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章. 殘兒的人生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章. 殘兒的人生路

諸葛玄講:“孔明你不能去當兵,你就在家當地主嘛。”

地主?諸葛亮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他問叔叔,地主是幹什麼的?

叔叔給他的解釋說,地主就是有很多的田地租出給窮人種,他坐在家中,等待窮人挑著租糧送到家裡來。

諸葛亮講現在家裡都住在城裡,哪有田地呢?

諸葛玄說:“如果你真的不出去當兵的話,你爹給你買下很多的田地來交由你管。你就不憂沒有錢花沒有錢用的了。”

諸葛亮還是大鬧的講他不想當地主。地主只能管那幾塊田,那沒有什麼意思的,也沒有什麼威風。他就是想去管成千上萬的軍隊。成千上萬的士兵都聽他的命令,那是多麼威風的呀。做人就要做個很有威風的人。

諸葛珪說:“誰說當地主沒有前途?我告訴你們,從我的山東往西去相當遠的有個地方叫陳留,那裡有個人叫曹操,他家就是個大地主,曹操就是靠家裡有錢,花錢來招兵買馬,建起了一支龐大的軍隊,自任首領。曹操就是靠著那支軍隊打垮了許多的諸侯,爭得漢獻帝來軟禁。然後他打著天子的旗號,到處去討伐別的諸侯。現在曹操掌管的兵馬已經超過了百萬的了。這不是靠著當地主來起家嗎?”

諸葛亮還是哭著說:“那個曹操他可是個四肢健全的人,他才能當上這麼大的王位的呀,而我卻是個瘸腿的人,我怎能像他的呢?我還能帶得兵的嗎?”

諸葛珪喝道:“我還沒有講完,你就插口來哭了。混蛋!停哭!你馬上停哭!”

諸葛亮只好忍著不哭了。

諸葛珪講,帶兵就是當官。什麼人能當官?一是上面的君主任命誰做官,誰就有權,就有威信,就能有錢去發給部下的兵和將,這個人就能當官的了。二是一個人講話能煽動得眾人跟他去打仗,這個人就能當得眾人的首領,也就是官的了。”

諸葛玄插話講,第一種的官就是朝廷任命的官。第二種的官就是靠造反起家的官了。不論哪一種人,度需要有膽有謀。

諸葛珪又繼續講,孔明你現在只是左腿有點瘸,你還能走能小跑的呢。你是完全能帶兵打仗的。但是,你必須聰明過人才行。只要你比所有人聰明了,諸侯君主就不得不用你去帶兵打仗。我告訴你一個真人真事的故事。以前的三四百年前,也就在我們山東這個地方,有個人名叫孫臏。孫臏的先祖有個很有名的人叫孫武。就像我們諸葛家族有諸葛豐的那樣有名。

孫臏小的時候跟好朋友龐涓去拜大名人鬼谷子為師,跟老師是學兵法。兩人讀書畢業後,龐涓就被魏國的魏惠王聘去當大將軍,掌管一個國家的兵權。龐涓因嫉賢妒能,恐孫臏跟來取代他的位置,就騙孫臏到魏國,然後使用奸計,叫魏惠王砍掉去孫臏的雙下腿。孫臏沒有腿只能趴坐在地上。

齊國的齊威王早聽說孫臏是個很了不起的軍事家,於是,齊威王就派人偷偷的進到魏國裡去,將孫臏救回齊國來。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友善地將孫臏留在家裡住。後來,田忌透過跟齊惠王的跑馬比賽,將孫臏向齊惠王推薦。齊惠望就任命孫臏當田忌大將軍的軍師。

後來,孫臏在馬陵戰役中,他坐在兵車裡參戰,為田忌設了“減灶之計”,使龐涓中計,輕敵深入,龐涓被齊軍殺了。孫臏在那次戰役裡,不但為自己報了仇,也使他名留史冊。

諸葛珪講故事講到這兒,就用溫和的口氣對諸葛亮說:“孔明,你看,古代的大軍事家孫武的後代能出個孫臏這樣的殘肢能人,我們的諸葛豐後代難道不能出一個孔明的嗎?”

這個故事的確很打動諸葛亮。他心裡想,等我長大了,也像孫臏的那樣去當一個軍師。

但是,諸葛亮又擔憂他不會功夫。沒有資格去當軍師。他就把這個顧慮跟爹說。

諸葛珪講,人在世上出去當官是有兩條路走的,一是從武,一是從文。孔明你不能從武了,就走從文。

諸葛亮問爹,從文也能當上大官嗎?

諸葛珪好像對諸葛亮也是對在場所有的人講,走從武之路是不需要多少文化的,是非常適合識字少的人,但是,他是需要用命去賭的,是非常危險的。而從文就沒有這樣的風險,主要動腦筋,出計謀,坐在屋裡就能預算出勝敗。但是,這條路是有很多的讀書人去競爭,很激烈。僧多粥少,有的讀書人奮鬥競爭了一輩子也爭不到一官半職,一生潦倒到死。

諸葛瑾在旁邊插話說,去當官的,最好是文武雙全的了,單是學文得好,就難當上大官的。

諸葛珪說:“子瑜這話太差火了。文人只要有本事,照樣也能當上大官的。就在孫臏的那個東周時期,就有兩個文人靠嘴巴說話也撈到宰相官來當的呢。”

諸葛亮忙問爹`,那兩個人名叫啥的?

諸葛珪又講故事了,他講在東周戰國時代,有兩個文人,他們分別叫蘇秦和張儀。這兩個人由於他們讀書讀得多,口才好,就憑著說嘴的本事,都當上了大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諸葛亮要爹分別講那兩個人的故事。

諸葛珪就先講蘇秦。

蘇秦這個小子,是個窮家的孩子,但是,家窮人志不短,小時候他就立志要幹一番事業,因此他讀書很用功,每晚都是讀書讀到深夜,每當他讀書打瞌睡的時候,他就用錐子來刺自子的屁股。於是就有了“錐刺股”的故事流傳下來。他跟鬼谷子學完功課之後,就去遊說6個國家合縱抗秦。這個策略很成功,於是他一身當任了6個國家的宰相。

另一個就是張儀。張儀本來跟蘇秦是同窗學友。他見到蘇秦高的“6個國家合縱抗秦”的策略取得成功了,他很不服氣,就跑去秦國,幫秦國另搞一套“連橫親秦”的策略來破“合縱抗秦”的那套策略。秦惠王見他獻出來的計謀很高明,就任命他當秦國的宰相。結果“連橫”果然戰勝了“合縱”策略,把其它的6個國家打敗打弱。為秦國統一天下大下了很好的基礎。

諸葛亮聽了故事,他就想,我初學武功就暴露出我是個廢品人了。要是我爹也像叔叔那樣叫我在家中默默的當庸人的話,我就倒黴一輩子了。因為叔叔一見我有了缺陷,就認為我不行,沒有了當官的資格,抱著悲觀失望的態度,為我制定當農民的規劃。

就是由於諸葛玄目光的短淺,才導致他後來在求職路上摔跟頭。

諸葛珪的目光並沒像諸葛玄那樣的短淺,他不認為諸葛亮腿殘了就廢了人,他也不甘心讓諸葛亮心先死而自卑自毀前途,而是為諸葛亮設了多個奮鬥的目標,為諸葛亮樹立了多個學習的榜樣,為諸葛亮規劃出了多個前途。又從不同的角度去鼓勵諸葛亮去努力奮鬥。總之,他還在想如何去激勵諸葛亮,想將我這個瘸子打造成為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就是有了父親的這一番的話,才使諸葛亮不自卑自賤,不灰心冷意,才有自信去奮鬥去努力。他為了他成為雄辯的人,他就經常去跟別人辯論練口才。

就是有了這樣的遠見的父親,才有諸葛亮後來的事業,才有諸葛亮的輝煌人生。

諸葛珪講了一大通的話後,他最後吩咐說:“孔明從今以後,你就不用學武功了,不過,每天你得拿“幼學詩經”那本書來學認字,一天學一句,每字練寫一百遍。不會讀的字,拿書去問我或是叔叔,寫了的字叫來給我看。你偷懶的就捱打。聽到了沒有?”

諸葛亮大聲的說,聽到了。

後人有詩云;

因人來施教,

千萬別一套。

只要啟迪好,

人廢變人寶。

就在這時,有一個人從陰暗中鑽出來,走到諸葛珪的跟前,向諸葛珪作了揖說:“貧道給老爺請晚安。請諒解貧道不請而來。”

諸葛亮心裡一大亮,哦,我的乾爹來了。

諸葛珪問道:“師傅,免禮。你是幾時進來的?”

自從一清道士成了諸葛亮的乾爹之後,他就像是諸葛家中的編外成員,進出諸葛家的大門不再受門衛阻攔盤問,可以直接走進來的了。

一清道士回話說:“剛才貧道走過貴府門前時,見到裡邊燈火通明,便猜裡頭可能有戲唱,就冒昧走進來看一看。料想不到是老爺在教少爺們學武功。”

接著,一清道士提出來要教諸葛亮識字練書法。

諸葛珪馬上答應了。因為一清道士是個很有文化修養的道士,他寫的春聯很受城裡人的喜愛。有他這樣的人做諸葛亮的啟蒙老師,當爹的諸葛珪當然歡迎的了。

當下,諸葛珪馬上叫人搬來了孔子的瓷像,又令諸葛亮給乾爹磕拜師禮。

這一拜,一清道士便的成了諸葛亮的師父。也就是這個師父對諸葛亮的教導,影響了他的一生。因為諸葛亮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的東西。諸葛亮的出名,也有他很多的功勞。

有關諸葛亮和師父的事,下文再慢慢的說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