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1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2章 我國承諾保持中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2章 我國承諾保持中立

6月26日,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與法國外長塞澤爾,應邀聯袂訪華。

因為德國的存在和壯大,使得英法這對宿敵走的越來越近,最後,不得不穿上同一條褲子。

德國修築巴格達鐵路的計劃,直接觸犯了英國在西亞、北非和印度的利益。德國在非洲的侵略計劃,和在南美的傾銷政策,也同英國發生尖銳的矛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德國還積極加強海軍,力圖和英國爭奪海上霸權。德國的步步緊逼,使得英國漸漸向法國靠近。

法國統治著摩洛哥的大部分國土,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訪問摩洛哥的丹吉爾港,發表挑釁性演說,提出要“維護”摩洛哥的主權和獨立。

在那次摩洛哥危機中,英國力挺法國。

法國企圖從德國手裡收復普法戰爭中丟掉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為此積極準備“復仇”戰爭,兩國又在北非爭奪摩洛哥,更有著尖銳的矛盾。

德法之間的矛盾,也促使法國向英國靠攏。

1906年,英法兩國簽訂協約,法國承認英國在埃及的特權,英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權。

兩國又調整了在紐芬蘭海岸、甘比亞和尼日、暹羅、馬達加斯加和新赫布裡底斯群島的矛盾。之後,兩國越走越近。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發反對殖民統治的人民起義,法國以恢復“秩序”和保護僑民為由,佔領非斯。

德國不容法國獨佔摩洛哥。7月1日,德國炮艦豹號駛進摩洛哥的阿加的爾港,隨後巡洋艦柏林號,也出現在摩洛哥海面,德法戰爭迫在眉睫。

英國再次支援法國,聲稱在摩洛哥問題上英國不惜與德國一戰。在英國的壓力下,德國不得不同意與法國談判。

11月,雙方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法國為摩洛哥的保護國,法國把法屬剛果的一部分割給德國作為“補償”。

從1911年起,德國每年都透過新的軍事法案,增加大幅軍事預算,這逼得英法兩國越來越親密,兩國高層能一起訪華,就是德國逼迫的結果。

丘吉爾與塞澤爾訪華的目的是,將中國拉進協約國陣營中,最低要求是中國在未來的戰爭中保持中立。

那樣英法在遠東的殖民地能保持安穩,使得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儘量促使中俄兩國和平解決兩國領土問題,使得沙俄能全力西顧,進攻德國。

中國總統已經向兩國大使提出了條件:第一,與沙俄領土問題,第二,租界問題。

6月26日,丘吉爾與塞澤爾抵達北京後,中國內閣總理徐世昌為二人舉行了儀仗隊檢閱儀式,又安排了盛大的晚宴。

翌日,兩人與徐世昌、唐紹儀舉行會談,雙方各自闡述了意見,中方表示,無意介入歐洲戰爭,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中國最大可能是保持中立。

“中國最大的對外出口單項,依次是大豆、生絲、茶葉,去年我國外貿總額5587萬英鎊。主要供應德、法、英、美等國,德國進口總量又佔中國出口總量的一半。所以,我國不會輕易加入協約國陣營。”

徐世昌說完,丘吉爾道,“如果因為加入協約國集團,而使中國經濟受到損失,英法兩國願意補償。”

“閣下,也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有不平等條約及租界問題,以及與俄國領土問題。”唐紹儀道。

塞澤爾馬上道,“這些問題都可以談判解決,明天的會議,我們可以叫上俄國公使雷薩爾參加。”

英法發現中國沒有用戰爭解決問題的傾向,都松了口氣。事實上,他們對維持租界已經沒有多大意願了。

此時的租界名存實亡,不但中國軍隊說進就進,各國連法外治權都實質上失去了,如果中國此時強制收回租界,而不是透過談判的方式,各國只能乾瞪眼,誰也沒有實力派軍隊過來。

當晚,丘吉爾與塞澤爾,在英國使館約見了俄國公使雷薩爾,跟他通報了今日的會談結果,三人秘密磋商,研究對策,然後丘吉爾讓雷薩爾與彼得堡方面溝通。

“中國已經變的文明,這很好,千萬不要再讓他們回到過去的野蠻狀態,你們確實佔了中國不少領土,未來,沙俄如果不想兩面作戰,就必須與中國洽談領土問題。”丘吉爾警告雷薩爾道。

28日的會議,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法國駐華大使馬世理,與俄國公使雷薩爾都參加了。

讓沙俄吐出領土,難比登天,但今日凌晨,丘吉爾與塞澤爾聯名給尼古拉二世去電報,逼迫沙俄改變態度,尼古拉二世終於鬆口了,表示領土問題可以談判。

上午的會議,英法為了保障自己殖民地的安全,為了達成中俄和平協議解決領土爭端,以便於沙俄的軍隊能集中到歐洲去,丘吉爾與塞澤爾站在中方一邊,不斷向俄國公使雷薩爾施壓。

雷薩爾則不斷給沙皇去電報。

下午的會議進行兩個小時後,薩拉熱窩的槍聲傳了過來,會議中斷。

28日下午一直到29日凌晨,協約國兩個高層丘吉爾、塞澤爾,與國內以及俄國的電報溝通就沒有停過。

丘吉爾、塞澤爾已經敏感地意識到了,在德國已經準備好戰爭的情況下,斐迪南大公遇刺,恐怕會導致連鎖事件發生,那麼,沙俄就變的極其重要而關鍵。

如果歐洲發生大戰,俄國要是不能在德國的東線重兵參與,簡直不可想象。

所以,對於尼古拉二世的擔心,他們均給與安撫,並保證如果中國進攻沙俄,英法必然會組織兵力,從殖民地北上進攻中國,兩國遠東艦隊會合力進攻中國海軍。

北京時間29日上午,雙眼佈滿紅絲的丘吉爾、塞澤爾、雷薩爾,在上百名記者見證下,與中國外長唐紹儀籤訂協議。

英國將上海、漢口、天津、鎮江、廣州、廈門等六處租界歸還給中國,並與中國解決了威海衛遺留問題。

法國將上海、天津、漢口、廣州和湛江租界還給中國,並將廣州灣軍事基地歸還中國。

沙俄將天津租界、漢口租界歸還給中國。

中國承諾在將來的戰爭中保持中立,以及組建談判團隊,赴彼得堡談判解決與俄國領土爭端。

四人還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午,中國總統林重舉行宴會,招待丘吉爾、塞澤爾,以及英法俄三國使節。

“我已經收到了發生在薩拉熱窩的刺殺事件,不知道這件事會不會導致戰爭的爆發,如果戰爭不幸真的爆發了,”

林重看著丘吉爾、塞澤爾俄國公使雷薩爾等人笑道,“幾位先生,如果有需要,記得來找中國買軍火,我們的產能還是不錯的,但自己又用不了。”

大家一起笑著附和,丘吉爾微笑道,“如果戰爭真的爆發,中國要大發橫財了,不知道我現在能否在中國的兵工廠中入個股份?”

哈哈哈,大家一起大笑,林重又對雷薩爾道,“雷薩爾先生,你們與日本發生戰爭時候,忠義軍給你們供應的軍火,從來都是非常準時,而且保質保量的,是吧?”

雷薩爾笑道,“是的,這個我可以作證,如果丘吉爾閣下真的想入股,我想他需要花費大價錢了。”

酒會的氣氛非常愉悅,林重當場就點將外交部歐美司司長顧維鈞,讓他準備赴俄談判領土糾紛。

顧維鈞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12年回國後,在外交部任職。

酒會結束,下午,丘吉爾、塞澤爾就火急火燎離開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