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 公正的支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六章 公正的支柱

“下面我將和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我們這個國家最根本的治理手段:權力和法律。更新而這,也和我們每一個國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皇帝的聲音,就這樣迴響在城市的上空,隨著無線電波向著四面八方延伸開去。

“我相信,你們中的很多人都知道包青天。坦率地說,我也很佩服這位先輩:鐵面無私,明辨忠奸,不懼權貴,為民洗冤。儘管歷史上的包青天到底是怎麼樣我們還無法完全確定,但至少演義和戲臺上的他,有足夠的智慧和膽識來對抗黑暗,自然也就被一代代的人民賦予了越來越高的讚譽,也被寄託了我們對於政府的期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雖然我們被包青天的故事所感動,但縱觀歷史,這個民族絕大部分的官員,是不是真的具有包青天的才能和品德?那些嘴上說著‘為民請命’,‘官清如水’,‘明鏡高懸’的官員們,自稱以開封包拯為楷模,也很樂於被稱為‘青天大老爺’,但他們真的當得起這個稱呼嗎?”

“非常不幸地,儘管我們都期待著政府的上上下下都是包青天一樣的清官,但事實就是如此殘酷:歷朝歷代,絕大部分官員都不是包青天。他們或者才能不足,或者德行有虧,或者想做包青天卻被權貴打壓,鬱鬱而終,不得伸展抱負。可見,包青天雖好,卻不常有,甚至可以說過於少見。也是因此,人們才越發嚮往包青天。”

“可這樣一個稀罕物,能作為我們國家政治的依靠嗎?我們的國民,要保護自己的權利,能夠真地依靠如同包青天一樣的官員嗎?如果一個社會要依靠包青天來對抗權貴,為民請命,在一片汙濁之中我自清,那對國民來說到底是一場喜劇,還是一場悲劇?又是什麼讓我們的傳統社會中,真正的包青天少之又少,反倒是‘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

“總結一下歷史,結論是殘酷的: 我們只能依靠包青天,又偏偏很難真正遇到包青天。偶爾出來幾個,又被這個強大的體制淘汰掉了。”

人們面面相覷,很多老學究心有不甘,卻又偏偏無可奈何。

事實就是如此殘酷:千百年來,無非就是那一個包青天,或者再多算上一個海瑞。清官有多少?大部分官員是真的不貪,還是吃相沒那麼難看?所謂的正義,到底要去哪裡去找?

“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記起來,當年林正道在甘肅主持重新整理政治,打擊黑惡,也曾經被稱為‘林青天’,‘當代包拯”,張鐵堅被稱為’當代展昭’。在這裡,我並不諱言我對林正道和甘肅很多官員們的感謝,是他們改變了甘肅的面貌,為甘肅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提升了甘肅國民整體的福祉,這毋庸諱言。但問題是,為什麼這個現代青天,這麼快地,就從法律的維護者變成了法律的破壞者?為什麼可以無視公平和正義,粗暴地損害無辜國民的利益,卻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獲得庇護?是什麼讓‘青天’變成罪人,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對形形色色的‘青天’失望,最後產生懷疑?”

“我思考了很久,終於在昊天的啟示下明白了一些東西。”皇帝平靜地說道,“在這樣的高壓社會裡,一切的民間矛盾,都只能訴諸於求助權力。被權力迫害的,就求助於更強的權力。人們歌頌的也就只是包青天,而從不期望於公正的法律。因為法律只是權力的附屬物,是權力者個人意志的玩物,法律沒有自己的尊嚴。”…,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國民維護自己的權利就只能依靠官員的個人覺悟和能力。包青天也就應運而生。他們本身有英雄情結,以為民請命自許,擔負著對抗體制的責任。更新而在這個權大於法的社會裡,他們要對抗權貴,就只能依靠更高等級的權貴。因為法律說到底是依附於權的。包青天如果沒有皇帝撐腰,他也只能被人玩弄;其他青天如果不能獲得最高權力者的庇護,最後也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這樣問題就來了:包青天要有很高的道德,很高的才能,很強的勇氣,他要為民請命,對抗權貴,甚至無法依靠法律達到自己的目的,只能依靠更高等級的權力來支援。那麼包青天又要會做事,還要會討權力者的歡心,會做人,還要剛直不阿,能對官場裡盤根錯節的各種關係給與無視。他還要善於辨別權力者的忠奸善惡,手腕魄力,辨別權力者能否長期保持自己的權力,還要面對自己的靠山一旦謀取私利,自己到底要不要繼續追隨這些靠山,或者被拋棄,身敗名裂的艱難選擇。這樣彼此衝突的要求之下,有幾個人能做到包青天?這其中又有誰真地能一直做包青天?”

在各個鎮子,縣城的廣播點,很多大字不識的老百姓早已聽得稀裡糊塗,完全不明所以。一些聽得有點明白,又有點糊塗的在旁邊添油加醋地解說。

但很多官員,知識分子,軍人們,都聽懂了。

“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社會不再依託權力,而是依靠嚴密的法律系統,只要按照法條和判例,罪行可以得到審判和懲罰,國民的利益可以依法維護,官員們並不需要有太高的才能,他們只需要按照規定做事,因為他們違法了也會很順理成章地被法律懲處。在這樣一個社會裡,還需要包青天嗎?需要那些光芒四射,一個人去對抗一大群權貴,對抗整個官場的英雄嗎?這樣一個法治社會,和一個法律附屬於權力,國民只能徒勞地尋找包青天的社會,到底哪一個對國民整體利益更有保障?”

“很多人對我說,法律不可靠,遠遠不如陛下您可靠。包青天沒有,但陛下您就是最大的青天。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往往照顧不到情況的變化,而人可以。所以說,法制要搞,但法律還是靠人,根子還是在於人治。陛下您選拔優秀的官員,並且勤加教育和訓導,讓他們感動於您的憂國憂民,學習您的治國思想。官員制訂和掌握法律,這樣彼此協調,就可以兼顧這些問題。”

“我並不否認,官員們需要有更高的道德水準,需要更多自律,需要更高的專業技能,需要對國家忠誠,需要對國民有樸素的感情。但我要與各位分享我的看法:這一切是我們所需要的,但不能稱為我們所依靠的。國家,不能把政治運轉依託在官員的個人素養之上,而是首先要依靠法制。至於我本人,雖然我一向以服務國民,忠於國家民族為信仰,卻從不認為自己完美無瑕,也並不能確定自己可以永遠沒有任何一點點私心。我從不謀求毫無制約的,凌駕於一切法律、道德、原則和信仰之上的權力,而只希望自己可以合理合法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不可否認,政府儘管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也在始終學習依法治國,但距離真正實現這一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蘭州事件給了我們一個警示,同時也是機遇。在未來,我希望我們的國民,都能夠秉持法律觀念,遇到自己的利益受損,無法解決,首先應該考慮以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其次才是訴諸於權力,包括政府,包括民意代表機關。”…,

“當然,這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們努力的方向已經明確:司法獨立必須得到嚴格執行。警政,檢察,司法彼此的監督制衡,也絕不容易破壞。任何人,無論打著什麼旗號,公然踐踏法律,破壞社會的公正,就必須得到法律的制裁。”

無線電波,在天空之中激盪,在雲層與地面之間反射,匯合成強有力的脈搏,彷彿巨人的甦醒,血管中奔湧著前所未有的活力。

--------

“在這裡,我還要問一問我們所有的法律工作者:到底是什麼讓千百年來我們的同胞只能寄希望於包青天,甚至不那麼貪的‘清官’?為什麼國家建立這麼久,法治搞了這麼久,國民心中的‘青天’情結還是這麼重?這一切的責任難道就僅僅在於政府中的某些人,在於政府的某些施政?”

律師們,法官們,檢察官們,警察們,都是面色凝重。

“我們的法律,到底能不能保護廣大國民?你們作為法律的維護者和參與者,到底有沒有對國民提供足夠的服務?為什麼國民寧願乞求並不靠譜的青天大老爺,而不願意去相信法律才能保護他們?為什麼他們會為某些官員肆意踐踏法治的行為叫好,而對某些人維護法律的行為視若仇讎?”

“這裡面的原因,我想有很多。首先,我們的社會處於從人治向法治的轉型之中,法律體系也是從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過程裡,一步步向前發展。與其說法治不可靠,不如說現在的法律有缺陷,還不完善。那我們要做的就不是拋開他,或者對官員有利的時候就用法律,不利的時候就不用法律;對某些無權無勢的人就用法律,對其他有權有勢的就不用法律。官員也好,普通人也好,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即使是帝國皇帝,我也受到相關法律的約束,受到憲法的約束。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持續努力完善法律,貫徹法治,改善立法,加強執法。我們不能嘴裡說著法治,卻做著踐踏法律的事情,而其他人對此視而不見,甚至大開方便之門。”

“又有人說,蘭州問題,擺明了法庭也不可靠。司法獨立只是空話,還是和政府穿一條褲子。警政,檢察,司法,原本是互相制衡監督的體制,搞到現在卻是一家親,這樣的體制不如徹底拋棄。與其這樣遮遮掩掩,不如光明正大地合到一起。”

“我的看法也並不複雜:與其因噎廢食,不如堅持改革。法律有問題的,我們修訂法律;憲法有阻礙,有漏洞,有不合乎時代要求的,影響了國民福祉的,我們根據憲法中修憲的規定,謹慎地修憲;執法部門有人執法犯法的,司法部門有人罔顧法律的,檢察部門有人喪失公正立場的,那就依法追究責任。”

“這就好比我們每天要吃飯才會健康,不能因為現在做出來的飯難吃,就改不吃飯了,而是要爭取越做越好吃,身體才會越來越健康。”

聽到這裡,不少農民都發出會心的微笑。

老農們吧嗒著菸袋,聽了這麼久,就這句話最懂啦!看來陛下說的這法律是個好東西,回頭找先生講講,咱們能不能也給陛下幫把手?既然這玩意比包青天靠得住,那硬是要得!

法政專業,尤其是幾所法政大學的學生,此刻已經是壓抑不住的激動。當年先帝提倡法治,開設法學科,乃至建立法政學校,很多熱血青年投身法律事業,可這些年多經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也經常從些師兄處聽聞法律界的重重黑幕,不盡如人意之處,不由得也多了幾分鬱悶。甘肅偽證案逐步露出冰山一角,這些熱血青年無不憤怒不已,可大部分卻是緘默不語。…,

這事情,毫無疑問是中國法律界的一大醜聞。可又能如何?畢業之後,很多人要去法院,去司法部,去各級政府部門,如果履歷裡留下汙點,前途怎麼說?

到了現在,皇帝已經把官僚政治的大鍋蓋掀開,把法律界重重的幕布揭開,以最為直接的方式,對這個國家的民眾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依法治國。也拿出了自己的誠意:涉嫌觸犯法律的權貴們,都將依法被懲處,而未來,法律將大於權力。

-------------

最高法院。

首席**官田振明抬起頭,看著牆上的畫像,回憶著二十八年前從牛津法學院博士畢業的場景,回想著自己在英國事務所,在香港事務所的經歷,以及在國內歷經坎坷的風風雨雨,露出了一絲笑意。

一切的努力,幾十年的心血,數不清的妥協,忍辱負重,巧妙周旋,在兩代統治者光芒之下的堅持,一切的一切,從這一刻開始,終於得到了背書。

皇帝,對他的全體國民,以最為直接和公開的方式許下了承諾。

那這就是這個國家的意志,無可改變。

--------

“有人說,我是窮人,花不起錢,請不起律師。沒關係。我已經委託帝國律師協會,設立了法律援助組織,並建立了法律援助基金,利用這個機制,對需要法律援助,符合法律援助條件,但沒有經濟實力承擔律師費用的國民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我個人將首先捐獻五千萬華元。這個法律援助基金,將透過購買我國上市的本國股票,債券的方式獲取收益,以收益支付法律援助相關的費用。律師協會已經透過了規定,所有的註冊律師,每年都必須完成至少三個法律援助專案。如果法律援助沒有完成指標,或者其法律援助專案被當事人投訴,並經律師協會判定有重大責任,則第二年無法透過律師資質檢查。”

“這個體制馬上就會啟動,我國共計四萬六千名註冊律師,都會進入到這一體系之中,成為面對全體國民的法律援助者。未來,我們的法律教育還會得到最大的重視,我們的法律教育系統會擴大,律師也會越來越受人尊敬。”

“請各位牢記:律師,並不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無良訟棍。我們固然不否認,的確有無良律師的存在,但這並不妨礙律師整體對於社會承擔有重要責任。在未來,這種責任還將越來越重大。當有一天,國民們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之時,第一時間想到律師,而律師也可以很及時地介入,並且能夠幫助國民合法地維護利益,法庭依法給與公正的判決,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就是真正的和諧社會。”

“說到這裡,我也要提醒我們的律師,乃至一切法律從業者。”皇帝的聲音頓了頓,而某些聽眾則是神色一整,“作為律師,雖然你們的工作從形式上看起來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但這並不等於你們可以拋棄自己在道德上應該承擔的責任。尤其在社會的轉型期,你們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國民對法律的道德判定。如果你們片面追求利益,忽視最根本的公平與正義,就會導致國民對於法律體系產生道德上的惡評,對整個律師群體產生惡評,而最終惡化國家整體的法治環境,也會讓你們自己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司法方面,我已經與最高法院方面進行了交流,帝國司法將引入公民陪審團制度。也就是最終審判將不再由法官作出,而是以隨機抽選的,與案件沒有利害關係的,一定數量的有選舉權的國民擔任公民陪審員,以投票表決的方式作出審判決定。”

“這一制度將首先在部分城市試行。未來,司法的獨立與公正,也將依賴於我們的公民。來自公民的審判將取代法官的審判,而它還會受到媒體的監督。這將是我本人,以及最高法院勾畫出的未來帝國法治的藍圖。也許他還不夠完善,還需要很多的工作,但我們的目標已經明確:依法治國,司法獨立,公民審判。”

“這就是我與各位分享的第五個問題:國家治理的首要手段是法律,法律高於權力,而我們將共同努力,把這些落到實處。”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