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波斯風雲(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三章 波斯風雲(二)

“這樣一來,波斯新政府的財政大大改觀,收回很多權益,威望大增;國王受了教訓,根基也損壞得差不多了,只能依靠英國人和我們,也沒了氣焰。我帝國幫助波斯人民正義的憲政民主**,退還了不少沙俄攫取的權益,得了面子;另一邊我們掌握了波斯的財政命脈,又得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石油份額,控制了波斯陸軍,得了裡子;英國人在波斯的控制力雖然沒有加強,卻也沒有削弱,還得了軍港。換句話說,如果帝國想的話,原本可以整個吞下波斯,一點也不分給英國人剩下,所以他們應該很滿意。”

“萬一英國人魚死網破……”

“別忘了德國人。”鄭宇笑了笑,“現在英國能拿出來制衡我們的籌碼少之又少,而我們卻有德國,更有虎視眈眈,與波斯相鄰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現在我們對英國人是幾面夾擊。真鬧翻了,沒他們好果子吃。”

方石堅和總理唐紹儀對視一眼,又看了看海軍部次長林泰曾,陸軍部長江勝,互相對了對眼色,江勝第一個起來支援,然後是林泰曾,接著是唐紹儀,方石堅也表態同意,這事情就算定下來了。

“回到加里曼丹那邊。”鄭宇說道,“你們準備以什麼名義出手?”

“護僑。”方石堅不假思索地說道,“在那邊隨便弄死幾個土著人,讓土著方面鬧起來,然後帝國的艦隊和海軍陸戰隊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開過去。”

鄭宇看著這位從鎮國軍時代開始,鄭鷹一手培養的外交精英,心中感慨,臉上則是一派平靜。

“把握好時機。”鄭宇說道,“先把波斯那邊的局面定下來,加里曼丹方面先做好準備。海軍方面需要多長時間做好準備?”

“一週。”

林泰曾微微一欠身。

“一週?”。

“海軍方面早有干涉加里曼丹的預案。”林泰曾胸有成竹地說道,“第二艦隊整編已經完成,陸戰隊本來就是戰備值班的部隊。”

“那就這麼辦吧。”鄭宇一笑起身,“這事情就拜託諸位了。”

-----------

繼亞洲戰爭被看為有色人種,尤其是亞洲黃種人對歐洲白人傳統霸權發出了強勁挑戰之後,波斯**震撼了整個英法殖民體系。

如果沒有中國方面的介入,這一次**也會和歷史上那一次1905-1909年波斯立憲**一樣,最終在英國人和俄國人的介入之下被國王糾結起來的反動軍隊撲滅。

中國的崛起,以及隨後的一系列舉動終於把歷史扭轉向了另一個方向。

在德黑蘭,伊朗的國家立法機構—“正義院”在起義軍佔據德黑蘭之後迅速恢復了功能。十萬以上的德黑蘭群眾聚集在街頭,一致要求廢黜“甘當外國人走狗,出身土庫曼強盜”的卡扎爾王室。

“正義院”很快選舉出了畢業於英國大學、親西方的納賽爾莫爾克?格拉古茲魯為首相,希望利用他對西方體制的瞭解推動現代化改革,並爭取西方對**政府的支援,避免產生“暴民**”的不良印象。

不過,這個如意算盤在英國宣佈反對波斯**,支援現任國王的通告之後宣佈破產。伊朗南部的一些部落,北部土庫曼和西北部亞塞拜然部落中國王的支持者也紛紛行動,組建軍隊,準備打著國王的招牌謀取利益。英國遠東艦隊和影音不對已經在印度港口集結,波斯**形勢開始出現惡化,正義院方面也有些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中國駐波斯使團突然找上“正義院”,提出“取消中國繼承自俄國於波斯的債權追索,並放棄作為抵押物的國內關稅權利,願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與波斯憲政政府締結商約,宣佈“支援波斯的憲政**,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援波斯人民的正義之舉”。

這一下,正義院一邊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頓時士氣大振。經之前一戰,中國已經儼然成為亞洲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民族的指路明燈,現在這個強悍的鄰國開始直截了當地表明了態度,並且願意真金白銀地給與支援,正義院馬上開始對此大力宣傳,以鼓舞**鬥志。…,

中國方面還通報了之前中英備忘錄有關波斯的秘密協定,並宣佈“為了波斯憲政政府,中國願意放棄其中有關中國部分的協定”。

這一下更是刺激得波斯國內民氣如沸。在感謝中國方面誠意的同時,英國人已經成了波斯的國民公敵。

由於波斯憲政派領袖主要是宗教領袖,也就是烏萊瑪(指學識淵博的教士),中國在波斯宗教界的形象得到了極大改善,並進一步深入到波斯國民的心中,成為了波斯人乃至全體什葉派穆斯林的“朋友”。

在伊朗各地,人民群眾在正義院的法令之下成立了地方的“恩楚明”(民選委員會),還出現了作為“保護憲政”的力量存在的民間組織穆西扎德,以“實施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秘密的選舉權;要求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演講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人身自由和罷工自由;沒收國王土地,收買諸汗的土地,分配給農民;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改變稅制,實施比例財產稅;實行免費的普及義務教育”為宗旨,並且成立了自己的敢死隊組織—費達依部隊。

在**形勢突飛猛進的同時,伊朗正義院響應來自宗教界和民間的呼聲,迅速修訂了憲法,並進行補充完善,修改了選舉法,把一切對外借款,締約的權力收歸正義院。

為了鞏固**成果,波斯正義院透過了“國家武裝力量法”,宣佈組建波斯國防軍,歸由正義院“最高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

在北方的河中地區,中國軍隊迅速派出了多達兩個旅的“志願者”以及大批軍官來到波斯,並開始組建由吉爾吉斯人,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組成的後續志願者部隊。中國的軍事顧問團在德黑蘭著手改組波斯國會派力量下屬的武裝力量,波斯新政府也以各項稅收為抵押從中 國政府借貸了多達五千萬華元的貸款以“改善財政”,並且大舉採購中國武器,大批中國亞洲戰爭中的“剩餘物資”以優惠價格進入波斯,沿著俄國修造的公路,由中國的卡車和軍用制式馬車載運源源不斷運往德黑蘭。

到了十一月,波斯新政府已經組建了一支包括六個步兵師,四個步兵旅,四個騎兵旅,兩個炮兵團在內的新式武裝力量,並仿效中國方面成立了附屬於最高軍事委員會的“軍事參謀本部”。

盤踞在波斯南部阿巴斯港一代招兵買馬,並且得到了英國支援的國王則糾結了一些支持者,連上阿塞拜疆人,土庫曼人為主的一些武裝力量,也組建了多達十萬人的武裝。但由於處於分散狀態,面對已經被動員起來的正義院和新政府“國防軍”,只能處於守勢。

儘管國王多次要求英國方面立即介入,但中國的強力態度讓英國人不得不審慎對待。

白廳方面很清楚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何處,當即指派朱爾典聯絡中國外交部,質疑“為何違背兩國的外交備忘錄”。

中國方面,外長方石堅“驚詫莫名”,提出“中國方面只是向波斯歸還了一些屬於自己的利益,並沒有去侵佔英國的利益”,“這是波斯的內政”。

朱爾典這一次也沒忘了和法美兩國“聯合干涉”的原則,趕忙去找兩國使團“助拳”,結果美國大使羅克希爾卻稱病不出。原來,和歷史上1905-1911年波斯**中一樣,美國政府也早和波斯正義院勾連在了一起。

在那個時空,為了制衡英俄兩個野心勃勃的殖民者,波斯憲政派政府拉了美國人過來,幫助其改善財政,收回各項稅收主權,最後因為直接觸犯了俄國人的利益,俄國在英國人的縱容下以蠻不講理的態度直接發動武裝干涉驅逐了美國人,並導致了波斯**失敗。

在這個時空,美國人卻是被中國人拉了進來,一起“維護波斯的正義”。

對亞洲事務一貫“很感興趣”的羅斯福政府自然不會錯過這麼個機會,當即就採取了行動,派財稅專家,派工程師,顧問,派商務考察團……無論是出於國家利益還是意識形態,羅斯福都清楚,自己除了支援波斯立憲派政府之外別無選擇,不可能站在專制主義的國王一邊給英國人當龍套。…,

現在朱爾典跑來拉美國人入夥,自然吃了閉門羹。

法國人則是自顧不暇。

為了挽救在俄國高達一百億法郎的投資,法國政府拉著英美又追加了一百億法郎的貸款以保證俄國沙皇政府不倒臺,現在高達一百五十億法郎的對俄投資已經成了法國的心頭病。眼看著俄國形勢逐步有些好轉,法國人實在是不想橫生枝節。

現在的法國政府,只要是和“中國”沾邊的事情,恨不得有多遠躲多遠。一個近在咫尺氣勢洶洶的德國已經讓法國人睡不安寢,現在東方那個大塊頭,三拳兩腳揍翻了俄國,收服了日本暹羅,又和德奧土等國明目張膽地勾肩搭背,想一想一旦惹毛了這些欲求不滿的怪獸會帶來何等恐怖的後果,法國政府已經打定主意,只要不是直接觸犯到法國的利益,“就當沒看見”。

不過,法國大使出於“英法傳統友誼”,還是跟著朱爾典假惺惺地跑了幾趟外交部,肚子裡灌滿了鐵觀音和各色中國茶點,每天無非就是一群老少狐狸說著冠冕堂皇的外交口號,私底下寸步不讓,最後各回各家。

朱爾典現在苦於無牌可打,倫敦方面也拿不出太多有力的東西來支援他的交涉。

更可怕的是,波斯**後面開始出現了威廉二世的身影。

這位柏林—巴格達鐵路的始作俑者,早已盯上了東方的波斯。在德皇的心裡有一個更加宏偉的計劃,甚至已經和中國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溝通,那就是所謂“歐亞大陸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條規劃中的鐵路,將從柏林,經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土耳其的小亞細亞,伊拉克的巴格達,然後到波斯的大不里士,再到馬什哈德,然後接土庫曼地區的阿什哈巴德,走河中的鐵路,再接中國的新疆鐵路,然後一直到北京。

這一鐵路,與北京經西伯利亞鐵路到莫斯科的鐵路相比更加宏大,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意義也更加重大。由於軍事準備還沒有做好,德皇並沒有貿然宣佈這一計劃,甚至連土耳其蘇丹政府也沒有通知,但已經和中國方面開始了初步溝通,兩國的鐵路界也開始了秘密準備。

波斯**,讓威廉二世立刻看到了這一宏偉藍圖的契機。他幾乎是“毫不猶豫”的確定了德意志帝國的政策:支援波斯正義院政府。他的原則其實也很簡單:殖民地方面的事務,凡是英國人支援的就反對,凡是中國人支援的就支援。

就這樣,德國政府就高調宣佈了對波斯正義院和新政府的“外交承認”,並立即開始了締約談判。

德國駐波斯大使也是一個非常能說會道的人物。

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德國駐波斯使節對波斯人宣佈“德皇陛下及其全體人民已經皈依了伊斯蘭教”,激發了整個波斯對德國的熱愛,連威廉二世也被戴上了“哈只威廉”( 朝覲者威廉)的大名。

在這一時空,德國大使雖然沒有那樣睜著眼睛說瞎話,但也成功地讓波斯人確信德國“是中國人的親密盟國和夥伴,而且一向偏愛伊斯蘭教,無論是遜尼派還是什葉派,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就是例子”。

雖然伊朗和什葉派對土耳其的遜尼派有些不感冒,但現在英國人和國王的大敵當前,也顧及不了太多,隨即也和德國人打成了一片。

多了中國,德國,美國這三頭史前怪獸攪局,南部的英國和阿里?沙國王陣營頓時有些獨力難支。

眼看著高唱波斯語版滿江紅的波斯國防軍把各地“保王黨”打得雞飛狗跳,大批主力已經開始南下,英國方面也繃不住勁。如果國王真地被消滅,英國人就是面子全無,甚至在阿富汗和印度的地位也會動搖。

很微妙的訊號:

喀布爾的宮廷已經不再喝英印阿薩姆的紅茶,改喝滇紅了。

印度留學生正在越來越多地前往中國和美國而不是英國留學。…,

這讓英國政府的精英外交家們睡不安寢。

眼看形勢越來越緊迫,手中卻沒什麼有力的底牌,英國首相“好人亨利”不得不命令外交部“試探中國人的意思”,同時也通知艦隊做好準備,“如果中國人要控制整個波斯,大英帝國將不得不發出自己的聲音”。

到了這個時候,朱爾典已經是圖窮匕見,連法國人也不帶了,美國佬也不找了,隻身一人獨闖中國外交部,見了李經方直截了當地詢問“中國到底還要不要堅持中英同盟”。

方石堅看這個人有些氣急敗壞,也不著急,只是很平靜地說中國信守中英盟約,並且願意為了中英的共同利益付出代價。但波斯的事情……這是波斯內政。

朱爾典恨不得一腳踢死這個“東方帝國主義者”。

不過方石堅也沒有太過分地刺激這個已經有些動了真怒的英國大使,不但拿出了上好的三十年普洱,混著玉泉山的甜水,還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隱約暗示這事情“完全是”皇帝……大家都不容易。方石堅還以“私人身份”表示,中國方面會用自己的影響力保護好英國盟友的“合法權益”。

朱爾典回去的時候還有些迷糊,但看起來中國人不太像要譭棄盟約倒向德國人。正在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又一個訊息把他驚呆了。

荷屬婆羅洲,數萬土著居民圍攻華人聚居區,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甚至很多荷屬殖民地的土著步兵部隊和警察都卷了進去,“死傷甚重”(或者說土著死傷甚重)。

中國報界鋪天蓋地地都是“華民死傷慘重”,“荷蘭殖民當局縱容土著屠殺華民”,“第二次紅河溪”的報道。

中國輿論界頓時如同“被火燎了”一樣爆發出了巨大的聲浪。

“出兵南洋,收復故土”

“對野蠻人只能採取更加野蠻的手段”

“是時候讓八百萬南洋華僑回歸祖國懷抱的時候了”

……

據說荷蘭殖民當局看到這些標題的時候,臉白得“如同冰凍的火雞”。

中國內閣在第二天就緊急召見了荷蘭公使,宣佈“兩國關係處於危險狀態”,並要求“鑑於加裡曼丹島的危險態勢,中國將以自己的力量維護華民的合法權益”。

加里曼丹事態的急轉直下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