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1章 醜女上山求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1章 醜女上山求醫

話說黃承彥和司馬徽的介紹之下,他們兩人都在襄陽買到房屋來住了。這天,黃承彥覺得無聊,他就去龐德公串門玩。

黃承彥從龐德公家回到自家來時,他給女兒帶了一條好消息。那就是這個地方來了一個自稱是天師的道士。這個道士的醫術很高明,只用三粒藥丸就能治好了龐德公的孫子的久咳的病。他叫女兒也去給那個天師看一下病。

黃承彥的女兒就是被人們呼為醜女的黃碩,字月英。

醜女一聽到爹又提到道士的字眼,她就很反感的說:“爹不要再講道士的了。我就是被道士害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呀。”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繩。

當爹的就勸說:“彼道士與此道士是不同的呀。以前的那個道士是流竄來串找人治病,而這個道士是坐鎮在山寺裡等病人去求他看病的。看來這個道士不是跑江湖的騙子。女兒你還是聽爹的話,先去給他看一下病,他講的病因對準你的病狀,你就給他治。他若講得不對的,你就不跟他拿藥來吃。”

15歲的黃碩的確是有病的。她的同嶺夥伴不但出嫁生了孩子,而她的“月事”來的還不準,有時來得早,有時來得遲,兩個月才來一次,來的有時多,連續幾天像噴水的一樣流不停;有時少,只有幾滴流出。而且每次來“月事”時,她總是腰腹疼。她很害怕自己活不長。

怕死的黃碩只好聽爹的話,同意去給新來的道士看一次病。但是,她說:“爹,我們是不是去請仙姑來帶我們上山去見天師的呢?”

當爹的說:“不用去請仙姑帶路了。”

黃碩又問道:“那,爹懂得路了沒有?”

當爹的說:“龐先生已經告訴爹該怎樣去的路了。”

因為黃先生是教學生兵法的,對於別人一講地形路線,他是理解得很快的,龐德公一將路線是怎樣走,他就在腦裡繪出了線路圖來了。

黃碩又望了門外說:“爹,天正在下大雨。我們去得嗎?”

當爹的說:“天下雨,我們穿蓑衣去。下雨天正是我父女去看道士的大好時機呀。”

接著他給女兒解釋講,天下雨了,人們怕出門,沒有人上山寺去求天師看病,只有他們父女倆去了,天師才認真的給她看病的。

黃碩聽了爹的話,她覺得爹講的很對,要是有人去求天師多了,天師給人看病,是要趕時間的,急了就看得馬馬虎虎的。人去少了,天師是給人看病,時間充足,不著急,慢慢看,才看得仔細,看得認真的。再說她的病需要隱私,是不能讓外人懂得她的病情的。現在天下雨了。正是她悄悄的跟爹上去見天師,讓天師號一下她的脈,看能不能治得好她的病。於是,她就脫下裙子,穿上褲子,戴上竹笠披上蓑衣,跟著爹出門去了。

黃碩出門走了不到十丈之遠,就有一真大風吹來,她頭上的竹笠差一點兒被風颳走,虧得她兩說抓竹笠得及時,才沒有被風刮飛。但是,竹笠在風的作用下,有很大的力氣,把她拽得趄趔欲倒。要是沒有她的父親在後邊一把將她拖住的話,她真的要摔下地來的。

黃承彥在抓女兒時,沒有護好自己,蓑衣被風掀起來,雨水澆溼了他的胸襟。

黃碩叫爹再回去換衣服了再走。爹卻講,現在天很熱,衣服溼一點也沒關係的。

黃家父女倆就是這樣的冒著大風雨,很艱難的走去曉山的。

一清道士早上起來見到天下了大雨,風又颳得很大,他就就認為今天是沒有人來求她的了。他吃了早餐之後,就將寺廟的破門善掩上了,就去坐在榻(古人將床稱為榻)上做氣功。

突然山寺的破門扇被推開了,一陣風從外面灌了進來。一清道士張開眼一看,噢,有兩個男人走到了他的跟前來了。

那個比較小的人是先走到他的榻前來的。他就起身來去拉客人說:“小夥子,來,到榻上來坐坐。”

一清道士這樣請坐是非常符合當時的禮節的。因為那時中國還沒有椅凳的坐具,人們都是席地而坐的。

黃承彥見到女兒被天師抓住了手,又要拉她上榻去,他連忙大步向前來攔住說:“天師,你誤會了,這是我的小女兒,不是男兒的。”

一清道士連忙放開了手,他說:“老朽看錯了眼了。”

一清道士嘴上雖是這樣說,心裡卻在說,你不能怪我講錯了話,此人她胸膛平平的,完全就像一個人男人的呀,再加上她有穿褲子不穿裙子。誰能看出此人是女孩子的呢,不過,一清道士還是忍住氣沒有做辯護,他就將一塊竹蓆鋪下地,請剛到來的父女倆坐。

待到來客做下之後,一清道士才開口問道:“兩位施主是來算命的嗎?”

道士講話很有藝術,他沒有馬上直接問客人是不是來看病。先從好的方面去問。

黃碩沒有開口回答,她要讓父親先講話。黃承彥沒有馬上回答道士的問話,而是先做自我介紹說:“本人姓黃,是在書院裡當教書先生的。”

一清道士記性非常的好,他馬上說:“哦,那你就是跟前天來過的龐先生是同仁的了。”

黃承彥馬上說:“是,是!我就跟龐公是同在書院裡教書的。就是因為聽了他說天師的醫術賽過扁鵲,藥到病除。今天才帶女兒來給天師號一次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病人只求郎中號脈,不跟郎中講病情,這是對行醫者的一種考驗,如果行醫者透過號脈了,就能說出病人的病狀了,而且又講得準的話,病人才同意試吃你的藥,那樣你才有收入的。只要病人吃了你的藥,第二次再來拿藥的時候,你才能問病人的病況,再根據病況來下藥,或增或減,或猛或弱。這就是古代人的醫患的關係式。

古代的行醫者想端上行醫的一碗飯來吃,他必需是練就一手硬功夫,能一眼就出病人是患了什麼病才行的。

一清道士看見此病人發黃膚黑,他馬上作出判斷出她的發黃就是營養不良,膚黑就是體內的五腑六髒中有一個生病了。但是,這只是“望”得出的一個猜測,還要透過把脈,再透過脈象來判斷是哪個器官出了毛病。

一清道士還兼做算命,他還會透過察言觀色來判斷出對方的家庭背景。他從跟前的來人是父女倆陪伴而來,那就證明此女孩的母親已經不在了,或是母親走不動了,她才由父親帶了看病的。再者她只跟父親來,沒有另外的女人跟著來,那也證明她上沒有姐下沒有妹。看來她就是獨生女的了。這樣的病人一旦講中了她的病況,她一定給他治的了。他就能一筆收入進腰包了。

一清道士心裡一樂。他在內心說,想不到今天下雨了,還有人來看病。而且又是當教授的人帶女兒來的。要是這個姓黃的像前幾天的姓龐那樣大方的話,那麼我今後的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了。

在古代,男女是受授不親,男人是不能亂碰到女人的肌體的。所以才有御醫給皇后或皇女看病的時候只能用一條絲線搭到女病人的手腕去號脈的現象。線是不能號得脈的,那只不過是行醫者耍手腕而已,行醫者就在病人要用線系上手腕的時候,他就抓緊觀看病人的臉色和皮膚顏色來判斷病因。御醫能判斷出皇家的女人的病,完全是行醫者看到病人的臉色來診斷出病情來的。

一清道士眼前的病人又不是皇家女人,他就不必避那麼多的嫌了,他就趁這個機會摸一摸年輕女的手一下。因為他是很久沒有摸到女人的手了。於是他就直接的手把手的給病女號脈了。於是,他就遞過去一隻小的布面棉心的枕頭,叫女病人把手放到枕頭上來,然後他就把自己的手去給病人把脈。

後人有詩云;

醜女求醫見道人,

天師號脈尋病根;

女手願受男手壓,

從此更變此一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