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歐風美雨(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 歐風美雨(完)

法國人yijing深深地感受到,自已在遠東問題上,隨著兩次敗戰,尤其是中國新政權一步步的崛起,這些年明顯地開始被邊緣化。東亞從開始的英俄博弈,發展到後來的英日德與中英博弈,到了現在變成中英美博弈,似乎沒有太多人真正關心法蘭西的聲音。法國的利益,被鼻限在了“安南南部的一畝三分地”。

被內部左翼和右翼在俄國內戰問題上發起的挑戰弄得焦頭爛額的魯維埃內閣終於倒臺。法國政壇在這個左右翼大分裂的特殊時刻,歷經長時間的喧囂和爭吵,居然很久都無法推舉出一個眾望所歸的內閣。

到了這個時候,二月份上臺的法利埃總統不得不站出來呼籲各方擱置分歧。“請為了法蘭西,為了共和國”這位總統深情地說道“讓我們再次攜起手來。”這位一向以無黨派人士面目出現的總統,事實上卻是一位左派,在擔任公共教育部長期間曾經對法國教育體系進行改革,又歷任內政部長,司法部長。在外交問題上,他傾向於和英法俄結盟。

為了平息法國的混亂局面,法利埃決定邀請一個人出山:喬治,克列孟稜。

這位參議員出身旺代省,是個平民醫生,後來從政,因政黨紛爭的緣故多次拒絕組閣,一向以巨大的公眾影響力和尖銳的批評能力著稱。

此人xing格強硬,在遭人誣陷之後,曾經憤然與對方決鬥。他擁有政治人物並不常見的強烈正義感,在德雷福斯事件中成為最終翻案的主要推手,並被視為參議院左翼領袖。

反覆考察局面之後,克列孟稜終於決定出山收拾局面。

他決定出山組閣,立刻引起了法國政壇的八級地震。曾經在他犀利的批評之下被弄到灰頭土臉的議員們紛紛呼籲“克列孟稜上臺等於法國開始蘇維埃化”而左翼則是拍案叫好,宣佈“這是國民的shengli,是正義的shengli”並警告右翼“不要阻攔歷史的腳步”。

克列孟稜本人卻緊急拜會了多位右翼領袖。外人並不清楚他到底交代了什麼,但很快右翼方面的反對聲浪就明顯小了很多,各主要黨派和聯盟對克列孟稜上臺組閣終於達成一致。

新上臺的克列孟稜內閣,首當其衝的卻是解決內部問題。

為了上臺,也是為了平息社會上的不滿情緒,他對左翼承諾了多項社會改革措施,如八小時工作制(史實),累進制所得稅等(史實)。但他剛一上臺,就遭到了庫裡耶礦區大罷工(史實),措手不及的克列孟稜擔心發生“蘇維埃式革命”也是在右翼的壓力之下,他不得不派遣大批軍隊前往鎮壓,逮捕了工會領導人(史實)。

這一事實,讓左翼極為不滿,卻獲得了右翼的欣賞。在克列孟稜隨後制定的社會改革問題上,左翼頻頻阻撓,要求更加ji進的改革。而右翼則是陽奉yin違,樂得看笑話。

內政問題上的不順,法國社會遲遲無法很快解決內部問題,而對面的德國明顯加快了備戰的節奏,作為法國最大債務人的俄國又深陷內戰的泥潭前途未卜,這讓法國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外交上陷入了更大的被動。

眼看看英國人和美國人紛紛對華採取綏靖政策,在多個問題上達成一致,進一步開啟了中國市場,法國終於也無法再保持冷眼旁觀的姿態。

儘管由於兩次安南戰爭,法國人和中國有深深的宿怨。但走到這一步,如果再對這個獨霸東亞的東方帝國秉持敵意,最終受損的只能是法國。

在英國方面的敦促之下,克列孟稜決定採取“英法步調一致,英法美事前協商”的外交政策,並正式提交給英美兩國的外交使團。經過一番折衝之後,這一原則獲得了兩國的預設,於是就成為了所謂“亞洲問題俱樂部”的行動準則。

經過磋商之後,英法認為兩國的共同底線在於“維護兩國於亞洲殖民地的主權,並維護兩國於區域內的商業利益”而在國際問題上,,

“遏制德國組建強大的政治經濟同盟並提出非分要求”為英法外交方面的第一要務。

英法兩國的參謀本部,面對中德接近的局面,也不得不加強磋商,秘密制定了“先德後中”總體思路。即一旦中德結盟並對英法開戰,

兩國“必須全力以赴首先擊破資源有限,近在咫尺,國土縱深相對狹小

的德國”而解決了德國之後“中國孤掌難鳴,只能被困死在遙遠的遠東”而“中國一旦在太平洋地區肆意擴張,就會ji化中美矛盾,

美國一旦介入,就可以強有力地牽制住中國”。

這一策略的出臺,讓英法兩國各方面的協作更加密切,也更有方向xing。根據這一所謂的班納曼一克列孟稜共識,英法兩國對華外交設定了最高目標和最低目標:最高目標,在維護英法最大限度利益的基礎上,把中國拉入英法同盟:最低目標,犧牲一些邊緣利益,保住英法核心利益的基礎上,至少確保中國不加入德國同盟。

按照這一外交精神,繼中英達成一系列外交備忘錄並修改商約之後,法國也與中國方面達成了《中法1906年友好協定》,宣佈徹底廢除之前滿清與法國簽訂的全部條約,改立新約,法國放棄於中國的一切租借地(實際上只有上海法租界)和相關的一切權力,中法再次肯定了兩國就安南簽署的一系列條約的有效xing,中國尊重法國在安南南部的主權利益,法國則承認中國在安南和上寮,下寮,琅勃拉邦,佔巴塞yijing獲取的領土上具有完全主權,並再次確認認同中國自建立以來與各國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完全合法和有效”雙方都承諾善待前阮朝成員。

隨後,中法完成了商約修訂,中國對法的關稅從懲罰xing的製造品40%,農產品50%下降到全部20%,法國則把對華的歧視xing關稅,從製造品50%,農產品60%下降到製造品22%(與法國對英國製造品徵收的關稅水準一致),小麥25%(低於法國平均的38%)。

這一條約的修訂,令法國工商界歡欣鼓舞。他們認為“政府終於明白,對深陷蕭條的法國經濟來說,中國的市場才是靈丹妙藥”“繼續糾纏於三十年前的恩怨是不理xing的”。法國農民也並不擔心中國的農產品搶奪法國市場,因為從中國漂洋過海運輸過來根本“不劃…

算”對他們威脅最大的還是轉口英國輸入的加拿大小麥。

透過對華政策改善,克列孟稜終於取得了外交上面的第一個shengli,也逐漸收穫了各階層的民心,穩住了陣腳。

但無論是他還是鄭宇,都很清楚,中法兩國之間,還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中德經濟合作yijing全面展開。

由於俄國內戰,德奧出兵bo蘭,英法在歐美以及亞太的外交串聯越發活躍,駐紮斯卡帕弗洛鐺地的英國主力艦隊也頻頻出海演習,讓德國感受到了某種危險的氣息。

一貫主戰的德國參謀本部立即向德皇提交報告,提出“俄國的衰弱,讓英法失去了制衡德意志的長期籌碼,而中國的崛起,讓英法不得不轉為拉攏中國對抗德國”在這種情況下,德意志帝國“必須,而且要馬上確立中德同盟,以嚇阻英法的戰爭yin謀,同時加速備戰,在五年內完成對英法作戰的準備、”屆時“英法將不得不屈從於帝國的外交要求,如果拒絕,帝國就完全有理由聯合中國,奧匈,土耳其,以及羅馬尼亞,芬蘭,bo蘭一立陶宛聯邦等國家,甚至加上俄羅斯,一起對英法開戰”。到了那個時候“即使美國人站在英法一邊,也來不及援救他們”。

參謀本部雄辯地證明“要在五年內完成戰爭計劃,充分利用中國快速崛起的工業力,以及豐富的人力和資源優勢是至關重要的”。德意志帝國與中華帝國,不但在地緣上互補,在經濟和人力方面也是天然的互補,因此“德意志和中華帝國的經貿合作需要馬上啟動,遠東艦隊的構建也刻不容緩…,。,

德皇威廉二世在緊急召見了文武信臣,反覆商討之後,決定按照“五年之內做好戰爭準備,十年之內擁有對英法絕對軍事優勢”的基調加速戰爭準備。

按照中德商務合作協定,潮水一般的德國訂單以更加猛烈的態勢湧向中國,而德國的工廠也開足馬力生產中國訂購的各種áng,礦山機械,光學儀器,試驗設備,精密齒輪,精密軸……,

德國發出的數量恐怖的造艦訂單,yijing在中國多家船廠緊張地鋪設龍骨。近幾年一直處於飛速擴張期的中國造船產業,藉助冶金,動力,電氣等方面的進步,早已不是吳下阿méng。

所謂火神級戰列艦,其實就是廣州級的放大版:標準排水量三萬一千噸,最大航速略低於廣州級,為二十二節,以背負式安裝了四座主炮塔。為了加強火力,中國方面別出心裁地以兩座三聯裝主炮塔搭配兩座兩聯裝主炮塔,一共十門可在任一舷側射擊的十二寸四十五倍徑主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副炮也毫不遜sè:整整十二門一五0克虜伯炮,再加同樣數量的八十八毫米克虜伯炮。

鄭宇和許凡深知德國人對“龜殼”的嗜好,不但水密艙劃分了整整二十二個,主裝甲帶的最大厚度也高達十三英寸,在其他部位則安裝了60-120毫米的裝甲,司令塔最大厚度甚至高達十五英寸,水平方向也採取了雙層裝甲防護,其中主水平裝甲厚度高達八十公分。

水下防護方面,防雷隔艙雖然沒有廣州級那樣複雜,卻也是達到了這個時代的極致。幹艙,液艙,肋板,一絲不差。

中國人甚至別出心裁地安裝了四座20毫米雙聯高平兩用機關炮,告訴德國人“這是對付飛機和低空飛艇的”。

按照德國人的要求,還新增了水下魚雷發射管。

這樣一個設計,讓德國海軍軍官團,以及德皇威廉二世本人欣喜若狂。海軍元帥提爾比茨親自拜訪德皇,懇請德皇“一定要買下它”甚至提出“我們要的不是六艘,而是八艘,四艘在中國造,四艘在德國造”。

首裡級戰列巡洋艦則是保定級的放文版。

該級戰列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高達兩萬六千噸,艦長二百一十米,寬二十八米,吃水九點五米,採用了四軸傳動,燃油鍋爐,蒸汽輪機驅動,雙舵縱向排列,最大速度二十六節。

在火力上,該級戰巡採取了背負式安裝的四座雙聯裝十二寸四十五倍徑主炮塔,十二門單裝一五0克虜伯四十五倍徑副炮,十二門八十八毫米克虜伯高平兩用速射炮。

在防護上,其主裝甲帶最大厚度達到十二英寸,主水平甲板達到三英寸,炮塔正面最大防護十一寸,司令塔十四寸。

與火神級一樣,改型戰巡也安裝了水下魚雷發射管。

這艘戰艦也讓德國海軍和德皇本人非常滿意。無論是火力,速度,防護,都yijing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除華軍戰艦之外,甚至可能還包括華軍戰艦在內的一切現役戰艦。按照德國人的盤算,英國船臺上的新艦yijing下水舾裝,但看起來排水量也並不比這艘船高,航速也恐怕追不上這艘戰巡。至於火力,最多就是持平。

那還有什麼可怕的?

有了這幾艘戰巡,英國的海上貿易就等於被一柄利刃頂徑了咽喉。

一xiangdao英國人睡不安寢的模樣,威廉二世的心情就格外舒暢,在斯圖加特砍樹的時候都開始哼著《德意志高於一切》。

為了給這些戰艦提供武裝,也是為了武裝未來的德國遠東軍團,克虜伯直接在上海與中方合資建立了華德軍械公司,專門生產各種大炮。德國的精密鏗chuáng,鑽chuáng,水壓機,氣錘,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中國工人在德國技師的指揮下迅速吊裝,安放,一座龐大的軍工廠和船臺上的龍骨一樣飛速地建設起來。

中國原有船臺上的四艘長沙級,兩艘東北虎級早在去年十月之前就yijing先後下水舾裝,眼看著今年年底前就要海試。騰出來的船臺又開始鋪設巨型龍骨:作為長沙級後繼型號的武漢級戰列艦。,

按照中國方面的慣例,新艦一般是先由兩所海軍造船廠建造樣本艦,完成的施工詳圖提供給招標獲勝的民營造船巨頭或者是其他海軍船廠來建造後續艦。

長沙級的情況比較特殊。由於是戰爭需要,中國造船界採取了時間差策略,即兩艘船先開工,互相驗證,做好的部分施工圖馬上提供給後開工三個月的其他戰艦,寧可浪費一部分資源,也要儘快形成戰鬥力。

到這一次的六艘武漢級就從容得多。

按照計算,兩艘樣本艦要在船臺上度過整整十六個月。由於船體龐大,結構復雜,舾裝週期也延長到了十八個月。

由於德國人的訂單太過龐大,而熟練的造船技術工人又相對緊缺,按照鄭宇和許凡協商的結果,武漢級從去年十一月開始鋪設龍骨,至今只開了兩艘首艦,空下來的船臺用於建設四艘德國訂製的主力戰艦:兩艘首裡級,兩艘火神級。

至於戰爭期間擴充的四座三萬噸級船臺,逐漸補齊了人員和造船裝置,中國方面先下了一艘標準排水量兩萬五千噸的“鄭和”級高速娜輪,以及三艘三萬噸級的艦隊快速油輪,可以伴隨艦隊作戰。利用建設要求相對簡單的非作戰艦隻培養鍛鍊造船隊伍,磨合組織,這就是鄭宇給他們規劃好的升級路徑。

德國皇太子威廉yijing於六月五日從德國基爾軍港出發,隨行的是由德國的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以及輕巡洋艦等組成的艦隊,用於對華友好訪問,並透過遠航鍛鍊海員的戰鬥力。很顯然,德皇和海軍元帥提爾比茨對於艦隊被英國人隱隱封鎖在“基爾水盆”並不滿意。

同行的,還有準備前往中國進行軍事交流,包括戰車和駕駛培訓,摩托化戰術培訓,通信聯絡培訓的陸軍軍人,以及一大批準備在中國海軍隨艦“交流”掌握新型戰艦和戰術的海軍軍人。

當然,作為皇帝的特使,尤其是身為未來的德皇,威廉皇太子也帶上了必不可少的禮物:德皇威廉二世的全家福鑲金照片:德皇的親筆信:鑲金嵌鑽的名貴德**刀:精美的德制魯格手槍:精緻的蔡司便攜望遠鏡:純血的阿拉伯種馬:最名貴的純種德國牧羊犬(也就是所謂德國黑背):在德國“黃禍”yijing從所有的官方文獻,報紙和大眾讀物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新詞…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