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0章 孔明與匪博生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0章 孔明與匪博生死

諸葛亮和義父一清道士一起向西川進發。

一清道士叫孔明,他們要沿著大路走。

諸葛亮說,人常道,大路十八,小路十五。我們走大路就比較遠,走小路就比較近。

一清道士說,大路是官道,來往人多,沒有土匪攔截。小路偏僻,很容易碰上土匪。

走進了官道,前面就是小路。

一清道士告訴諸葛亮,我們已經走出了襄陽地區。

諸葛亮沒有來過這兒,他問道:“前面就是係數地區嗎?”

一清道士說:“是。我們就要走小路了。”

諸葛亮說:“走小路,最好有同伴。”

一清道士說:“嗯,同伴有一大幫才是好。”

諸葛亮和一清道士走小路走了一天,天黑時,正巧碰到小村子,小村子只有五戶人家。他們在小村子宿了一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次日清晨,諸葛亮和一清道士又上路。路上樹木茂密,雜草叢生。只聽到鳥的叫聲,見不到人影。偶爾,還見猿猴在山頂或者懸崖的跳躍。

諸葛亮和一清道士走了半天,正當他們坐下要吃午餐的時候,有兩個男人從後面趕來。

諸葛亮一見到有人來了,非常的高興,他對一清道士說:“師父,你看,有人來了,我們有伴了。”

一清道士既拿到只有兩個人來,他有點不高興。他說:“最好來人有急事趕路先走,我們再走。”

諸葛亮正想要問師父,為什麼要講這話時,來人已經趕來到了。他只好把話忍在肚子裡。

來人一大一小,各拿一根木棍,他們的相貌很相似,不是父子,便是兄弟。大的比孔明大,小的跟孔明年紀相仿。

一清道士遠遠就問道:“喂,你們是上山打獵的嗎?”

來人回答說:“做買賣,趕路的。”

來人那個大的很親暱的走近一清道士身邊,很殷勤的把袖子裡的鮮果拿出來請一清道士吃。

小的又來到了諸葛亮的身邊。他們好像專門一對一的來搭訕。

諸葛亮見到果子很鮮豔,他就等一清道士吃了,他就去跟那人要一兩個果子來吃解渴。

一清道士卻一手擋住果子說:“謝謝!老道有個習慣,吃飯時不吃果子!”

諸葛亮這時才想到師父走之前,曾經交代過,路上不能吃陌生人請吃的東西。吃了可能中蒙汗藥,丟財失命。

另一個來人自動的走近諸葛亮,問諸葛亮去哪?

諸葛亮如實的告訴他,我們就是去西川的成都。

來人說:“正巧,我們兩人也是去成都的。我們好結伴同行。”

一清道士在那邊插話說:“我走得慢,你們走得快,就先走吧1”

來人的大個子說:“我也是走慢的,我們四人一起走,路上能互相幫助。”

於是來人就自動的跟著諸葛亮和一清道士一起上路。

晚上,他們又要投宿了。一清道士想要父子兩人去一家住,然而那兩個人就是跟著,非要四人一起住不可。

沒辦法,只好四個人一起住在一家的屋子。晚餐,是那兩個人做東,請諸葛亮父子吃一頓飯。

次日早上,他們吃了主人家做好的稀粥,又上路去了。

路上,一清道士問結伴同行的人,還要走多遠,才碰上渡口,我們好坐船去成都。

來人講,大概還要走兩天的路程,才能找到渡口。

一清道士很警惕的問道:“你們原來就是本地人嗎?”

諸葛亮心裡想,他們要是本地人,總是跟著來,那就是又別的打算了,可要小心喲。

同伴說:“我們不是本地人,只是走過這條路,所以懂得路程而已。”

一清道士提出要休息,通行人卻講,在這兒休息不妥當,再走一會兒,到了有大樹蔭的地方,在休息舒服呢。

諸葛亮和一清道士只好跟著那兩個人走向前。

他們走了一個時辰,仍不見有大樹,反而見到路況很驚險;一條小路依著山崖壁繞過去,路面僅有尺把寬。左邊緊貼著山崖,右邊是懸崖,懸崖下邊就是一條破濤洶湧的江河。人走小路,一不小心,可能滾下河裡去。路邊還有零星的石塊。一眼就看出這兒經常發生石頭從上上滾下來。

一清道士催走在前面的諸葛亮快走過去。

就在這時,同行人卻提出要休息一下。

一清道士堅決不同意在這兒休息。

走在前面的諸葛亮,回過頭來,想問義父要不要休息時,跟在他後邊的那個比較小的那個人,突然操起木棍,喝令諸葛亮把背上的行禮包袱,解下來。

諸葛亮知道自己遇上了劫匪。他迅速的把背上的包袱,拽下來,一把之下路坡下邊去。

這是一清道士見狀,馬上也急中生智的大聲喊:“快下去撿要包袱,裡面有我們的田地房子!”

原來一清道士有意的把包袱裡面有金銀,講出來,引誘劫匪去追要哪個包袱。

劫匪一聽那個包袱裡面有錢才能買到田地和房子,知道裡面有好多的金銀財寶。於是大個子就喊道:“老二,快下去撿要包袱,不讓它滾下河裡去!這兩個東西由我來收拾!”

那個原來監督諸葛亮的小個劫匪,聽令的拿著木棍,小心翼翼的往坡下走去。

那個大個子勒令諸葛亮跟一清道士快坐下來,不得動彈!

諸葛亮沒有聽他的命令,仍然去撿抱石頭。他心裡只想,把坡下邊的劫匪打死,然後再把坡上的劫匪收拾。

那個大個子先不顧諸葛亮,他操著木棍跑過去,他要先搶一清道士要背上的包袱。搶到這個包袱,他就搶到一大筆得去安彩寶玉了。他要先把金銀寶玉搶到了手,在收拾這兩個東西。

一清道士一蹲下來,馬上從腰間拔出一件暗器,向劫匪擲過去。嗖的一聲,只聽到劫匪大叫啊一聲,木棍托出了手,他身體像個大袋子一樣摔倒下來。

原來一清道士向劫匪擲過去一把飛鏢,正好刺入劫匪的咽喉。他像一隻被刀割頸的雞那樣,在地上打滾著,站也站不起來。血噴射出來流滿地。

諸葛亮轉頭見到劫匪倒下來了,他更加放心的去砸坡下的劫匪。

這時,一清道士也來幫諸葛亮砸坡下的劫匪。坡下的劫匪被幾塊石頭砸中了,他大嚎了幾聲,就像一截木頭一樣的向河邊滾去。

諸葛亮和一清道士一起來到路邊,往下一看,見到諸葛亮丟下去的包袱,正好被陡坡邊上的一株小樹勾住了。

一清道士想動身下去要包袱。諸葛亮忙攔住說:“師父,讓我下去!”

一清道士怕諸葛亮的腿不便,下的去了,無力爬起來,他就叫諸葛亮等一等。他在路邊找到了一根軟藤,一頭捆在諸葛亮的腰間,一頭綁在路邊的一顆樹幹上。然後才讓諸葛亮沿著青藤,慢慢的爬下去。

諸葛亮爬下一半的時候,就爬到了劫匪屍體擱住的地方。他踢了那屍體一腳,說:“你我本來無冤無仇,但是你豁我就死,所以你就得先死。罪該應得,下去!”

屍體又骨碌碌的往下滾,滾下江河去。

諸葛亮拿到了包袱,一清道士又叫諸葛亮先把包袱透過青藤,將它拉上來,然後人在攀著青藤,一步一步的爬上來。

一清道士拍了拍包袱粘著的泥土,說:“哈哈!孔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諸葛亮說:“是是,師父受驚,必享長壽!”

諸葛亮問義父說:“師父,你能猜懂這兩個劫匪是哪裡的人嗎?”

一清道士說:“劫匪的老大拿的木棍就是我們前天晚上投訴人家的頂門木。這看得出劫匪就是那家的兄弟人。”

最後一清道士講,以後我們儘量乘船而行。乘船是比較安全的。

後人有詩云;

孔明首次進川行,

路上遭遇劫匪人。

急中生智殺了匪,

方能青史留偉名。

諸葛亮和一清道士再向前走去三個時辰,就看見河邊有個渡口。他們就僱船逆江而上。

求推薦,求收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