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道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五章 諸侯欲興兵禍,玉京法會將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五章 諸侯欲興兵禍,玉京法會將開

一聲“侯爺駕到”

就見十六個重甲在身,卻步伐輕盈的甲士,擁著一個中年男人,進入殿中。.org

站在師子玄身後的晏青目光一凝,暗道一聲厲害。

這重甲,只怕足有百斤重,尋常人穿在身上,走路都是問題。而這些甲士,穿在身上,卻如身著無物,行動如風。

晏青暗暗推測,自己憑藉御皇劍的鋒利,一劍之下,只怕都無法刺透,被這些重甲甲士圍住,想要逃走不難,若想要行刺韓侯,卻根本就是白日做夢。

“拜見候爺!”

眾人起身跪拜,踐行大禮。

那中年男人徑直走上九階龍座,轉過身,慢聲道:“諸位起身,無需大禮。”

但見此人,一身公侯華服,腰掛一口長劍,劍眉星目,目光銳利,眼神掃過,自有威儀。

眾人聞言起身,各自入席,便見韓侯一擺手,旁邊奏起了絲竹之聲,外面進來了許多胡姬,給眾人斟酒添肉。

眾人拜謝韓侯賞賜,宴席大開,歌舞隨樂而起,大有幾分群臣歡宴的意味。

師子玄坐在席間,正欲伺機試探一下韓侯,突然感到一道目光聚在了自己身上。

師子玄側頭看去,卻見韓侯右側首席,坐著一個青衣書生,搖著一柄羽扇,一副悠然的樣子。

四目對來,這青衣書生微微一笑,點頭見禮。

師子玄對白衣僧說道:“知竹大師,不知韓侯身邊那位書生是誰?”

“草堂居士,青書先生。也是清虛道的修行人,身兼佛道兩家,又鑽研易理,是一位學識淵博之士。”

白衣僧說道。

“清虛道?大師,我之前只聽說過太乙遊仙道,這世間道脈有很多嗎?”

師子玄請教道。

白衣僧驚訝道:“道友。貧僧看你也是修行正法之人,怎不知世間道統傳承?”

師子玄乾笑一聲,說道:“初入紅塵修行,的確瞭解不多,還請大師指點。”

白衣僧點點頭,說道:“這就難怪了。道友想來是在洞天福地之中清修,對世間道脈瞭解不多,也不足為奇。這世間道脈,修正法的,有太清道,清虛道,黃真道,丹霞門,純陽宗,白馬寺,法華寺,蓮心寺……等等,一共三十六門,都是佛子道子所立。至於外道修士,一般都是獨來獨往,少有傳承,不列其中。”

白衣僧說的三十六門道脈,根基都在洞天福地之中。能居洞天之中,都是祖師有大福大德,以大善法加持洞天,讓其中清修之人,能夠不染塵埃,修行精進,得正法增持。

師子玄聽白衣僧說完三十六洞天的名號,突然奇道:“大師,為何法嚴寺不在三十六洞天之中?我看你也是得道高僧,那位知覺大師,也修成了阿羅漢正果,何必在紅塵之中滯留?”

白衣僧微笑道:“清修無處不在,洞天之中是修行,紅塵世間亦是修行。法嚴寺不是洞天福地,傳的是度人法,貧僧修的也是世間法,倒不必掛心。”

“正法無分高低,大師能以度人為修行,讓人敬佩。”師子玄感慨一聲:“清修難,入紅塵修無垢心,更難。”

白衣僧微笑道:“都是世間修行,何來難易之說。唔,你看貧僧不也來這高門侯府,混吃混喝嗎?”

師子玄聞言莞爾,說道:“大師,你這麼一說,我倒是好奇了。大師不在寺中清修,怎麼也來這裡赴宴了?”

白衣僧嘆息一聲道:“應邀而來,卻是不得不來。”

剛要詳細說,卻見韓侯舉起酒杯,讓人止了歌舞,高聲說道:“今日本侯設宴,宴請諸位,卻有三件喜事宣佈。”

一位文官接話道:“侯爺,不知道是哪三件喜事,是否是世子的婚期已定?”

韓侯呵呵一笑,說道:“婚期的確是定下來了,就在下月十六。不過這是小喜,不算大喜事。”

“世子娶親,怎算不上大喜事?侯爺,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據說那位姑娘是出身清河縣白家。與白將軍是同族兄妹,這算是喜上加喜,君臣結親。日後不失為一場佳話啊。”

韓侯呵呵一笑,目光掃視了一週,忽然問道:“白忌何在?為何不見其人?”

韓侯突然發問,原本氣氛熱烈的大殿一下子寂靜下來,久久無人應聲。

“怎麼?莫非本侯的請帖,白忌沒有收到嗎?”

韓侯臉色微沉,語氣轉冷。卻見武官席上站起來一個年輕小將,上前拜道:“稟侯爺。白將軍已經收到請帖。只是將軍今日要巡防邊線,無法離開。特派末將前來,向侯爺賠罪,等到五日之後歸來,必來侯府當面請罪。”

“放肆!你一個牙將,侯爺沒有恩准,你竟敢肆意說話,不懂規矩嗎?白忌帶的兵,也不過如此!侯爺設宴,都敢不應邀前來,他日領兵在外,是不是也要來個‘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啊’?”

文官席中,一個青衣老者突然開口喝道。

“郭祭酒,你一個都快要入土的人,跟一個孩子較什麼勁?白將軍未來赴宴,也是為了軍務。如今適逢亂世,賊匪肆行,白將軍若是撇下公務,來此赴宴。萬一被賊人趁機帶兵而入,到時這罪責,是不是郭祭酒你來負啊?”

武官席上,一個鷹眉狼目的武將,冷嘲熱諷的回了一句。

此人冷笑一聲,重重的把杯盞放下,大聲說道:“我武烈是個粗人,有什麼說什麼!大家都是為侯爺效命,窩裡鬥的你死我活,沒什麼意思。大丈夫有仇有怨,當面說出來,有仇報仇,有怨報怨。背後給人通軟刀子,算什麼本事?嗯?郭祭酒,你是在賣弄你的狠毒,還是在暗指侯爺是昏庸之主,疑心甚重,無容人之量麼嗎?”

此人看著粗俗,卻是個精明之人。這話一說來,不但反詰了那郭祭酒,也消了韓侯的不滿。

果然,韓侯聽了一文一武兩名臣子的唇槍舌戰,反而消了臉上陰雲,呵呵一笑,開口說道:“你們兩人都消消氣。今日只談風月,不說其他。武烈,收斂一下你的臭脾氣。郭祭酒,白將軍對孤忠心耿耿,又是我七殺軍的絕世猛將,怎會生出異心?此話重了。”

韓侯深諳治人之道,各打五十大板,將此事就此揭過,也免得爭吵升級,反傷了和氣。

“是,侯爺。”

“老臣知罪。”

武烈和郭祭酒連忙起身下拜。

“起來吧,起來吧。今日大喜之日,卻被你們兩個給攪合了。”

韓侯擺擺手,說道:“先說第一喜,我那義兄,常山寧王,已經答應本侯所請,明年開春,將會會集三路諸侯,共聚我凌陽府,商討入巴州平亂之事!以平黃禍,共分巴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韓侯話音一落,殿中眾人頓時譁然。

只見文官歡喜,武官激動,像是聽到了天大的喜事一樣。

唯獨師子玄和白衣僧兩人,聞言都是皺起了眉頭。

“兵禍將起,這又要死多少無辜之人啊。”

白衣僧幽幽一嘆,黯然搖頭。

師子玄也點點頭,輕嘆了一口氣。

“諸侯割據,原本還保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但現在四路諸侯,要以平定太乙中黃道餘孽作亂之機,徹底瓜分巴州。這是要打破僵局了。”

師子玄幾乎已經預見了未來三十甚至是五十年,連綿不休的兵禍之亂。

韓侯抬起手,止住了眾人的議論,開口說道:“此事是為第一件喜事。先不必別多說,日後再做議論。這第二件喜事,是當今聖天子,將要重開十年一次的水路法會。定在明年的四月初九。

聖旨昨日剛到府城,明日之後,就會通知各大道觀寺院,還請諸位高人早做準備,明年奔赴玉京,論道獅臺,為我凌陽府爭一個道統正宗!”

獅臺是本朝太祖在位之時,立下的祭天之處。每十年都會舉行一次水陸法會,無分佛道,還是外道旁門,只要有真修在身,都可參加。

而法會魁首,便可享無上榮光加身,可以與聖天子並肩拜天,加封國師之職。

對於一個世間道脈來說,這是大興本門的最佳時機。只是自從五十年前,天下開始動亂,諸侯爭霸,已經連續五屆水陸法會未曾召開。

今年的水陸法會,便等於是重新定下道統正宗,是天下修行人的一場盛會。就算韓侯也不能不重視。

正統所在,便是名正言順,天命所歸。本朝太祖,夢得神人送子將世,自此一呼百應,天下從者雲集,以此定鼎天下,便是最好的例子。

韓侯說完,目光掃過知微真人,青書先生,以及知竹僧,溫聲說道:“三位高人,此事本侯就交給你們了,莫要讓孤失望。”

目光從師子玄身上掃過,卻根本沒做停留。

知微真人聞言,臉上露出異樣的潮紅,似乎十分振奮,連忙說道:“侯爺客氣了。這是天下修行界的一大盛會,貧道怎能錯過?我靈寶觀必會竭盡所能,登頂獅臺,以奪法統正宗!”

青書先生卻呵呵笑了一聲,只抱拳拱了拱手,也不表態。

白衣僧暗嘆一聲,說道:“侯爺有令,貧僧怎麼敢不從,只是貧僧最近身體有恙,無法遠行,只能讓大弟子神秀代我前去了。”

韓侯聞言,點頭說道:“神秀大師佛法精深,已得大師你的真傳。有他前去,我凌陽府便可再添三分勝算。”

此事說完,已是兩件喜事。

韓侯又說道:“這第三件喜事,卻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自數月前,谷陽江水神因德行有失,被巡法天王斬殺,打落塵埃。自此三千裡水域無神鎮壓,四處興起水患,更有水妖作亂。孤張榜懸賞,請了許多高人前去降妖,卻都有去無回。

可就在昨日,卻有一位高人,為孤和這凌陽府百姓,斬了妖邪,平定水患,立下天大的功德。孤得知,喜不自勝,便派人將這位高人請來府中。”

環視了一下四周,開口問道:“不知是哪位高人行此善舉,還請出來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