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超越戰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 超越戰略

第二十七章超越戰略

“察哈爾經濟帶,主要發展畜牧產品rou食加工業,鄂爾多斯煤炭採選和化工業,有sè金屬冶煉業,白雲鄂博煤鋼綜合體等產業。(更新本”

……

“以上工業區,將依託本地優勢,因地制宜,優先扶持優勢企業和產業發展,形成產業叢集效應,降低經驗和知識傳播成本,帶動地區經濟的總體發展,並實現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集約利用的優勢。”

“以上為我帝國工業發展綱要之主要內容,供本次國務會議審議。”

唐紹儀說完,合上檔案,對著御座深深一躬,坦然坐下。

“有勞內閣諸君制訂此等工業發展綱要,提綱挈領,堪可品鑑。”皇帝的聲音緩緩響起,眾人坐姿下意識地直了幾分,“對於總體思路,朕沒有太多指摘之處,嗣後各位如有問題,可踴躍質詢。朕只就其中些許內容提些看法,以為拋磚引yu。”

“發展綱要對於產業技術引入和產學研結合多有佈局,此等技術發展之重要朕毋須多言,這是舉國公認的事情。朕之說一說問題。”

“這些年,帝國依託經濟情報網絡,透過合資,專利購買等方式廣泛引入歐美最新產業技術和jing密裝置,收效可稱顯著,我國很多重點工業發展日新月異,甚或超越歐美同儕。這yijing說明了技術引進的重要xing。”

“但朕也要提醒諸位,片面依賴技術引入,固然可以在短期內提升工業製造水準,但如果處理不當,反而會損害國家長遠的發展基礎。”

此言一出,很多人都是一怔。

“以礦業為例,我國很早就開始引入英德的礦機,但結果卻是只能亦步亦趨,往往是我們引入了,很快又被歐美的新發明超越,不得不再引入。引入一批,落後一批,再引入,再落後。如此引入,到底有何意義?”

“說到底,這種引入現成技術,現成工藝,現成裝置,如果只是以短期的經濟效益為目的,引入成熟產品,馬上產生效益,結果就是反而導致本國企業在主動研發上的停滯。即使是發明方面,我們固然有高效的科學技術情報收集體系,可以不斷篩選出先進的工業發明,但如果只是片面依賴引入成熟技術,我們自己的研究體系如何發展?難道就這樣一輩子依賴下去?”

新任工商部長謝忠神sè泰然。

這事情也確實和他無關。

“朕並不是說工商部之前犯了很大錯誤。但至少在這個問題上,國家產業走到這一步,yijing不能再繼續這種直接引入,直接應用的‘吃現成’模式。以前也許還好說,現在本國yijing是歐美強國眾矢之的,可以想見,未來的技術引入會越發困難。而且現在一些產業yijing有形成依賴的苗頭,長此以往,又談什麼自足?”

鄭宇說道這裡頓了頓,又加重了語氣:“技術體系是一個累積的過程,起步階段還好說,可以補,一旦別人的研發形成系統累積,最後你的差距是越來越大,要補就要從頭補起,而殘酷的競爭yijing讓你很難從頭累積了。如果我們不能深刻反省這個問題,國家的經濟自足獨立也就是一場黃粱美夢。”

“很多人都問,為什麼皇產的汽車,無線電,軍工的造船,可以一直走在前列。我今天就和你們說明,”鄭宇說道,“這是因為這些產業引入的不是技術,而是人才。而引入人才也只是手段,是為了培養更多的本地研究人才。沒有赫茲,以及我們配給赫茲的助手,研究員,實習研究員,實習學生這一整個人才梯隊,沒有他們積累的一整套科研資源,帝國何來今日之無線電產業?”

“引入人才,這些年也開始遇到些問題。一個是帝國與某些國家有了較為複雜的利益博弈,另一個是*禍論的宣傳,還有一個就是各國政fu和產業界有意識地應對。我們的眼力之準,現在別人也認可了。我們要挖誰,往往就會有歐美的財團開出更好的條件。發明yin丹士林的博恩,被德國的拜耳化工拿下。我們想挖美國的福特,結果被洛克菲勒財團搶先注資。現在看來,想再走這條路徑,yijing越來越難了。”,

“既然如此,未來我們必然要改弦更張,而現在就是最好的視窗。”鄭宇的話讓很多人jing神一振,“直接引入技術,歐美各國yijing開始有意識地封鎖我們。即使我們可以和德國人透過技術jiāo換和合作實現一批,但對於我們整個自足經濟體系,這還遠遠不夠,而且德國人開價也不低:他們也要我們對等的技術。”

“之所以說目前是最好的視窗,在於我們現在的大規模工業化建設,新入地區開拓,對歐美商業界的吸引力很強。等到了十年後,我們對歐美的依賴xing就會大大減弱,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能夠用來杯葛的籌碼也就不多了。”

“既然如此,我們就必須抓住現在的時間,以國家意志,統一協調規劃引入發展所需的各項技術,工藝,成果。但目的,並不是應用。”鄭宇的話讓很多人都有些mihuo,“我提一個原則你們考慮:第一臺引進,第二臺國產,第三臺出口。”

“說到這裡,我有必要和諸位分享我對於帝國工業發展戰略的總體理解。”鄭宇說道,“我認為,我們的策略歸納起來是四個字:全面超越。”

唐紹儀看了看謝忠,謝忠只是微笑以對。

“我們過去的工業發展策略,受限於實際情況,採取的策略大體算是‘重點趕超,全面發展”也就是優先發展一些最重要,最有戰略意義的產業鏈條,力爭領先shijie,而其他方面也要協調發展。”

“過去的策略,建立在我們可以利用在某些領域先進的理念集中國家資源優先發展,利用我們的體制在這一方面相對自由放任體制的先天優勢,在短時間內於某些重點領域實現快速反超。”

“到了現在,

所謂超越戰略,即是透過重點領域重點發展,最終達成國家工業總量和水平全面領先於其他國家,實現全面超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鄭宇的話讓很多人都是聳然動容。

“也許很多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我並不這樣看。”鄭宇說道,“論人口,帝國及東亞各國,以及南洋經濟區總計人口超過五億,堪稱shijie人口最多的經濟體。論土地面積,資源稟賦,我帝國也堪稱shijie之冠。而我國又為陸地大國,並非英帝國那樣四分五裂的殖民地聯邦,人口主體又是單一民族,語言文字劃一,其他國家也長期受到華夏文明浸染,認同度較高,工業發展具備先天優勢。”

“我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即為吃苦耐勞之勤奮民族,且喜好知識,文明守信。以如此國民,只要政fu施政得當,廣開教育,扶持經濟發展,國家之強盛自不待言。但我們作為東亞的唯一帝國,歐美文明體系之外的唯一強國,為了確保長治久安,乃至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必須立足於自足和全面領先,對歐美構成壓倒xing的優勢。”

“這一超越戰略,就決定了我們在技術積累上,必須實現各領域的自主研發積累,擺脫對歐美的依賴xing,並實現全面領先。”鄭宇說道,“故而在技術方面,我們引入海外的技術也好,工藝也好,裝置也好,人才也好,目的都是一個:消化吸收,創新超越。我們的目的,是在吸收其他國家先進知識的基礎上,研發出更加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裝置,開發出更加優秀的產品,並且建立自己的持續研發體系和創新體系。”

“一味引入,必然導致我國自主研發能力的不振;而一味消化模仿,只會讓我們的科研體系沒有了創新意識和創新組織。”鄭宇的話讓很多人又是一驚,“科學研發,就國家來說是一個組織行為,而非某些個人的天才閃光。依靠從國外挖一些團隊和人員,或者是國內重金配置一些研究所,最多只能實現短期收益,而無益於長期和持續的科研發展。”

“國家的創新型科研組織,必須在創新行為中逐步發展,而不能依靠國家意志強行灌輸。”鄭宇的語氣又重了幾分,“這個與修路不一樣,和建廠也不一樣。創新力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深層根源,而這種能量來自於文化土壤。要培養這種能力,就要從文化入手,以經濟槓杆進行調節。”,

“未來的技術引入體系,也不能過於依賴政fu。說到底,這個領域過於專業,也過於多樣化,依靠政fu官僚是辦不來的。”鄭宇搖了搖頭,“內閣方面的想法很好,但事情不能這麼來……還是要以政大學和研究所的專家來負責這些事情,政fu只是一個後勤支援。”

內閣眾人臉上都沒有太多變化。大家都很清楚:這個時候,唯一要做的就是認真聽,仔細想,最後再看看能不能提出一些有針對xing的意見。

“這樣做的好處有三:”鄭宇環視全場,緩緩說道,“首先,大學和研究所的專家是各自領域的專業人才,資訊比較豐富,而且透過學術jiāo流可以隨時把握業內最新動態,而脫產的官僚,即使原本是這個專業的,甚至曾經是專家,也難以保持持續的跟蹤;其次,大學和研究所的專家都是業內知名人士,在歐美有很多同窗師友,人脈廣泛,他們能接觸到的資訊也更多,而他們出面也更自然,更容易被接受;最後,這些人終歸不是官僚,還要注重社會清譽,人也單純一點,貪腐這類事情,他們要做成本太高,也不太願意做。”

唐紹儀暗自苦笑,卻也不得不承認有理。

“政fu提供組織名義,出資金,出通道,但不參與決策。”鄭宇說道,“大學和研究所的專家,根據行業不同組建多個評審委員組做引入決策,對各自領域內不同專家提請的引入需求進行評價和表決,還要考慮國內是否有符合條件的企業接手,大體上就是這樣一個機制。”

“國家成立產業技術推廣中心,引入之後,這些技術就歸屬中心名下,直到由國內企業接手。”鄭宇又說道,“這些技術的推廣採取公開公平的方式,任何企業,只要合乎委員會制定的推廣企業資質要求,支付足夠的費用就可以使用該等技術,而提出引入該項技術的專家,則可從全部技術授權費用中提取5作為酬勞。在此技術基礎上消化吸收創新出的技術,專利歸屬技術研發企業和個人,以鼓勵企業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至於創新文化,這是後邊再具體鋪開的事情,朕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只說政fu這邊要做的工作。”鄭宇說道,“稅收方面,我建議對自主研發制訂相應的獎勵措施。凡是企業與大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發專案的,或企業自主研發的以及多家企業聯合研發的,成果獲授發明專利之後,核定的研發經費可以後續稅收抵扣方式返還三分之一,但最多不得超過企業前一年營業額的百分之五。”

“產學研方面,我覺得內閣的提議很好,這裡只稍作補充。”鄭宇頓了頓,又繼續說道,“目前帝國一線高校均採取學術自治,財政自主,但依然有很多學校要依賴中樞財政支援,並接受管制。中樞這些年給了大學不少研究課題,也安排了一些官員和高校領導人的互動,提升了政fu官員專業水準,也促進了國家科研水平的提升,但弊病很多,而且yijing不得不痛下決心進行比較徹底的改變。”

“學術領域官僚化,從長期看必然會導致國家學術創新力停滯乃至倒退。”鄭宇的語氣依然平靜,但很多人還是忍不住心頭一顫,“隨著教育普及,報紙,書刊,雜誌越來越發達,知識傳播的速度,廣度和深度都在不斷提升。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昨日的進步,可能就是今日的落伍乃至謬誤。如果學術權威官僚化,學術機構政fu化,官場習xing引入到學術領域,最終結果就是老派學術權威利用職權打壓後起之秀,扼殺創新力,阻礙學術進步。學術研究者陷入官場文化不可自拔,每天沉mi於拉關系,作秀,媚上,從國家要錢要名譽,哪裡還有多少心思鑽研學術。”

“學術就是學術,不要扯這些luàn七八糟的東西。”鄭宇的聲音加重了幾分,“我提議內閣方面,對目前出現官僚化苗頭的政fuxing學術組織一體撤銷,現有的政fu科研項目投入全面重新稽核,停止向目前仍處於初等自治乃至非自治狀態的學校派遣官員擔任行政職務。這股學術政治化的風氣,要由中樞首先動手摒除,再帶動地方動起來。文宣方面也要跟上,做學術就是做學術,還要搞學而優則仕那一套,打著專家的名頭hun官做,靠這個吃飯,那就要zhende好好說道說道了。”,

“關於技術引入,朕先說這些。”鄭宇轉向唐紹儀,“內閣對此有什麼意見?”

唐紹儀起身一躬:“本人並無異議。”

謝忠也起身坦然一躬:“陛下所言甚是,臣附議。”

其他眾人對視一眼,也起身應諾。

“既然如此,那內閣就按這個意思修訂一下草案,嗣後呈遞上來。”鄭宇點了點頭,“後邊這個區域產業規劃,也是很用心的,總體上沒有大問題。朕只是提一些細節上的建議。”

“各位都清楚,帝國的工業發展早期主要依賴工業園模式,也就是劃出或收購一整片適合工業發展,jiāo通便利的土地,建設工業園,並給與適當的優惠政策。這種模式,有利於吸引企業聚合,形成產業叢集,也有利於先進管理理念,經驗的傳播,專業人才的聚集和碰撞。此外,透過有針對xing地建設jiāo通運輸基礎設施,實現了配套設施的集約利用,提高了投資效率。”

“下一步國家工業發展,這個思路要堅持,這是毫無疑問的。”鄭宇話鋒一轉,“不過,朕也要提醒諸位,就朕所知,目前各地yijing出現一些問題。之前的戰時經濟管制,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很多地方徵集了大片土地用於建設廠房,生產工業品或用作轉運倉庫,以及修建道路。戰爭期間效率優先,中間出現的一些對國民補償問題,強制徵用問題,現在yijing在解決。但現在的問題是,很多地方在戰後不但沒有停止,反而開始變本加厲。yijing實行憲政的省份,有地方參議院監督制衡,這種問題很少,主要是一些閉塞的基層。不過,在一些訓政省份,這種事情yijing鬧出了不少糾紛。”

“我能理解不少基層政fu,他們也不能說就是為了發財,更多是xiwang透過低廉的地價,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企業投資,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從中長期的角度利於地方經濟發展。但如果這種行為不能得到遏制,不能把他限定在法律框架之內,而是放縱公權力強制xing處置國民財產,勢必導致民怨累積,最終引發ji烈的官民衝突。到了這一步,損害的就不僅僅是基層政fu的威信,而是整個國家政權的威信。”

“無論如何,即使在訓政省份,這種強制xing的掠奪必須得到嚴厲追究。”鄭宇斬釘截鐵地說道,“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採取統一補償;訓政省份缺乏參政院制衡監督的,這種徵用就必須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未來訓政省份的徵地,一律由中樞核定價格制定補償標準,擅自強徵的,一律走法律程式,由公訴機關按照《物權法》提請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