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道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4章 花有重開人無再少,光陰流轉誰人可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4章 花有重開人無再少,光陰流轉誰人可逃?

再入紅塵,逃情卻有些茫然。之前三十三年修行,入紅塵世界,總有個目標。但這次羽衣仙人這一次並沒有明確指點,只是讓他再歷世三十三年。

該怎麼辦?

何去何從?

逃情微微茫然,隨意行走,跟著道途延展而行。不知走了幾日,走到了一處山巒。忽聽山中一人高聲歌唱。由於太遠,聽不太清,只聽得那曲兒幽深高遠,清淨自然,非脫俗之人不可唱得。

“此必為高賢!”

逃情微微一喜,順著歌聲而去。

山腳下,一塊青石前。正見一個樵夫半解衣衫,正在納涼。

逃情見狀,上前拜道:“聞曲聲而來,拜見賢士。”

樵夫見他,嚇了一跳,慌張道:“誤會了,誤會了。我就是一個樵夫,哪是什麼高賢。”

逃情笑道:“若非高賢,如何能做出清淨曲?非是高賢,如何能唱的出此曲真意?”

樵夫笑道:“我道你如何說。原來是因為這個啊。這曲兒卻不是我做,是這山中一位神仙所做,從我這裡討得柴來。卻沒錢資,就傳我唱個曲。說來也怪,這曲兒沒甚詞話兒,就是聽個音,便能讓人心情舒暢。”

逃情道:“大道稀音,這曲兒不凡哩。你好大的機緣,見的就算不是真神仙,想必也是我道門一位大修行人。他能傳你曲兒,只怕是想收你入門下修行。你為何沒隨駕身側?”

樵夫撓頭道:“修行做什麼?有什子好處?”

逃情笑道:“好處可多了。”

樵夫道:“有甚好處?你說來讓我聽聽。”

逃情道:“修行可明白世情道理,安心猿意馬,定求大智慧。”

樵夫撓頭道:“這些有什麼用?如此可賺錢養家嗎?”

逃情愕然,想了想,搖頭道:“不能。”

樵夫道:“不能養家餬口,又有甚用處?”

逃情覺得自己是在對牛彈琴,想了想又道:“修行至極,可以長生久視。就算不得超脫生死,也可長命百歲。”

樵夫叫道:“哎呦喂。這可要了親命了。哪個願做得老壽星。老的骨頭松,皮膚皺,腿腳不靈,牙齒掉光。吃個美味,嘗不出香。走走看看,抬不動腳。長命百歲做什麼?五六十年夠活哩。”

逃情被樵夫說的心裡有點添堵,又不甘心的說道:“話不能這麼說啊。修行還有個好處,就是能增福增慧。若一家人中,有個大修行人,上可增益父母雙親,下可餘蔭子孫。”

樵夫聞言,更是笑了,說道:“不當人子,不當人子。你這人怎麼淨說胡話?”

逃情道:“我說什麼胡話了?”

樵夫道:“怎不是胡話?我問你來。我這老父母雙親如今在世,膝下還有孩兒嗷嗷待哺。我若不早晚侍奉父母,日日出門打柴耕田,去市井換錢資養兒養家,捧一碗稀飯奉養父母。卻出去修行?這一家老小誰人奉養?”

逃情苦笑道:“你是個行孝君子,養家育兒,孝順父母,自然沒錯。但修行未必離家,在家也可修行啊。你好大的機緣,切莫錯過啊。”

樵夫道:“錯過什麼?跟你囉嗦這麼多,我今天的柴少說也得少賣三文錢,眼看天就黑了,不趕回去,家裡幾口人,都要喝西北風了。不說了,我看你是神仙夢做的多了,你自個去修吧。我要回家了。”

逃情拉著他道:“老兄莫走,莫走。臨走之前,但請告訴我那神仙去處,我好去拜訪一番。”

樵夫道:“看到對面那座山頭沒有?順著那裡上去,其中有個鶴凌峰,裡面有個碧桑青空府,那裡就住個神仙。”

逃情道:“多謝指點,我這就去。”

逃情告辭樵夫,就入了山,順著路走。行至傍晚,驀地豁然開朗,眼前一片繁花勝景。

但見:

夜中驕陽照明光,鶴唳鳳鳴出梧真。一塵不染清淨洞,碧桑青空一點蒼。

逃情被此景吸引,忽見這洞府大門開啟,一個童子走出來,見他在門前,問道:“你可是南來的有緣人?”

逃情道:“我是從南邊而來。來此尋賢訪道。聽聞此山中有大修行之人,故而前來拜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童子笑道:“是你了,是你了。老爺說了,今日此時會有人登門前來。讓我好生等待,果然見你來了。快快隨我進門來。”

逃情暗暗心驚:“果真是有道真修,竟早就算到我會前來。既然如此,便進去拜訪一番。”

逃情跟著童子進了門。這洞府之內,倒也節儉,後面有個小園,栽些奇化異草,草木靈根。這內中也無別人,算上之前見到過的童子,還有個女童,招待逃情。

用過茶,吃了一些瓜果,兩童子陪坐,說玄談到,過了好一會,逃情問道:“兩位道友,不知你家主人何在?我想拜見一番。”

童子道:“不巧了。老爺昨日出門去了。只說讓我二人好生招待。莫要怠慢。”

逃情道:“還真是不巧。不知你家主人何時歸來?”

童子道:“這就說不準了。老爺出遊,也許三兩日歸來,也許十年不歸,算是歸期未定。你且在這裡住著,等老爺回來,自會相見。”

逃情想了想,既然來了,自己也無去處,索性就在這裡先停留一陣。這修行洞府,倒也是個清淨之地。

如此,逃情就暫時在這裡住下。這裡山清水秀,地氣通靈。食的是靈谷藥膳,飲的是天甘地露。清淨自在無人擾,倒也快活。

在這些年間,逃情修行三洞通玄妙法,漸漸神通有成。閒暇時來,與兩童子表演神通妙術,飛天變化,無所不能,倒也有幾分自得。

果真是山中無歲月,寒暑不計年。

逃情這一日修行起身,去河邊洗漱,忽然看到湖中倒影,驀地愣住。

昔年風華正茂少年郎,壯年威風烏紗官,如今山中修性法,忽驚白髮落銀鬚!

修性漸成,但哪知光陰一閃而逝,如今入道聽法,剛有小成。驀然回首,竟覺時日竟已不多。

逃情大吃一驚,匆匆回了洞府。正要拉著兩個童子詢問。可那童子卻先開口說道:“先生回來了。快快隨我去府中,老爺回來了。”

逃情心中焦急,如今這洞府主人回來,正要問他一問。

匆匆進了山門中,卻見一個年輕道人,穿著紫授八卦衣,手捧七寶黑如意,腰纏鶴囊金絲帶,垂掛盤古葫蘆藤。

這道人見到逃情,先作禮道:“見過道友。因有事久久未歸,累得道友等我二十八年,罪過了,罪過了。”

逃情聞言,心中大吃一驚。

他自覺在這山中修行,時間一晃即逝。當日來山訪賢,彷彿就在昨日。

逃情心中有些亂,但還未失禮,拜道:“道友,還未請教名號,我在這裡打擾多時,卻是累得道友家人照顧。”

這年輕道人呵呵笑道:“不要客氣。貧道自號東極道人,俗家姓王,名字就不提了。不知道友如何稱呼?”

逃情道:“王道友喚我逃情就是。”

東極道人點頭道:“逃情道友。之前我見你神色慌張,似心中有事,能否說出來與我聽一聽?若是碰到難事,貧道力有所及,定會幫你。”

逃情嘆道:“的確有事。卻羞與道友說來。”

東極道人呵呵笑道:“羞做什麼?你我都是修行人,有一說一就是。道友若不說來,我也不勉強。”

逃情嘆息一聲,說道:“罷了。罷了。我就說來。我早年結識恩師,點化數世。此世為修道心,曾入紅塵世間打磨,三十三年修行圓滿。回山中見了老師。道心已有,我又求老師傳授護法神通之術。以庇道途。如今來道友府中修行,一時迷醉山中景色,哪想今日一見水中倒映自己,卻已是老來古稀,命不久矣了。”

東極道人道:“原來如此。道友有此感慨,是否是怕死?”

逃情道:“當日老師也曾問我,修習神通為何?是否是樂生畏死?我之前答說,非畏死,而畏懼一世修行功果,毀於一旦,再有機緣修行,又不知是何年光景。那時自以為如此,哪想如今事到臨頭,才知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東極道人點頭道:“生死幻滅,如光影滅散。雖虛無真,但也可惜了走了這一遭。”

東極道人說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話。

逃情沒有聽太明白,但也沒心思揣摩,怔怔見小園中,那些風華正茂的百花,忽然感嘆一聲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徒嘆奈何,徒嘆奈何啊。”

東極道人忽地笑道:“道友不必如此。肉身鼎爐,不過精血成就之物。來與後天,滅與後天,早有天定盛衰,生死有常,如此才是天地自然。但我等修行人,師法自然,卻又求超脫圓滿,還歸先天真我。肉身鼎爐,卻也可以化傳再造。”

逃情聞言,眼睛一亮,連忙問道:“還請道友賜教鼎爐再造,長生妙法。”

東極道人道:“好說。好說。這長生妙法,貧道卻是知道三個,便說與道友聽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