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帝國大業(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帝國大業(三)

不過,農業問題遠非一個土地這麼簡單。

新興的華夏農民黨在戰爭期間深入農村調研宣講,傾聽民情,功夫做得很是紮實,也早就摩拳擦掌要抓住國會復會的機會一顯身手。土地問題上失了先,反倒被執政同盟弄出一個“五十畝免稅”的方案,農民黨自然不會甘拜下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方面,農民黨議員“留了活。”紛紛表示“內閣所言不無道理,但國家農戶眾多,如此分配無法兼顧,務必審慎從事”另一方面又甩出了另一個提案:農業保護。

華夏農民黨議員彭海亮表示:“國家肇建十年,糧食價格變動不大。前清同光時期,100斤稻米價值二兩銀錢,幾次戰爭期間雖有上漲,隨即又有回落。自華夏五年之後,糧價逐年下跌,雖單產也有牟提升,若無先帝廢無地少地農民之農稅,改向大田土所有戶和產業化農場徵稅,限制地租嚴禁高利貸,建農會,嚴懲設局坑賭,則普通農戶生計生計實在困苦。”

“國家歷次征戰,我農家子弟踴躍從軍,所向無前,成仁烈士不知凡幾如今帝國以工商為強國之綱目,行保護工商之各項政策,又以社保體制保障工人後顧無憂,奈何置我貧苦農戶於如此境地我等感念先帝功業,然貧苦農戶之困苦也是實情。今土地之策,內閣之議我等雖有疑慮,但試行也無妨。但如此政策治標過緩,溶本尚需觀察,而我農民應享之保障何來?”

“……………,以本人與黨內多位同仁之見,農業乃我華夏立國之基,帝國當以立法提升農產品價格,以國家統一高價收購為上,再以更高價格統一銷售,如此則農民之權益得以保障於進口農產品之競爭,可以高關稅拒之,而我農產品之出口,國家當以補貼貼補之,而所費可於國家統購購銷糧食之差價抵償。如此兩相得宜而城鄉之民收入較高,又有社會保障,則此等糧價上漲雖有些許影響,諒也尋常。”彭海亮的提案頓時贏得農民黨議員一陣附和,甚至很多經營田土的議員也很有些心動。

另一方面,工商業代表和其他城市知識分子大多不以為然:這不是胡來嘛!國家統購統銷,這要消耗多少人力,中間又得有多少油水!連續幾次反腐肅貪,政府那幫子肥丟丟的碩鼠清理了一批又一批,現在還要再變本加厲來這一套?

唐紹儀面帶微笑,心中卻是明鏡一般。

農民黨打的主意無非就是迎合鄉村選民,尤其是未來大批的自耕農。這個選民基礎,很可能會是未來中國數量上最為龐大的人群,甚至沒有之一。雖然他們未必有信心能挑戰復興黨的地位,但從中爭取到一定數量的選票,從而在國家政壇上穩穩佔住一定位置,還是大有希望的。

至於他們說的問題,唐紹儀很清楚原委。

說到根子上,農產品價格低mi,還是由於國家穩定,農民實際負擔大大減輕,破產逃亡等情況基本消失,幾大重要水系水利設施維護還算得力,沒有出現大範圍的持續的災荒,而邊疆省份開墾,農業科技進步,大批新型農具的引入,尤其是北方畜牧業發達和鐵路公路的大規模建設,促進了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的流動,都大大提升了糧食產量。

由於醫療水平的侷限,國家人口死亡率還比較高,農產品產量增長的速度這些年遠超過人口增速,而國外農產品市場上俄國,印度和美國都是糧食出口大國,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國家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和化肥,糧食產量暴增。再加上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農牧業這些年迅速增長,最終的結果就是中國的糧價總體上保持平穩,農民生活的改善主要靠了政府對中下層免稅,嚴格禁止對中下層農戶攤派,清理厘金卡子,高利貸盤錄和設局坑賭之類的民間積弊,建立農會組織制衡鄉紳宗社,而非主要依靠農產品漲價,甚至在1899-1903年,在連續豐收和境外農產品低價傾銷轉移危機的情況下出現了持續的農產品降價。,

不過,唐紹儀長期位居中樞,尤其是曾經給鄭鷹做過秘書,自然知道這裡邊的勾連關係。

農產品價格長期穩定,或者說不振,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業人口轉化。面對城市工商業快速發展,在政府宣傳,學校教育,現身說法之下,面對農村生活的清貧,不但農村的次子三子大批進場,很多貧苦農戶逐步也舉家進城謀生。

此外,農產品價格的穩定,或者說偏低,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城鄉底層勞動者實際生活水平的穩定提升,保障了國家工業在起步階段能夠利用低成本勞動力的優勢。而中產階級和很多外籍中高等知識精英,面對比較低廉的生活成本,也更願意定居在中國。

至於對方提出的這些建議,唐紹儀心知肚明,根本是天方夜潭。

國家糧食統購統銷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雖然唐紹儀不知道什麼是計算機,對高等運籌學沒有太深涉獵,但他也大概能想象出這種難度:對於人力,交通基礎設施,倉儲,運輸,組織力,協調力,控制力,尤其是對政府官員道德素養和自律程度的挑戰,根本就不是可以實現的。

除此以外,這種強制xing的統購統銷說起來似乎有些邏輯,實際上卻必然會引起農戶和城鄉消費者雙重不滿:糧食收購和銷售的雙壟斷也必然導致從業者的懈怠,腐化,低效,尋租,交易物件的弱勢,不滿,乃至爆發形形sèsè的衝突。與之相配合,也必然出現無數的黑市,走si,各種各樣相應的尋租也就產生了,然後就是官商勾結,相應的民間會黨結社組織,諸如此類。

唐紹儀和續任農業部長的李清文耳語一番,隨即開口:“……諸位議員體察民情,為國分憂,在下與內閣各位都是非常欽佩的。內閣於之前的五年發展綱要中已經提出了農業發展的初步規劃,嗣後還會有細化的具體綱要出來,並推動具體的立法程式……關於彭議員和這幾位議員提出的農業對策,本人認為還需要審慎對待。國家統購統銷,對於農戶和居民來說都是強制的,這裡邊就可能滋生的問題,這些年各位同仁也應該心裡有數,而帶來的效果其實是非常有限的。糧價,說白了是一個供求問題。人就這麼多,土地,國家又佔了這麼大,還要開墾,種植的水平大家都在努力提高,比的就是種植技術,對市場的把握……政府強制高價購買,再強制更高價格出售,這個東西,就我們看來確乎是難以施行的,強行操作必然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國家一直有糧食保底收購政策,以水稻為例,每年年初都會公佈年內各等稻米保底收購價格,到時候收上來市場不好,政府負責兜底,我等看來這個政策還是得宜的。歉收了政府餘糧出售平抑一部分糧價,糧價還有所上漲,豐收了政府保底確保農民收入,農產品關稅帝國設定在20%,水平著實已經不低,英國目前農產品是0關稅如果帝國貿然上調關稅,必定遭受貿易報復,影響帝國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出口,而工業低mi必然導致工人失業,收入下降,又反過來影響農產品的銷售,這樣算下來是否划算?”“國際上糧食出口國很多,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暹羅,澳大利亞,印度,紐西蘭……乃至戰前的俄國。如果帝國抬高關稅導致貿易報復,等於把自己的農產品出口市場拱手讓人。到頭來雞飛蛋打何苦來由……”農民黨議員看著這人風度翩翩一臉微笑侃侃而談,卻是恨不得衝上去咬幾口解氣。

自由黨的議席其實都來自原本的復興黨,是從復興黨獨立的時候,一部分現任議員直接加入了自由黨。下一次的國會改選是兩年後的1908

年10月,自由黨早就摩拳擦掌要在本次國會上大展拳腳。眼看著農民黨頻頻出鏡搶戲,自然是深為不滿。而對方鼓搗出來的“統購統銷”在崇尚自由市場競爭,尤其是偏重工商業的自由黨看來簡直就是離經叛道的歪理邪說。,

粱敦彥和幾個自由黨骨幹耳語一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胡曉奕舉手發言:“方才幾位議員提出統購統銷,兄弟是不敢芶同的。經濟發展的基礎還是要依靠市場競爭,適者生存,政府最應該做的就是維護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促進資訊充分。統購統銷會用人為因素來替代自由競爭,從而直接扭曲價格,扭曲供求關系,結果必定是適得其反。幾位心懷農戶,在下是欽佩的,但國家的事情不能如此粗糙隨意地處理以在下看來,目下農業上的問題不是管得太少,而是政府介入過多。國家以防止“囤積居奇,的理由,動輒以儲備糧傾銷市場壓低價格,或以保底價格干擾市場正常價格bo動,更以特許牌照體制嚴厲限制糧食批發流通企業,還有參政院的糧價聽證,甚至十年前的《居民必需品反囤積法》經過修訂還在實施,動輒干擾糧商經營,更以國營糧油企業藉助信貸優勢與民爭利,這才是糧價低mi的主因……”“其實不獨是農業,工商業上頭政府干預過多已是歷歷在目,而政府之前多有腐化尋租和擾民之問題,概源於此。”胡曉奕話鋒一轉,把話題拉到了工商業之上“首先說稅收,帝國雖重工商,然工商稅負之重舉世罕有可匹敵者。即使是擬議中的稅收重整,以所得稅為例,

民營企業所有者不但要繳納營業稅,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而稅率為全球之冠一美國目前最高擋為碟,我帝國擬“下調,到20%,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緊時最低檔10%,最高35,而法國所得稅率為收入的2%,英國ps英榜收入繳納七便士所得稅,英法名為所得稅,其實僅為營業稅……帝國四年前稅改之前還存在所得稅重複徵收……”“如此稅收,使帝國工商業之經營不得不依賴政府之支援,嚴格控制成本,如履薄冰而企業主再投資之熱情也隨之遭到壓制。我帝國所行之策,無非是高稅收以轉移支付於中低層提供保障而企業在稅負之下實在沒有太多餘地提升工資,或僱傭更多高水準之專才。也是如此之環境,使我帝國工商業壟斷程度之高,也不下美德兩國,而美國共和黨政府,乃至民主黨布萊恩等有識之士都主張強力遏制壟斷,乃至分拆托拉斯企業,避免國家經濟淪入財閬掌握。”“目下帝國工商業要求大發展,當重市場競爭,重視市場自身的調節機制減少對價格訊號的扭曲,尤其要限制各種壟斷型企業組織的延伸…當大力扶持一般工商企業,使經濟體保持新陳代謝之火力,而非以人為之扭曲,依託政府和壟斷組織發展經濟……”胡曉奕的話說出來連粱敦彥都是皺眉。

這些話,道理是有的,但未免有些過ji。如果有心人利用起來,難免可以被看作對準皇產和政府放炮。雖然粱敦彥身為復興黨工商領域的領袖一流久任樞要,對於國家工商業的現狀心知肚明,也很看好美國共和黨西奧多,羅斯福政府打擊托拉斯的努力,崇尚大衛,李嘉圖和馬歇爾等人的自由市場經濟為核心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但他終究是政府高官出身,對於官場的事情瞭解更多。自由黨新立,固然要打響招牌但如果做得過了頭就要適得其反。

眼看很多復興黨議員頭來譏諷乃至憤怒的眼神,粱敦彥連連苦笑。

等到胡曉奕說完,粱敦彥舉手發言:“各位議員,方才胡議員所說,確乎發人深省,市場是傳遞價格訊號的主要場所,這是先帝一再說過的事情嘛……不過兄弟也有些自己的拙見。我帝國經濟發展之迅猛舉世共知,可見這裡邊自有合乎我中華國情的道理在。美國也好,德國也好,大家多有說壟斷的可別人經濟後來居上,超越英法也是事實。

可見這壟斷本身也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結果,強者脫穎而出,也不能說就於國不利……”“我覺得胡議員的意思應該是遏制財團的不正當競爭,比如人為的歧視xing信貸,對競爭對手採取操控價格,商業賄略,造謠中傷,高價奪取其供應商並截斷原材料來源高薪惡意挖走其主要管理和技術團隊等等……………”“胡議員,我說的可對?”粱敦彥對著胡曉奕笑了笑,胡曉奕也趕緊點頭。,

“其實在兄鼻看來,目前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立法和執法遏制不當競爭,另一方面確實應行減稅。稅負過高固然可以增加政府財力政府可以強軍,興教育,建道路,整市政,開社保,但工商企業負擔沉重也是事實。說到底,企業發展才是國家經濟成長的根基,也是國家稅收增長的基礎嘛……”新任工商部長謝忠侃侃而談:“諸位所言都是至理名言,這是不須說的………以在下拙見,我帝國工商業競爭力已為世界所公認。目下企業營業稅之水平與歐美一致,而所得稅雖高,卻純是從利潤所來,並不影響企業盈利還是虧損嘛。目前的水平,依然是企業拿了大部分是不是?難道因為賺了200塊只拿了150而不是180,企業家就不做企業,回家吃銀行利息了?沒有這個道理嘛。還有那麼多的結構xing減免,未來的機會還很廣闊。鄙人得méng先帝信任,執掌皇產有些年頭,深知這企業要搞好,根子還是在創新,在技術,在管理,在勞資雙方利益公允………”

“至於說到壟斷,既然粱議員也好胡議員也好都提出市場競爭才是根本,壟斷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那又為何要把壟斷等同於不道德,不合理呢?正如粱議員所說,不正當的競爭行為才是有害的,因為違反了公平嘛。帝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有什麼需要修訂的,需要與時俱進的,或者是需要明確的,各位議員可以提出提案,最高法院也可以出法律解解釋,是不是這個道理?”“至於說到社會保障,我帝國政府向來堅持國民平等,而底層勞工收入偏低也是事實,此社會保障雖是直接針對底層勞工的保障,但實際上是針對一切領取工資的勞動者,企業主也在惠及之列。未來萬一破產,身無分文,此等保障是不在賠償之列的,依然可以享有。這不也是保障工商業者利益的舉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