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章 孔明遭偷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2章 孔明遭偷襲

諸葛亮將村規民約公佈出去了幾天,村裡都沒有什麼反應。他就認為民眾都接受了這個新的村規民約。於是,他就很安心的在家裡,關起門來讀書。書是在叔叔拿來的。

這一天,諸葛亮讀書累了,他走出書房來活動,走到後院,突然看到遠處一張弓和一壺箭。遠遠看去,那張弓很眼熟,他走過去,撿起來一看,弓把上卻有一行小字:隨心應手,箭箭穿孔。

諸葛亮笑了,這是他買給孫兵拿去打獵用的弓箭。但是他一轉想,怎麼弓箭飛來落在這兒的呢?他已經講過,這副弓箭就是送給孫兵專用的了。孫兵又怎麼偷偷的將弓箭丟到後院來的呢?莫非孫兵又跑去別的的方了?要罷工減退還會來的呢?要是孫兵跑去別的地方了,孫兵應該臨別之前,來告訴他裡正道別一聲,因為他諸葛亮畢竟對孫兵有恩的呀。而孫兵卻爬上後山上來,再把弓箭從山上丟下來還他。

諸葛亮不再多想,他拿起箭壺來看,又看見壺裡有一條小竹片,竹片上寫著;夜間有猛獸來偷襲,請提防。看完小字,諸葛亮心裡覺得很好笑,孫兵怎麼知道夜裡就有猛獸來他這兒呢?莫非孫兵看見附近有老虎出沒了嗎?要是這樣的話,他不得不在夜間裡,多加警惕,以免被老虎衝進來傷人的了。

諸葛亮拿著竹片看著沉思著,野獸出沒,孫兵是不懂得的。他講夜裡有野獸來襲。這個野獸兩個字,莫非就是壞人的呢?也許就是壞人要來偷襲他諸葛亮的,但是孫兵又不敢大白天來告訴他諸葛亮的。因為孫兵直接來了,就得罪了壞人,以後孫兵就遭到報復。

儘管諸葛亮猜測有壞人來偷襲,但是他還是先做好防備。不然就被壞人偷襲成功而害了生命。

諸葛亮巡邏觀看大院的四周,他覺得大院四周的荊棘圍起來的防護欄是非常的牢固,縱使又千把幾百兵也難在一夜之間衝得進來的。因為那些荊棘都是諸葛亮利用原生的荊棘樹留下成為護欄的。如果有人想用火燒它,也難燒得著的。看到這樣的荊棘欄,諸葛亮的心悄微放鬆下來。他又來到大院的前面大門口。大門口的出道就是跨過小溪。這就好像一座城池的正門又防護河繞過城門。諸葛亮就在小溪上架了一座木橋。他平時都是從木橋上走出入。

諸葛亮想,今夜有野獸來偷襲,那就把木橋吊收過大院裡來,外邊的人或者野獸,夜間就不能順利的透過。他再在夜裡防備,那就萬無一失的了。

傍晚,諸葛亮叫書童跟他去把大院門前,架在小溪上的木橋,將它吊起來,又挪到院裡這邊來放。

十二歲的書童問諸葛亮說:“為什麼要把木橋吊過來的呢?”

諸葛亮回答說:“今夜沒有月亮,野獸要出來找吃。吊橋沒有架在小溪上了了,夜裡即使有老虎來了,它也因為不能順利的走過來,就轉去另一個方向的。”

書童雖然十二歲了,但是由於不識字,頭腦不聰明。諸葛亮只能跟他這樣講。

那夜,書童陪諸葛亮看書看到亥時,就瞌睡很厲害,諸葛亮就叫他去睡。等到書童睡著了,諸葛亮就把箭壺系上身腰,拿起了弓,吹滅燈,悄悄地走家門,他要巡看院子。看一看沒有什麼動靜。他突然想到自己是穿白道袍,很容易被人發現的,還是回屋裡換衣服。他就要剛轉身的時候,看見有人打著火把,從坡下走上來。

諸葛亮只好躲在大門口旁邊,觀看火把是不是向他這兒來的。

不一會兒火把就來近了,而且就來到大大門前停下來。諸葛亮屏著氣,聽著來人講什麼話。

諸葛亮看得清楚了,來的有四個人,兩把火把。只聽到一個人講:“MD,今晚怎麼不見燈光,是不是瘸子不在家的呢?”

另一個人講:“他在家,他是睡著了。”

一個聲音再說:“我們就摸過小溪去,不用架橋了吧。”

又一個聲音在說:“架橋!我們已經抬來了木頭就架過去。有了橋,等下我們搶到東西才好搬過來。”

又一個聲音在說:“我們摸過去了,先幹什麼?”

一個聲音在說:“點火燒茅廬,等見到瘸子跑出來了,就打死他!誰叫他制定村規民約來破了我們的生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個聲音在說:“對!放火燒房子!即使瘸子不在家,燒掉瘸子的茅廬,叫他回來沒有地方住,滾回荊州城去。”

這時,諸葛亮突然想到,馬甲長曾經跟他講過,有些人非常恨新的村規民約,講新的村規民約不廢除,裡正的頭顱就要掉下來。

諸葛亮當時說:“不改!邪不壓正。那些想要我改的人,就是平時做壞事的人。誰敢來逗我,我就叫他有來無回!”

現在,諸葛亮心裡想,現在門外邊的人就是恨我的人。他們有四人,我只是一人,再說我又不會武功,現在手中僅有弓箭,要打退他們,只有靠智勝。多虧孫兵預先送來了弓箭。看來孫兵先懂得情況,但是孫兵就是怕歹徒以後報復,才瞞著別人送弓箭來的。人做事之前,要首先包好自己,這一點,諸葛亮是理解孫兵的。孫兵能及時來通風報信,對於諸葛亮來說,就是救命之恩的了。

這時,諸葛亮是在暗處,歹徒是在明處。他們的一舉一動,諸葛亮都看得清清楚楚。有一個傢伙總是舉著火把,不停地指揮別人幹活。諸葛亮猜那個傢伙就是這夥人的頭頭。擒賊先擒王,我要射的,就首先要射這個。但是我又要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那又怎做才行的呢?

諸葛亮正在愁想不出辦法的時候,他突然看到自己身上的白道袍,靈感就來了,哦,就裝個道士吧。

就在時候,歹徒們又開始架橋起來了。時不容緩,要射箭才行!

諸葛亮先拉滿弓,又就模仿義父的蒼老聲腔說:“我們道士在此做法場唸經。外邊惡狼,不得干擾!貧道要施法了!快滾開!”

諸葛亮的聲音剛落地,手馬上鬆開,弓弦發響了,一支箭向小溪對岸飛去。

只聽見有幾個人大叫起來說:“啊!不好!那邊又幾個道士守門口!”

另一個人慘叫說:“夥計,我中箭了!快來扶住我!”

又有聲音在說話:“大佬,箭射中你哪裡了?”

諸葛亮又把箭支搭上了弓弦,他先做好準備,等到歹徒要衝過來時,他就再射第二支箭。可是情況發生了轉變,歹徒們沒有衝過來,而是湊近過來,要搶救夥伴。

中箭的人說:“你們幫我拔出箭頭來吧!”

片刻,又有人說:“箭靶出來了。大佬,你的傷處已經紅腫起來了。聽人講,中箭了,立刻發腫的,就是箭頭塗了毒。不好了,我們要馬上回去找藥來治吧!”

大佬聲音說:“快把火把滅掉!居然有道士施法。我們就撤!”

來偷襲的人慌張的退走了。

後人有詩云:

官匪自古對頭人,

孔明得罪匪不輕;

多虧諸葛會射箭,

擊退匪徒保全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