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章 波斯風雲(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五章 波斯風雲(完)

第五十五章bo斯風雲(完)

臉sè鐵青的朱爾典丟擲了英國方面的反提案:

第一,英bo石油公司yijing簽署的協議“必須給與尊重”,即使被宣佈廢除,也要在此基礎上“簽署新約”。作為對中國盟友的尊重,英bo石油公司願意對中方發行新股,但“絕不允許其他liliang介入”,英bo石油公司“最多只能為中英同盟而犧牲一些利益”;

第二,中英兩國承諾不得在bo斯駐軍,此外,英國要求“租借阿巴斯港和阿什姆島”,以“確保大英帝國位於bo斯的權益”;

第三,英國可以承認bo斯正義院和新政fu,但“國王本人必須得到尊重”,bo斯只能是君主立憲,而絕不能是共和體制;

第四,大英帝國尊重勃泥華人的獨立意願,但英屬北加里曼丹的主權“屬於大英帝國是確鑿無疑的”。不過出於對中英同盟的尊重,英國“願意在公平的基礎上就其未來展開討論”;

第五,英國要求中國方面“立即停止對阿富汗政fu的滲透”,“阻止爪哇和蘇mén答臘華人獨立建國”。

方石堅也是松了口氣。

雖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至少是打不起來了”。

中國的新一輪提案也很迅速:

第一,英國對渤泥國給與承認,並將英屬加里曼丹讓與渤泥國,渤泥國將確保英國在此地的投資“得到保護”;

第二,英國在汶萊蘇丹國的一切特權轉讓與中國;

第三,渤泥國對英國支付三百萬英鎊作為購買英屬加里曼丹的代價;

第四,中英兩國在bo斯不駐軍,不佔地,“尊重bo斯主權完整”,而中國“促使bo斯政fu重新考慮英bo石油公司問題”,“確保英bo石油公司yijing獲取的石油勘探權有效”,而中國承諾按照英bo石油公司投入的資金,對英bo石油公司增資,獲取“至少百分之三十的份額”。但作為公平起見,bo斯政fu應該“獲得至少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公司更名為“bo斯石油公司”;

第五,bo斯將實行君憲,阿里?沙陛下本人繼續擔任國王;

第六,中國從未向阿富汗政fu進行滲透,只是正常的經貿往來,以後也不會超出這個範疇,中國也不會支援爪哇和蘇mén答臘的華人獨立建國,“除非荷屬東印度當局以非人道的態度對待當地華人”。

到了這一步,朱爾典也算是冷靜了下來。

底牌基本清楚,都在各自底線之內,看來是可以深入談下去了。

幾經周旋,最後在中國新一輪的提案基礎上,英國人又拿到了阿巴斯港五十年的租借權,並可以“駐紮不超過三千人的海軍人員”,而英國“允許bo斯購回印歐電報局,同意bo斯政fu完成對bo斯帝國銀行的國有化”,中國則承諾“不會控制bo斯的行政,外jiāo和軍事權力”,兩國共同“充分尊重bo斯的主權完整”。

這份《中英關於bo斯和南洋問題備忘錄(1906)》,就這樣以雙方的劍拔弩張開始,以筋疲力竭和表面上的融洽而結束。

中英兩國很快就恢復了表面上的親密無間,都宣佈“中英關系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但朱爾典很清楚,英國方面沒佔到多少便宜,只是保住了些許至關重要的東西罷了。

在bo斯,由於英國站在國王一邊,英國的形象在舉國上下yijing差到了極點,原本因為自由主義和憲政而產生的意識形態方面的好感完全讓位於殖民主義觸動的民族仇恨,而中國表現出來的大度,豁達,以及為bo斯實實在在爭回的主權,讓中國獲取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力。可以想見,未來在bo斯,中國人將在正常商貿的領域逐步壓倒英國人。

甚至還有以“中國盟友”和“伊斯蘭保護神”的面目出現的德國也hún了個臉熟,在bo斯的地位也是扶搖直上。

美國人也很滿意。原本在亞洲,尤其是近東一帶根本說不上話的美國,現在在bo斯“具有了一定影響力”,這在以擴大美國影響的西奧多?羅斯福政fu看來,“是一個重大shengli”。…,

總算英國人保住了在bo斯的石油利益,而且英bo石油公司也得以堂而皇之地獲取了中國和bo斯的官方保護,不必在因為部落襲擊和仇殺而擔驚受怕(歷史上英bo石油公司長期苦於當地人的襲擊和劫掠,直到一戰俄國瓦解,bo斯作為德國同情者慘遭英國控制),而且獲得了新的資金。

更重要的,是英國人獲得了bo斯最主要的港口阿巴斯港,甚至可以駐紮軍隊。這個港口和南面的阿曼南北呼應,正扼守了霍爾木茲海峽的要衝。在英國人看來,沒有什麼比確保歐亞航線的暢通更重要了。

對bo斯來說,立憲政fu保住了,憲法保住了,丟失的主權大部分都爭huilai了,在石油問題上,bo斯將獲得更大的份額,而中國的加入會加速石油勘探的程序,促進bo斯經濟發展。中英承諾,石油貿易結算“將在bo斯帝國銀行進行”,bo斯將獲得大量的外匯儲備,以進行貨幣改革。

雖然阿巴斯港被租借給英國人,但這終究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bo斯的jing英們並不愚蠢,他們知道,如果沒有中國人的強力介入,甚至擺出了不惜一戰的架勢,bo斯的**絕沒有如此順利。

yijing成為“國家象徵”的阿里?沙回到了德黑蘭,並受到了歡迎。這位yijing“看清了形勢”的國王宣佈“和解”,並且接受了憲法,簽署了之前正義院的各項法令,隨後開始了“蟄伏”。他也在等待時機,等著某一天可以利用中英德美利益爭奪的縫隙,嘗試恢復自己的權力。

bo斯開始了現代化的歷程。在這一場無形的**中,顯而易見地,中國,美國,德國將會成為主角,而英國人將冷眼旁觀。

在加里曼丹,渤泥國正式成立。國民擁有渤泥國和中華帝國的雙重國籍。臨時參議會選舉了曾經在中華帝國經商多年,在加里曼丹有很多產業的陳正華組建第一任內閣,並宣佈中華帝國皇帝鄭宇陛下兼任“渤泥國國王”,世襲罔替。

新的勃泥王國與中華帝國蘭芳省重新劃定了邊界,隨即就宣佈加入“東亞自由貿易區”,並且閃電般地與中華帝國簽署了多項商約和軍事同盟協定。

在勃泥王國,土著民因“事涉集體違法”遭到了驅逐,只有部分漢化的土著民和hún血半華人得以留在原居住地。大批的土著居民被迫離開加裡曼丹島,被集體送往蘇mén答臘和爪哇近海,連一個月的食物一同扔到救生艇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原本荷屬加里曼丹的土著民也不過二十萬人(根據三十年後日本在南洋的調查,荷屬加里曼丹總人口只有兩萬七千人),在húnluàn的戰爭中死傷逃亡很大,剩下的七八萬人中除了兩三萬hún血民和漢化土著人,其餘都陸續被遣送出境。後來還是中國方面也有些失了面子,以“招工”名義把一部分土著民家庭招攬到爪哇和蘇mén答臘的華人聚居區充當雜工和苦力。

在蘇mén答臘和爪哇,荷屬東印度殖民當局終於得到了英方的通知,不得不放棄了最後的幻想,對yijing兵臨城下的華人“自治團”作出讓步。

在近海,中華帝國的第二艦隊得到了第一艦隊的支援,展開了“海上演習”,陸戰隊也在各地頻頻“護僑”,心驚膽戰的荷屬東印度殖民當局不得不全盤接受了華人方面的“請願”,宣告了荷屬東印度幾百年歧視華裔的政策走到了盡頭。

在蘇mén答臘,荷蘭皇家石油公司的油井和煉油裝置盡數毀於土著人和華人的戰火,接著又被華人自治團以“地方議會”的名義宣佈“重新審議合同”。被bi無奈的荷蘭皇家石油公司絕望地要求英國的幫助,結果卻非常殘酷:英國方面提出“願意接手”,條件是和中國人一起,以“確保油田有足夠的勞動力,並保障安全”。

結果就是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變成了中英荷三分天下,由一個三方共同管理的董事會行使權力,而這家改名“蘇mén答臘石油公司”的新公司也喪失了在荷屬東印度蘇mén答臘和爪哇的獨佔地位,中華帝國皇家石油公司,南方石油公司,爪哇李家的“亞細亞石油公司”,蘇mén答臘華人成立的“南華石油公司”,甚至美國的標準石油,中英bo合資的bo斯石油公司紛紛購買地塊開始勘探。…,

到了這個時候,一個連鄭宇都沒xiangdao的事件華麗登場。

西班牙駐華大使葛絡幹拜訪中國外jiāo部長方石堅,提出“願意將菲律賓及其附屬群島,包括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另一時空歷史上美西戰爭之後由西班牙轉讓於德國)在內的所有權益,以合適的價格轉讓給中國朋友”。

到了這個時代,往日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早已淪為歐洲三流國家。在另一個時空的美西戰爭,老朽的西班牙面對剛剛開始武裝的美國人,三兩下就被揍到滿地找牙。老舊的西班牙遠東艦隊,被杜威遠渡重洋的幾艘巡洋艦一頓luàn炮轟平,甚至在美國人到來之前,菲律賓義軍就yijing推翻了西班牙的統治,宣佈“獨立”。

在這個時空,美國對菲律賓的野心bi迫新建國的中華帝國不得不採取強硬態度,以避免國內被煽動起來的民族主義情緒產生更大的反彈,同時也利用這一干涉避免了美國勢力直刺中國腹地,還藉機從西班牙人手裡攫取了關島,以及菲律賓的大量經濟政治特權。

擁有了治外法權和經濟特權,可以開辦華校,再加上中國政fu的有意推動和直接扶持,菲律賓成為華人移民的沃土。七八年下來,居然有兩百萬的中國移民湧入了菲律賓“討生活”。菲律賓各處未經開發的處nv地被勤勞的中國人種上了水稻,水果和橡膠樹,銅礦,鋁土礦和錫礦也得到了開採,中國人修建了鐵路和港口,並且和荷屬東印度一樣建立了“保安隊”,“聯防隊”,“護路隊”。

面對中國人的大舉進入,西班牙殖民當局有心反悔,卻實在沒有足夠的liliang。西班牙內部的民族分裂,階層矛盾,宗教矛盾,早已讓這個陷入貧困的國家痛苦不堪。

1902年,剛剛成年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遺腹子)成年,宣佈“親政”,結束了母親奧地利公主的攝政期。1906年5月,阿方索十三世與維多利亞nv王的外孫nv巴騰堡郡主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結婚,結果當天遭到暗殺,婚禮車隊受到炸彈襲擊,死傷上百人(史實),皇后的婚紗被鮮血染紅。

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這個國家將很快陷入**làngcháo,馬德里和巴塞羅那等地的民眾打出了推翻君主制的旗號,bi迫西班牙當局開始了全面改革,西班牙王政進入倒計時,並最終在三十年代垮臺,進而爆發了殘酷的西班牙內戰。

在這一時空,yijing虛弱不堪內外jiāo困的西班牙王國政fu早已無力維護遠在東南亞的那塊飛地,而華人的持續湧入,北面那個大國的強勢,都讓這些伊比利亞人清楚,自己在遠東的最後一塊遮羞布yijing進入倒計時。

荷屬東印度的遭遇讓他們兔死狐悲,卻也讓他們警覺。他們很清楚,如果中國人照葫蘆畫瓢地在菲律賓來一次,西班牙人連最後一點面子都會失去,結局就是光著屁股滾回歐洲,甚至還會浸染在血泊之中。

與其如此,不如主動“jiāo易”。

在這種推動之下,西班牙外jiāo使團就以菲律賓和附屬島嶼這個貨物前來“詢價”。

西班牙人的胃口並不大:三千萬英鎊。

這筆錢,對於這個農業國來說差不多是三年的財政收入。

中國的反應也很積極:一千萬英鎊。

在鄭宇的計劃裡,等到歐戰爆發,菲律賓是肯定要拿下的。說白了,留著這塊地方,不過是避免讓英國人的面子上太難看,也要維護一下中國在歐美shijie的總體形象。

但現在中國一邊介入bo斯憲政**,支援bo斯收回主權,一邊在加里曼丹建國,yijing樹立了一個“民族民主”的形象。當然,牌子是掛上去了,信不信是其他人自己的問題。

透過這一過程,中國yijingmo清了英國人的底牌,又透過協議完成了劃分。現在西班牙人自己送上mén來,那自然也不必客氣。

西班牙方面馬上提出價格“過低”,並且以北加里曼丹為例,“西屬菲律賓比英屬加里曼丹土地廣闊得多,物產富饒得多”,理應“值三千萬英鎊”。…,

中國方面則直言不諱地提出,“做生意不但要看貨,也要看jiāo易對手。北加里曼丹屬於大英帝國”。

不用往下說了。西班牙人也是老江湖。

眼看西班牙人分外失落,方石堅也丟擲了糖果:

第一,價格提升到一千五百萬英鎊,但不能再提了。方石堅建議西班牙人“想一下阿拉斯加”,一百七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才七百二十萬美元,而且還沒足付,jiāo易物件是俄國;再想一想路易斯安那,美國人從拿破崙陛下的手裡買過來的價格是每英畝三美分,一共才huā了一千五百萬美元;如果按產出,這塊土地給西班牙貢獻的財政收入一年才不到六百萬美元,而且“大部分來自華資”;

第二,中國“願意幫助西班牙王家政fu改變軍隊”,方石堅提出,“中國在如何以君主制管理多民族國家方面有些經驗”,尤其在軍隊方面“願意與西班牙王國分享一些心得”。

正在被巴斯克分離主義和內部極端民族主義,保守派,立憲派,自由派,社會黨人搞得昏頭漲腦,活得步步驚心的西班牙王國政fu,與其說是被那一千五百萬英鎊打動(儘管這對西班牙來說確實是無法拒絕的鉅款),倒不如說被第二條打動。

阿方索十三世很清楚,一旦“東方殖民地爆發一場**,西班牙必然戰敗”,以此為契機,民族主義者受損的民族自尊心,地方民族分離主義,下層的不滿,就會匯合成一股強大的風暴,“掀翻bo旁王朝在伊比利亞的統治”。

這位一生坎坷的年輕國王是一個有些脆弱而敏感的人。在另一時空,面對三十年代的西班牙**,他選擇了“退出”,並且在顛沛流離中鬱鬱而終。現在,面對中國在南洋表現出來的咄咄bi人,既然選擇了主動放棄,他也就不可能再中途折回選擇“決戰”—西班牙也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和中國“決戰”的。

就這樣,在十二月二日,中國和西班牙外jiāo部分別宣佈締結了《中華帝國與西班牙帝國關於菲律賓問題的外jiāo協定》,西班牙政fu將其在菲律賓及其附屬島嶼的一切主權轉jiāo給中華帝國政fu,中華帝國政fu以外jiāo饋贈的方式贈予西班牙王國政fu一千五百萬英鎊,並承諾確保“菲律賓天主教徒的宗教信仰自由”,“各國在菲律賓的合法權益受到充分保護”。

隨即,中華帝國政fu宣佈設立“呂宋省”,並進一步成立“南洋總督區”,以統轄呂宋省和渤泥國,統一負責南洋事務。

舉國歡騰,萬民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