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倒影——影子傀儡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章 海嬰的世界(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7章 海嬰的世界(完)

據聞,在向人類社會發動清算戰的時候,人類的總人口已是海嬰的三倍,而當時整個海嬰族群能投入的作戰人員,也不過區區五百餘萬。要用五百萬海嬰去撬動時逾七十億人口,並於科技方面遠遠優勝於自己的人類文明,乍一聽簡直就是痴人說夢。若換作世界上任何另一種族,這五百餘萬生靈縱有三頭六臂,於人類來說也不過是個頭大一點兒的畜牲。

但他們是海嬰,一種擁有將自己的意識嫁接到別人的大腦,繼而鳩佔鵲巢的怪異能力的智慧生物。他們扮演著人類社會中最具權力和最具財富的人,就像站在人類階級金字塔的頂端,用鄙夷的目光俯瞰著身下的芸芸眾生。這就是他們最為致命的武器。耐人尋味的是,這種武器並非來自科技,而是來自大自然。所以就其本質而言,海嬰挑戰人類文明,其實就是大自然力量與人為科技力量之間的博弈。

沒有哪個海嬰能具體說明自己擁有的能力始於何時,哪怕是族群中知識最為淵博者,也只是將其歸於上天的恩賜。但憑藉著這種能力,他們跨越了橫亙在陸海之間的文明鴻溝,消除了與人類之間的科技差距,使人類社會在他們詭異的目光中化成一片又一片的廢墟。為了這一天,海嬰們一直在深海中隱忍了不知多少歲月,直到人類社會步入十九世紀,他們的隱忍終於迎來了盼頭。

那是一段象徵人類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的歲月,人類科技呈暴脹式發展,世界日新月異,全球化讓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國家、民族建立起更為緊密的關係,許多新興事物尚未來得及普及,便已被社會的進步遙遙拋在後頭。隨著人類科技的暴脹式發展,人類的**亦以同樣的方式爆發。**往往會引發爭奪,而爭奪則會引發衝突,為了在衝突中立於不敗之地,人類從未在研究殺戮工具的路上放緩過腳步。終於,他們找到了能輕鬆摧毀自己世界的力量。

這就是海嬰一直等待的東西。他們立誓要讓陸地上那群好戰到骨子裡,卻口口聲聲自稱熱愛和平的生物為其虛偽付出代價。

但這僅僅是海嬰謀劃清算人類的第一步,他們還需要一個時機,一個能在一瞬間欺騙全人類的時機。

隨著電話與電報的誕生和普及,人類之間的交流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不再需要為說兩句話而等上十天半月。到了二十世紀,因特網的出現使人類交流的信息量呈幾何級暴脹,人類文明正式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待到了二十一世紀,行動式資訊裝置已成為了人類生活的必須品,資訊氾濫有如洪水,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向公眾發言,網路變成一個亂哄哄的供所有人七嘴八舌的舞臺。

這時,海嬰們知道,他們一直等待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然而,人類雖然在毫無知覺中為海嬰準備好了一切,但海嬰依然還有一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海陸兩地的海嬰始終無法正常交流信息。成為了人類的海嬰再也說不出他們特殊的母語,而海嬰族中又缺乏文字,這如同一面看不見的高牆厚壁,攔在海陸之間。為了將人類世界的情況告知海中的同胞,扮演人類的海嬰幾乎將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嘗試了一遍,卻終未奏效。正當他們感到無望之際,一個人類走進了他們的視線。這個人後來成為了首個知道海嬰存在的人類,當時他正在為自己新研發的技術作學術報告。

他就是羅建明。

海嬰亟需一種無須透過語言、符號、訊號就可以達到互動資訊目的的方法。而大腦刷寫技術,正正就是他們需要的。

哈葛託不知道他們到底用了什麼方法迫使羅建明就犯,而羅建明對此也沒有過多的描述,只說是為求自保。反正後來因為腦部結構不同的原因,大腦刷寫技術沒能應用在海嬰大腦上,但羅建明卻為他們開發了另一樣東西——木馬儀。這東西不但能大大增加海嬰對人類的竊腦率,甚至能讓海嬰的意識回到自己的身體裡。如此一來,海陸之間溝通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當第一條木馬儀生產線啟動,並以每月一千個的產量進行量產,四大洋的海床上,便升起了一望無際、灼熱的紅光。

那是海嬰渴望復仇的目光。

為了清算人類,海嬰早在美蘇冷戰時期,便制定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基本戰略——利用除核武以外的一切人類軍事力量來打擊人類。他們利用人類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事先加劇國與國之間的新舊矛盾,激化無數衝突,營造更為劍拔弩張的外交氛圍。然後在同年同月同日——海嬰稱為清算日——他們運用早已大權在握的政治力量,肆意向周邊國家宣戰。全球各國終於爆發了由海嬰暗中操盤的戰爭。

為了使戰爭來得更加逼真,他們上演了一幕幕敵國犯境的戲。在中國,他們穿起了日本二戰時期的軍服在沿海地區展開屠殺,再動用大量洲際導彈轟炸內陸城市。他們控制著官媒,散播著一早設計好的謊言。全球人民頓時群情洶湧,無不以為自己的祖國被別國侵略。然後在高呼著復仇的吶喊聲中,導彈與戰機遮蓋了天空,戰艦戰船鋪滿了海洋,地上殺聲震天,全球烽煙瀰漫。未被竊腦的人類無不蒙在蠱裡,尤其是軍人,他們滿以為自己在捍衛祖國。而就在這樣的詭計之下,一座座象徵著人類文明的輝煌都市,最終由人類親手轟成瓦礫。

海嬰的做法是毫無回旋餘地的,不管是對人類,還是對他們自己。他們知道,如果此戰失敗,海嬰的存在就會被曝光,最終必為人類所滅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誰也不知道人類在什麼時候醒悟過來,或許當今在世者,還有不少人以為這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特別是在內陸地區,民用資訊傳播系統——如新聞、網際網路等——在海嬰的控制下無不變成謊言的復讀機。若不是沿海地區的人類總會有機會親眼目睹海嬰這種外族,只怕任誰都會被玩弄於精心安排的劇情中,把滿腹忿恨投向社會同樣分崩離析的日本人身上。

海嬰起事三十天後,人類的常規軍事力量已在全球各國的無理性濫用下被消耗了十之**。為了在戰時防止人類發難而抱著地球同歸於盡,海嬰早在大半個世紀前就已致力於裁撤核武。在他們的努力之下,人類核武儲備在數十年間銳減十之六七,餘下的亦盡為海嬰所控制,從而避免了人類在戰時爆發核戰的風險。除此之外,海嬰還控制了生化武器、細菌研究所,以防大範圍洩漏。為了清算戰順利進行,他們早就切斷了人類一切可用作玉石俱焚的手段。

清算戰結束後,海嬰便陷入了立憲和宗氏的內戰中。儘管哈葛託來自聽濤氏族,但當時他仍是一命效忠冰岩氏族的巡遊隊長,日常只在海里執行任務,對陸地上的紛爭幾乎是一無所知。他首次被派往陸地,是去執行殘餘人類清剿任務。他在寧波東面海域的群島城市舟山登陸,並將自己的意識傳送到一名傀儡身上,由其攜帶輾轉舟車到達寧波。他本以為清剿人類等同於屠殺人類,但後來才知道,屠殺只針對老弱病殘,而他真正的任務只是霸佔一個健康的人類身體即可。

他對這個任務頗感不滿,不理解為何要留著一部分人類養虎為患,但除了服從,他別無選擇。他與另外十數名同胞的意識同處在一個大腦,並透過讀取各神經傳回來的資訊,感受著這片他從未踏足過的世界。在此之前,他不知道身體失去浮力是什麼感覺,也不知道空氣中的氣味是如此豐富。這裡有他一輩子也看不盡的新鮮事,木頭、金屬、塑膠、玻璃所帶給他的乾燥觸感叫他著迷。而最令他如痴如醉的,莫過於人類視網膜神經傳回來的資訊,原來這個世界竟是如此斑斕,每種事物都有著與別不同的質感,光既是光又非光,水既是水亦非水,一切皆變又似乎從來未變。後來他才得知,眼前一切灼灼生輝、美不勝收的景象,在人類的眼中竟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他們稱之為顏色。

然而,除了這些淺顯之事,他再也不能理解更多。因為眾多海嬰意識佔據同一大腦,會使每一個意識可運用的腦功能嚴重不足。除去了主導者意識所佔用的約八成的腦功能,其餘意識只能擠在剩下的兩成中感受世界。這兩成不足以讓他們建立邏輯思維,也無法構成完整的記憶,故他們只能在渾渾噩噩中度日,直到碰上可竊腦的目標為止。

哈葛託就在這種與嬰兒無異的思維中,度過了他在陸地上的第一個星期。他連自己在想什麼也不知道,遑論思考主導者在幹什麼。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現眼前世界變得綠油油,便以為以往絢麗的畫面不復存在,不由得悲傷絕望,並透過人類的大腦,萌生出他有生以來第一個尋死的念頭。但隨著一陣強光乍現,他突然看見一個戴著碧綠眼鏡的人站在自己前面。起初他不知道那人是誰,只覺得頗為眼熟。然而,未等他理順其中關係,各種念頭便已在腦海中翻飛——

我叫鄧苗,我是一名高中學生,我的高考考砸了,真是無地自容;我的父母經常在外工作無暇顧及我,但現在他們都死了,是被我舅所殺的,他跟我舅娘把我兩個表妹也一起殺了;與逃難者躲在這寫字樓裡是為了等待救援,他們都說這種事很快就會過去,我覺得也是;對於爸媽的死,我並不是很難過,反正沒多大區別;我現在要做的就是繼續學習,爭取等這一切過去之後再考一遍;我的保姆張嬸也好像死了,她很關心我,我很難過……

數之不盡的資訊如萬人擂鼓敲鐘一樣,幾乎要震裂他的腦顱,又如無數雙看不見的手,把他的腦神經繞成一團死結。青黃難辨的光線就在他眼前閃爍不停,叫他兩眼欲昏。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不該站在這兒發愣,也沒有時間讓他慢慢解讀擁堵不堪的資訊,他只能選擇性地回憶,回憶起自己的任務。他對人類的仇恨像被閃電劈中的大樹,霎時間燃起雄雄烈火,他要殺光所有人類,用他的尾巴絞斷他們的脖子,戳穿他們的胸膛。然而,尾巴不見了,一看雙手,漆黑的皮肉換成了黃色的滿是泥汙的皮膚,手指還多出了兩根,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經是個人類,而且是一個女生。

這就是他首個人類身份,是一個直到被自己竊腦前,仍幻想著社會秩序有朝會恢復,仍計劃著再高考一次的女高中生。哈葛託還記得佔據了她的大腦後,第一份讀取到的記憶竟不是生存的艱辛,而是被高考失利打擊得滿目瘡痍的精神。而最讓哈葛託無法理解的是,她對自己父母的死亡竟無動於衷,反而掛念自己的保姆。

人類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生物?這個問題自他扮演首個人類至今已整整五年有餘,可他仍然沒有一個答案。

哈葛託回到自己的居室,漫無邊際地想著這些往事。這時,忽有數個身影從他的居室前掠過。他知道那些是留守在這裡,負責照顧失去意識的同胞的族人。他不想在噓寒問暖中浪費時間,也就沒向任何族人打招呼。

他開啟了安裝在居室內的睡眠計時器,但在設定睡眠時間的時候,他猶豫了。到底是按照羅建明的建議,睡眠四十八小時,還是要縮短這個時間?他尋思了片刻,覺得四十八小時太長,便設定了“三十六小時”。剛要歇下,又改變了主意,將時間設為“二十四小時”。他恨不得一眨眼就已經醒來,因為有一件事始終牽腸掛肚,那就是原本安裝在“逐日”號上的人工智慧系統的下落。

那個聶紀朗到底是死是活?到底在太空還是在地球?到底仍是人類還是已成了傀儡?哈葛託突然萌生出必須要找到他的想法,最起碼,不能讓他落在宗氏派手裡。他連忙用通訊儀向羅建明下達命令:從姓呂的大腦裡找出聶紀朗的樣子。我要確保這個人不在宗氏派那邊。

羅建明只是瞄了一眼電子儀板上顯示的文字資訊,便迅速將通訊介面關掉。他此刻並沒有多少心思去理會哈葛託的命令,因為他正在應付另一個人。

“只要找到夸父的晶片,我們就可以改寫它一部分智慧功能,讓它忠於立憲派,然後以海嬰大腦資料作基礎對其進行重新編譯,讓整個智慧系統更像海嬰,最後將其晶片量產,植入到最新開發的木馬儀中。如此一來,木馬儀就可複製人工智慧代替海嬰的意識佔據人類大腦,從而降低整個立憲派的人力投入,解決一直困擾我們的人力問題。這個計劃得到了主席酋長的批示,我們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朝著這個目標進發。以上就是我近期工作的報告。”

他放下滿載報告內容的電子儀板,正襟危坐地看著他跟前的人。其實那不是人,而是哈葛託的胞兄——納查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