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開局拆穿連環計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如今要面對的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六章 如今要面對的問題

“二弟說得不錯,整個天下太平之地有兩處,一處是遼東,還有一處,便是江東,遼東太平,便是因為有公孫度和公孫康的治理,再加上遼東等地本就偏遠,遠離中原紛爭,以至於吸引不少名人跑到那裡避禍。”

曹操指著遼東的地圖,看著沈川說道,這一點沈川是相當清楚的,曹操在擊敗了袁紹之後,就接管了袁紹的地盤。

而遼東等地原本就由公孫家來掌管,在董卓之亂的時候,公孫度就割據遼東,自封遼東侯。

而後公孫度死了,公孫康繼位,公孫康繼位之後做了一件事,保證了公孫家在遼東的地位,那就是擊殺了袁熙和袁尚兩位袁家兄弟,並且將他們的首級獻給了曹操。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公孫家保住了他們在遼東的地位,公孫康也被曹操拜為左將軍,只不過和別人不同的是,公孫康在聊東西就享有很大的特權,如同他的父親公孫度一樣。

“而江東太平便是因為自從孫策進入江東之後,整個江東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戰爭。”

“和他們打得最兇的也就是劉表,劉表那個人年紀又大又安於自保,所以在江東和劉表的戰爭中,雙方基本都是些小摩擦。”

“不知道二弟打算用什麼辦法讓那些江東世家將吃進去的錢財吐出來?要知道世家可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讓他們賺錢容易,想讓他們將賺的錢吐出來可就難了。”

曹操想了想,然後看著沈川問道。

“大哥放心,我自有辦法。”

資本家的那些手段沈川可是見識過的,對於如何讓世家將錢吐出來,他心中早就有了打算看著曹操胸有成竹地說道。

“既然二弟如此自信,那麼我就放心了,那既然如此等到漢中第一批百姓移民到北方涼州的時候,你便啟程出發前往南郡。”

曹操看著沈川說出了他心中的算計,沈川聽到之後卻是皺了皺眉頭。

“怎麼了二弟,

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曹操看著沈川皺著眉頭問道。

“大哥,是這樣的,這棉花的種植要想傳出去,就必須帶幾個種植的好手過去,雖然說涼州現在那一批種棉花的已經算得上熟手,但是讓他們教別人還是不太夠。”

“所以我打算從南郡帶幾個種植的好手,然後將這棉花種植的核心技術傳給他們,這樣一來可以在前期保證推廣棉花的專案可以快速地向前。”

目前沈川對於那些種植棉花的百姓只是教給他們什麼時候去頂尖,什麼時候除蟲,什麼時候收穫,至於棉花的長勢如何,判斷棉花是否生病,沈川並沒有交給這些人。

為了保證棉花的種植技術不外流,這些種植的人大部分都是那些退役的老兵,原本這些老兵唯一的出路便是被丟到軍屯的田地裡去種地,一直到死都不能離開。

而沈川對於這種情況有點於心不忍,於是沈川搞出棉花之後,這些老兵便被安排了過去種棉花了,而沈川還會將棉花的收入拿出一部分來保證老兵的生活。

可是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士兵大部分只能做一些機械的重複的工作,而想要將這個技術推廣開來,就必須要培養出一批像他一樣懂得棉花種植書籍並能夠看懂各種病情的人。

“行,既然二弟有這種打算,那麼就在秋收之後你就去南郡選一批種植的老手,然後讓他們教那些準備移民去涼州的百姓如何種植棉花。”

“只不過我有一件事情非常擔心,那就是對於這批移民你打算如何安置,還有就是這些漢中百姓大多都不願意離開此處,這也是一件讓我頭疼的事。”

由於農業經濟加上儒家思想的影響,導致了整個華夏的百姓有強烈的故土意識,這種故土意識一方面有利於朝廷安置百姓管理百姓,畢竟故土意識一旦深入人心,人們在一個地方駐紮下來之後就不會輕易遷徙。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思想大大地限制了對外探索的腳步,大部分人會選擇在

自己的家鄉竭盡全力地生活下去,即便生活得很困難也不會輕易地離開家鄉去外探索。

而對於那些在本地實在生存不下去的人,有一個專門的詞彙來形容他們,那便是背井離鄉。

也正是因為這種觀點的存在,讓曹操遷徙漢中,百姓十分頭疼,他擔心用武力遷徙百姓在道路上會引起百姓不滿,從而引起民變,但是漢中之地他又打算放棄這漢中的百姓和人口,而又捨不得留給劉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時間曹操也是陷入了兩難的境界,而此時沈川又要帶著一批百姓先行前往涼州,這樣一來這個難題無異於落到了沈川的頭上。

“大哥你放心,我有辦法。”

沈川十分自信地看著曹操說。

“二弟你有什麼辦法說來與大哥聽聽,看看到時候這種辦法我是否能用到將這些漢中百姓內遷的政策上。”

曹操看到沈川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當即身體前傾,一臉謙虛地問道。

“大哥,其實我們換個角度想一想,這個問題便很好解決。”

沈川看著曹操笑著說道。

“哦?如何換個角度想一想?”

曹操聽到沈川這麼說,心中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他看著沈川問道。

“大哥你想,整個漢中不願意遷徙的人是誰?”

“自然是那些漢中的世家,他們在這裡經營多年,有著良好的基礎以及廣袤的田地,他們自然不希望自己遷徙之後這些田地就此消失。”

封建時代田地就是資產,一個世家是否強大,就看他擁有的田地是否足夠多,曹操對於這一點也是看得非常清楚的,所以在沈川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便回答了出來。

“大哥說得不錯,可是那些普通的黔首,他們手中本就沒有多少田地,甚至有些百姓吃喝都是問題,那麼我們在遷徙的時候,能不能先從這一部分人身上想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