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百年大計(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 百年大計(二)

“總體來說,貴國的初等教育這到了目的,就是培養合格的初級人力資源,但這些教育方法並不利於培養獨立的人格,也無助於培養青少年尊重個體價值,尊重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並且給高等教育的多樣化帶來了很沉重的負擔。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杜威推了推眼眼鏡“矢學教育的問題。”

鄭宇點了點頭:“杜威先生,請暢所yu言,不必有什麼疑慮。”

“帝國大學,在貴國的高等教育領域屬於學術自治風氣最重,自治程度最高的大學,學生的思想開放xing和靈活xing也首屈一指。”杜威說道“但就我看來,帝國大學依然比不上芝大。”

鄭宇沒說話。

“這不僅僅是辦學思想的問題,而是和整個社會的總體氛圍有關,也和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現實有關。”杜威說道“這些學生從初小,乃至家庭教育就被灌輸了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功利主義,權威主義,到了大學,固然是學術自治,思想開放,但群體xing的意識形態趨同,卻極大地損害了這種多樣xing的培育。”

“比如,雖然帝國大學講求學術自治,學生自治,政府乃至國會對帝國大學都沒有直接影響,但在帝國大學內部,教師和學生的自治組織卻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自治和多樣xing。比如帝大的學生自己組建的各種社團,大多帶有鮮明的政治sè彩,而且基本上都以民族主義為主旨,只是ji進程度的差別。之前國戰期間,帝大內部的主戰言論佔據絕對上風,教師有在課堂上宣傳和平主義的,馬上就會出現學生罷課,投訴,貼大字報,學生團體在校內遊行聲討。”

“校外的輿論同樣影響著校內的風氣。以之前的國家文化大討論為例,在“國粹,呼聲很高的時候,校內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國粹主義,團體,宣揚復古興漢。等到了北竹先生的文章出來,乃至陛下發表意見,校內的風潮又是一轉,馬上輪到全民聲討復古興漢派。倒是很有意思。”

“如此看來,單純依靠高校的學術自治並不能保證對人才的多樣化培養和對思想自由的塑造。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各級學校教育之外,還需要總體文化和輿論導向,乃至全社會的變革。”

鄭宇點了點頭:“這一點是一定的。那以先生的意思呢?”

“我希望知道,您想打造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在貴國,教育終究是服從於社會總體需要的。”杜威緩緩說道“華夏皇帝陛下的教育思想,在我看來,應該是要打造一個國家主義,但容忍中上階層內部有一定不同思想的民族國家。那您呢?”

“您擴大了地方參政院的權力,維護了憲法,削弱了一黨獨大,擴大了輿論監督,鼓勵文化上破除對聖人權威的mi信,在我看來,這都說明您希望擴大民主法治的基礎,繼續沿著現代民主法治的道路走下去。”杜威說道“不過,您的統治似乎依然建立在權威主義的基礎上,您一邊削弱復興黨的權力,加強國民代表的權力,一邊也在加強自己實際上的權威。您把傳統聖人搬下神壇的同時,卻一直在潛移默化地把您的父親推上事實上的神壇。當然,我從來不否認,華夏皇帝陛下是一位前所未有的偉人。但我是在陳述一項事實我希望理解,您到底希望打造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在您的社會中,教育又到底處於什麼位置?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鄭宇看著這位美國教育學家,感受著對方語氣中的誠懇,逐漸確定了自己的判斷。

約翰杜威,和這個時代,以及後世很多美國式學術精英一樣,並沒有將金錢放在第一位來看待。他們野心勃勃,希望對社會,乃至整個世界造成更大的影響,並且發自內心地堅信美國式價值觀擁有優越xing和普世xing。他們雖然對其他文化有很強的興趣,目的卻是研究,以汲取有益成分補充到美國文化之中,同時有針對xing地加強美國價值觀對這些文化的滲透和同化。…,

他們本意上並不是殖民者,也不是貪婪無厭的西方侵略者,他們大多道德高尚,篤信基督,思想開明,與人為善。但他們在骨子裡卻是看不起其他文化,其他民族尤其是落後民族的,他們的行為更多帶有基督教式的彌賽亞情結,每個人潛意識裡都把自己看作了給落後民族帶去文明的普羅米修斯,看成了蠻荒世界和墮落民族的救世主。

在中國,他已經名利雙收。在帝國大學,他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培養的都是這個國家未來的精英。

那他還求什麼?

答案並不難想:像他這樣的美國學術明星來到這個時代的中國,最大的希望無疑就是把美式價值觀帶到中國,廣泛傳播,實現美國文化上的開疆闢土。

鄭字對美式文化本身並沒有惡感…反而有很多欣賞。以物竟天揮的判斷標準,後世的歷史已經檢驗了美式劃乇的優越xing。

但問題正如杜威所說的,教育也好,文化也好,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東西,而是與整個社會相適應,也是互相影響的。文化並不是依靠學校教育,輿論引導就可以空降,而是與整個的社會經濟基礎,社會組織結構互動的。

正所謂橘生淮北則為枳,把美式文化空降到一個傳統了五千年,自成體系,權威文化佔據主導的國家,偏偏這個國家又有濃厚的國粹主義情緒和傳統,有自以為傲的歷史優越感,帶來的混亂並不是可以輕易預料的。而種下去的是龍種,接出來的是跳蚤,想要理解這句話並不難,只要看看後世的俄羅斯,印度就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也許一些社會結構簡單,民族單一的城邦式小國,比如韓國之類,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可以一定程度上比較好地完鼻文化和社會轉型的任務,但對於民族複雜,社會複雜,歷史負擔沉重,固有文化根深蒂固的大國呢?

鄭鷹不是一個理想主義偏執狂,所以他在文化上選擇了從實際出發,一步步改良的道路。可接下來呢?這個國家經過這一次國戰,無論是內外形勢,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的教育,文化,又如何配合這個變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鄭宇笑著看向杜威,把剛剛燒開的水壺取下來,取出濃香的*啡豆添到杜威的杯子裡,又親自給杜威沖泡,調勻,杜威也有些吃驚:“陛下……”“約翰,你是中國人的朋友,中國有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鄭宇笑了笑“你來到這裡當然不是為了金錢,而是希望在東方,為這裡的人民做些事情,對嗎?你希望讓他們以更加文明,更有尊嚴的方式生活,希望這個國家走上一條光明的道路。所以你不會歌功頌德,而是坦率地說出問題,並且希望為這個國家找到一條更合理的教育路線。因為這個,我非常尊敬你。”

約翰,杜威看著對面的青年,也不由得有些感動。他起身深深一鞠躬:“陛下,您的人格讓我欽佩。我一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就是了。”鄭宇笑了笑,把調好的*啡遞到杜威面前“杜威先生,我要打造的國家,其實您已經說的七七八八。我這個人從來不會說一套做一套。我提出以科學,法治,民權為國家主導思想,那就自然要打造一個屬於全體國民的國家,一個法治的國家,一個有科學精神的國家,一個重視民權的國家。至於我採取的一些政策,也是為了實現這個大目標而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中國,任何社會文化方面的變革都是異常複雜和苦難的。這樣一個大國要擺脫幾千年的méng昧,實現人xing啟méng,以人xing替代神xing,逐步以自主思想代替權威思想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也需要很多有識之士的努力。歐洲走過這個過程用了多長時間?從馬丁路德到貴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人權宣言,用了三百年的時間。而歐洲真正穩固住民主制度已經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了……甚至直到現在,歐洲還有太多專制主義和封建主義主導的國家,比如伊比利亞半島,比如之前的俄國……………”“這個過程本身是複雜的,反覆的,多變的,所以在措施上也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鄭宇說道“請你不必懷疑,我要實現的社會,就是一個以法治和科學為核心的人本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個體價值將得到尊重,並且與公共利益達成平衡。對於教育,我希望的是,能夠培養出自尊,自信,自強,進取的公民,而不是膝蓋軟,頭腦昏,對上諂媚,對下兇殘,對外軟弱,對內蠻橫,滿口謊言,行為卑汙的奴才。”

杜威微微一怔,確實沒想到這位皇帝居然如此直白,對於所謂傳統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弊端說得如此不留情面。

“陛下,在我看來,貴國傳統教育也有很多值得借鑑參考的問題,有些弊端也並非本意……”

“好啦,約翰,我並不是對所謂的傳統教育有什麼歧視。我們只是就事論事”鄭宇擺了擺手“還是回到原本的命題上。我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你該說出對於教育的建議了。”

杜威點了點頭,喝了。*啡,閉上眼睛思索片刻,隨即開了。。

“首先,我必須說明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我一切的建議,實際上都是基於這些最基本的理念。”杜威說道“在我看來,教育不是為了未來的生活而進行的預備。也就是說,教育不能單單從施教者的角度去考慮方式方法,而是從兒童自身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因為對兒童來說,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鄭宇微微一怔,他確實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這個問題。

“人類本身是一種生物,有生長的本能。歷經千萬年的進化,人類的這種成長本能是符合“天道,的,這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種體現。

所以,兒童的發展究其本質來說是原始的本能成長,如果違逆這個本能教育的目標肯定是事與願違,最終就是壓抑了兒童的成長,並且強迫他們說假話,表裡不一,學會暫時屈從於權威只要條件許可,就會拋棄這一切,放縱自己的yu望。”

杜威的話讓鄭宇的心情在一瞬間沉重了起來。

如果按照杜威的說法,那所謂的傳統教育是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公民的。無論他們嘴裡說的是專制還是民主,是國家還是個體,是權力還是責任,實際上依然還是骨子裡的奴才。

真的是如此嗎?

“所以說,教育本身的日的其實就是兒童成長過程本身,而不是外界強加的一種目的。對兒童的教育,要從兒童自身的生活入手讓兒童從生活本身中體會到道德和知識。所以,學校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課堂,而是一個社會,學校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這種社會生活中接觸到比較優良的社會風俗,社會理想創造一個平衡,廣闊和美好的環境,讓兒童可以健康的生活,健康地成長。”

鄭宇有些疑huo地問道:“帝國目前的初中和高中採取寄宿制,這難道不是一個社會嗎?”

“寄宿制在國外也很普遍。”杜威點了點頭“尤其是貴族學校,幾乎都是寄宿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和公共責任感,對公共約法形成敬畏,讓他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透過集體的互動達成人格塑造。這些寄宿學校都有很悠久的傳統,有自身強烈的教育傳統,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也是歐美精英教育的根基。”

“可按照您的說法,這似乎也算不得平衡,廣闊和美好?”

“我並不認為這樣的教育就是完美的。

”約翰,杜威一開口就讓鄭宇又吃了一驚“這樣的教育,隨著貴族階層的逐步瓦解,社會走向平等化,最終也將不得不改變。真正的教育終究是要走平民道路而非精英道路的,一個國家的根基在於優秀的義務教育……好啦這說的有些遠,還是回到正題上來。”

杜威笑了笑:“教育的根基,在手把兒童看作有人xing,有權利和自由的個體,他們需要的是引導和幫助,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教化。兒童天生就有做事的願望,對於活動有強烈的興趣。對於書本和課堂宣講,他們天然上是不感興趣的。因此,單純採用課堂填鴨的方式並不能讓學生真正接受這些知識和道德他們只會強行記憶,應付考試,…,

知識成為與生活脫節的一種存在。學校教育要以一個社會的形式,注重各種細節並且透過社會內部的互動,日常的生活以及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讓兒童更好地學會與人相處,與自然相處,在社會中發展自我。

要鼓勵兒童去承擔責任,並且享有相應的權利,鼓勵他們作出選擇並對結果負責,促使他們在這些過程中主動地運用自己學習的道德和知識。”

“以教學為例,教學最重要的並不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是交給他們思維的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只有更好地掌握思維方法,才能實現社會的不斷進步,否則也就只能被侷限在固有的思維和邏輯框架之內。”

“如果只是灌輸知識本身,而不能透過活動和啟發來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決策,就難以培養出學生的邏輯思維,而是片面地mi信所謂的權威理論和結論,這樣對於國家的學術進步,思想創新就很不利,也難以培養起民主和法治的精神,也無法促進國民以正確的態度參與到政治活動之中。”

“中國的文化,在我看來始終是缺乏邏輯思維的,而是習慣於形而上的主管臆想,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教育採取權威主義的灌輸方式,以前人言論和教師的言論為權威,一層一層壓下來,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並以此為顛撲不破的真理,而很少會去質疑聖人之言正確與否,自然也不會有邏輯推理和務實的精神。”

“即使現在中國引入了科學,但如果還是權威主義的教育模式,甚至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東方傳統式的強行灌輸,那樣科學就成了機械的,靜止的東西,而不再是一個有活力的,有邏輯的,不斷前進和發展的學術。”

“我認為,一個思維過程分成五個步驟,一是疑難的情境:二是確定疑難的所在:三是提出解決疑難的各種假設:四是對這些假設進行推斷:五是驗證或修改假設。這五個步驟的順序並不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