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章 人口速增的措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4章 人口速增的措施

諸葛亮來隆中住下來後,很想馬上使人口增加起來。人口多了,地區的人頭稅才能收得多。而且人多了,,種田也多起來,那樣,他當裡正才能從徵糧和人頭稅中,得到的提成才能增加。

君侯想增加人口的,就要帶軍隊去攻打別人的城市,掠奪、搶奪婦女兒童,帶回自己的領域,讓他們變成自己的子民,或者叫婦女多生孩子。

但是,他諸葛亮只是一個國中最小小的官員,他沒有軍隊,不能採取帶軍隊去掠奪別地老百姓的。那麼怎麼辦?唯一就是何如用一個辦法汲引別地的農民帶家小跑到這兒來種田。一想到這兒,諸葛亮眼睛一亮。

他想,我家擁有權臥龍崗和虎躍嶺還有很多的荒地可以開墾出來種莊稼的。何不出榜招別地農民來這兒種這些荒地呢?

諸葛亮先以土地之主人寫出佈告,通告上寫道,凡是在臥龍崗上開出水田來種水稻者,可免收兩年的地租;土地之主為了開發荒山荒地,特邀外地的鄉親們來參與;凡是在虎躍嶺開出地來種玉米和薯類者,免收地租三年。免收期過後才收地租和田租。

諸葛亮雖然年少,但是他懂得,荒地一開荒出來,經過三年的耕植,土地就被太陽曬熟了,成了肥田肥地,產量增高了。到那時,他一收回來,就是穩產的田地了。他給窮人幫他弄曬田地。又能招來很多的農民。真是一許多得的措施的呀。

通告一貼出去,就有人上門來諮詢,問諸葛亮本地的農民能開荒嗎?

諸葛亮說,通告講得清楚了,我這些地只能給外來沒有田地的逃荒者租種的。你們已經有了一些田地,不要再想租我的田地了。

村民馬上把這個訊息傳出去。很快就有外鄉的窮苦農民跑了來找諸葛亮,問諸葛亮講話算數嗎?

諸葛亮講他講話是算數的。不信的話,他就立即當場寫給契約的。

但是前來諮詢的外的人,還是問說:“東家,你包住包吃嗎?”

諸葛亮說:“哦,包住。我馬上給你們劃一處宅地給你們蓋房子。”

外地人說:“沒有包吃,我們怎麼住得下來?”

諸葛亮說:“你們為什麼這樣說?”

外來人說:“我們初來乍到,兩手空空,一時種不出糧食來吃,東家你不包吃,我們不就餓死的嗎?”

諸葛亮馬上懂得他沒有考慮周全,沒有想到怎樣解決外來人何如度過剛來的那段時間。於是他說:“我可以先借給你們一些糧食和銀子解決困難。等到以後有了收成,你們再還給我東家。”

外來人立刻說:“東家這樣善待我們,我們就去叫別的人來。”

外來人怕諸葛亮講話不算數,於是要求諸葛亮當場寫契約給他們。

諸葛亮一一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然而,諸葛亮馬上想到了,他如果給了外來人借了一些銀子的話,他們也許拿了銀子就跑到別地方去,那他就是白丟了銀子的了。不能一下子給他們很多的糧食和銀子,只能一天給他們一天的口糧。先給他們少許的銀子去買農具,到了播種的時候,再借給他們買種子的銀子。這樣就能圈住他們的了。

諸葛亮出田出地招人去開荒閒地的事,一傳十,十轉百的傳開了,傳得很遠很遠。於是就有沒有田地種的窮人紛紛跑來找諸葛亮,報名參與開荒。

先來報名的人就去佔臥龍崗的地來造梯田,因為有一條山溪水經臥龍崗流過,流到外邊去。主要想種田的人先那兒壘成一塊塊的梯田,再在山溪的上流做攔截一下,就能將溪水引來繞崗流的的了,灌溉得梯田得了。以前蒯家不會這樣做,才讓崗上的地荒著。種田有水灌溉就是旱澇保收的。於是農夫門就搶著去開荒那個地方。開荒出來的田以後還能優先租田地來種。

後來者只能安排他們去虎躍嶺開荒了。

那個虎躍嶺的地是無水可灌溉的。只能開出種旱地作物。雖然虎躍嶺的荒地開出來是不能種水稻,但是開荒出來是能種玉米紅薯芋頭這些旱莊稼的呀。這些東西也能填得餓肚子的呀,同時還能白種三年莊稼。這對於因犯了罪而逃來此的躲藏的人無疑就是一條生路的呀。另有一些因天災而流浪帶兒女來討吃的人,也有了一兩塊坡地種莊稼,一家人不餓死,也是活命安身的出路的呀。逃難來的外地人,他們是求祈找到地來種,先有一口糧來填肚子不被餓死。於是就有人去虎躍嶺那兒砍樹燒草開荒起來了。

有兩個男子漢跑來報名要開荒地來種。那時馬甲長正好來找諸葛亮彙報新來農戶的情況。馬甲長悄悄的拉諸葛亮到內間房子,告訴諸葛亮不能要留下這兩個人。

諸葛亮問甲長說:“為什麼講這樣的話?”

甲長說:“這兩人看來不是好人。”

諸葛亮又問甲長說:“怎麼講他們不是好人的呢?”

甲長說:“一般來說,清白的人,都是帶有家人來一起來的,可是這兩個人,就是單身來的,而且他們又是結伴而來,我猜可能就是犯了罪,逃命來的。”

諸葛亮覺得馬甲長講的有幾分道理,但是,他覺得他如果拒收前來開荒的人,那麼以後就沒有人來了。人家犯罪關他裡正什麼事。收留此類人,以後他們才更死心塌地的住在這兒呢。於是諸葛亮對裡正說:“你沒有憑據,不要亂說別人的壞話。也許人家在老家,親戚已經死光了,才結伴而來的。人家活不下去了,才投奔我這兒來,我不留下他們,就是見死不救。你沒事就走開。”

諸葛亮就留下這兩個單身漢。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隆中就猛增了一百多戶人家,人丁增加了三四百口。新來的人丁,諸葛亮沒有馬上上報縣長,而是自己先徵收一年的人頭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年過後,諸葛亮把逃荒者開荒出來的田地,全部收回來。諸葛亮一下子又增加了很多的肥田肥地。每年又多收了許多的租糧。而那些開荒者有非常的感激諸葛亮給了他們天地種,於是他們更加尊重諸葛亮這個裡正了。

後人有詩云;

隆中曾是瘟疫場,

人丁十有八死光。

孔明出招人來住,

開墾荒地種出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