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章 孔明開闢新市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5章 孔明開闢新市場

諸葛亮見到隆中位置處於周圍幾個村莊的中心,經常有人挑著擔子來隆中賣些小貨。這個現象,使得諸葛亮有個啟發,居然隆中是周圍幾個村子的中間地帶,那麼我何不在隆中大村裡開出一快平地來做擺賣東西的集市之地。地是他諸葛亮的,權力也是歸諸葛亮管的,這兒成了圩,他諸葛亮就派人徵收地攤費,徵收稅金。所得的銀錢就歸他諸葛亮所有的了。這樣他諸葛亮每年就有很多的收入了。

那塊地就是他裡正應該居住的那條街。現在主要把那條街的舊房子清除掉,打掃乾淨,劃出行業攤位就成了墟集用地了。

諸葛亮想好了就辦。

諸葛亮就派馬甲長帶十幾個人去各個村子宣傳講,隆中要立墟集,農曆的逢五逢十的那一天就是墟集日,風雨不改。歡迎各地人氏到隆中來做買賣。但是,到了規定的圩日,仍然沒有人外地人來趕集。

諸葛亮想,外地人怎麼沒有響應的呢?是不是派出去宣傳的人,白領差費,沒有把諸葛亮的話講給民眾聽得呢?

諸葛亮找來馬甲長問。諸葛亮說:“甲長,我派你帶人出去宣講隆中設圩,你去了二十多天,花了我不少的錢,三個圩日也過去了,怎麼不見外地人來趕集?你是不是弄虛作假騙我?”

馬甲長說:“小人豈敢騙大人。”

接著馬甲長說,他們都按照裡正吩咐的話,到鄰近的村子裡宣講了幾天。但是,來聽宣講的人都講,隆中剛剛設圩,去了怕不成墟,他們挑東西或者趕馬駝去了,賣不出貨物,反而沒有錢吃午飯,肚餓了,無力返回家。

諸葛亮才知道,外地人就是擔心這兒初設圩,不熱鬧,有貨賣不出去,白跑一趟,不值得。那麼該怎麼做,才引得商人來這兒做買賣的呢?他思考了一會兒,就想到人想捉到麻雀來泡酒的時候,往往把穀子撒到地上,引誘麻雀飛下來,然後用網罩去抓麻雀。現在,外地商人就好像非常狡猾的麻雀,你不給他們一點甜頭嘗,他們是不會跑到隆重來的。

諸葛亮決定給外地幹來這兒做買賣的人,提供方便。

諸葛亮給來趕集的外地人的優惠措施是;

隆中圩集創辦人為了方便做買賣的人,決定做到如下的承諾;不論是誰人,凡是來趕集者,每人每次免費供應一碗粥;凡是挑著一擔子的貨來到隆中賣的人,東道主就免費送給一人二大碗粥吃;凡是趕馬馱來一馱貨來賣的,免費提供一馬一袋馬草料。

諸葛亮又派馬甲長帶人出去宣傳。這次出去的要帶鑼鼓去敲,做得熱鬧一點,就像演戲一樣,汲引更多的人來圍觀。最後諸葛亮對馬甲長說:“馬甲長,以後隆中設圩成功了,你們幾位家長就是收稅員。那麼你們每個月就有銀子進腰包的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馬甲長聽到裡正大人這樣講了,他心裡很高興,當時他就表態,這次一定把事情辦好,沒有人來隆中趕墟集的,他就願意辭職不當甲長。果然馬甲長去宣傳就有了效果。

周圍的人們一聽到這樣的訊息,都覺得很新鮮,就在頭一個墟集趕去看一下熱鬧,看一看那個諸葛亮是不是真的送吃送馬草的。

墟集人一來到了,果然看到諸葛亮真的派人在街頭煮了幾大鍋的粥,人們剛剛走進街口,就領到一碗熱騰騰的白米粥;凡是挑著一擔子來賣東西的人就能領到兩碗粥。牽馬來的,就先領到一袋馬草。人們覺得隆中的新裡正果然是說到做到。

能領到一大碗的粥來吃。這樣對於走遠路而來的人,又免去怕賣貨不去沒有錢吃中午餐的人的擔憂。而牽馬馱貨來的人又不必擔心找不到草來為喂馬的了。如果貨物賣出去了,有白賺他一碗粥或者是一袋馬草。去隆中趕集,比去其他墟集好得多。

來趕過墟的人回去就宣傳去隆中做買賣的好處,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得很遠,以後的墟集就越來越人多了。諸葛亮開支的米和草料費就越大了。

諸葛亮設圩的事情傳到了諸葛玄的耳朵裡去了,他害怕諸葛亮傻到把家產賠個精光。於是他急忙從荊州城趕來隆中。

諸葛玄來到隆中,正趕上那日是墟集,他在街上遊走一趟,看到的情況果然像傳說的一樣。他估計一下,當天的稅收抵不上開支,明明是虧本的生意,他不由心疼了起來。

晚上,諸葛玄就叫諸葛亮馬上取消創辦墟集的這個做法,要不然就花掉不少的銀子的了。以將長期下去可要敗光隆中這份家產的了。

諸葛亮告訴叔叔講,我這樣做,就像漁夫向河裡撒康,先引來魚蝦爭吃細米糠。然後撤網將它們一網打盡。開頭漁夫撒康的時候,好像是虧本的。但是等到有眾多的魚蝦集中在一處河段游來游去的時候,漁夫就很容易的捕撈魚蝦了。日下,我白送商人吃的東西,乍看就像吃虧了,但是,等到墟集一興隆起來了,熱鬧起來了,商人來這兒做買賣,日能到賺千金萬銀的時候,我就中斷免費送吃送馬草,他們也會主動來趕集的。因為這兒已經是他們很容易賺到金銀錢的。就像魚蝦在一處吃慣了東西,它們總是依依不捨來老地方尋食。想驅趕走它們也不行。

到了隆中成了一個聞名的大墟集的時候,我諸葛亮就是坐著白收銀子的了。而這個墟集的所有權就是諸葛家氏,可以世代相傳下去的呢。我就是為子孫後代創辦一分家產的。

諸葛玄問道:“這兒有了這麼好的收入,孔明你還想出去做官?”

諸葛亮說:“這兒就是日進萬鬥金,我也不願呆這兒一輩子。我一定要出去當官才行!”

諸葛玄一聽,覺得諸葛亮這樣做可是一條生財的好門路的呀。這條生財的門路還能傳給子孫來繼承的。看來這個侄子這麼年輕就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事來辦,將來孔明他可是有治國安邦的人才呀。可惜老天爺對他很不公平,偏偏讓他左腿瘸了,將來他是很難上國觀光的。要是他是個四肢健全人的話,他就是一個大有可為的人才呀。不過現在來看,他諸葛玄買下來隆中的這份家產給孔明是對的了。

就說諸葛亮在隆中得當了管理人事的歷練,才為他後來在荊州為劉備管好政務,籌到很多的軍糧。也就是因他會管地方的政務,後來劉備才提他上來當丞相管理蜀漢一國的軍政大權。

諸葛亮去了隆中之後,諸葛玄又想到他還需要做的另一件事。

後人有詩云;

諸葛宜文治,

治武遜於人。

丞相文治蜀,

民富國有盈。

武侯師伐魏,

勞兵空無名。

金沒足赤金,

人無雙料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