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清皇家棄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九章 雍正腫麼還沒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九章 雍正腫麼還沒屎

弘曆突然覺得,自家七嬸真謙虛,自家皇阿瑪也怕您老人家好不?

是個人都知道你會一哭二鬧三上吊了。

當然了,別人上吊是自己上,七嬸是讓你有咱皇阿瑪上吊的心思,你這麼BH的人,咱皇阿瑪也怕你好不好!!

“怎麼?你不願意答應?”寧華覺得,對付現在的弘曆,還是速戰速決的好,省得夜長夢多。

“哪能啊,願意,我願意。”還是先答應七嬸的好,省得被七嬸煩著。

“你願意就成,來來來,簽字畫押。”寧華快速的吩咐人準備了文房四寶,然後,把毛筆遞給弘曆。

要不要這麼急啊??有這麼信不過自己麼……

弘曆無語,看著寧華的樣兒,便知道,自己不簽字,七嬸肯定不會放過自己,便籤上了自己的大名。

話說,自己被人逼著簽字,還真沒有過,皇阿瑪和皇額娘也沒這麼對自己啊!!

“來來來,順便按個手印!”

不按手印,寧華表示,自己還是不放心啊……

“額娘,別和弘曆開玩笑了。”弘晝感覺弘曆是真要生氣了,而且額娘好像也過了,便開口阻止道。

寧華也屬於見好就收的主兒,見自己這麼說了,便把那紙吹了吹,然後收進了自己的隨身荷包裡,很開心的朝弘曆說道,“弘曆啊,你是說,你是希望這張契約是有用啊還是沒用啊?”

弘曆很不高興的說道,扭著脖子說道,“不管有沒有用,都和你有關係,和我有啥關係?”

反正被七嬸算計過了,鐵定不會錯了。

“這孩子,怎麼說話的來著,和你才有關係好不好。”寧華見弘曆不懂,便又有點想跳腳了。

熊正良自然明白寧華的意思,便捅了捅弘曆的手道,“你七嬸是多疼你啊,多吉利的一張契約啊。”

弘曆也不是傻的,熊正良一點透,他自然立即明白了。

是啊,倘若自己沒成為那個誰,別說契約了,大家都洗乾淨PP,等著和弘暉一樣的下場吧,有他這樣的下場還是輕的呢。

只不過吧,七嬸要這契約的感覺還真不舒服!!

算了算了不和她老人家計較!!咱要尊老愛幼。

唉,七嬸就是這麼讓人又愛又恨,每次都用最最正義的藉口辦那破事臭事,偏偏還讓你還不了嘴……

時間過得很快,這邊弘昀正式過起了圈禁的日子,那邊,瓜爾佳氏和富察氏便生下了兩個娃。

寧華如願的得到了一個孫女,富察氏和弘墩有了一個兒子。

做為弘墩的嫡長子,自然是得到了雍正的自親賜名,叫永暻,滿月百日宴都辦得風風光光,喜喜慶慶的。

相比較永暻,寧華的孫女悠悠那叫一個低調啊。

本來皇后問過寧華,要不要她幫忙讓雍正給個名字的。

寧華一聽雍正賜名,頭都大了。

連忙把頭搖得那叫一個厲害。

這沒雍正賜名,或者咱悠悠還可以不用嫁蒙古去,萬一侄孫女也搞這麼誇張,以後在蒙古貴族哪兒有印像可就不好了。

人家指名要咱孫女怎麼辦?

做人要低調!!

她一個還在吃奶的小P孩懂什麼呀,反正餵飽她就成了。

弘晝給悠悠取了個大名叫慧歆,不過,寧華還是喜歡悠悠前悠悠後的叫,無悠無慮,這名字才好呢。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弘暻的緣故,弘墩的身體倒是比之前預計得要好太多。

正如大家說的,人心裡有了期盼,有了慾望,所以,更加有了求生的意志,因此,雖然後來的半年,弘墩也是基本躺在了炕上,可至少比之前童神醫說的,多活了半年。

弘墩的離去,大家也沒有太多的悲傷,早就知道會離開了,更何況,對弘墩來說,或者那才是他的解脫。

不用每天喝這麼苦的藥了,不用日日受病痛的折磨了。

除了富察氏哭得撕心裂肺,其他人,包括十三福晉在內,基本都還算控制之內。

弘墩做完七七之後,雍正便下旨讓弘曉正式繼承了老十三的鐵帽子親王爵位。

富察氏做為寡居的嫂子便想搬出去住。

這婆母當家和弟妹當家可是不一樣的。

雖然弟妹和自己的關係也不錯,不過這總是寄人籬下,因此便和十三福晉商量,看能不能帶著永暻搬出去住。

十三還在的時候,便把一座別人送他的宅子給了弘墩,再加上十三福晉那時候也心疼嫡長子,也把自己的陪嫁莊子還有陪嫁的宅子有一部分給了弘墩。

因此,富察氏雖然孃家陪嫁的並不算很多,不過,以後帶著弘暻搬出去,小日子過得也不會太差。

畢竟雍正是追封弘墩為貝勒,富察氏為貝勒夫人,弘暻年長後也是可以承襲弘墩的爵位的,銀子方面倒是真不愁。

十三福晉自然是明白長媳的意思,不過,現在是幼子媳婦當家,她也不能說什麼。

弘曉的妻子李佳氏自然是不願意嫂子帶著侄兒搬出去的,她剛管家,也剛做穩親王福晉,屬於屁股也沒坐熱呢,萬一富察氏搬了出去,到時候朝堂上彈劾弘曉怎麼辦?

十三福晉在弘墩在的時候,自然是最疼弘墩,可現在弘墩走了,富察氏自然靠邊站了,更何況,永暻還小呢,離了自己的身邊,十三福晉表示,自己也不放心啊,因此,便勸了又勸富察氏。

哪怕富察氏的態度再堅決,婆母這麼說了,她也只能答應了下來。

不過,李佳氏也做出了退讓,讓富察氏搬去了離十三福晉比較近的潤和堂,潤和堂和十三福晉住的安潤院和府裡隔著一道牆。

嚴格算來是**一府,實際意義上又不算是住一起,彼此之間都有各自的空間,互不打擾。

富察氏也表示滿意。

畢竟,自己一個寡婦帶著孩子在外面住確實也有更多的不方便,可還信在怡親王府那便不同了。

而且永暻的年紀馬上可以上上書房了,倘若自己執意要搬出去,自然也能搬出去,但同樣的,得罪了婆母也得罪了小叔子和弟妹,到時候,人家不願意主表旨讓永暻上上書房豈不是耽誤了兒子?

畢竟只有親王才有資格上奏把自己的兒子什麼的送上書房讀書,貝勒還真沒這資格,別以為上書房那是個人都可以上的。

而在淳親王府的寧華這段日子則是心神十分的不安。

對寧華來說,這簡直是出大事了!!

現在都雍正十四年了,雍正居然還沒死!!

太特麼滴讓要鬱悶了。

雖然說歷史確實出現了很多偏差,比方說,十三晚死了幾年,皇后也因為弘晝進獻了聖藥也沒死。

不過,雍正沒死那對寧華來說實在是很受煎熬的。

你想啊,雍正沒了,正大光明的牌匾一開啟來,看是誰的名字,好了,輸贏立即顯現。

可現在呢?這種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最重要的是,前天,寧華還親自見過雍正,那臉色紅潤得,那嗓門大得,嘖嘖,中氣那叫一個十足,倘若有人和寧華說,雍正還能活個十年八年的,自己也信啊。

這歷史到底是哪兒又出現了偏差?

因此,寧華現在跑皇后哪兒又開始勤快起來,沒辦法,得時刻注意著宮裡的動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萬一有問題,咱可以行動起來。

也幸好是人都知道,寧華跑內宮就如自家後花園似的,因此也沒惹人注意。

寧華這邊關注著宮裡的動向,弘曉那邊,卻發生了件大事,那便是弘皎回來了。

經過雍正十四年對西北的用兵,現在和那邊簽訂了協議,人家說十年內不會對在清用兵,雖然寧華表示,人家蠻子說的話,你真心不用相信,不過,朝廷現在也需要這個理由來暫時的休養生息。

從康熙五十四年開始打,到現在,用了二十年兵了,不管是誰都真心的累了。

寧遠還是在西北駐守,不過,寧華的三侄兒(就是那個成了太監的那個)現在被調往東北任守將了,至於寧華的那幾個堂兄弟,不是調往西南就是調往華南,基本都屬於分開了。

弘皎也被派遣了回來,雍正還封了弘皎為寧郡王。

本來這對怡親王府真是件大喜事,兩兄弟,一人為鐵帽子親王,一人為郡王。

可寧華和十三福晉是高興,可並不代表人家弘皎的媳婦會高興。

本來弘皎的媳婦見富察氏要搬出去是挺高興的,畢竟,只要富察氏搬了出去,她便也有藉口搬出去了。

本來嘛,倘若鐵帽子落在弘墩手上,她表示沒話說,誰讓弘墩是嫡長,而且又聰明非凡呢?

哪像自己的男人,空有一身蠻力。

可現在,憑什麼是弘曉成為鐵帽子,那個乳臭末幹剛從上書房畢業,才娶了媳婦的人,居然就這麼繼承了鐵帽子!!

要知道,那可是世襲罔顧的鐵帽子!!

可這是聖旨,是雍正親口說的,誰也不能更改,因此,她便想搬出去了,反正想不見為盡。

可哪成想,富察氏到最後是沒搬出去,還搬去了潤和堂躲清靜,那自己呢?

怎麼辦?就這麼被府裡的人嘲笑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