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逍遙漁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4章 漁民現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4章 漁民現狀

李軒很自然的點了點頭。

“有多少?”山羊鬍鬚男子追問道。

“兩千噸左右。”李軒道。

山羊鬍鬚男子咽了咽口水,“那您實在是太看得起我們南城水產了,咱們南城水產,一次性最多吃下二十噸,再多,那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就算是這碼頭所有的同行們加起來,也肯定沒辦法把你的全部鯡魚全部吃下。”

李軒心底盤算,

二十噸嗎?也不算少了,一家就能吃下二十噸,一會再多找幾家,這沿途回去的時候,在每個港口都靠岸一下,等返回魚龍灣的時候,這幾船的鯡魚差不多就處理乾淨了。

結果,還沒等李軒盤算好,那山羊鬍鬚男子就繼續道:“而且這二十噸,是有條件的,就是我們必須得籤協議,李龍頭你在這整個連港附近,都不可以再賣給其他人鯡魚,不然,我們南城水產是一條也不會收的。”

李軒詫異的看著他,“這是為什麼?”

山羊鬍鬚男子無奈的道:“鯡魚本來就不是一種暢銷的魚類,儲存跟運輸的難度還大,在連港這塊一次湧入二十噸的鯡魚,市場上的鯡魚價格就已經會受到衝擊了,您要是賣了我們,再賣其他人,那這一批鯡魚,我們所有人都非得壞在手裡不可。”

李軒哦了一聲,“那我再問問別家吧。”

一座碼頭,一家做水產的收二十噸,李軒他可以接受。

可一座碼頭只賣出去二十噸,李軒是絕對接受不了的。

兩千多噸漁獲,就這麼二十噸二十噸的往外批發,那實在是太杯水車薪了。

“李龍頭你問哪家也一樣的,沒任何人能夠一次性吃下這麼多的貨,二十噸不是我們南城水產批發城的極限,而且我們整個連市的水產行業的極限,賣給我吧。”山羊鬍鬚男子勸道。

李軒心底再次微微一沉,不是山羊鬍鬚男子說話不好聽,而是李軒發現,這山羊鬍鬚男子說的,可能是真話。

只是拖著兩千多噸的漁獲,到連港這麼大的港口跑上一圈,結果就只賣出去二十噸就離開,李軒是絕對不願意接受的。

李軒直接拒絕了山羊鬍子的請求,“我再上別處去問問。”

接下來,李軒又在當地碼頭上,一連問了十多家收海產的。

只是那結果,卻讓李軒的心不斷的下沉。

大家的說辭都差不多,能收的數量雖然有所區別,但都是要籤協議,不許再賣給第二家。

而這些人中,能力最大的,也就只是吃下五十噸鯡魚,再多哪怕一條,他們都絕對不要了。

就在李軒還想再去下一家問問的時候,王胖子阻止了李軒,“李老弟,你不用再去問了,就我們剛剛問的那家能吃下五十噸的,就是這邊最大的一家水產收購商,這連港雖然大,但無論是海上直接卸貨,還是運到碼頭上來卸貨,至少有三成的漁獲,都是進了他家,連這家都只能吃下五十噸,那就再也不會有哪家胃口比他們還大的了。”

李軒皺了皺眉,“可五十噸,那也太少了。”

“已經不少了,你撈的是鯡魚,這種魚一來在國內本來就不是主流海魚,市場不大,消費者群體比較小,二來這魚認產地,這魚的消費者都喜歡買荷蘭產的,你換其它任何一種魚,比如竹到魚之類的,兩千噸都能賣出去,唯獨就是鯡魚不行。”

王胖子舔了舔嘴唇,“怎麼好不好的偏偏就是遇上的鯡魚群呢?要你遇到的是鱈魚群那該多好,甭管多少鱈魚,賣給我,我照單全收。”

李軒沒理會王胖子的話,他現在心情很不爽。

他對憑藉自己賣出去那兩千噸的鯡魚,已經不抱啥希望了。

連這麼大的連港,都只能吃下五十噸的量。

到了魚龍灣,星城更吃不下這兩千多噸的漁獲。

事情難辦了。

陳天鳳走到李軒面前,拍拍李軒的肩膀,安慰道:“市場供求關系就這樣,就跟果農一樣,豐年的時候水果大豐收,但市場上供過於求,水果反而只能夠爛在地裡,這鯡魚也一樣,咱們換一種思路,不要想著一次把這些鯡魚給賣出去,細水長流,慢慢的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軒轉頭看向陳天鳳,“你是說食品加工廠?”

陳天鳳點了點頭。

李軒皺了皺眉,“可辦廠的不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大了。”

陳天鳳攤開雙手,“這是最好的辦法了,李總您是大學生,市場供求關系肯定不需要我來跟你講的。”

李軒無奈。

市場供求光系他當然知道。

漁民們的現狀,他也一清二楚。

現在很多漁民的現狀都是,在捕不到魚的時候,就大家都捕不到魚,只能望海嘆氣。

在漁汛的時候,大家都漁獲滿倉,卻抵不過高額的出海成本。

每逢豐收的季節,出海作業的漁船大多都是滿載而歸,然而大量的漁船到港,會導致海鮮價格不高。

而漁船的支出卻是固定不變的支出。

而且這筆支出還非常龐大。

一艘深海漁船最便宜也要幾百萬,出航的維護和損耗是一筆比較大的支出,漁船的動力一般都為柴油,相比汽車而言漁船可是正宗的油老虎,一艘二百八十馬力的漁船,一天油耗在五噸左右,持續上漲的油價正在讓包括李軒在內的全部船主叫苦不堪。

除了漁船的基本裝置外,捕捉海鮮還會有捕撈網的支出。

雖說漁網和拖網都可以重複被利用,但也總有損耗,尤其像李軒這樣拖網作業方式損耗就更大了。

加上現在海洋的資源越來越少,不得不到更遠的地方捕魚。

像這次,李軒從碼頭開到北海就花了將近一個月時間,這一個月的支出,光是油耗就直逼兩千萬。

李軒的心裡苦啊。

花費這麼大的代價,這麼大的力氣,好不容易豐收了,結果撈到的漁獲卻賣不出去。

“食品加工廠的事情你再讓我想想,等船隊返回魚龍灣後,我再給你一個答覆。”李軒看著陳天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