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三章 昊天的光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三章 昊天的光輝

“每一個人都是昊天賦予靈魂的生命,生而為昊天服務···爽天所建天地,乃為增添昊天之光榮,也為世間可以有更多掌握天道之人可以為神,從而使天地更加美妙。人之為萬物之長乃是昊天的誓願,也是依靠人自身的努力。如果人背離天道,厭棄天道,不再以領悟天道和利用天道為信條,那麼人就會被昊天所拋棄,成為棄民······”

“……炎黃之民勤勞耕作,又體悟天道,建房屋,建文字,建城市,興文明,故而得昊天恩寵。昊天視軒轅氏可傳,故授之無字天書。軒轅氏得此書,悉心領悟,得體天道之一二,故得統一炎黃,擊敗蚩尤,大興華夏……”

“…···軒轅氏傳次子昌意之子顓頊,顓頊傳帝嚳,帝嚳傳摯。

摯不體天道,背棄至理,終為昊天所棄,禪讓於唐堯······西民違背天道,貪婪殘暴,昊天震怒,降大洪水以加懲罰,禍延東方······顓頊之後代禹,體會天道,以堵不如疏,治理水患大獲成功得昊天恩寵,終獲受禪,華夏帝位重回軒轅氏,也即姬姓····`·”

“…···聖者遊於歐羅,一日見一基督徒,基督徒欲傳福音,曰基督徒之行為,務必‘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聖者思考之後,反問‘如果整個世代都是彎曲悖謬,那一個人誠實無偽,毫無瑕疵,到底會得到善報還是惡報?一個人與整個世界格格不入,又如何生存於世界?,基督徒愕然。”

“…···聖者說,世間並非彎曲悖謬,其存在本身就是天道的一種表現。所謂彎曲悖謬,乃是因為我們所見之世界乃人組成之世界,人非神對天道的體悟有限,人有神性,也有魔性,有契合天道的一面也有背棄天道的一面,故而世界有這樣那樣的黑暗與不公,有**與墮落。人要不斷去體悟天道,努力工作貫徹天道改變世界,世界自然會越來越契合天道。把世界堪稱彎曲和悖謬的,用自身的不作偽來維持內心的滿足,這樣無益於世界也違背了人生而為人的意義······”

“…···聖者見一治水官員,洪水到了,卻拋棄自己的職責,跑回家裡安頓父母妻兒,把他們送到安全地方,然後才回到官署佈置搶險。聖者問他為什麼拋棄自己的職責,他回答,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先愛自己的老人和孩子,然後才能提到愛別人的老人和孩子。孝悌人倫是天下至理他為人子盡孝,為人父盡慈愛,這是人倫,也是天道。”

“聖者說,你錯了。天道,在社會中體現為遵守法律和道德,履行自己的義務,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利。你是官員,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你要對公共利益負有責任,背叛了這一責任你就觸犯了律法,也違反了道德,自然就違反了天道。”

“聖者說,昊天造人,以人有靈性,可以領悟和貫徹天道。天道並沒有讓你私愛自己的家庭而把自己親人的生命置於其他人之上,不惜以其他人的生命為代價來保護自己親人的生命。

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友愛,你不但要愛自己的父母親人,也要愛你的同胞。我們每一個華夏之民,都不能把自己個人和家庭的利益置於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之上,尤其是作為公共利益維護者的人員,更不能以私利侵害公共利益,否則就是違反天道,也必然遭受昊天的懲罰……”

“…···有歐人問於聖者,你說昊天青睞體悟天道之民族,可你們的文明卻屢屢被野蠻的遊牧民族征服,文明屢屢敗於野蠻,這難道是野蠻人更體悟天道嗎?”

“聖者說,一個文明是否體悟天道,並不能單單去看他的詩詞是不是優美,居民中的上等人生活是不是優越,下等人是不是有所溫飽。官員貪汙**,知識分子諂媚權勢,上層無廉恥,貪婪無厭,下層愚昧麻木,官僚蠅營狗苟,道德敗壞社會腐化,這一切都是違背天道的。野蠻人固然沒有太豐富的文化,但他們在崛起之初,銳意進取,紀律嚴明,人人樂於公戰,為了族群的利益拋卻個人的生死榮辱,又能夠充分體會運用天道中的軍事科學,自然就比已經陷入腐化墮落不思進取的農耕族群更加符合天道。”…,

“聖者又說,昊天造人,為的是以人之靈性體悟和發揚天道,以使天地更加美好。而人背棄天道,貪圖享樂和安逸,乃至以坑害欺壓同胞為樂,自然就會遭受懲罰。即使是昊天的選民,背棄了天道,也必然會付出代價……”

“…···有一天,門徒對聖者說,老師您的品格和行為都是我們永遠比不上的,所以我們遵從您的一切教誨,對您所說的一切只要嚴格執行就自然不會犯錯。聖者輕輕擊打了門徒的頭頂,嚴肅地告訴他,人是天地靈性所鍾,生來都是有靈性的,他們的靈魂是自由的。在昊天面前,人在靈魂和人格上是平等的,他們都可以透過提高對天道的感悟而創造更多價值,更好地為昊天服務,所以你沒必要盲信我,即使我是你的導師。”

“聖者說,每一個人都要自主地思考,並且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逃避思考的責任,就和逃避行動的責任一樣是一種恥辱,也是懶惰的,是需要給與指責和鄙夷的。”

張雪宗一條條地解說著,鄭宇表情從容,心中卻起了驚濤駭浪。

如果這一切真的是養父鄭鷹早年的安排,那這位穿越而來開創帝國的皇帝,思慮之深遠,謀劃之周全,實在已經超過了他原本最為大膽的猜測。

這部《玄黃經》,其實也就是和聖經,可蘭經乃至巴哈伊教的《默示錄》相類似,透過聖者秉承上天意志救世的故事,記述其言行,以達成對信徒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再造,灌輸一種共同的理念,引導和約束其思想理念。

而與聖經和可蘭經不同的,在於這一宗教是身為二十一世紀高中教師的鄭鷹所創·有著鮮明的時代感,承載著開化國家,凝聚民氣的政治意義,因此通篇貫徹了人文思想,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著重強調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並且把天道·也就是科學真理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最主要的手段,把建設一個貫徹真理的完美世界作為文明發展的終極目標,鼓勵人學習知識,努力工作,友愛他人,以為社會創造價值,從而在昊天的評價中獲得永生的幸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足一個寬容的宗教,也是一個開放的宗教。

他把東方傳說和西方宗教中的人文思想相結合·並沒有排斥其他宗教和文明為異端,而是指出其他宗教和經書雖然也是對天道的理解,卻有很大偏差·可以借鑑而不可迷信。

它不以愚昧民眾為手段,不以渲染聖者的法力為重點,它只是告訴人們天道,也就是真理的重要,告訴人們每個人生而有靈性,掌握天道運用天道改造世界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責任,告訴他們人乃是萬物之靈,是天地靈性所鍾,在天地之間除了昊天和服務於昊天的神靈,沒有比人更加高貴的生命。

鄭鷹傳奇一般的來歷和生平·以及他在三十多年中創造的活生生的奇蹟,甚至於他的養子在他死去之後的短短一年中所創造的更大的奇蹟,都為這一切提供了完美的註解。

信我的,得榮耀與成就;不信我的,得恥辱與失敗。

鄭宇毫不懷疑這一宗教,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援之下·藉助鄭鷹本人傳奇一般的經歷,以及在華夏國民心目中已經神化的形象,最終必然會把一切外來宗教摧垮。

他也從來不認為,在所謂科學大興的時代,宗教就會自然消亡。

在後世,儘管歷經了一系列打破傳統,破xx的運動,又廣泛普及教育,從小灌輸無神論,用無處不在的媒體引導破除一切“封建迷信”,但人們心靈上對信仰的追求,對於不可知的超自然現象的惶恐,對於科學邊界之外一切現象的敬畏,卻依然會頑固地把人們導向宗教。在有心人的利用之下,種種“宗教”,甚至是打著宗教旗號,荒謬可笑的邪教,卻能在那樣一個時代,在短短幾年之內風靡全國,擁有幾千萬乃至上億的信徒,這一切都說明了現代宗教的蠱惑力。…,

鄭宇很清楚他們成功的秘訣:抓住民眾中普遍存在的某種情緒,煽動不滿,然後講述一個美妙-的天國願景,再透過宗教性組織在教內實現互助,用群體力量為群體內的成員爭取利益,從而吸引更多的成員加入,最終形成一個擁有可怕力量的利益共同體。

目前的中國,在這個新舊文明,東西文化激烈交鋒,社會急劇轉型的時代,民眾中有著太多的迷惘,混亂,失落和焦慮。一個政府推動的宗教,即使剛剛產生,還不完善,卻很可能迅速佔據人們的心靈。

可宗教是一柄雙刃劍,在帶來社會秩序的穩定,價值觀的趨同,道德標準的一致化之外,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極端思想,以及創造力和思考力上的受限。宗教信仰越強,人們對神的敬畏,對救世主的敬畏,對經文的迷信就越嚴重,也就往往對社會發展造成更大的制約。

所以鄭宇欽佩鄭鷹。

他實在不能不佩服這個穿越者,居然想出這樣一套理論體系,把至高神體系和科學真理掛鉤,把榮耀神與建設更美好的世界,為公共社會創造價值掛鉤,把天國彼岸與人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改造自然掛鉤。

對下層民眾來說,這一宗教告訴他們,他們和“高貴者”同樣都是天地靈性所鍾,是昊天的選民,他們同樣可以透過體悟和運用天道為昊天增添榮耀,並最終進入天堂獲得永生,從而給了他們最多的心理安慰。同時,這.個宗教又鼓勵他們透過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並改變自己的命運”;

對中層來說,這一宗教符合科學,法治,道德的要求,體現了人文主義鼓勵他們承擔公共責任,開拓進取,友愛互助,團結一致又利用“昊天選民”將他們凝聚在一起,達成一致訴求;

對上層來說,這一宗教一方面滿足了他們的榮譽感,緩解了他們對死亡的恐懼,也符合他們穩定社會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告誡他們要更多服務於公共利益,開拓進取而不能依靠壓榨和盤剝同胞來滿足奢侈腐化的需求。

這是宗教,卻絕非傳統意義上的宗教。它實質上是一種披著宗教外衣的現代文明,其核心實際上是科學,法治和人本。它用宗教性來滿足人們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對死亡的恐懼;他用科學性和進步性來滿足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人性解放的追求,對自身價值的珍視。

這樣一個宗教在政府的推動之下,會給這個國家,乃至這個歷經千年不絕如縷的文明帶來多大的衝擊?又將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面貌?

看著這份手稿,鄭宇的心中湧動著各種各樣複雜至極的情緒。

張雪宗把最重要的《天道》《問難》《苦旅》《天人》等幾篇擇重點講述畢,靜靜地看著面前的皇帝,表情坦然。

“這些話,父親早年也曾講授於我。”

許久之後,鄭宇的聲音幽幽地響起。

“他秉承昊天的意志而來,把走入歧途的華夏文明撥亂反正……他是昊天選擇的聖者,給華夏子民帶來天道的啟蒙之火······”

“是,陛下。”

“嗯······關於許帥,已故的穆鐵陳磊,還有家母,此經有何說法?”

張雪宗表情虔誠:“先帝是昊天選定的聖者先知,先帝的妻子自然是昊天靈性所鍾,乃是先知的臂膀。而先知聖者的門徒自然也是靈性非凡之人······不過,人性有契合天道的神性一面也有背棄天道的魔性一面,內心的魔性也在時時誘惑著人。穆鐵,陳磊,雖然輔佐先帝開創了大業,卻終究沒有抵禦住內心中魔性的侵蝕,最終背棄了天道,也獲得了懲罰。”

“那家父的辭世……”

“是為了警醒世人。”張雪宗深深一鞠躬,“先帝所立之大信願,就是以華夏新學啟蒙我華夏之民。可惜華夏之民背棄天道已久,魔性氾濫,西方之民進迫日急,陳磊入魔,穆鐵又魔性氾濫,先帝毅然拋棄肉身,以自我之犧牲喚醒民眾,並由新一代的聖者繼續啟蒙大業。”…,

“新一代的聖者?”

“陛下,您就是新一代的聖者。”張雪宗的聲音充滿了神聖的虔誠,還隱隱帶了狂熱,“昊天教的聖者,乃是引導華夏之民體悟天道,貫徹昊天意志的先知。聖者的血脈代代相傳,對於天道的感悟有特殊的能力……”

鄭宇靜靜地看著這位昊天教經文的具體撰寫者,第一位傳教士,半晌之後又問道:“先帝身邊之人還有很多健在······這些東西他們不會質疑?”

“也許會,但不會有多嚴重。”張雪宗毫不猶豫地說道,“先帝來歷神秘,每每未卜先知,高瞻遠矚,原本就一直有傳言,說先帝和許帥等人乃是星宿下凡,乃昊天所降救世之主,甚至有人提出先帝就是昊天上帝行走人間的化身······昊天上帝,原本在神州傳說中便是天帝之中的至高存在,也就是所謂玉皇大帝。”

“不如此,不足以解釋先帝幾人的來歷,以及開基立業的一系列神奇之事。”張雪宗說道,“對於民眾來說,先帝早已就是神靈。現在以聖者先知的身份,為昊天意志的化身,正是應天順人······”

鄭宇沉默半晌,淡淡地說道:“那傳教之事······”

“鄙人等總計十三名教士願為世間播撒我昊天之光輝,傳播聖者先知之啟蒙。”張雪宗的表情肅穆莊嚴,“只要身為天道聖者的陛下您發下許可,我等必定為我昊天教之事業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昊天之光輝至高至善,凡人的理解難免有所偏差,故而傳播昊天的神意並不急於一時。”鄭宇平靜地說道,“張兄弟,你等的虔誠我已經知曉。我將安排一所學院,五百名最有靈性的昊天子民將會接受你等的啟蒙,以為昊天教未來之骨幹,暫時定名為昊天研究院吧……至於廣泛傳教,先不要急····…經是好的,可越是如此,越要避免傳教之人念歪了經文······至於經文本身,這幾天我會根據先父所傳,近年所思再行推敲,以求反應昊天真意。”

張雪宗深深一鞠躬。

“…···是,聖者。”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