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大裁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大裁軍

中國大地,正是一派沸騰景象。

這一場國戰,是全民參與的戰爭。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這個國家的潛力都被近乎挖掘到了極致。

而這一場戰爭的戰果,也理所當然地屬於全體國民。

一系列的結構xing稅收調整,移民政策,工商業引導政策,土地稅制改革,經濟發展規劃…,對外商貿條約體系的理順,再加上政府和皇室產業真金白銀砸下來的投資,貼具,補貼,讓整個國家都陷入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建設熱潮。

在一片喧囂之中,曾經萬眾矚目的主角卻已經低調地退場,開始了並不輕鬆的里程。

這是一支英雄的軍隊。

他們起於大西南,在那一片自隋唐之後自立於中原之外的華夏故土上打出了“抗法救國”的旗號,兩次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法國殖民軍:他們在甲午年毅然北上,以“驅除大陸,恢復中華”為旗幟,統一華夏,並挫敗了日本的侵華圖謀三他們在剛剛結束的亞洲戰爭中征服了日本,粉碎了暹羅,掃平了邊疆的叛亂,冒著風雪橫扛西伯利亞,萬里屠熊,最終把華夏先民曾經涉足的最遠地帶全部收回懷抱。

這是一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強悍武力。

這是一支以民族利益,國家意志為上,刺刀對外的民族武力。

他們從未失敗,甚至從未獲得沒有勝利的和平。

在建軍的短短三十年中,他們收穫了多少歷史強軍也未能獲取的榮譽和戰果:以開疆闢土論,他們超過了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而不亞於鼎盛之méng元:以殲敵人數論,他們在三十年中消滅的敵人超過了其他軍隊一百年的戰果:以戰績論,四次大戰,全部戰勝,掃平了一個又一個強悍的敵國,把民族和國家推向了歷史的最巔峰。

他們無愧於自己的名字:中國軍隊。

但現在這支軍隊,卻要面臨一個最為殘酷的現實:裁軍。

很多部隊,雖然是戰前臨時組建和擴編,但歷經了無比殘酷的戰鬥,早已成為了堅韌頑強的戰鬥集體。他們珍視榮譽,深愛自己的軍旗,自己的部隊,為了戰友,他們寧願付出自己的一切。

他們來了,戰鬥了流血了,落淚了,眼看著很多戰友犧牲了。

千錘百煉之下,他們從農民,工人學生,市民,統統變成了同一種物質:軍人。

但在今天,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卻必須脫下這身軍裝,告別自己為止戰鬥和流血,並用鮮血增添了榮耀的軍旗,告別自己生死與共的戰友。

這些已經堅韌如鋼的鐵血男兒,很多人已經見慣了生死離別,發誓不會再流淚。但在告別軍旗,告別戰友的那一刻他們全都哭得如同孩子。

他們想家。

他們渴望溫暖的被窩,家人的溫情,渴望看到自己久未謀面的妻子和孩子,也希望投身於華夏大地湧動的熱潮之中。

但在離別的這一刻,他們才發現,自己的心,早已經被牢牢地系在這一片血染的紅。

“軍人流血不流淚”只是未到離別時。

一個個光榮的番號被裁撤,一面面曾經從méng古草原打到鄂木斯克,海參崴海藍泡的團隊軍旗進了軍事博物館,或者進了國防軍預備役部隊的倉庫。

一個個曾經每天準時發出震天動地的號子,湧動著紅與綠的軍營變得空dàngdàng的,留守的軍官吼著操,帶著孤零零的勤務兵在空曠的操場上出操,講話,點名,流淚。

他們從未如此地思念自己的戰友,想念那些天南海北操著各種口音一起吹口哨,讀家信,一起操爹罵娘,一起偷盜軍需一起背靠背和敵人刺刀見紅的戰友兄弟。

軍人們流了血,書寫了傳奇而現在,也到了謝幕的時候。

新西伯利亞。

國防軍摩托化第四旅。

新任三團團長蕭嵐,臉上還殘留著些許之前在西伯利亞頂著風雪徒步遠征留下的凍瘡瘢痕,正背著手提著馬鞭,雙tui叉開,直視前方,身後是排列整齊,身著軍便服,表情嚴肅的軍人,身前則是全副武裝的國防軍方陣。,

蕭嵐沉默半晌,大聲吼道:“稍息!”整齊的踏地聲。

“還算有點樣子看來沒被文工團的huāhuā草草晃huā了眼睛,還是我們國防軍的虎賁龍壤!”這位突出重圍轉戰大山,生擒克羅帕特金,在國防軍上下傳得神乎其神的“蕭無敵,…點了點頭“老子現在要回鄉結婚,你們都給老子聽好了,在這好好跟著團副和參謀長,還有總教習練習戰技!摩托化,什麼是摩托化?就是讓你們一個兵頂甲種師的五個兵!別以為就是多四個軲轆給你們養大爺,想要配得上摩托化步兵這幾個字,你們還短練!”

這幫從乙叢集精選出來軍人早習慣了這位的做派,反倒覺得心裡格外舒服。光這位在邊防部隊殺出來的赫赫威名,在國防軍第四師斷後死戰,突出重圍,轉戰敵後,又生擒克羅帕特金的傳奇故事,早就讓這些liáo起眼皮看人的精銳不得不服氣。

蕭嵐大步走到隊伍前面,轉回身,看著原本身後那些摘了肩章,但xiong前勳章閃亮,表情嚴肅的軍人佇列。

“今天,我只是暫時離開你們。可對面這些兄弟,卻是要從此離開我們的部隊。”蕭嵐的聲音一下子微微有些哽咽,他頓了頓,又開口說道……,大家都是軍人,跟著乙不叢集從伊爾庫茨克一路打過來,

風餐lu宿頂風冒雪。咱們是戰友,是兄弟,是親人現在他們要走,我們是軍人,要有軍人的樣子全體都有了!”

“敬禮!”

刷地一聲,手臂的叢林。

哽咽,痛哭,止也止不住。

“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駱鈴聲,路漫漫,集茫茫……”軍歌聲中,一個個隊伍登上卡車,馬車,或是徒步,從浸滿鮮血的土地撤下來,從戰後封閉集訓的兵營中走出來,踏上了回鄉的里程。

他們隨後會登上軍列,回到家鄉,接受政府組織的民眾,以及自己親人和鄰居們的熱烈歡迎。

他們是英雄。

戲劇謝幕,曾經的騎士和英雄也依然耍回到油鹽醬醋的生活之中。

無論他們在戰場上如何所向披靡,但到了和平的世界中,卻依然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

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曾經的一切已經永遠改變了他們。

他們是軍人。

永遠都是只是換了一個戰場。

“…陸軍部擬定的草案,擬退役四名大將,十二位上將,三十四位中將,八十三位少將,一百八十九位上校……”北京,中華宮。

皇帝鄭宇靜靜聽著對面的陸軍部次長岑春暄照本宣科。

“以陸軍部的意見,透過較大比例的軍官轉預備役,一方面減輕軍隊的經費負擔,減少冗員,避免權責不明導致的官僚化,另一方面可以為新銳軍官,尤其是具備新式軍事思想的軍官騰出位置。軍隊的規模削減了,很多戰時的指揮位置不必要了,番號也撤銷了不少,一些因戰爭需要而建立的後勤文宣等機構要裁掉,這些人與其留在軍隊中浪費人才,不如轉入國家建設的其他崗位。”

宇點了點頭“這個具體方案先再議,但思路我是認可的。退役是一方面,整體轉鎮邊軍墾殖,或者轉機動警察也可以。對了,機動警察邊區的力量歸屬趙秉鈞那邊也有點不是個事情,我看還是劃各總督區和邊防的軍政省區直轄,也不要叫機動警察了,就叫安全警察吧,專門負責各邊區的內部治安,邊防巡邏和緝si,禁毒之類的問題。老毛子不是限制我們在邊區的軍隊嗎,我就不上軍隊,上警察和墾殖團。武器,邊區治安情況需要整頓,輕重機槍是要的,手榴彈擲彈筒是要的,步兵炮和迫擊炮也得配上,那邊馬匪強悍嘛…有十萬人,應該夠了。”

“是,陛下英明。”岑春暄知道這事情八成又要掀起一陣風雲,但也無心深究,還是繼續自己準備好的話題“另外,陸軍部準備改革薪酬體制。畢竟按照計劃…,未來五到十年總體上帝國的外部環境是緩和的,沒有之前那麼大的戰爭壓力。既然陛下要以經濟建設為主,軍隊也要主動適應。”鄭宇靜靜地聽著。,

“原有軍人薪酬體系問題有三:第一,級差過大。原有的軍人薪酬,上下極差太大。如士兵每月七元,而少尉就達到二十元,少將達到一百元,元帥更是達到三百元。”岑春暄說道“從最上的元帥到最下的士兵,一共多達四十三倍,各種福利待遇相差更是不可道裡計。

當年之所以行此機制,無非因為士兵易求,而軍官難求。

但現在教育大興,國家又無眼前之戰火威脅,薪酬體制的理順也就迫在眉睫。”

“陸軍部的意思,是準備給下面加薪,還是上面減薪?”

“基本工資,士兵要少量削減,軍官要大力削減,越是上面的減的越多。”岑春暄說道,目前擬定,基本工資,按正常軍齡(級內中位數),士兵每月六元,少尉十二元,少校二十五元,少將五十元,大將八十元,元帥一百五十元。”“如此削減會不會影響軍隊的士氣?”“這是臣要說的下一個問題,軍隊津貼和補貼制度。”岑春暄恭敬地說道“我軍之前的津貼體制,基本上就是駐地津貼和戰時津貼,主要是邊區服役的軍人增加佔工資15的收入,戰時增加佔基本工資5

的收入。這一次改革,陸軍部決定採取更加合理,也更加完備的津貼和補貼機制。”

“大體上,新的津貼機制共分五種:第一,兵種津貼。這種津貼主要針對任務不同的兵種,各自有自己的津貼額度,比如飛行兵最危險也最辛苦,自然最高:飛艇兵其次,然後是工兵排雷手。”

“第二,技術崗位津貼。這種津貼主要是各技術兵種的士兵和軍士,透過各級技術考試,可以獲得技術章,獲取額外部分的津貼。此外,還針對某些技術人員發放收入補貼,主要是用於彌補軍醫等技術人員在收入上和社會上同職業者的收入差距,比較靈活。”

“第三,物價補貼。主要是針對物價上漲,盯緊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每年修訂。如果物價下跌,也要進行反向修正。”

“第四,駐地津貼。主要針對邊遠地區和自然條件惡劣地區的服役人員,比如河中,西伯利亞,西藏,楚科齊,勘察加,荒涼海島等等。”“第五,戰時津貼。”

“在這五種津貼之中,士兵補貼的比例高,高階軍官由於福利條件的優越,補貼的比例小,而透過技術崗位和兵種津貼,也有利於吸收和留住優秀的技術人才,也能夠刺ji普通士兵和士官更努力地學習專業技能。而這些津貼高階軍官是沒有的,比如工兵團長不會親自排雷,飛行上校以上基本也沒有多少升空作戰的機會。”

“那最終的水準如何?”

“按國內普通軍人總收入水準,士兵總體上高於同級工人25%,軍官階層大體超過15%,也能獲取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退伍出路也比較好,對人才的吸引力還是足夠的。而軍隊內部,元帥到士兵的級差,平均悄短到十六倍,與軍官的差縮小到八倍,大體上已經屬於正常範疇。”

“這麼一改”鄭宇喝了。茶,慢條斯理地說道“總參的精英參謀不是吃虧最多的?他們願意?“軍政軍令分開,這事情是陸軍部的首尾。”岑春暄一鞠躬“江勝部長是支援這個改革的,有他的影響力在,總多掀不起太大風浪。在戰區萬里之外遙控指揮,比起在前面爬冰臥雪,終究還是舒服太多。”

鄭宇思索了一會點了點頭:“這事就先暫且這麼定。陸軍部還有其他改革意向嗎?”

“還有一塊,就是軍官的晉升。”岑春暄說道“原本的晉升體制,由於備戰和戰爭需要力求效率優先,著重戰功和才幹權力上頭除了委任將級軍官,大多由國防部,陸軍部甚至方面軍負責。尤其是戰時授銜,少校以下直接交給方面軍處置。由於過多向下授權,導致戰時為了鼓勵部隊作戰,授銜過濫,戰後雖有整頓,卻也不好太傷軍心,一些升遷過速的也只能稍微壓低一些。”,

“現在國家外患緩和,軍事上頭沒有那麼緊迫的形勢,故而陸軍部覺得有必要儘早調整軍官晉升和評議機制。”岑春暄說道“陸軍部計劃修訂各級軍官最大不晉升淘汰年限,比如軍官原本十五年內不晉升轉預備役,目前修訂為十年,凡已經滿十年的,都必須重新評議是否獲得晉升,否則將轉為預備役。另外,各級軍官任職年齡上限也要壓縮,以加強軍隊的新陳代謝,並為戰時儲備更多預備役軍官。”

“最重要的是晉升,目前修訂的方案,是首先透過最低軍齡和最低銜齡來限制過快提拔,避免軍內不滿和不當競爭。比如,少尉升中尉最低一年銜齡,軍齡最少兩年,中尉升上尉最低一年銜齡,軍齡最少三年:少尉升少校銜齡兩年,軍齡最低五年,等等。至於之前已經確定的軍銜,不在此列。”

“在晉升評選方面,和平時期每年一月份對軍官進行晉升評選,擇優晉升。凡中尉及中尉以上軍官,都需要專門的評審委員會稽核,委員不得少於十一人,軍官有晉升比例限制名額。上校及上校以上軍官的晉升,除了評審委員會評審透過,還需要國防部批准,然後交陛下勾決。凡上將及以上的任命,還需要國會參議院批准透過。”

岑春暄一條一條地講下來,鄭宇只是聽著,並沒有急於發表意見。

一直到岑春暄講完,鄭宇喝了。茶,微微一笑:“雲階,這方案的想法和構思都是極好的。不過呢,我覺得要施行,還是要稍微等等。”

“現在裁軍是第一要務,事情要一步一步來,不能太操切。”鄭宇盯著岑春暄“就算現在外部環境緩和,可軍隊的事情事關國家安危,務必要謹慎。先把裁軍的事情辦好,把退下來的軍人安頓好,把部隊整頓好,防區規劃…好,新的指揮體系和防禦態勢穩定好,一切都理順了,再來調整一下內裡的東西。”

岑春暄的背後隱隱流下冷汗。

這事情,雖說江膨艮是贊同,也是公心為主,但也有他,乃至陸軍部的其他人想要投合這位年輕皇帝所好的念頭。在他們看來,這位新皇帝雷厲風行地肅貪,削地方行政權力,又以強硬的手段把國戰推向全勝,然後又在外交上面縱橫捭闔,抓住有利時機迅速改善國家的外部關係,緊接著又強力推動華興一五規劃,可見乃是矢志做一番千古偉業的大有為之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凡這樣的君主,自然看不得屬下庸庸碌碌。陸軍部是新立的機構,在國戰中最出彩的又是負責軍令的總參謀部,陸軍部名義上雖然是軍政部門,比軍令部門高一級,但也的確需要做些事情來立立威風。

可苦心孤詣絞盡腦汁搞出來這麼一個計劃,原想著這皇帝看了一定是大加讚賞火速推行,沒想到卻是如此不溫不火的一個結果,岑春暄一邊有些喪氣,一邊卻是惕然。

“雲階,陸軍部要做事,要改革積弊,我是支援的。”鄭宇自然知道這些人的念頭,卻也無意揭開“不過現在軍隊的事務還是要穩。只要軍隊不亂,把新的國防大綱紮紮實實做下來,先把新的國防態勢搞好,新的秩序落實好,我們自己根基穩了,幹什麼事情就都有底氣。”

“在我手下做事,一切都要從實際上頭想,而不要揣摩上頭的心思。”鄭宇緩緩說道“我取你,是取忠字當頭,做事卻能一絲不芶踏踏實實,而且敢於直言,不盲從,有主見。我要的就是這麼一個岑春暄。你曉得嗎?”

“是,陛下。

”岑春暄滿頭大汗,心裡卻彷彿開了一扇門,抬起頭,語氣鏗鏘“臣知道錯在哪裡,請陛下放心,臣永遠是那個岑春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