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清皇家棄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八章 現在還不是時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八章 現在還不是時候

自從寧華成為太福晉之後,那叫一個渾身不舒服。

首先是人家在叫她太福晉的時候,她壓根沒那覺悟,沒辦法,被福晉叫了幾十年,習慣了,哪會知道人家是在叫她。

二來,雖然以前有孫子在了,不過,感覺是真心的不一樣。

突然之間,寧華是老了很多。

特別是收到了西北的來信之後,寧華更加是倒下了。

其實事情說大也不大,算是桃花事件,只不過,這放在平時真沒啥,可現在這關口還真不合適。

和弘晝是壓根沒有關係,是寧遠。

一開始寧華原以為是是和弘晝有關係的,畢竟封了親王,是西北品級最高的了,再加上咱兒子長得玉樹臨風,家中只有一個正妻,還有四個側福晉的位置呢,別說西北的那些高級將領會盯著,哪怕是京城的一些人家,那也是盯著的。

弘曆還和寧華有提過,等過了孝期,估計就會指婚了。

這是身為皇族子弟必須得幹的事兒,就和宗室女你享受著富貴榮華就得嫁往蒙古一樣的道理。

寧華也表示理解,反正瓜爾佳氏也有三個嫡子傍身,只要沒啥大錯,誰也撼動不了她的地位。

哪怕瓜爾佳氏家族,也表示同意和認可,也覺得,他們家有弘晝這麼一個品性的女婿是他們天大的福氣。

寧華和瓜爾佳氏也就弘晝的側福晉人選在挑人了,反正這和雍正有過共識,人咱可以要,不過,咱得有挑的權利,每隔三年,咱納一個側福晉,你給咱圈定幾個家族,咱自己來挑,要不然,哼哼,誰愛娶誰娶去!

因此當瓜爾佳氏來和寧華說這事情的時候,寧華還沒聽清,想著,反正弘晝也認了,那就納進門嘛,無所謂,反正總要有納四個來的。

至於寧華的侄女,現在自然是庶福晉,可要抬成側福晉,估計有些難度,畢竟是再嫁之身,人家現在也是心如死灰,就一天到晚的青燈古佛的,寧華也勸過。

畢竟只要寧遠立下功勞,再加上皇后和弘曆的關係,抬成側福晉完全不是啥難事,最多時間長短的問題。

可哪知,人家壓根沒興趣,而且十分滿意現在的生活,寧華談了幾次,見人家心意已決,便也不強留了。

說起來,寧華到現在也想不明白,這寧遠,那是連孫子孫女也有了,居然還有十八歲的姑娘看中,投懷送抱,這太不可思議了。

哪怕西北民風開放,可驚訝有這麼大膽的?

倘若是什麼花樓的吧,咱也不當回事了,可偏偏是正經人家的,還是個富家小姐,在西北也算是名門大戶。

據弘晝說,那姑娘年紀十八,雖然也算是大齡,不過,和寧遠比起來,那人家是妙齡到了極點,寧遠的閨女可比人家大多了,汗。

雖然說貴族人家納年輕女子為妾太正常不過了,像曾經的莊親王,都六七十了,就因為沒親生的兒子,因此每次選秀,康熙都會指幾個年輕好生養的指過去。

當然了,一般指的也是家世比較差的。

可寧遠這個又不一樣,畢竟是人家自己貼上去的,話說,寧華現在有這麼大的魅力了?

抑或者說,那姑娘的眼光就是與眾不同?

“額娘,你說這事兒可如此是好,之前也是爺糊塗,由於那姑娘表白的詩送到了軍營,爺為了保護舅舅的面子,說是他的,可現在那姑娘居然上門找舅舅,先不說落了爺的面子,在西北軍營裡,據說傳得可難聽了,我們爺為了……”

瓜爾仁氏不提,寧華也頭疼,更何況這麼一提,便道,“我遠在京城,有啥法子,只能讓弘曆幫著看顧一二了,這可是在孝期,這孩子也是的,幫舅舅也不是這麼幫的,這親王的帽子可戴上沒多長時間呢……”

“額娘,這事兒還是阿瑪過世前,只不過,本來是給壓著的,現在不是弘晝封了親王嘛,有人便把這訊息從西北給傳回了京城了,唉,這可怎麼是好,今日據說已經有七八封奏摺是參折爺和舅舅的了。”

瓜爾佳氏倒是不擔心自己的男人是否保得住親王的帽子,哪怕降一級,反正以後憑軍功,還是混得上去。

可要緊的是男人的名聲,這會被傳成哪樣啊!!

什麼舅甥爭女啦,說什麼一女侍二夫,還有什麼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那弘盼三兄弟還有那弘曙可是聯成了同一陣營,那幾個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難得有機會可以打壓皇后這一脈,人家自然是痛打落水狗了。

“我現在也病著,也進不了宮,你阿瑪的孝期沒過,也不好意思遞摺子進去,你和你舅母去說聲,讓她進宮和皇后商量商量,人家是嫡親兩堂姐妹,肯定適合,幸好皇后娘娘還在,這宮裡咱還有人,弘曆畢竟看顧不到內庭的。”

寧華嘆了口氣道。

瓜爾佳氏見狀,也沒辦法,只能親自去了寧遠的府上。

而熊正良和弘曆也因此事在商討,共同參與的有永旭四兄弟。

弘曆是覺得過早讓四個孩子參與此事沒必要,不過熊正良卻不這麼看,這是正宗的實戰,孩子有孩子的思考方式,當然了,事先和四個孩子約定,他們只有聽的權力,沒有發表任何言論的權利。

不過,聽完,必須每人做一篇文章,發現自己的論點,一般熊正良是看完便燒掉的,省得流傳出去,反而不美。

四兄弟也知道,因此,每次都很認真的聽,朝堂上的事兒,他們也算瞭解一些。

四兄弟私下還會就討論的事,開個小型的研討會,互相商討。

特別是這件事,事關他們的阿瑪了。

弘曆的意思是聯絡幾個熟悉的御史,還有幾個御史夫人和寧華關係一向良好,麻煩一下人家,看能不能挽回一些什麼,反正無論如何,能挽回一些是一些。

而且讓弘晝上摺子,咱雖然有錯,不過,怎麼著也算是功過相抵。

而熊正良卻覺得,這是一個打擊弘盼等人的好機會。

任何危機,是有危才有機的。

他給出的方案是,自己關係不錯的人不用上折,至於弘盼的,想上多少是多少,大家關起門來過日子,要用示弱的心態。

雍正不是傻的,雖然會對二人有處分,可是只要二人簡在帝心,更何況,當事情越演越烈,超出一定的範圍,雍正自然而然會想到,這場陰謀到底人家謀算的是什麼了。

雍正自己是這麼走來的,看見自己的兒子這麼對侄兒,對姨夫,他會不心寒?

會沒想法那才奇怪。

弘曆是考慮了半天,便趁著送永旭回來的時候,和寧華提了提。

寧華倒是很贊同此方案,馬上命張姑姑下去準備,反正把自己的意思和自己關係好的那些御史們提一提。

“七嬸,你也答應?”弘曆感覺自然是可行,但風險卻也大,其實是有些不贊同的。

怎麼著弘晝的運氣沒自己好不是?

“呵呵,正良啊那是拾你皇阿瑪的牙慧,你皇阿瑪早在康熙年間就唱過這出戏了,現在唯一怕的是你皇阿瑪看穿,呵呵,計謀不怕舊,最重要是管用,看看弘盼他們使用的法子,知道在他們舅甥二人的軍功是沒辦法毀去,那就從私德上下功夫,三十六計中屢試不爽的啊便是那美人計,現在啊,就看誰更會唱戲,會唱戲和唱得好又是兩碼事兒。”

寧華笑了笑道,又把張姑姑召來道,“上次叫你準備的事兒,準備得如何了?”

張姑姑過了這麼多年,倒也是滿頭白發了,不過,人家的精氣神一向很好。

本來寧華也想讓人家告老,不過,人家退休了一段時間反倒生了場病,因此,寧華便讓張姑姑回來侍候了,這就和現代人差不多,一退休,啥毛病都出來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準備得七七八八了,您是要唱哪一出?”

“哪場轟動些,自然是唱哪出了,呵呵,要不然,怎麼蓋得過弘晝的事兒去?”

“七嬸,你們在說什麼我不懂。”弘曆聽著寧華和張姑姑的往來便有些不懂了。

好像二人有所準備,而且準備好幾年了,可到底是啥事啊?

“也沒啥事,就是給弘盼他們的回禮擺了,我只想讓人知道,他們沒做初一之前,我不僅給他們安排了十五的,連二十,二十五的都準備下了,呵呵,對了,張姑姑,你和弘曆說說,到時候,讓弘曆和熊正良看看,這場戲什麼時候唱,以什麼樣的形式,咱們得合計合計。”

弘曆聽完張姑姑的話,嘴張大得簡直可以吞下一個雞蛋了,這姜果然是老的辣,七嬸準備得還真夠早的,而且聽著張姑姑的話,合著給他們三兄弟都安排了幾齣,還不止一出的說,汗。

熊正良聽了弘曆的轉述,便道,“趕緊的,趕快讓你七嬸住手,這倘若真唱了起來,是,是能嚴重的打擊到弘盼他們,可是人都知道是我們做的事了,到時候,反而不美,各打五十大板,弘晝他們就冤了。”

在熊正良看來,要唱戲,自然可以,但,現在不是時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