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四章 北京和會(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四章 北京和會(上)

神清氣爽的皇帝,在一大票禁衛軍的護衛之下展開了晨跑。

無視擠眉弄眼的邱海陽,鄭宇直接把目光轉向了柯山:“都接到誰的邀約了?”

“法國總統法利埃簡單提了下標緻汽車的問題,希望我們考慮下和阿爾芒?標緻家族的合作……美國國務卿海伊希望進一步參與鞍本重工業區的建設,尤其是股權層面。朱爾典希望建立橡膠價格同盟,他們在巴西的橡膠產業被我們擠兌得比較厲害……德國皇儲邀請我和他一起打獵,估計又是談軍工合作……對了,那個衣索比亞的親王也請我去喝咖啡,據說非洲最好的咖啡豆出在衣索比亞。”

“卓峰,看來你人氣見漲。”鄭宇笑了笑,“汽車合資……不是不可以。就按照預案辦:車型輸出,但一定要注意比本國開發的車型晚一兩代,而且核心零部件都要在本土生產船運過去,價格嘛……不能便宜了他們。法國人既然要提高汽車業關稅保護本國汽車業,我們就給他來個散件組裝……”

“利用合資,依靠價格和效能優勢扼殺法國本土車廠,擴大合資夥伴對我國核心技術和研發平臺的依賴。”鄭宇說道,“不過你要注意,對法國本土零部件的採購絕對要保持一個底線:不能超過全車價值的百分之六十。核心部件一定要掌握在我們手裡。另外,生產線方面,不能輸出太多技術,管理制度也一樣。合資廠家的選擇要把握好,最頂尖的廠家不要介入,本土汽車產業的核心車間要做好保密……這事情做得不好,就是貽害千古,務必要謹慎。”

“是。”

“鞍本重工業區,美國人的錢,最好還是債務融資,這是未來國家的工業根基,而且還是初始階段。實在不行,可以按企業性質差別對待,高價轉讓少量股份,但最多不能超過兩成。”

“是。”

“橡膠方面……我們的價格戰已經把英國人打得夠嗆,也差不多該收收手了。和他們談談吧,價格上頭有個統一戰線,對大家都有好處。軍工上頭,看看德國人打的什麼算盤再說。至於衣索比亞親王,應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幫人對歐洲殖民者原本是一廂情願地相信對方真是打算帶來文明進步的朋友,結果被意大利人好好坑了一把。我聽說意大利人之前在條約的文字上動了手腳,把一個友好條約玩成了保護國條約,結果引發了阿杜瓦戰役,反倒自己吃了個大虧……這衣索比亞不是好相與的,周圍又是幾大強國的殖民地,我們不要輕易去趟這個渾水。送點禮品沒什麼,甚至出售點軍火,派遣點觀察員和探險隊也都可以。但千萬不要捲入太深。”

“是……陛下,另外還有一件事。”

“嗯?”

“松基三號井……昨天井噴了……”柯山的臉上也不自禁地流露出狂喜,“油田,我們找到了。”

-------------

這一場被東西方媒體爭相報道,現場直播(廣播),萬眾矚目,甚至被製成了電影紀錄片的“世紀婚禮”,成為了中國商業界的盛宴。

皇帝和皇后夫婦如同善財童子,分文不取,積極主動地把中國數得上號的各大品牌全都拉到婚禮上露了臉。婚禮現場成為中國商品最好的展示平臺,各國首腦,王室,政要,商界鉅子,東亞各國名流,親身感受到了中國工業品的精美別緻,紛紛成為中國眾多高階品牌的忠實擁戴。…,

不過,更令整個世界震驚的,卻是婚禮之後傳出來的又一個爆炸性新聞。

中華帝國皇帝鄭宇呼籲在北京出席婚禮的各主要強國領導人,共同舉行一次“友好會議”,協商國際安全合作事宜。

-----------------

這個時候,國際形勢的演變已經複雜到了極點,足以令一切經驗最為豐富的外交家都為止棘手不已。

一九o六年六月,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在奧匈國慶日上宣佈“正式接納”原處於奧匈帝國託管狀態下,法律上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領土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地區為奧匈帝國正式領土。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不但讓沉浸在高加索“光復”之中的君士坦丁堡方面瞠目結舌,也讓柏林方面措手不及。

德國首相皮洛夫當即約見奧匈帝國大使,詢問相關事宜。奧匈方面的態度也很坦率:這只是承認既成事實。

德國一方面把奧匈視為可以在決鬥場上“並肩拔劍”的夥伴,一方面又不想得罪土耳其,左右為難之下只好居中和稀泥,拉著奧匈方面對蘇丹提供了一筆新的貸款,算是勉強穩住了奧斯曼帝國。

不過,巴爾幹的激進分子們已經忍耐不住了。

俄國陷入內戰,德奧開始向東擴張,英法的外交老手們立刻開始四處活動。

1878年的巴爾幹戰爭之後,東南歐巴爾幹地區的眾多小國脫離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獲得獨立。此前,這些斯拉夫人為主的國家基本上奉俄國為宗主國,以對抗德奧支援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現在俄國自顧不暇,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蠢蠢欲動,奧匈又咄咄逼人開始了鯨吞蠶食,巴爾幹國家不得不開始自救。

老練的英法外交家們趁虛而入。

紳士們開啟皮包,拿出一疊疊的檔案,而慷慨的英法銀行家也掏出了真金白銀。在他們的串聯之下,一個泛巴爾幹同盟開始形成。除了羅馬尼亞與德國連成一氣之外,以巴爾幹傳統強國保加利亞,希臘和塞爾維亞牽頭,各小國紛紛加入,結成了一個“北抗奧匈,南對奧斯曼”,維護巴爾幹地區安定的軍事政治同盟。

巴爾幹斯拉夫人並非莽夫。

保加利亞的外交家們藉助國王(出身德意志薩克森-科達-哥堡公國)與德國的聯絡,向柏林傳遞了“善意”的訊號,提出巴爾幹同盟“只為自保”,並非針對柏林方面。

德皇對於維亞納的擅自行動也有些不滿,也並不希望奧匈方面獨吞這塊“肥肉”,也只是含糊其辭,繼續觀望。

塞爾維亞王國則採取了和另一時空類似的“豬肉戰”,在聯盟內宣佈對奧匈“豬肉禁運”,導致奧匈帝國的鹹肉價格短期內就翻了一倍(史實),維也納因此大傷腦筋。

不過,巴爾幹國家並非瘋子,他們深知德國對奧匈的偏袒,故而明智地把主要矛頭對準了相對較弱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巴爾幹的大聯合首先刺激到了仍處於土耳其奧斯曼統治之下的馬其頓,阿爾巴尼亞等地區。由於德奧一直站在土耳其的一邊,這些分裂主義分子對於德奧原本就很是不滿。眼看英法方面積極主動地給與幫助,巴爾幹的“民族主義革命者”們迅速開始了行動。

一時之間,剛剛因為高加索的“勝利”而歡欣鼓舞的奧斯曼帝國收到了一系列不詳的資訊:…,

巴爾幹地區民族獨立分子日漸活躍,大肆襲擊當地政府乃至駐軍,截留稅收,鼓動抗稅。

本來明面上處於德奧同盟的意大利王國,這個時候也有些態度曖昧。

義大利之所以加入德奧同盟,原因是1882年與法國爭奪突尼西亞失敗。面對更加直接的意法矛盾,乃至與法國之間在薩伏伊和尼斯方面的齟齬,義大利不得不尋求德奧同盟的支援。

義大利本身一直對奧匈帝國方面佔據蒂羅爾地區不滿,也垂涎於奧匈控制的達爾馬提亞沿海地帶,奧匈與義大利聯合則主要是出於對抗俄國的壓力,為的是在俄奧發生戰爭的時候,南面的義大利不拖後腿。

現在俄國陷入內戰,奧匈壓力陡減,頓時露出猙獰面目,一舉吞併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又開始進一步做著蠶食塞爾維亞的準備。

俄國的威脅已經消除,奧匈對於義大利這個三心二意的“盟友”也開始轉變態度。

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在心裡是痛恨義大利的。

普奧戰爭之中,狡猾的普魯士人與義大利結盟,南北夾擊奧匈,奧匈雖然在南部戰線打敗了義大利的軍隊,卻最終敗給普魯士,不得不向義大利割讓了維尼託地區。

儘管在1882年迫於俄國在巴爾幹的咄咄逼人,奧匈帝國接受了義大利的同盟請求,但弗朗茨一世其實始終在惦念著自己手裡丟掉的義大利諸省。

他本人對義大利的痛恨,還有一樁私人恩怨:他摯愛的妻子,人稱“茜茜公主”的皇后伊麗莎白就是死在意大利人的刺殺之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了遏制巴爾幹同盟,原本因為波斯尼亞事件而有些不睦的奧匈和土耳其不得不攜起手來。兩國的接近,讓與土耳其在利比亞問題上矛盾重重的義大利更是憤恨不已。

就在此時,法國外交家們在羅馬頻頻活動,向義大利的政府高官送上大筆的法郎,鼓勵意大利人把“利比亞這一義大利的天然殖民地”從土耳其人的手中奪過來。義大利工業幾乎2/3的煤炭來自法國,面對眼前的形勢,義大利的態度曖昧了起來。

英國見機果斷加入,很快與法國人一起,和義大利大使在倫敦簽署了《倫敦密約》。該條約規定,一旦義大利與土耳其方面發生衝突,英法將迫使德奧中立,否則就會站在義大利方面對抗德奧。

得到了英法力挺的意大利人開始在利比亞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的態勢,甚至出動戰艦,頻頻窺視土耳其人佔領下的阿爾巴尼亞地區。

德國人面對此情此景頓感頭疼不已。

意大利人和奧地利人宿怨很深,意大利人拉著奧匈對抗法國人,奧匈為了對抗俄國人穩住義大利。現在俄國自顧不暇,奧地利人銳意向南,法國人又極力拉攏意大利人,意大利人則對土耳其人的利比亞和阿爾巴尼亞垂涎不已,巴爾幹人又結成同盟對抗奧土的蠶食,中間又混雜著英法俄各國,局面之錯綜複雜令威廉二世和他的臣僚目眩神迷。

眼看另一時空於1911年爆發的意土戰爭就要提前上演,奧匈帝國派出特使— 斐迪南皇儲前往斡旋。不過皇儲在斡旋途中,為了視察新領地而選擇了經波斯尼亞前往羅馬,結果在波斯尼亞街頭遭到塞爾維亞秘密激進組織“國防會(即後來刺殺斐迪南大公的“黑手會”前身)”刺客的襲擊,雖然沒有受傷卻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被這一事件驚嚇,七十七歲的老皇帝險些暈倒。

他是個不幸的人。

1889年,他唯一的兒子魯道夫皇儲與情人殉情而死。1899年,他摯愛的妻子皇后伊麗莎白被意大利人刺殺。

斐迪南皇儲是他三弟的兒子。現在這個唯一的繼承人又險些被塞爾維亞人刺殺,老皇帝簡直憤怒欲狂。

正直無畏的斐迪南大公依然堅持前往義大利斡旋意土爭端,但老皇帝卻不容奧匈的尊嚴被“小小的”塞爾維亞所玷汙。

皇帝立即向巴爾幹同盟發出外交照會,要求他們清查極端組織,“停止一切針對奧匈帝國的敵意宣傳和活動”。

這一次,柏林也不得不重視奧匈老皇帝受辱的自尊和情感,威廉二世一再發電慰問,並責令德國駐貝爾格萊德公使“與維也納保持一致”。

面對德奧的強大壓力,巴爾幹同盟內部傾向於妥協。塞爾維亞人雖然民族情緒高漲,卻也知道孤掌難鳴之下難以成事,不得不忍痛接受了奧匈方面的要求。

不過,土耳其青年黨方面也抓住這一機會發動起了對北部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等地民族獨立勢力的鎮壓。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民族獨立武裝與來勢洶洶的土耳其新軍,庫爾德人“哈米迪耶”武裝展開激戰,並且得到了北面塞爾維亞王國的支援。

土耳其人面對巴爾幹同盟,不得不尋求奧匈方面的合作,但奧匈本身並不想與土耳其方面分享巴爾幹太多好處,樂得看土耳其吃癟,自然是口惠而實不至。巴爾幹半島的三岔口撲朔迷離,開始捲動進越來越多的力量。

巴爾幹叛亂讓原本就由於高加索軍事行動國庫如洗的土耳其雪上加霜。為了彌補虧空,蘇丹宣佈了龐大的“稅收重整”,一方面把矛頭對準了二等公民的基督徒和猶太人,一方面對伊斯蘭社會下手,徵收名目繁多的各種稅收。

哈米德二世輕率的舉動引爆了潛藏的火山。

這位以**殘暴著稱的蘇丹,在統治初期用“立憲”穩定了局勢,卻很快背棄承諾關閉國會,廢除了憲法。儘管他依靠龐大的特務組織肆意鎮壓反抗,排斥異己,土耳其國內的民族主義勢力卻始終沒有停止活動。

土耳其青年黨,在此之前已經成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之內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甚至讓蘇丹本人也深為頭疼。該黨以建立近代民族國家為宗旨,反對蘇丹**體制,維護國家統一。

儘管蘇丹利用“收復高加索”的軍事冒險贏得了一部分聲望,但巴爾幹的亂象,蘇丹的橫徵暴斂,尤其是放縱庫爾德人血腥屠殺亞美尼亞人,讓土耳其青年黨,尤其是其中的自由主義派別深為不滿。

蘇丹的特務組織察覺到一些苗頭,剛愎自用的蘇丹立即對土耳其青年黨展開行動,扣押了多名領導人。

到了這一步,土耳其青年黨人和土耳其的其他革命組織已經無法等待。

一九o七年元旦,土耳其青年黨發動兵變,推翻了哈米德二世蘇丹的統治,宣佈恢復1878年憲法,以國會作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並推舉恩維爾帕夏出任首相。

另一時空一九o八年的土耳其立憲革命提前暴發。

土耳其的內亂讓巴爾幹分裂分子看到了機會,也讓英法方面欣喜若狂。

他們深知土耳其青年黨和德國淵源甚深,並沒有把賭注押到新政府上,而是四下串聯,攛掇意大利人和巴爾幹聯盟“行動起來”。

-------------

就在這個時候,德法兩國因為“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發生了嚴重衝突。

一九o六年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議實際上是法國人佔了便宜,這讓自視甚高的德皇深為不滿。

而法國方面,民族情緒高漲的法國民眾對於政府的“妥協”也是深感不滿。法國政府正為左右兩翼在蘇維埃俄國問題上尖銳對立而苦惱不堪,在此情況下決定利用摩洛哥來提升政府威望,遂佔領了摩洛哥的烏季達,隨後又在卡薩布蘭卡強行登陸。法國人的步步緊逼引發了摩洛哥首都反法起義,憤怒的摩洛哥民眾毆打法國僑民,焚燒法國國旗和商品,法國趁機宣佈“護僑”,佔領了摩洛哥首都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