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之從流量到巨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六章 淵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六章 淵源

如果是一般情況下,路澤做這個事情有點過了。

《白日焰火》這可不是《神都龍王》這種商業片,所以不能像他之前那樣準備一點時間,合格了就可以進入拍攝。

何況嚴格說起來,

《神都龍王》整部片子他都準備了不短的時間。

《心迷宮》也是一樣,路澤也準備了蠻久,那時候邊寫劇本他邊構思。

再好的演員,要做出一定程度上好的表演,也需要時間,需要一步一步分析瞭解準備角色。

路澤曾經也是為一個角色準備過大半年之久的人。

按理來說《白日焰火》他即使能截胡拿下,或許叫踢走廖凡更為合適,也起碼需要很長的時間把握好角色。

路澤是表現派的演員。

而同等分數的表演,表現派準備的時間,不會比其他兩種表演派別更短。

...

日常科普,表演分幾個派系:

方法派,體驗派,表現派。

表現派的路子,靠外在的外貌、形體、動作、語言等來塑造人物。

比如他在《神都龍王》中塑造角色,最出彩的就是他全身的控制,面試的時候炫技也是一樣。

體驗派能在國內不少(只是國內對於體驗派認識可不清晰,這算是歷史遺留問題論),講的是從內而外把自己變成那個角色。

方法派是體驗派的延伸,在需要表現角色心理、情感時利用自己相同或相似的經歷去演繹。

國內表現派是很少的,國外居多。

路澤之所以是表現派,源自於他的老師:

馮遠徵。

當時培訓班的老師發現,路澤可能更適合表現派,也算是路澤有天賦。

那個老師好心,加上喝醉了,就順道在一個飯局上提到了他。

自然就是被馮遠徵聽到了,然後聊了兩句北影的老師就叫他過來了。

路澤算不上什麼好苗子,之前也不是學表演的。

但是他又努力又有天賦。

身體條件也很好。

所以一開始是北影的老師一時興起叫他過來,然後馮遠徵指點了他一下,算不上什麼。

路澤對於表演的事情,一開始就臉皮厚,也漸漸會察言觀色,各種方法爭取了幾次機會。

每一次他都會進步不少了,再去請教。

對方也慢慢教了他很多,到最後塑造一個好的角色他有時間就會去請教,然後路澤愈發展現天賦和努力。

可以說一句不要臉的話,叫水到渠成,對方最後收了他做學生。

...

話說回來。

不用說,三個派系都要理解角色的靈魂是什麼。

完成角色,表演方式不同,但是最後都是要塑造角色,所以你不可能說不深入瞭解就胡亂塑造。

說起來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體驗派吧?

章紫衣就是體驗派。

真聽真看真感覺,這幾個詞怕是有些路人都知道,但是要做到是真的難。

要自己相信自己就是,從自己出發,挖掘自己的所有面。

既要解放自我,又要相信情境。

然後如果角色和自己相去甚遠,沒什麼切入點,那就不要演這個角色了。

這是很難的,入戲難出戲難,還需要很高的天賦。

比如說劉燁演《藍宇》最後和胡軍是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見面。

而方法派的優勢就出來了,他可以情感代入。

那《藍宇》的表演就可以把物件替換成女人,這就相對容易。

體驗派不行,你必須深入角色。

如果你要出演這個角色,就要把你身上哪怕一點點喜歡男人的東西放大,然後愛上他。

表現派?

我建個了小號,這個號的屬性特徵是這樣的,現在我要登入這個號去進副本啦!

...

那說了半天,最少見的表現派優勢又是什麼呢?

舉出路澤自身認為的兩大優勢,當然不限於此。

第一個優勢。

很簡單,就從之前的描述來看,大家已經大概知道:表現派是塑造一個角色在自己心裡。

所以自己和這個角色是分離的,脫離角色也是比較快。

就像我提到的,構建一個小號,登陸這個小號。

但實際可不是那麼簡單。

首先分析劇本人物,就要全劇本分析拓展,分析透徹整個角色,然後構建一個儘可能完美的角色範本。

再接下來進行反覆的實踐,把這個角色範本演的滾瓜爛熟,這才算是你登陸了小號了。

前兩步算是基本功,還有最後很重要的一步。

只是前兩步做好,就能應對絕大多數影視作品了,也已經是很優秀的演員了。

但是,

很多表現派演員只能走到前兩步,並且走得比較差。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觀點國內有人說表現派“浮誇”、“過火”、“沒有靈魂”。

要是完全把握前兩步,也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但這確實不容易。

繼續講,

最後一步,就是絕對的把控表情肢體語言後,反饋到內心,形成一種“下意識”的表演模式。

這就是比較高階的表演模式

...

這最後一步,是和體驗派有點反過來的意思。

比如體驗派從心出發,看見了好吃的,才下意識會這樣子吞口水;

而表現派是,正陽在吞口水後,下意識是這個東西好吃。

然後第二個優勢就隨之出現了。

表現派在一般要求的影視作品裡面,不需要動用到第三步的時候,表演是最穩的,也最能按照導演的設定好的要求表演。

就好比路澤拍的時候基本上別人沒問題,他就是一條過。

因為前兩步是表現派的底子,而路澤已經是優秀的。

當初不算火力全開,都已經震驚了面試官,更是一場表演就贏得徐導青睞。

當然了,派別也不絕對。

每一個派別都有自己的體系,但不可能就一個演員就百分百用這一個。

就連表現派和體驗派都會相互借鑑,相互運用呢。

路澤自然也不例外。

主要運用表現派,其餘的在實踐中摸索。

表演不是有規章制度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只是一般拿到一個角色的時候,路澤會首先採用表現派處理,而且主要這麼處理罷了。

...

科普結束。

既然表演還挺複雜,路澤的必要的準備時間也要很長。

算導演願意等,那一屆柏林電影節也不一定能趕上啊。

何況廖凡那種戲瘋子肯定很符合導演的胃口,路澤臨時搞事,靠演技的話,肯定是要拿出更為驚豔的表演。

難啊。

但,首先一點,別忘了路澤是重生過來的。

路澤,重生之前是靠演員職業吃飯,並且願意為之努力的。

他現在手機裡這麼多歌,連出幾張專輯,就可以成為世界一線歌手,養老去了。

在歐米,歌手的收入可是碾壓演員的。

甚至同為一線的話,歌手地位也不比演員差。

所以,他願意演《小時代》只是代表他接戲的態度,他為演藝路線做的妥協,而不是對電影的藝術追求。

話題繼續。

優秀的演員是需要塑造很多角色的,從實踐當中來的。

但路澤一個小演員,雖然基本上很多時候都有戲演,但可不是一個接一個,而且確實有的時候角色沒什麼內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是每一個都需要路澤表現出那麼高的內涵,何況吊打主演可不是好事。

所以有些時候,遇到時間比較空閒,他就會自己去找角色。

是的,自己嘗試塑造其他人的角色,其中不乏一些知名色或者複雜的角色。

完成之後,就去老師那裡彙報。

...

比如說《白日焰火》的張自力,他就塑造過。

是的,曾經他就準備的張自力,就是《白色焰火》中廖凡的角色。

能在國際三大電影節獲得大獎的華語作品不多,他想試試看如果是自己演能到什麼程度。

然後他找到了劇本,就開始構建整個人物。

由於自我要求非常高,構建起來很細,過程也是很痛苦的。

首先人物基本設定,就牽一髮而動全身,一點設定改變很可能整個人會在很多地方略有調整。

但別說那時候了,甚至重生回來,路澤從沒有想過自己能如果能出演《白日焰火》會怎樣。

沒什麼別的原因,

這個電影也算不上是他魂牽夢縈,自己塑造得最好的電影角色,甚至有一段陰影。

馮老師要求很嚴格,甚至是嚴苛。

路澤構造出來的角色,是他所有角色被批判得是最狠的。

哪怕最後改建到馮老師勉強覺得合格,他也是被打擊的不敢有絲毫念想,甚至下意識封鎖了這件事情。

加上,

12年拍的的《白日焰火》可以說是當時沒有名氣的。

內因外因,尤其是可能心理陰影的影響,他就忘了這件事。

然後今天才發現《白日焰火》已經開拍了。

...

本來路澤的計劃是,才開始一兩年,老老實實走金手指歌手路線,再接觸更好機會。

哪怕他構建過《烈日灼心》中段一宏和超哥的角色,他現在有機會麼,能搶到麼?

沒有,不存在的。

就更別說什麼形象貼合,影響力,資歷等等一系列事情。

何況很多出彩角色都是為了演員度身打造,就好比《烈日灼心》之於超哥。

張自力這個角色,肯定不是為路澤度身打造或者很適合他。

只是,不適合就不爭取了?

路澤真正接觸到這個機會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手在不停顫抖。

機會,就在眼前,試一試又如何?

封鎖的記憶開啟,這個角色開始一點一點浮現在他眼前。

要投資我可以給你更多錢,要發行我可以幫你,而且我《心迷宮》會提前給你在柏林電影節打前哨。

我還正紅,粉絲票房至少也能拉動一些吧?

所以演技方面暫不討論,但你導演總不能不考慮外界條件,不考慮投資人收益吧?

畢竟從第一版的絕對文藝,到第三版加入各種元素,不就是導演對周邊環境的妥協。

到時候路澤火力全開,大軍壓境。

一個還算是新人導演,總會有所影響,至少會給我一個試鏡機會,讓我不留遺憾。

可惜路澤似乎也不是那麼瞭解自己。

他心裡願望越來越強烈,甚至生出了你如果不給我,我就毀掉這個電影的瘋狂想法,把他自己都嚇到了。

是不是,其實內心一直有想要從馮老師的打擊中掙扎出來的意思?

他一直沒去見老師,也是因為他想帶著好作品,正大光明地再續前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