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道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 謝辭神位,靈霄殿前說功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六章 謝辭神位,靈霄殿前說功德

殿中一片寂靜,一時針落可聞。.org

眾目睽睽之下,師子玄站起身,從容走到殿前,對韓侯作揖道:“貧道玄子,見過侯爺,有禮了。”

韓侯居高臨下,帶著一種審視的目光打量了一下師子玄,慢聲說道:“原來你就是那位降妖的道人。只是見了本侯,為何只是作揖,不下跪拜見?”

師子玄微笑道:“貧道乃是世外人,修得正法,只拜天地法師,不拜人間君王。”

師子玄這句話說的很妙啊。

我是世外中人,拜天,拜地,拜法,拜祖師,人間帝王不在我心,便不拜,你一個侯王,還不是皇帝,便更不會拜了?

這句話說的十分不客氣,卻也符合修行人風範。

“放肆!你這道人好大的膽子,敢這般對侯爺說話!”

那郭祭酒又跳了起來,指著師子玄怒斥。

師子玄只做未聞,不做理會,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

郭祭酒見狀,更是怒火中燒,喝道:“你這道人,為何不做回答?還不快快跪下謝罪!”

師子玄兩眼看著大殿橫樑,依舊只做未聞。

郭祭酒暴跳如雷,氣的臉色發青。那韓侯嘴角卻溢位一絲笑意,對師子玄說道:“玄子道長,你沒聽到郭祭酒在於你說話嗎?”

師子玄答道:“聽到了。貧道並非耳聾,他又叫的那麼大聲,怎會聽不到?”

韓侯奇道:“既然聽到,為何如若未聞?”

師子玄說道:“昔有古人,聞惡語而汙耳,便去河邊洗耳,被友人牽牛撞見,責其為了清潔了自己的耳朵,卻汙染了河水清澈,只能牽牛於上流飲水。貧道見這侯爺府中都是玉液瓊漿,用來洗耳朵,太過浪費,貧道無奈啊。只能不還口,請他快快說完,少些惡言惡語。”

此話出口,殿中眾人鬨然大笑,那武烈更是笑的直拍桌子,叫道:“這道人。說的好!汙言穢語,髒人耳孔,當洗啊!”

郭祭酒臉又紅又躁,罵也不是,不罵也不是,只能冷笑一聲,坐回席位,臉色青紅交加。

韓侯也是開懷一笑,說道:“也罷。你既是世外中人,那不拜就罷了。只是本侯當日張榜七郡,但凡能夠降服水妖,平定水患之人,便是這三千裡谷陽江的新神。孤願冊封道長為新任水神,不知道長意下如何?”

師子玄聞言,心中暗自發笑,倒很想問一聲:“你封個神號,我便是神靈了嗎?你坐了‘靈霄殿’,便真是玉皇大天尊了嗎?”

想歸想,卻不能如此說來。

正要開口,卻忽然聽到一人說道:“自古封神,需有大功德,為萬民所敬仰,方能登神歸位。侯爺,不知這位道友有什麼功德,就能登得神位?”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知微真人。

便見這道人,站起身,對韓侯一禮,朗聲說道:“侯爺。神位不可輕立。一旦立下,便是千秋萬代之事。若無德行,沒有口傳經傳之大善行,是不足以為天下表率,還請侯爺三思!”

話音一落,殿中有一大部分人都點頭稱是。

此時世間,於神靈之事,世人都有敬畏之心。神位一立,便是名正言順,立廟宇,受香火,受眾生請願。

這知微真人話中是否有其他意思暫且不提,但請韓侯三思,卻沒有說錯,的確不能隨便立神,就算是假借天意,立下廟宇,都是不行。

韓侯說道:“真人。此事早在張榜之時,孤已經請問佛道兩家,真人你也在場。早有定論之事,何必再生枝節?”

知微真人說道:“若真是這位道友親手平定水患,自然是有大功德於世。只是貧道心有疑惑,這谷陽江水患,非水司正神不可鎮壓。這位道友年紀輕輕,不像有此神通。”

這知微真人拐彎抹角,就是說平定水患的是另有其人,跟師子玄沒什麼關係。

韓侯聞言,遲疑了一下,對師子玄說道:“道長。孤問你,這白龍河龍妖作亂,是否已經降服?”

師子玄說道:“此妖已經俯首,不能再為禍人間。”

韓侯又問道:“谷陽江水患因何而定?”

師子玄說道:“因此龍妖之軀,鎮壓水眼,以保千年不興水災。”

韓侯聞言大悅,對知微真人說道:“真人,你已經聽到了,是否還有疑議?”

知微真人眼睛眯了一下,說道:“侯爺,口空無憑,不知可否有人證?”

韓侯一揮手,漫不經心道:“本侯已經派人快馬去杏花村詢問過,確有此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知微真人點點頭,臉上看不出喜怒,對師子玄作揖道:“原來是我誤會道友了。道友此舉果然是大善行,功在千秋,澤被蒼生,是大功德。”

師子玄連忙還禮,說道:“不敢,客氣了。”

韓侯微笑道:“既然如此,道長,不知你意下如何?”

師子玄說道:“侯爺賞賜,貧道心領了,只是貧道修的是正法,行的是光明大道。卻不是神人之道。這神位,還是受不得。”

眾人聞言,均露出了匪夷所思的神情。

有人暗中冷笑:“這道人,腦袋莫非是進水了不成?侯爺欲給他封神立廟,他竟然推辭了。”

那知微真人卻露出意外神情。

韓侯皺了皺眉,說道:“道長。孤不知什麼是正法,什麼是神人之道。只知道,但凡有功於孤,有功德於孤的子民,便都可得神位。昔日那‘廣成普濟大善靈感天妃’,廣行救濟,功德無量,不也成了一方神祇?”

師子玄說道:“侯爺此言錯了,廣行救濟,此為善行,做陽德,而非功德。兩者天差地別,卻不可同一而論。”

韓侯奇道:“哦?還有如此一說,不知什麼是陽德,什麼是功德,還請道長說來。”

師子玄說道:“陽德者,現世做善行,積得福緣,而所受福報。由自己積來,可由自己與他人得享。而功德者,見性是功,平等是德。無念善行是功,心性平直是德。

得陽德者,福果再大,不過一世享受,無法超脫輪轉。而得功德者,方可脫離凡俗,超脫輪轉。”

師子玄說的是什麼意思?

乍一聽來,陽德和功德似乎都是一個東西,不都是做好事,做善事嗎?

不一樣的。

舉個例子。

三年前,巴州大旱,黃禍肆虐,流民湧入凌陽府城,街道旁都是餓的枯瘦如柴的災民沿街乞討。

有兩個富家員外。也不說名字,暫以王,李二姓代替。

王員外一看這些難民祈求食物,不由心生憐憫,想道:“我家中豐衣足食,卻有這麼多人流離失所,一日兩餐果腹都難,太可憐了。我應該施捨一些米粥衣物,來幫一幫他們。”

而那李員外,也想幫助這些難民,心中想的卻是:“這可是積善名的好時機啊。不過是施捨一些米粥,衣物,也用不了幾個錢,卻能賺個好名聲。這買賣做的值得。”

這王員外和李員外都做了同樣的事,日後也都為大家稱讚,被冠以善人之名。

但這其中,李員外“因求而做”,行善前早有求取之利己之心,積的便是陽德。

而王員外“無念無求,發善心而做力所能及之事”,未有一念求利,求名,積的便是功德。

韓侯聞言,皺了皺眉,說道:“道長。昔日本侯廣施錢財,建觀立寺,如你這般說來,是不是功德?”

師子玄問道:“先問一句,侯爺因何建觀立寺?”

韓侯哈哈笑道:“道長你這般問,倒是給孤出了一個難題。”想了想,說道:“原因有二,一為結交有道高人,二來常有修行人來化緣,對孤說起供養僧道,建立道場,是無上功德,可得厚福。”

師子玄聞言笑道:“侯爺倒是直言不諱。不做虛偽之言。如此便知,侯爺興建道觀寺院,並非發自本心,而是‘以求利益福報’,才施此舉。如此可積陽德,卻無功德之說。”

啪啪啪啪!

師子玄說完,韓侯突然撫掌讚歎,說道:“好。很好!很久沒有人敢在孤面前直言不諱了。”

師子玄呵呵一笑,作揖道:“侯爺能聽真言,氣量讓人敬佩。”

頓了頓,又說道:“方才所說,是世凡人陽德與功德之數。而我等修行人,以求超脫,便當先有自覺本性前因,再發度人願心,謙卑恭行。此方為功德之事。而貧道前去降妖,是有利己私慾之心。雖平定水患,是惠及蒼生之事。但也只得陽德福果,卻無無量功德。因何能夠封神?”

韓侯聞言,先是沉思,看不出喜怒,許久之後,才說道:“能夠拒絕神位,自謙無功。道長你果然是一位有道之人。

唔……既然道長你執意不受。那孤也不強求。但無論如何,道長於凌陽府百姓有大恩,孤不會吝惜賞賜。不知道長你想要什麼?”

韓侯話都說道這個份上,師子玄如果再拒絕,那就是不識抬舉,也讓韓侯下不來臺。

師子玄怎會做如此傻事?

心中微動,便說道:“侯爺賞賜,貧道倒是受之心安啊。只是貧道怕一開口,侯爺你該怪罪貧道胃口太大了。”

師子玄如此說,韓侯反而神情大悅,開懷笑道:“孤金口一開,還怕滿足不了你的胃口?你所求為何,快快說來!”

師子玄呵呵一笑,說道:“我欲在此立下一處修行道場。不知侯爺可否以此為賞?”

韓侯不以為然說道:“不過再立一處道觀,卻是簡單。本侯準了。”

“不可!”

“侯爺請三思!”

韓侯話音剛落,立刻有兩個人急聲喝止。

韓侯眉頭一皺,說道:“青書先生,知微真人。孤不過許給這位道長一處修行道場,你二人為何勸阻?”

知微真人急忙起身,離席上前,作揖道:“侯爺,你可知什麼是修行道場?”

“嗯?不就是道人僧侶修行所在的道觀寺院嗎?”

韓侯見兩人神情皆有異樣,大惑不解的問道。

(推薦一本朋友的書,噬金劍仙,仙俠類的好書,已經五十多萬字了,很肥哦~可以殺之!連線在下面,請猛戳!)

[bookid=2691512,bookname=《噬金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