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清皇家棄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章 有危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章 有危險!!

嫂子被新進府的弟媳低人一等,管家權被收回,是人都心裡不爽的。

要知道,以前由於弘墩身體不好,富察氏是全心全意照顧弘墩,哪怕後來弘墩身子好了,富察氏也是照顧著永暻,畢竟永暻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富察氏也不放心讓別人照顧著他。

因此,弘皎的媳婦一直幫著十三福晉管著怡親王府,屬於怡親王府背後的女主人。

可現在呢?

弘皎媳婦也是個高傲的,自從雍正下了旨之後,便立即把管家大權交了出來。

本來麼,弘皎媳婦是把怡親王府當成自己未來的府邸的,可現在,一切成了笑話了。

王府易主,自己的男人拼死拼活的,只是當個了郡王……

這對她來說完全無法接受,可不能接受也只得接受。

因此,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都待在自己的院子裡。

自從弘皎回來後,她便一直和弘皎商量要搬出去住。

其實不是只有她接受不了,弘皎也是,可他是個男人,更何況,出征的時候,弘墩就和他有說過。

當今聖上是不會把鐵帽子的位置給他的,所以他才會想去拼前程。

去西北,也是弘墩和老十三一開始便商定了的。

知道是一回事,可當要接受事實是另一回事。

因此,弘皎便和自家額娘商量搬出去。

總不能郡王和親王住一起不是?

不是這個理啊!!

雍正也是撥了宅子剛給弘皎的。

你說聖上給的宅子不住對得起雍正麼?

十三福晉年紀也大了,年紀大的人,最希望的便是兒女都在身邊。

沒了丈夫,沒了長子,女兒又嫁往了蒙古,嫡次子一直在邊關,現在又要搬出去,是個人都接受不了。

本來十三福晉在經歷了弘墩的喪事後,身體便一直是強撐著的。

因此,一聽說弘皎要搬出去,整個人便病倒了。

弘曉自出生懂事後,老十三便是鐵帽子了,他讀書時便養在宮裡,對雍正的感情那是不亞於弘曆弘晝等人的。

由於自幼長在深宮,其實別說對弘墩弘皎了,哪怕是老十三兩夫妻,感情也不怎麼深。

因此,一聽說弘皎要搬出去,然後額娘病倒了,便有些不高興了,立即找上了弘皎。

兄弟倆,本來就是互相有意見了,感情又沒啥的,能談得攏那就奇怪了。

一個是自認為親王,覺得自己已經用商量的態度了,而且你說你把額娘氣病了,總是你的責任吧?

咱又不是不讓你搬出去,只是讓你晚搬出去一兩年,你居然還不肯,還敢用兄長的樣子教訓咱,你憑什麼啊?

你以前是有教過咱讀書還是教過咱武藝啊??

而弘皎則認為,自己搬出去是天經地義的事,聖上也認為此舉可行。

更何況,額娘病倒了,咱也心疼,你做為兒子,不是應該去額娘哪兒盡孝,和自己來吵做什麼?

更何況,不讓自己搬出去,哪是為了孝順額娘,或者兄弟情誼的?

那完全是為了他的名聲!!

想到這裡,弘皎的心情更加不好了,雖然他和妻子兒女還是住在府裡,只不過需要搬走的已經搬走了。

本來弘皎對妻子把需要搬走的還是不認同,只要妻子把她的嫁妝還有帶些換洗的衣服便行了。

額娘在這兒呢,咱逢年過節還是可以回來小住的,也給額娘一個適應的過程。

可自從和弘曉撕破臉皮之後,便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必要維持著那所謂的兄弟情了。

人家不介意不是?

在人家的心裡,聖上才是他的親人,至於自己,那就是狗屎!!

因此,弘皎只在十三福晉哪兒侍候,打算等十三福晉完全康復了,便搬走。

至於良辰吉日也不用擇定了,離開的任何一天,都是良辰吉日!!

寧華是有聽弘晝和弘曆提起過弘皎兩兄弟的事,本來麼,做為七伯娘,她倒是挺想管管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後來聽了弘皎這麼一提,便想想還是算了。

親兄弟都不是啥呢,自己這個郡王太福晉更加不是東西了,自己上門找罵幹嘛,人家可是鐵帽子親王。

除了聖上和皇后,人家就是最大的了,自己哪有這個資格教訓人家啊。

連寧華都不願意插手,別的宗室的人更加知道插不得手了。

這怡親王府的這次事件中,水太深了,咱惹不起但咱躲得起。

皇后倒是把弘曉的嫡妻李佳氏叫進宮裡來有問過幾句,可惜,李佳氏完全以弘曉為主,人家也做不得主,而弘曉,那時候由於在上書房,一直是和弘盼他們的孩子玩在一起的,感情自然是和弘盼比較深了。

相比弘墩和弘皎,弘曉是親弘盼多些的,誰讓弘曆那時候是在西北,回來後也在操練兵馬,更何況,弘曆那一臉凶神惡煞的樣子,哪有弘盼春風化雨般的讓人喜歡和親近啊。

人的感情那都是相處出來的。

因此,弘曆也插不上手。

至於弘盼自然是希望弘曉和弘皎關係不好的啊!!

弘墩和弘曆弘晝關係好,那連帶著弘皎也屬於弘曆那一邊,就算人家沒有真正嚴格意義的站隊,不過,真出事的時候,人家肯定也站人家那邊。

可弘曉不一樣!!

現在他們手裡能用的牌本來就不多,弘曉還是個鐵帽子,再加上有十三的那層關係,雍正對弘曉的感情自然不一樣了。

因此,弘盼他們那是巴不得弘曉和弘皎的感情越差,那才是最好,最有利於他們的。

這事兒一直扯到了雍正擺駕熱河,都沒搞出一個爭議來,弘皎雖然還算是住在怡王府,不過,已經就像住客棧似的了。

雍正上位這十幾年來一直沒去過熱河,主要是覺得太過勞民傷財,一向都是讓十六十七去熱河主持一下活動。

可今年不同了,像是西北大捷,離不開蒙古貴族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嫁往蒙古的幾位公主,也找個機會讓人家可以去熱河看看他們的額娘和阿瑪,因此,雍正打算此次便親自去,這樣,帶去的人也能多些。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指幾個比較重量級的婚。

像十三福晉因為聽到這個訊息知道可以去見自己的親女,心情一好,病自然也就好了,而且也和弘皎商量好,等熱河回來後,再搬走,弘皎也答應了。

本來皇后倒也是提議寧華也同去熱河,寧華是想了又想,覺得熱河那就是個是非之地,自己還是不去了,反正自己看過小說也好電視劇也好,總會有超級無敵大事件是發生在熱河的。

有些危險能避則避。

當然了官方的藉口便是,咱年紀大了,皇后不也在京城嘛,而且皇帝不在了,咱有藉口和皇后一起入住圓明園了,多難得的機會啊!!!

皇后一聽,也沒勉強寧華,本來她也挺希望寧華陪著的,因此,在雍正帶著大部隊離去之後,寧華便帶著自家孫女悠悠住進了圓明園。

雖然現在的圓明園還沒有達到它的巔峰之期,不過,由於它的總設計師雍正同學那是個高要求,超完美以及超龜毛的性子,現在的圓明園在寧華看來,已經是滿分十分了。

倘若是太高的藝術,寧華那也不懂和無法欣賞不是?

在圓明園裡,悠悠那是最開心的了,圓明園裡,最多的是什麼?

湖泊!!

她現在已經會游泳了,又是夏天,每天就這麼開心的游來游去,她覺得,自己快開心得像條小魚了,有的時候還可以猛的扎到水下,摘摘蓮藕什麼的。

雖然是一次也沒成功過,主要是祖母和皇后不放心,不過,她還是挺開心的。

而寧華隨著入住的時間越長,便感覺越來越不妥。

第一,弘盼是跟著雍正去了熱河,不過,弘時這貨居然沒去。

而且前些日子,由於弘盼立了功,向雍正請旨,願意用他的爵位換取弘昀的人身自由。

雖然雍正是沒有完全答應,不過,說了在考慮了。

因此,現在弘昀的府邸已經撤光了之前的兵馬了。

第二,李氏也跟著雍正走了,反而年輕的玉妃還有圓明園阿哥之母謙貴人沒有跟著去,太奇怪了。

謙貴人是這幾年來,雍正的新寵,基本屬於和雍正是形影不離,雍正常會把謙貴人召到九洲清宴哪兒去侍寢,便知道雍正對她的寵愛程度了。

至於第三便是,弘曆弘晝還有弘皎全部不在京城,相反,弘曉和弘時卻在京城,這更加讓寧華是心懷不安了,當勢力不平衡到某種地步的時候,便會有危險發生。

別問寧華為啥有這感覺,反正這幾十年來,寧華每次渡過危險過,都是靠著這過人的第六感覺。

寧華這事兒也不敢驚動皇后,只是修書命粘稈處的人送到了雍正案前。

其實就是些很無聊的問候話,寧華主要是打探一下,雍正哪兒是否還通訊正常。

雍正是五月初走的,寧華則五月中旬的時候發現不對勁的,因此便立即修書了,基本是每隔三到五天便能收到雍正對寧華的訓斥批覆,寧華倒也不以為意。

可是到了七月底的時候,那時候據皇后所說,雍正那時候是打算八月初拔營回京的,爭取中秋在圓明園裡過,可在七月二十左右的時候,寧華是徹底斷了和雍正的訊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