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9章 新婚蜜月要分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9章 新婚蜜月要分別

他諸葛亮在宴席上表態要和乾爹去一趟益州尋找西川地圖,但是他和所有的年輕男子一樣,新婚蜜月,一對新夫婦的,難以分離的呀。

諸葛亮跟義父講去西川的話後,他一想馬上跟妻子分別,他就後悔起來了。畢竟他跟妻子親暱還覺得很甜蜜,還不夠癮。他不想走了。

黃碩也捨不得讓新婚的丈夫馬上跟她分別出遠門。

幾天過去了,一清道士和黃承彥見到諸葛亮遲遲不動身啟程,心裡替諸葛亮著急,但是他們兩個老人又不好意思來催諸葛亮馬上走。

兩個老人也知道,能勸諸葛亮走的,唯有黃碩勸得動的。可是,他們兩人都是父親岳父的身份,是不好意思叫女兒催丈夫離開的。畢竟他們兩個年輕人是新婚燕兒,如膠似漆,難捨難分。他們兩人想來想去,最後還是去搬來諸葛亮的二姐諸葛蘭,透過諸葛蘭去跟黃碩講了大道理,再讓黃碩去勸說諸葛亮。

諸葛蘭受了兩個老人之託後,就急忙來見弟媳。她對黃碩說:“弟媳,你的乾爹講了,你還在治病,方式應該有節制,病才好得快。”

黃碩說:“我是要節制的,但是孔明他……”

諸葛亮說:“丈夫總是聽老婆的,你就勸他先去謀職業,後再回家來享福。現在孔明正是出去創業的大好時機,他老是賴在家,那是沒有前途的。你還很年輕,不怕沒有時間夫妻相聚的日子。”

黃碩一聽了二姐的話,她才知道她的病還沒有全好,還需要跟丈夫分開隔離才行,要不然她的病就難斷得根的。再說諸葛亮老是黏在她身邊的話,他就沒有前途的了。於是她對諸葛蘭說:“二姐,我要馬上勸孔明出去謀職業。”

那晚上,黃碩跟孔明快樂一番之後,她就偎在他的胸膛說:“夫君,你已經陪我玩好多天的了,你該出門去西川辦你的事了。”

諸葛亮笑了說:“我不想走,我還沒有親暱你夠的呢。”

黃碩說:“我需要你馬上走!”

諸葛亮很好驚訝的問道:“你為什麼講這話的?”

黃碩馬上知道自己講錯了話,她是不能講她還有病沒有治好的。要是讓諸葛亮知道她身上還有病的話,諸葛亮就可能討厭她不愛她的。但是,她又很快的找到話兒來講了。她說:“夫君呀,我之白嫁給你不要彩禮,圖的什麼?圖的就是就是想做貴夫人。你老是黏在我身邊,你就永遠沒有官做。那就我真的白嫁給了你。嗚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諸葛亮忙摟住妻子說:“別哭,我一定不讓你失望的,我一定要當上大官的。”

黃碩說:“夫君,你老黏在我身邊,誰捧官位來送給你的呢?”

諸葛亮說:“我們一完了蜜月,我馬上出門去。”

黃碩說:“夫妻恩愛,時時日日皆蜜月。久別勝新婚。你出一陣回來,我補償你個夠的。”

諸葛亮說:“我一走了,你在家寂寞難忍的。”

黃碩說笑了:“房事,不是飯粥,不需要天天吃三餐才行的。你走了,我就當還沒出嫁,寂寞耐得住的。新婚不如久別,你去了一段時間,再回來時,也許我們……更加有滋味的呢。嘻嘻!”

諸葛亮又說:“我先給大哥寫一封信,派人送去了,我再去益州。”他還是想藉口多留下來。這就是新婚丈夫的貪色現象的表現。

黃碩問道:“夫君,你寫信東吳,要告訴大哥什麼事情?”

諸葛亮說:“我想瞭解東吳的謀士們的資料,以便以後跟東吳打交道的時候,好出牌。”

原來,諸葛亮就先想到了,要摸東吳文官的底子,以備將來他出使東吳的時候,能應對得了那些文管的鬥嘴。

就是諸葛瑾縣給諸葛亮寫來了張昭那一班文官的身世和他的職位以及他們的個性,諸葛亮後來才能舌戰群儒,去的贏的。這是後話先說了。

黃碩說:“你寫出來了,由我託人送去東吳。”

諸葛亮說:“你剛來隆中,不熟悉人,還是我找人送去東吳。”

黃碩說:“我已經替你擇好日子,後天最宜出門,明天,你要找到人送信去!”

這是黃碩想儘快趕諸葛亮出門去。

諸葛亮見到妻子這般的要趕他出門,他只好連夜拿著信,去找經常出去打獵的孫兵,扮裝商人,到東吳去一趟,把信交給他大哥諸葛瑾。當場給了孫兵二兩金子。

孫兵拿到金子,十分激動,這麼多的出差費,是他幾年的收入呀。他當時表態,一定把信交到大老爺的手裡。

諸葛亮交代孫兵不要把信錯交給別人,一定要問清楚,再把信交給他的大哥。

孫兵說:“老爺放心,小人一定跟大老爺要收據回來的。”

諸葛亮說:“那我就放心了。你放心去吧,你家的大小人,我會照顧好的。”

諸葛亮講這樣的話,暗示著你孫兵的家人就是人質,你要是坑騙了我諸葛亮,拿老婆孩子來治罪。

次日,諸葛亮就去找乾爹商量怎樣取西川的事了。

一清道士就講他要和諸葛亮扮裝成師傅和徒弟的一對道士取西川。

諸葛亮問為什麼要他也裝成道士的呢?

一清道士講,這次取西川,他們需要帶很多的資金去花用,如果諸葛亮是以一個書生的樣子,又揹著一個大包子上路的話,很容易遭到路上的匪徒來搶劫的。要是兩人都裝成了道士的話,過往的行人就不再以研究道士身上有沒有錢的了。因為道士出門都光身去雲遊的。強盜是不想來強這樣的出門去討吃的窮道士。再說世人都認為道士獨有一身法術,能施法殺死人的。這樣更沒有人敢來搶道士的了。

諸葛亮見到乾爹講的很有道理,他就只好隨從乾爹的主張,化裝成一個道士隨著乾爹出門去西川。

諸葛亮由於沒去過西川,他就問乾爹,益州那個地區那麼廣,此次去的是去哪個城市的?

一清道士講,去就是去成都城,因為那個城市益州的首府,那兒物資豐富,人才濟濟。到了那兒才能尋買到整個益州的地圖。

諸葛亮又問乾爹,此去益州是走水路還是走陸路的呢?

一清道士講,上了路再看情況,能走水路的就乘船,不能走水路的就步行。當然,乘船時比較安全的。

到了出發的那一天,諸葛亮才知道乾爹也跟他一樣要背已打包的金銀上路的。他就說:“乾爹你年紀大了,不要帶那摩多的東西上路了,要把東西寄放我的家裡,等回來再取要吧。”

一清道士本來就是想帶所有的金銀去,要是諸葛亮帶去的金銀不夠用的話,他還有金銀墊支的呢。但是,他卻說:“孔明,你是不知道的嘍。當道士的就得以四海為家,是走到哪兒就在哪兒住下來的。我一出門就得帶走所有的東西的。再說,我雖年老了,但是我的身體還很硬朗的呢,也許你走路還有時跟不上我的呢。”

諸葛亮和乾爹就是這樣的悄然去益州成都了。

後人有詩云;

三分未論進川遊,

孔明權謀高一籌。

新婚別妻不迷色,

日後方能封武侯。

求推薦。求收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