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章.家史中斷之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章.家史中斷之迷.

諸葛豐是跟隨漢高帝劉邦打江,後當上漢司隸校尉的高官。然而,諸葛家譜卻沒從諸葛豐繼續編寫下來,嘎然中斷。直到了孔明的父輩才把家譜續寫下來。那時已是西漢朝的靈帝年代了。諸葛家譜整整中斷了00多年沒有修編了。

後來,諸葛亮成了司馬徽的學生,他跟司馬徽講,老師。我很納悶。我的家譜為什麼欠缺不連貫寫下來呢?按說我先祖諸葛豐當官當到中央一級這麼大的官位,他的後代應是人丁興旺才對的。可是傳來傳去,傳到我父親這一代僅有我爹和我叔兩人。人丁衰落得太厲害了。

司馬老師承說,古人曰,人之香火,代盛代衰。

孔明問老師。代盛代衰是什麼意思?

老師解釋說:“代盛代衰就是說,一個家族繁衍的情況,前一代的人丁旺盛,人多了就叫代盛;而後一代的人丁衰退了,人少了就叫代衰。代盛代衰就是這個意思。

老師又講,你諸葛家族人為什麼不連續編寫家譜傳下來?我猜,個中必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犯法,被滿門抄斬。”

孔明說:“我的先祖這麼的顯赫,怎麼會被滿門抄斬呢?”

老師講:“在人治的社會裡,當官的人,伴君如伴虎。主要君王認為你有了謀反之心,你就是犯了法。他就要抄斬你的全家。為什麼後來還有你的諸葛人傳下來呢?我猜,可能在家被抄斬的那時,你的先人有人外出不在家而倖存下來,之後就跑進深山躲藏。”

諸葛亮想,也許也就是這樣的。在全家被抄斬的時候,那個逃得脫的人就躲在山裡,默默的繁衍後代,教育後代。

孔明又問老師,那他的先人為什麼後來又有人出來做官的呢?

老師講那可能是後來皇太子接替他的老爹當皇帝了,新的皇帝為了鞏固他的皇位,就收買人心,就下詔降令,凡是在前朝蒙冤的官員,不論大小,一律給予平反,還活在世的受冤物件官復原職;已經死了的官員將由他的後人頂替出來做官。於是,你的先祖又從深山裡跑出來做官了。而後來有出來做官的人,又怕別人知道他祖上曾經有過不光彩的事,於是就乾脆把家譜中斷不續寫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孔明又問老師,那第二種情況有是什麼的呢?

老師講另一種是碰上了一場大瘟疫,一個家族幾乎死光絕盡。幸好有一個人命硬而活下來做人種。生來生去,傳到孔明的父親這一代人時,就只有兄弟倆。而以前的家譜又找不見了,只能從故事傳說中,知道先祖曾經出過個一大官叫諸葛豐,其他的一切,統統的不知道了。

諸葛亮送給司馬徽一些銀子,求老師發揮天才的創造力,幫他家族補寫家譜。

老師司馬徽告訴諸葛亮說:“憑空是寫不了完善的家譜來的。你也不再用補寫家譜了。一俊遮百醜,你以後出去做事做官,需要填報家史時,主要寫上先祖那個諸葛豐的名字,接下開再寫你的父親,其餘就不用寫了。你有了諸葛豐這樣的大官做個招牌,有父親做過縣官的資本,已經足夠能證明你是高貴階級的後裔,就有當官的資本了。你就憑先祖和父親這兩個招牌,足可到社會上去招搖撞騙,謀官謀職,大撈財寶了。”

孔明問老師,真能有這麼一回事嗎?

老師說:“有。在我們華夏這塊土地上,自古以來,都是血統論的。不管你有無才,只要你出身好了,你就能當皇當官。”

孔明又講他以後數說他的家譜不清楚,別人就會懷疑他是編造歷史的呢。

老師講:“你不用怕的,前些年河北有個名劉備的人,他還敢編造他就是當場今皇帝的叔叔的呢。你家事實上真的出了諸葛豐這樣的人物,你還怕什麼?”

孔明講他也聽過這個故事的,覺得那個劉備好像是現在皇上的叔叔。

老師笑著說:“你怎麼也信他的呢?”

接著,老師講了歷史故事,漢高祖之後的第6位接掌管漢室的景帝一生有14個兒子,除了第10個兒子劉徹繼承皇位之外,其餘的1個兒子先後獲封為諸侯,各自擁有自己的封國。其中第9個兒子中山王劉勝居住太行山下,深自韜晦,致力於繁衍後代,共生出了10多個兒子,又經過這10多個人的不斷的努力的生育,十代之後,劉勝的家族開枝散葉,人丁已上萬計,散落各地。

劉備講他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他有什麼證據?他明明是在編造的。人家劉備還敢憑空編造講他是皇帝的叔叔。劉備還不怕皇帝不認他是親戚,以冒充皇親國戚之罪來治他的罪,砍他的頭。你家族明明有個祖先叫諸葛豐,而且你講了,又沒有人來查底的,你怎麼不敢說呢?

就因老師的這一句話,後來孔明在劉備手下做官的時候,他所填報的社會關系都是只寫先祖諸葛豐這個名字,緊接下來就填上他父親的名。由於劉備急於招攬人才,也不考查他所填的材料是否真實。於是諸葛亮的那份資料便成了歷史檔案了。

諸葛亮剛出山時,劉備還沒有牢固的根據地,被曹操打得到處亂跑,劉備也沒有心機來設史官,後來進川當王當皇了,劉備又封諸葛亮當軍師將軍。爾後不久,劉備又很快的稱皇,又封諸葛亮當丞相宰相,諸葛亮掌管了蜀漢大權,為了不讓人去考查他所填的社會關系是否屬實,於是,諸葛亮又不讓設史官。所以蜀漢國裡沒有人編史,因此《三國志》就是由魏國的太史令陳壽來編寫蜀國史。要是諸葛亮當蜀漢國丞相時,設了太史令的官員,那麼蜀漢國的歷史就更齊全詳細的了。

後來諸葛亮悟出一條道理,只要你當上了大官,你就能隨心所欲,愛做怎樣都行,閹割歷史,歪曲歷史都行。聖人講,,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呸!那是騙人的。事實上,布衣百姓沒有資格參與編寫歷史的。整個流傳下來的歷史,都是由當皇當官的人指令幾個文人編造出來的。

從諸葛亮先祖到他父親這一代之間的家譜的欠缺將是一個歷史的難解的團謎。

後人有詩云;

史志歷來官府編,

草根百姓不沾邊。

官場醜事全刪掉,

歌功頌德方得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