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 民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章 民族

十二月十日,中華宮。

“…···新疆,1897年之人口普查計人口一百三十五萬人,漢人約四十萬人。嗣後我漢人移民日益增加,本地人口也有繁衍······本次經南北疆逆黨作亂,多有屠殺,嗣後我新疆吞牧全面展開······剛剛進行之人口清查,該地人口下降至一百七十五萬人,其中漢人一百二十五萬人,且在持續增加中,民族人口中維吾爾人約三十萬人,哈薩克人等約二十萬人……”

“…···安南,越人原本即用中文(史實,越南文是後來法國人幫助製作的文字),再加越人原本為漢人移民與當地混血,目下漢化順利,再加北部多為我兩廣移民,目前我漢人已佔六百三十五萬人,總人口也不過八百二十萬人,剩餘人口主要是越人和寮國人······”

“…···蒙古(外蒙),897年人口普查約八十五萬人,其中五十萬人為蒙人(辛亥革命初年蒙古只有六十萬人口)······”

“…···西藏,1905年人口普查九十五萬人(另一時空1qm年00萬人),其中十五萬漢人······本次叛亂,預計藏人死難在五萬人以上,多為青壯······”

“…···青海,1qc5年人口普查為一百一十五萬人(另一時空1949年人口八十七萬人),其中三十五萬漢人……”

“…···呂宋省,總人口合計約六百六十萬人,其中我漢人移民,混血漢人等合計二百六十五萬人……其群島語言混亂,且多為西班牙語,漢語和本地語言的混合。該地一直為群島,缺乏統一概念·……”

“…···我帝國新入之西伯利亞地區經歷戰亂,且多數人口在沙俄政府焦土政策之下逃回歐俄,粗略統計所剩人口約七十五萬人,且多為老弱婦孺······原遠東濱海總督區人口僅剩三十五萬人其餘全數回國…

“河中總督區我帝國直轄領地,早先沙俄統治秩序崩潰,暴民蜂起,多有劫掠燒殺之暴行後其中誠心歸附,紀律嚴明者收編,剩下的大多被我帝國肅清。由於戰亂,死傷逃亡甚多,目前人口所剩一百九十五萬……”

“合計我帝國總人口約四億五千萬人,少數族裔約兩千六百二十八萬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五點八主要分佈於原邊疆省份,以及新入地區。”

內政部長李漢昌合上資料夾,微微一欠身:“以上為我帝國人口現狀,請示下。”

內閣總理唐紹儀看了看鄭宇,鄭宇對著他點了點頭,唐紹儀又轉向岑春暄,岑春暄會意地笑笑,唐紹儀這才對著李漢昌說道:“李部長廣西總人口七百五十萬,其中五百三十五萬人漢人,這數量可確實?”

“確實。”

“就我所知廣西壯人早已漢化,不以族裔為別。而漢壯合計應有七百萬以上……你這個數字是否不準?”

李漢昌看了看壯人出身的陸軍部次長岑春暄,見對方沒什麼不悅或尷尬,這才說道:“這裡的統計,把仍居於寨子,行壯人習俗,未盡習漢字漢語的也算作非漢之人,仍需教育同化······”

鄭宇心裡有數。

對寸少數民族問題,前世他騎行西藏之前,早就做過資料收集分析也自然有些基本認識。

在二十世紀之前,中國漢文化過於強勢,很多少數民族中上層都全部漢化,尤其是西南少數民族,為了避免被邊緣化,都不說自己是少民而自稱漢人,比如太平天國時候的太平軍,主力基本都是壯人,蕭朝貴,石達開,李開芳,林鳳祥,韋昌輝等人都是壯人,打的旗號卻是漢人。岑春暄也是壯人,卻是“書香門第,詩書世家”,實在沒有太多民族意識。

因為在他們頭腦裡,漢人是文明開化的代表,少數民族則會遭到鄙夷,所以都決口不認自己是少數民族,全部自稱漢人。

至於另一時空各民族所謂的民族興起,倒是漢人幫著這些民族創造文字,甚至創造語言,幫助尋找文化,強行劃分民族,最後反倒弄出很多問題。…,

對大部分少數族裔來說,在漢人強大的時候,對漢族文化的仰慕和自慚形穢佔主流;在漢人衰弱的時候,對自身文化的自豪佔主流,本來就是一個並不複雜的問題。

鄭鷹力量起於西南和安南,擊敗法軍,北上龍興之後,漢人勢力大張,再加上開化教育,漢化速度一日千里。到了甲午,滿清慘敗於日本,統治秩序動搖,鎮**北上,在外來勢力的挑唆之下,西北和蒙疆少數民族蜂起,再加上西藏叛亂,引發了當地少數民族和漢人的彼此仇殺。鎮**掃北,所過之處對叛亂之人不論胡漢一律嚴懲,而桀驁不馴的少數族裔更被殺得血流成河。

當地在仇殺中倖存的漢人也是趁機“報仇”,搞得西北少數族裔青壯大損,尤其是桀驁不馴之徒幾乎被掃蕩大半,自然人口大衰。

再加上這一次國戰,西北邊疆少數族裔野心之人見有機可趁,在沙俄的煽動下紛紛起事,暴民對各族平民燒殺搶掠,再遭政府強力肅清又是一輪清洗。

這樣幾輪下來,少數族裔實在是被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多是老弱婦孺,又攝於兵威,早已是心驚膽顫,巴不得早日漢化歸順,哪裡還有什麼民族自立之心。

“那內政部對下一步民族問題的意見,”唐紹儀頓了頓,“可有草案?”

這一次討論民族問題,是鄭宇早就安排下來的工作。

中華帝國的邊疆地區原本就是胡漢雜居,或是少數族裔佔優,這一次開疆闢土,民族問題更趨複雜。俄羅斯帝國的崩潰固然讓鄭宇等人松了口氣,但與此同時也不得不警惕。

偌大一個俄羅斯帝國,原本如此強悍的龐然大物,一朝戰敗,立割就是土崩瓦解,想來也實在令人心驚。

根據後世的研究,各多民族帝國·只要少數民族人口超過10%,基本上就一定會爆發嚴重的民族問題。而少數民族人口在%以內,至少國家可以大致穩定。

中國的民族問題,之前因為多有列強掣肘·尤其是北方俄國虎視眈眈,內部又有太多衝突矛盾,始終走得小心翼翼。現在外患平息,俄國還需舔舐傷口,列強又尚需時日加強備戰,鄭宇已經下了決心一定要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徹底解決民族問題,給國家打下長治久安的基礎。

“內政部的計劃·主要透過強制義務教育普及標準話和中文,透過交通建設,以商品經濟衝擊封閉的自然經濟,瓦解作為民族基礎的傳統部落血緣紐帶,以我漢人移民的大舉進入,徹底改變地方的人口構成。”李漢昌說道,“此外,目下邊疆叛亂地區少數族裔青壯死傷過多·多有婦孺,勞力不濟,難以謀生·民政部請行移民迎娶制度,以我單身無配之漢人移民迎娶少數族裔之婦女,並其子女一併納入家庭,以通婚行同化之策。

一方面解決我內地貧苦汊人婚配問題,一方面解決邊疆寡婦幼兒之生計,也有利於民族融合。”

“尤其是我帝**隊此次平叛和進軍,多有將士與當地女子有些往來,也難免有些瓜田李下。目下軍事行動大多結束,可以政府補貼的形式鼓勵將士迎娶當地女子,就地移民成家·從事軍墾,軍牧,或者直接以移民形式開荒農牧,或者經營工商,如此一來既可避免兩地相思,也有利於加強於該地的行政管理。”

“以上是為我帝國的王道。”李漢昌說道·“霸道一邊,以我鎮邊軍之軍屯,軍牧為骨骼,武裝屯墾團為血肉,以我帝國安全警察為大棒,對一切敢於挑戰我帝國統治秩序之行為予以嚴懲。目前各叛亂邊疆地區繼續行特別軍事管制,新入地區則行軍管體制,內政部認為仍應延續。只是前叛亂地區,部分緊急狀態可撤銷,而一部分用於清洗叛亂分子,穩定社會秩序的條令應以地區立法固化下來。”

李漢昌一條條講完,鄭宇也不由不佩服這人思慮周全。這些措施倒也的確可行。…,

鄭宇看了看唐紹儀:“內閣可有補益?”

“以上甚是妥當,我等就不狗尾續貂了。”唐紹儀微微一欠身,“請陛下聖裁。”

“請陛下聖裁。”

鄭宇起身,看著眾人,表情平靜:“內閣擬定之方略甚是可行,朕是滿意的。”

“於大略之上,朕說一下個人之看法。”

“民族問題,是一個國家凝聚力的關鍵。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國家就差不多等於被埋了定時炸彈……我華夏原本說胡漢之別,現在說漢人,說少數族裔,但上頭還有一個中華民族!那什麼是中華民族?在朕看來,中華民族就是說漢語,用中文,自認為華夏之民,以炎黃為祖宗的一切國民。他可以出身漢人,可以出身壯人,可以出身海外,可以出身邊疆。但只要符合這些,他就是我中華民族。”

“現在說漢人,說少數族裔,不過是權宜之計,而且以後就要一體廢除。”鄭宇說道,“這個國家不需要弄出很多民族來湊數,顯示國威也不在這個上頭。什麼是對一個民族真正的好?不是讓他們沿襲自己那點野蠻落後的陋俗,也不是讓他們在誦經唸咒之中稀裡糊塗地刀耕火種,更不是讓他們每見到講著保準話的國民就自卑到不行。”

“作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政府,你們要幫助他們文明開化,讓他們學會用中文思考,用標準話交流,讓他們學習到我華夏的燦爛歷史文化,讓他們體會到作為華夏族裔的驕傲,讓他們融入到現代文明社會之中,成為有尊嚴,有思想,有自信的人。”

趙秉鈞看著這位青年皇帝慷慨陳詞,心下佩服,暗道不愧是先帝的兒子,明明是強行同化,把別人的歷史傳承都絕了,民族都消滅了,卻偏偏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有人可能覺得這是唱高調。”鄭宇環視眾人,“可朕要告訴你們,高調不高調並不重要,關鍵是·這就是帝國的方針!事實便是如此。什麼是文字?什麼是語言?文字是用來記錄文明,進行交流,傳承文化的工具,語言是人思考的工具。”鄭宇指了指腦袋:“落後的民族對現代文明,現代工商業缺乏概念,在他們的語言和文化裡邊,連基本的邏輯性和對應的詞語都沒有,你讓他們如何進步?這樣的人,這樣的文明,在這個世界裡只能被越發邊緣化最終成為被社會遺棄的人。你無論給他們多少幫助,他們都會認為自己受了不公正的對待,認為這個國家不是他們的國家,他們都會和你格格不入。”

“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變成和我主體族裔說一樣語言,用一樣文字,有同樣思想的國民,就如同千百年來我炎黃部落華夏先民同化了一個又一個周邊族裔一樣。”鄭宇說道,“願意加入我華夏民族的,那就是同胞。非要死抱著自己那一套陳規陋習落後語言不放,對我華夏抱有敵意的,那就是非國民,自然要依法處置。”

“所謂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對少數害群之馬不下重手,早晚就要連累更多人,到時候不分良莠玉石俱焚,這一次就是例子。”鄭宇說道,“這些落後的少數族裔大多崇尚強權,你比他強,他就服從;你比他弱,他就搶掠燒殺。千百年來,大多如此。無論是為了我華夏主族,還是為了他們自己這一切都不能再重複下去了。”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足矣。”鄭宇伸出一根手指,“要研究民族文化,可以在大學研究。一種語言,全國幾個人十幾個人會講就夠了。不需要拿幾十萬人幾百人玩民族養成的遊戲,人為培養出一個和主體民族涇渭分明的獨立集團。”

“我知道最近外面很多少數族裔有頭有臉的人物也在活動,”鄭宇表情嚴肅,“打文化牌的,打民族感情牌的,打宗教牌的,都以為朕既然要壓復古興漢派,就可以借重他們這些的力量······朕今天也和你們挑明,在朕這裡,中國不存在第二個民族。對這一點要麼接受,要麼離開這個國家。”…,

所有人都是心頭一凜。

這位新皇,看來在這件事情上頭的執著並不弱於先帝鄭鷹。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鄭鷹的民族主義宣傳教育,乃至整個社會氛圍之中成長起來的,滿腦子早就是“華夏本位理論”,凡事都很習慣於把漢人的利益等同於整個國家,即使是岑春暄這樣的壯人後裔也不例外,早就不拿自己當什麼少數族裔。

在鄭鷹時代,對華夏之民的劃分不看血統,而是從其自身的認同來看。華夏政權的強悍武力,發達的文教科技,赫赫國威,自然也就嘏引了大批的少數族裔精英拋棄一點點民族之別的想法,以身為華夏之民為榮。

到了今天這一步,國勢大張,國家成為整個東亞的主宰,身為華夏之民的榮耀感,更讓舉國上下各色人等紛紛以漢人自詡,學習標準話,學習中文,學習新學,學習華夏歷史文化,更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熱潮。

鄭宇有絕對的自信,未來的中國,也許還會有很多族群保留一些固有的風俗習慣,但作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卻只會有這一個華夏民族了。

人就是如此。對於文治武功讓你仰視的“高貴民族”,總是習慣性地要靠上去,想方設法獲得承認。在後世,很多中國人熱衷於把漢人和雅利安人拉上血緣關係,賣力地證明“漢人先祖是白人”,並且不惜把塞種人也歸到雅利安人之中,實在是可堪一嘆。

俄國民族政策的失敗,主要在於沙俄統治的鬆散,對少數族裔的同化過於粗暴,而其人口也不構成壓倒性的優勢,俄羅斯人不過佔全帝國人口一半,其主體文化的根基又是東正教,而俄國的少數民族又多為頑固的伊斯蘭教,要麼就是已經具備現代文明的東歐民族,這也就難免其同化困難。

這些問題,在中國都不存在。

這個時代的中國,大部分少數族裔並沒有民族觀念。由於缺乏多年的歷史傳承和國家政權,基本上處於部落族居的狀態,文化落後而脆弱,勞動方式粗陋不堪,封閉而愚昧,在現代文明面前不堪一擊。這個時候,以國家強力,從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入手進行同化,實在是輕而易舉。

漢族人口佔到9%,也讓這種同化難度大大降低。

即使再爆發一些暴亂,鄭宇也不擔心所謂的國際干預。

這個時代,種族滅絕實在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俄羅斯帝國對猶太人的系統屠殺和圈禁,普魯士和德國對猶太人的聚居政策,巴爾幹的種族和宗教仇殺,俄國在中亞的屠殺,乃至未來一戰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的系統性種族滅絕,日本人在中國的種族屠殺,乃至發展到希特勒對猶太人和斯拉夫人的種族滅絕,實在是數不勝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所謂國際社會,一直到1948年才制訂了第一部針對種族滅絕的國際法案。

1906年,實在還是一個叢林法則的時代。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