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章.道士教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章.道士教書

次日,一清道士早早就來縣府衙門的諸葛亮的家中,徵得諸葛珪同意之後,他就帶諸葛亮到他的寺廟裡,開始教諸葛亮讀書和寫字。

一清道士是一個出家人,長期獨住寺廟,他感到非常的孤獨寂寞,非常想有個伴兒,早晚有人與他交談。

他雖是一個出家人,但是他心中還有著凡夫欲子的情懷,也想擁有跟親人在一起的親情的生活。也想體驗一下兒孫繞膝的生活滋味。可是他卻沒有過一兒半女,這樣就難以讓他實現心中的渴望。諸葛亮認他為乾爹了,他就想要帶這個乾兒子來和他住一起的。現在諸葛珪讓他教諸葛亮讀書寫字,他正好有理由帶乾兒子來跟他住在一起了。

一清道士叫教諸葛亮識字,不是叫諸葛亮讀死書背死書。

諸葛亮跟著一清道士學讀書學寫字,他覺得很輕鬆。因為他的爹爹教他識字是一天到晚,要背“習而知之”或“三人同行必有吾師”的孔子語錄。然後就叫他依樣畫葫蘆--照著字一筆一筆的把那些字寫下來。一天總是這樣的讀和寫,諸葛亮就覺得很煩很累很討厭,讀了一天也記不下來,寫過的字了又很快就忘了。

一清道士沒有像諸葛珪那樣的叫孩子識字,他要教諸葛亮先認識平時最熟悉的名詞。接著他首先問諸葛亮在家最愛的是誰?

諸葛亮說是娘。

孩子愛母親,是人的天性。

一清道士就問他會寫娘字了沒有?

諸葛亮說爹還沒有教過他娘字是怎麼樣的。

一清道士就拿出一張紙來,指著紙上的一個大字,對諸葛亮說,這個就是娘字。念娘。一清道士又解釋講,娘子有兩個字構成,左邊的一個字是女字,右邊的一個字是良字,良心的良,善良的良。女人生了孩子,她心裡就變得很善良,所以,孩子就叫生自己的女人為娘。

諸葛亮聽了就覺得很有興趣,一下子,他就學會了三個字,而且他又就得娘的確是很善良的女人。

他叫諸葛亮念了幾遍之後,又看到諸葛亮會寫了娘字。於是,他又拿出一張紙來,告訴諸葛亮說,這個是爹字,念爹。一清道士有解釋講,爹字也是由兩個字構成的,上邊的一個字是父字,父親的父,下邊的字是多字,多少的多。也就是一個男人有了孩子,他就要幹很多的活,需要掙到很多的米和錢,才能養活孩子。

諸葛亮心裡說,嘿,爹爹的字原來是這樣子的……

之後,一清道士又陸續拿出來了,哥,姐,弟,妹,叔,嬸的6個字。

一下子,諸葛亮就很快的認得了娘娘,爹爹,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嬸嬸的字是這樣子。不用去背它幾遍,諸葛亮一讀過了,就能記得牢牢的。接下來,一清道士又教諸葛亮那些字的寫法。諸葛亮為了能很快的會寫他最常用的字,他一寫就非常的認真,所以他寫了過後,就忘不了。

諸葛亮見到他自己學到的字,學得這麼的快,他就覺得原來讀書認字是這麼容易,又不捱打捱罵。這樣的讀書他就是讀他幾輩也不厭。

諸葛亮覺得師父真會教人認字了,比他爹強多了。他爹教他讀字,一句話就有好多的字,一連教他念幾遍,他才勉強會讀。但是,他一停下來一會兒,再念它的時候,又不會念了。煩人極了。

諸葛亮一讀不下去,他爹就立叫他伸出手掌來。戒尺就啪的打到他的手掌上來了。

讀讀打打,諸葛亮哪裡學到字的呢。

現在諸葛亮跟師父學讀書學寫字,他覺得很有趣的,越學越想學。

諸葛亮學會了家裡人的稱呼之後,他還想多學幾個字。可是師父說,今天就叫你這幾個字,多也不教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諸葛亮就問師父為什麼不多教他呢?

當師父講,教小孩認字,就像讓小孩吃飯的一樣,一餐給飯吃剛飽就行了,多吃飯了,他的肚了撐了,不舒服了,以後就怕吃飯了。教小孩認字也是這樣,一次逼他學很多的字,反而導致他厭學的。

一清道士這樣的教法,可與諸葛亮的父親不一樣的了。諸葛珪教兒,恨不得一天內要諸葛亮學會天下所有的字。

諸葛亮以為師父不上課了,就讓他回家了,於是他說:“師父不上課,那我就回去嘍。”

師父說,不能回去。再把剛才學到的字寫過一遍。

學生只有聽先生的話。諸葛亮只好說:“嗯,就寫字吧。”

一清道士講你要寫字就先磨墨。

諸葛亮講他不會磨墨。在家裡,他爹一要他寫字時,都是有僕人替磨墨。

一`清道士說:“那是你家裡的事,在這兒你就得動手磨墨。”

一清道士去拿水來了,又補講了一句:“孔明,你要永遠記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能讓別人代幹。”

嗯,就是這句話,讓諸葛亮銘記到死,他當上了蜀漢宰相,還是用這句話來指導他的行動,公務事不論是大是小,他都一一親躬,處理好了才放手,害得他好累的呀。

一清道士先給硯臺槽放下一匙水,又拿來一枝墨條,就叫諸葛亮用三隻手指拿住墨條,拿著墨條在硯臺的槽裡從右向左的旋轉。很好玩。

諸葛亮磨了一會兒,硯臺裡的水就變黑了,就告訴師父說:“行了,墨磨好了。”

一清道士看了說:“不行。硯臺的槽裡的水還沒有黑出亮色來呢。墨汁磨得好了,字才寫得好。”

諸葛亮就是磨了小半天,手都旋得痠麻了,才磨好墨。

墨磨好了,就開始寫字,一清道士就教諸葛亮是怎樣握筆。

諸葛亮說:“在家裡,爹早就教我這個動做了,並且還教了怎樣運筆。”

一清道士說:“你懂了,我還是再講一次。還有的是,人寫字和人做事的一樣,不能東想西想,要全神貫注的去寫字。你一想到外邊了,你寫的字就不好了。”

諸葛亮這時才知道,人做事是不能想別的事情。這樣教導可讓他牢記在心中,後來他每思考問題的時候,他都不讓別人來干擾,因此,才有諸葛亮祭壇,禁止旁人靠近的神秘兮兮。

一清道士就叫諸葛亮先寫一橫一豎,一撇一抐,一點一提,一橫折角,一橫彎勾,一豎彎勾的幾個筆畫給他看。

他看了諸葛亮寫出來的筆畫,沒有說什麼,就吩咐諸葛亮把今天剛學會的字,每個字要寫10遍,寫完了就拿去給他看。

一清道士看了諸葛亮的作業,只說:“勉強過關。你該玩了。”

諸葛亮說:“那我就回去玩嘍。”他想回去跟他的兩個弟弟玩。

一清道士說:“你不能回去,你只能在廟後玩。”

諸葛亮說:“我獨個人玩是沒有興趣的。”

一清道士說:“我就去跟陪你玩。”

師徒兩人來到了廟後的樹林。

在大樹蔭底下,他們很快的找見了一群螞蟻。諸葛亮指著一隻大頭的螞蟻說:“師父看,這只螞蟻多大的呀。”

一清道士對諸葛亮說:“你猜大頭的螞蟻它當什麼官?”

諸葛亮回答說:“大頭螞蟻是這幫螞蟻的大將軍。”

一清道士問諸葛亮為什麼這樣講的呢?”

諸葛亮說:“我們人的大將軍都是大個子,力氣大的人才得當將軍的。螞蟻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一清道士說:“孔明,你講的只對了一半。在螞蟻群裡,哪個螞蟻的個子大,它就能當頭當王。而我們的人就不是這樣的了。我們人要當王當將軍,不是看誰的身體長得高大,誰的力氣大。而是看誰的本領大了,誰就能當上管很多人的大官。”

一清道士就舉例說,以前,有個人叫晏嬰的人,後人稱他為晏子。晏子是個矮小的人,長相又有點醜。但是晏子讀書勤奮,知識淵博,齊國君的齊靈公就選他來當宰相。由於晏子當宰相幹出了大政績,齊靈公死後,齊莊公繼君子位,又任命晏子擔任宰相;後來齊景公來繼齊莊公位時,還是繼用晏子來當國相。晏子這個矮小的人一生前後輔助過三朝,輔政長達50多年。

一清道士是用晏子的故事來告訴諸葛亮,在人世間力氣大的人不一定能當上大官,力氣小的人,只要他是個聰明人,有淵博的學問,他就能被君主聘任為重要大臣。

就是這樣的故事激勵著諸葛亮不屈於自己的不幸的命運,奮發向上,努力學習,力爭上游,爭當人上人。

當時,諸葛亮對故事的理解還是不夠深的,他很喪氣的說:“那,我永遠當不了大官的了。”

一清道士溫和的問他說:“孔明,你為什麼講這話?”

諸葛亮說:“我和不能和晏子相比的。晏字他雙腿都是很好的,我呢,我左腿瘸了,眾人能讓我去管他們的嗎?我管不了人,我哪能當上一過的宰相?”

一清道士說:“孔明,你要記住這句話,學優則仕。也就是說,一個人讀書學習好了,就能當上大官的。只要你學得比眾人好了,每次考試都考得第一名,那樣的話,自有君主來請你去當他的謀士。你為君主出了好的計謀打贏了仗,君主封給了你一官位,你就有權去管人了。”

諸葛亮聽到這兒了,他才知道,一個人的官位可由君子封賞給的。而君主有專挑聰明的人去當他的助手,封給助手當大官的。他就在心裡想,那我就要好好的讀書,爭取做一個人世間的最聰明的人,讓好多的君主來聘我去當他們的助手,封給我當大官才行。

一個孩子長大後成才,不是父親用棍細打出來的。諸葛亮後來他當上蜀國的宰相,是他的父親用棍子打出來的。他還在很小的時候,他的爹就死了,他之所以成才,全是在小的時候,受到很好的啟迪,受到很好激勵。

後人有詩云;

道士當先生,

哲理曉學生;

學優則任仕,

憑才上青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