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再生之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略決策(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略決策(中)

無限科技對於486微處理器及其486電腦相關技術,現在都處於保密的狀態,之前與中國國內五家廠商的合作,也都是高層秘密合作,並簽訂了協議在無限科技公開釋出486之前不得洩密。

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等到486微處理器及其486電腦推出後,能夠打得英特爾公司一個措手不及。等到英特爾公司緩過神來,無限科技也能夠有時間初步站穩腳跟。雖然憑藉著無限科技的486比英特爾公司的386先進的多,而英特爾公司自己秘密研製的486,還是剛處於前期階段,根本來不及研製出來,無限科技的486還是肯定能夠佔領市場的,但能夠多爭取一些時間和優勢,不是更好麼?

因為這樣,所以如果與康柏公司的合作不能夠成功,反而把無限科技正在研發486微處理器、準備推出486電腦的秘密,讓英特爾公司提前得知有所準備,那無限科技的486微處理器及其486電腦上市的程序就會困難的多。

況且,康柏公司推出386電腦才一年半的時間,在這386電腦上面他們還沒有賺夠錢,怎麼會冒和英特爾公司鬧僵,丟失386電腦市場的風險,來支援無限科技這個剛剛進入pc電腦硬件市場的“新手”,及其推出的486這種還不知道效能究竟怎樣、市場接受度如何的新產品呢?

所以現在與康柏公司合作的機會很小,康柏公司並不是無限科技挑選戰略合作伙伴時的首選目標。

ibm公司不行,paq公司也不行,hp公司又怎樣呢?當然不行!而且hp公司比ibm和paq兩家公司,更加的不適合作為無限科技的首選戰略合作伙伴。

這是因為hp公司真正把pc電腦業務作為其公司的支柱產業,那是九十年代以後的事情。1994年,惠普pavilion個人計算機的推出,標誌著惠普已經非常成功地,進入了剛剛萌芽的家用電腦市場。

之前hp公司雖然也生產和銷售計算機,但主要卻不是pc電腦,而是其自己研發的非主流計算機。而且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 hp公司的三大支柱行業――電子檢測裝置、計算機、計算機辦公設備,尤其是以計算機辦公設備的生產和銷售業務方面為重要。

而在計算機辦公設備行業,作為世界五大計算機辦公設備廠商之一,hp公司、wish公司作為競爭對手,之間已經結下了矛盾。現在無限科技企業冒冒失失的,去找hp公司合作,讓其支援自己的486微處理器,這不是找人潑冷水麼?hp公司不但合作的可能性不大,肯定把無限科技研發486微處理器、準備推出486電腦的秘密,給洩漏的一乾二淨。所以把hp公司作為首要戰略合作伙伴,也是行不通的。

這三家公司都不行,那剩下的只有dell公司了。那dell公司的情況,又怎樣呢?

歷史上,1989年英特爾公司486微處理器面世後,趁著康柏公司猶豫不決的當口,dell電腦公司一分鐘也不遲疑,幾乎與英特爾486晶片同步發動銷售攻勢。dell公司自此“一鳴驚人”,“dell 486”品牌讓使用者趨之若騖,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大電腦廠商,並且其在全球pc電腦市場的份額,逐漸趕上了ibm和paq公司。

除搶先抓住486機遇之外,dell電腦公司還發動了所謂銷售方式的“配銷革命”,發明了直銷模式。dell公司不僅率先把486電腦推向市場,而且打破了由製造商、經銷商、零售商層層轉銷的傳統模式,直接把產品銷售給終端使用者,價格比其他廠商同類產品便宜二三成,頓時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 電腦業界被這場猛烈的攻勢擊昏了頭,虧損和倒閉的企業不計其數,連ibm公司、康柏公司、王安公司和菲利普公司都出現鉅額虧損。

戴爾公司的超效運營模式,使它成了世界上最賺錢及規模最大的個人電腦生產商。至1996年底,dell電腦公司的年利潤收入達到100億,僅在inter網上的日營業額就從100萬猛增至200萬美元。後來到九十年代後期,藉著網路經濟的潮流和網路深入人們的生活,dell公司更是超越ibm和hp-paq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個人電腦供應商,雄居pc機“市場霸主”的寶座。

另外,dell公司是戴爾在1984年創立的,85年推出了其第一款pc電腦。此時的dell公司還不屬於電腦市場的巨頭,還處於發展剛起步的階段,作為公司創立時間差不多的無限科技,找這樣的公司合作,也能更加方便和更加有利。

對於先進技術的敏銳眼光,對於市場銷售的超凡把握,又是一家處於起步階段的電腦公司,無限科技要在國外特別是美國市場上尋找一名戰略合作伙伴,首選目標除了dell公司之外,還有其它更好的目標麼?顯然沒有!

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dell公司是在1988年2月15日正式上市的,現在1988年剛剛來臨,對於dell公司股票的收購,自然也是在張少傑的計劃當中,這對於雙方的穩定合作也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因素,時機恰到好處。

而且要知道,歷史上如果誰在dell公司1988年首次公開募股時,每股發行價僅僅為8.5美元,購買了它的股票並一直持有,那他的這筆投資就已經增值了45000%,也就是450倍的回報,就衝這個張少傑也不會放棄。

決定在國外乃至全球電腦市場上,選擇dell公司作為戰略合作伙伴之後,張少傑和無限科技要考慮的問題,是486微處理器及其486電腦推出後,在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和相應的競爭策略。

在pc電腦cpu微處理器上,無限科技將要面對的,是實力強大也是唯一的競爭對手――intel公司。

或許有人會問,amd公司怎麼不算呢?可你要知道,amd公司是製作存儲芯片起家的,88年的此時,amd是一家快閃記憶體、eprom、網路、電信和可編程邏輯晶片的重要供應商。而amd公司開始進入pc電腦x86晶片行業,是在1991年3月amd推出am386微處理器系列,成功打破了intel對市場的壟斷。

所以現在關於cpu晶片的競爭對手,不用過多的去考慮amd公司。而其它的pc電腦cpu晶片廠商就更不用提,自然還是沒有。

既然最主要也是唯一的競爭對手是英特爾公司,而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限企業自己的情況,張少傑自然是瞭解的很清楚,那麼對手英特爾公司的情況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cpu晶片相關的技術產品方面,1988年國際電腦市場上,是386電腦橫行的時代。英特爾公司在1985年推出80386dx晶片之後,現在其386晶片的頻率時鐘頻率,由原先的12.5mhz,去年年底已經提高到了20mhz。

光看已經推出上市的產品是不行的,當然還需要瞭解英特爾公司正在研製的,有哪些技術產品,而這方面熟知it歷史、前生又是英特爾公司高層的張少傑自然知道。站在1988年1月這個時間角度來看,英特爾公司正在研究的,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技術產品。

處於研發後期,在1988今年就要推出上市的技術產品,有兩個。一個是原本在1988年上半年,英特爾公司將會推出的25mhz頻率的386dx晶片。另一個則是1988年下半年推出的80386sx晶片,這種晶片是市場定位在286和386dx之間的一種晶片,其與386dx的不同在於外部數據總線和地址總線皆與286相同,分別是16位和24位(即定址能力為16mb)。說的形象點,386sx晶片與386dx晶片的市場定位,有點像賽揚cpu和奔騰cpu的市場定位,386sx晶片針對的是低端廉價晶片市場。

處於研發前期,在1989明年和1990後年就要推出上市的,也有兩個。一個是原本在1989年4月由英特爾公司推出的80486 25mhz晶片。另一個則是1990年推出的80386 sl和80386 dl都是低功耗、節能型晶片,主要用於便攜機和節能型桌上型電腦。

在pc電腦微處理器市場上,英特爾公司是一家獨霸,處於壟斷地位的。但此時的英特爾公司也有麻煩,那就是1987年4月amd向intel公司提起法律訴訟,如今這個訴訟依舊在進行當中。原本歷史中這場法律訴訟長達五年,直到1992年2月才宣告結束,其結果是amd公司贏得官司,amd獲得了製造和銷售全部am x86系列處理器的權力。

針對英特爾公司這個競爭對手的這些情況,無限科技企業必須有針對性的行動和操作才行。而在這之前,張少傑招集李夢欣、秘書小林、周興、王虹、張忠謀、徐世昌、徐祥、王志東等人,開了一個小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