗試串聯在議會表決中做手腳,但面對無孔不入的警政部和調查局,以政府一竿子支到底的各個社會組織,這點貓膩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把自己也搭進去。

總算新的規劃…一方面畫了足夠大的餅,另一方面也沒有把鄉紳和企業主逼上絕路,只是把戰時體制下的一些東西修訂和固化下來,把他們的分配額度向勞工有所傾斜,兌現了戰前的承諾。

再有兩年就是國會改選,而今年九月,各個地方參政院就要改選。

這個時候,無論是從拉攏選民出發,還是從爭取皇帝提名出發,抑或是爭取輿論支援出發都只好站在“民族大義”和當局的一邊。

可一旦這個政策引發了混亂和動dàng,無法執行……

底層民眾,在農會,工會,青年團和少年團宣傳隊,報紙宣講員的婁傳之下,都yijing知道了中樞的決策,自然是歡欣鼓舞。

在各個城鎮,帝國勞工部組建的招工辦正在巡迴宣講招工政策。

製作精美的海報上,有畫出來的巨幅宣傳畫簡約而不簡單的公租房,整齊的宿舍,廠房之內,工人們穿戴整齊,表情歡快,鍊鋼工人的鋼鏟之下,卡車戰車大炮步槍隨著鋼水滾滾而出,工人的臉上滿是自豪:農業工人開著聯合收倒機,金黃sè的麥粒噴湧而出……

宣講員講述了國家的社保政策招工要求,農場和工廠的基本待遇和福利,以及北方移民的各項政策,然後就是開放報名。

很多土地狹小…生活貧困的農民很快就動了心。娘咧,在鄉下一年到都能攢個幾塊錢再扯幾尺布yijing是好年景這勞什子的工廠農場,政府旱澇保收,一個人一年下來最少就是三十多塊的華元!就算租個那公租房,給婆娘再找份工,幹一年不頂在家窩十年?,

看那照片,圖片,勝過鄉下多少倍?不但能進廠,還能變城裡人,以後穿著工作制服,神氣得不行,huilai還不羞死隔壁家兩條破ku子輪流穿的二狗!等咱的孩子都入了城裡的學堂,二十年後也是國防軍的軍官出身,那是什麼成sè?

看看一起來招工的,之前本地出去的工人代表,言談舉止全然是一派雷厲風行,哪有在鄉下土頭土腦畏首畏尾的情形。感情做了工,還有培訓,有工會,有組織的補課,甚至還有人能考上夜校,將來也是讀書人的出息……

很多原本是來趕集和打探訊息的農民,三看兩看就動了心,問了下情形,一聽說好機會得搶先,一咬牙一跺腳就畫了押拍了照。

這政府看來是說話算話的,說不得爺們也豁出去一次!

報了名的帶著一股悲壯,拿著回執就回了家,如何勸服上上下下且不提,多少往還也不必細說,總之這一番風雲jidàng,卻是引發了神州大地的一股風潮。

北上的北上,南下的南下,很多人口稠密土地貧瘠的鄉下,窮得ku子捨不得穿的寨子,不少青年人乃至中年人,或是單身,或是拖家帶口,在政府招工辦的組織下集體奔了車站,上火車直奔目的地。

剄子地方,卻不是招工現場,而是政府組織的“工前培訓”。

一sè的軍事化管理,編組為各級分隊,並由老資格工人擔任分隊長。晚上睡集體宿舍,準時起chuáng,集體在食堂用餐,然後是專人講述工廠的一般紀律,勞動注意的有關事宜,還有上工的實踐,強制這些自由散漫慣了的農民學會令行禁止,懂得紀律和組織。

對於這些沒見過世面的農民,各分隊長和輔導員還要給他們排解心結,幫助他們完成從個體農民到產業工人的心裡轉換,熟悉快節奏的工業生活。

嚴格的訓練持續了兩個月,然後才是到各用工基地。

到了地方,火車站旁邊就是巨大的市場,遮雨棚子下面,各個招工單位都有攤位,放著照片,寫明了政策,擺著茶水,感興趣的雙方就在這裡交流。新來的人看huā了眼,之前來的人不少都選定了滿意的單位,簽了合同,由勞工部門公證之後生效,半期待半忐忑地憧憬著未來的新生活。

各個新興的工業區,擴大懇牧的農區牧區,新入地區的開拓團,國有農場,皇室農場,原有工業區的擴建所在,全都湧動著人潮,懷著各種目的的男男女女在統一指揮下加入了新的集體,開始學習在新環境中立足,成為這個產業大潮中的一分子。

這一場被稱為“人口大遷移”的運動,有別於美國的西進運動,混雜著工業化,城市化和殖民化,就這樣以“中國速度”走上了軌道。

歷史將被導向何方,在那個時代,還很少有人能夠準確預料。

但很多人都清楚:這個國家的前進,無論對錯,終究是無可逆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