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章.言傳身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章.言傳身教

諸葛一家的男人走出住房大門口,來到了庭院的小操場。

這晚天上的月亮已是圓的了,但是,諸葛珪還是嫌月色不夠亮,又令僕人點上幾炷蠟燭。操場亮得如白晝。

諸葛珪憑著酒氣,他先在操場上打了一路拳術。接著,又輪到

諸葛玄耍了一陣長槍。隨後是諸葛瑾拿來一把長劍,他又舞了半個小時辰。

大人停下來了,諸葛珪才問諸葛亮和諸葛誕說:“你們兩個小人看了剛才我們大人耍的功夫的好看不好看?”

他們兩個小人都講,好看。

諸葛珪又問他們兩個小人說:“你們想不想學功夫?”

他們兩個小人齊聲說,想。你們大人馬上教我們功夫吧。

諸葛珪說:“別忙,先聽我講道理。”

接下來,諸葛珪就開始講,男人為什麼要學功夫的大道理。他講,當今是天下戰亂,軍隊天天在打仗。打仗用誰去打?你們兩個小鬼懂嗎?

兩個小男孩都搖頭講,不懂。

諸葛珪講,國家要打仗,只要你是男人,不管你願不願意,都要徵你去當兵打仗。只有女人才能得留在後方種田生孩子。

打仗就是上戰場去殺敵人,敵人也要殺你。你的功夫強過敵人的,你就能殺死他,你就能活下來,要是你的功夫比敵人弱了,你就被他殺死了。所以,生出是男人的就要在五六歲時候,要開始學功夫,練到15歲就徵你去當兵。你從小到大練熟了功夫,練得一身好武功了,你上戰場才能殺死敵人,才保住自己的命。

諸葛亮說:“哦,學功夫原來就是為了保命的。”

諸葛珪說:“錯。學功夫不單是為了保命,還要用功夫去爭得官來當的。”

諸葛誕問:“伯父老爺,懂功夫的人是怎樣去爭官呢?”

諸葛珪講,男人長大了,不管你願不願意,君主都要徵你去當兵。當兵就得去打仗。你去打仗,在戰場上殺死了敵人,你就立功。君主就封個小小的官給你當。然後你再從小官位上,一步一步的爬上去當大官,升當上王侯將相了,君主就給你封妻廕子,讓你的官位世代相傳,子子孫孫享受榮華富貴。

諸葛亮問道:“爹,你現在的官職,是你靠武功爭來的嗎?”

“是的。”

諸葛珪講他要是不懂得功夫的話,現在就在家種田。種田的人,最下賤,窮得吃的是很難嚥得下的粗糧,稀粥就著苦澀的野菜吃,穿的是線頭刺得全身癢癢的麻布衣,整天在太陽底下幹活。他就是功夫強,他才能當上縣長,一家人才能吃上香噴噴的小米飯,才能頓頓吃上肉,才穿上柔軟漂亮的綢緞衣服。

諸葛珪講到這兒就突然問道:“你們兩個小鬼,說,有一身強的功夫,好不好?”

兩個小男孩都講,好。

諸葛珪進一步講:“你們知道學到功夫好,那麼你們就要用功去學的嘍。只有學得一身好功夫,才能當上官的。”

諸葛亮說:“爹,我見到在操持上的操練的軍人都是兵多官少,難道那些兵都不懂功夫的嗎?”

諸葛珪說:“凡是當兵的人懂得功夫的。”

諸葛亮又問:“那為什麼兵比當官的多呢?”

諸葛珪給孩子解釋說:“當官要講究條件,一是有身份,二是功夫好,三是聰明能幹。”接著他不管他們小人聽懂不聽懂,他只顧著講,你們不懂嘍,你們認為凡是去當兵就能統統當上官的嗎?不是這樣好想的呀。一大幫的的壯丁同是去當兵,但是,你沒有身份,你在軍中沒有靠山,你就在軍中混一輩子,到老來還是一個兵。這樣的辛酸苦辣我是經歷過來的了。想當初,我剛去投軍,每次上戰場,我揮刀殺敵,殺敵無數,殺得刀口都卷了刃,帶兵的將軍還是不給我請功。

諸葛瑾在一旁問道:“爹大人,你後來是怎樣出得頭的?”

諸葛珪就把他如何獨人乘黑夜去爬山崖偷襲敵營的經過講給他們聽。就是他那次偷襲成功了。再加上他報上家族的祖上曾有個先祖叫喊諸葛豐,有功加上有身份,他才能被提拔上當縣長。

諸葛珪總結的說:“從我的經歷來說,你們可懂得,一個人單懂得功夫,還不行,還要有膽量和計謀才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諸葛瑾說:“既然當兵想爬上去當官是這樣的難,爹大人為什麼還鼓動我們兒輩去從軍的?“

當爹的說:“今非昔比,現在你們去當兵可跟我那時的不一樣了。我現在是當縣長,是有權又有錢,軍中的軍官願跟我交朋友,我一送你到帶兵的朋友手下去當兵,送銀送禮了,他會特別關注你的。只要有機會,我的好朋友就立馬拉你上來當官的了。以前我在軍中無人,想當官就得去爬山崖,現在你去當兵,我已經給你架好梯子,你爬上就容易得多了。”

“爹大人這樣一說,子瑜就去當兵算了,不用去京城找蔡邕了。”

諸葛珪不贊成大兒子的說法。他講,一個人從士兵開始爬上去當官,是很難當上大官的,也不能很快升上去的,只有讀得書出來的人到軍中,他才能一下子就當上大的軍官,青雲直上。爹要大兒子先去京城拜師學文一段時見,再出去謀職。再說,讀書的人是可免兵役的。

他還講,你不想當官則罷,想當官的就要當大官。要當大官的,就要有響噹噹的文憑。有高的文憑,你才有資格當上大官的。當大官才能享受封妻廕子的待遇,當小官的,只有你自己一代得到享受,後一代就沒有什麼享受了。

社會錄用人才講究身份文憑,只有我們官二代才能繼承他們父輩的衣缽,才能佔領整個官場。那些賤民出身的子弟是無望當官的了。

諸葛珪還指諸葛亮和諸葛誕說:“你們兩個小鬼可記住,你們將來長大了,也要出去當大官,我們諸葛家族歷來都是出當大官的人才,這個傳統,你們這一代不單要繼承下去,以後世代也還要發揚光大!”

諸葛瑾聽了這席話後,覺得父親的話是不全對,於是他就說:“爹大人,你說男人只要會武功、有學問就能當大官,但是世上有很多的人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是一輩子當小官員,為什麼?”

諸葛珪說:“那就是他們沒有野心。想當大官的人必須有野心才行!”

諸葛珪突然想到光勉勵孩子怎麼用功學習還不行,還必須叫他們從小就有野心才行。因為野心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只有了野心,他才能從小不服輸於別人,才能想盡一切辦法去打敗所有的對手。是有在小的時候,就有了能打敗所有的對手的野心,將來長大了,才能在官場上打敗所有的競爭對手,才能當上更高的官位。

諸葛瑾說:“爹,當今社會都是提倡做個對皇上有忠心的人。人有野心了,怎麼還能去做官的呢?”

諸葛珪聽了大兒子的話,他心裡就覺得兒子被忠君的思想毒害太深了。如果不給他們洗毒的話,他們今後就很難出人頭之地的。現在很必要的給兒子們講野心的重要性,於是他就說:“除了痴呆人,凡是活人都有野心的。”

接著,諸葛珪就講,野心是人生俱來就有的,只不過是大是小而已。野心小者,謀吃謀生存;野心大者,謀權謀地位。野心小的人一做了小官員,有了俸祿,他就滿足了,不再有向上爬的野心,因此他就只能一輩子當小官員。野心大的官員,就不滿足現有的官位,於是他總是不斷地謀求更大的官位,甚至他還要想謀皇位的呢。愚蠢者不會隱藏野心,才早早暴露出來,而害自已的生命。聰明者很會將野心隱藏得嚴嚴實實,直至死了,別人也看不出他是有野心的。那些輔佐皇帝或諸侯的大臣,他們肚有野心。只不過他們表面裝很忠誠。只要有了機會他們就挑出來爭權奪位。你們以後也要學會把野心藏起來。

諸葛珪又舉例講,我們的先祖諸葛豐就是有了巨大的野心,他才能由一個最低層打鐵匠升到朝廷裡去當大官的。你們是諸葛豐的後代,你們就得學先祖,要有野心,要出去當大官,要到朝廷裡去當大臣!

在諸葛亮的成長過程中,他總是不斷的受到要當官和當官的好處以及有野心的等等的思想意識的灌輸,再加上長輩在官場里拉關係託人情,所以像他這樣的官二代總是很容易的在官場裡飛黃騰達。這就是官二代生長的環境,這是官二代生長的土壤。

這就是官二代的幸運,就是賤民的悲哀。

由於諸葛亮從幼到大就有對當官的濃厚興趣,對當官有強烈的願望。所以他長大了,總是對當官是像貓兒望不了魚的美味,非要吃到不可。

不是龍生龍虎生虎,當官的後代就能當上官,而是家庭背景,生活環境造就了人的個性,決定了人的命運。

想要早一點兒回臥室去睡覺的諸葛亮後孃,也就是冬雪,她小聲的跟諸葛珪說:“老爺,你說這麼大道理就行了,開始讓孩子練功夫吧。”

說實話,當兒子的,是最討厭爹囉嗦講個沒完的。後孃的話真是救了諸葛亮和諸葛誕二人的了。

諸葛珪望了望天上的月亮,看了看燃燒的蠟燭,他也覺得夜色也不早的了,於是,他手一揮,叫諸葛玄開始教兩個小孩子打功夫。

後人有詩云;

言傳身教立榜樣,

孩兒奮鬥有方向;

自小讀書沒目標,

猶似爛泥難築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