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233.神機軍師朱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33.神機軍師朱武

少華山為秦嶺支脈,在後世的陝西省境內,距離高唐州,足足一千多裡之遙。好在中途他們稍微繞一下遠路就能路過梁山,把多餘的人放到梁山,剩下一部分人倒是可以輕裝上陣。

至於說到時候留誰不留誰,這個可以完了再考慮。

繼續說說少華山的事情吧。

少華山上曹巖第一看重的,自然是史進,八驃騎他原本就已有穆弘,如今有了董平、花榮和張清,城外就是徐寧和索超,最後所剩下的,便只有朱仝與史進。是的,曹巖已經把徐寧與索超看作是自己人了,反正在他看來,這兩人既已到了山下,就斷然沒有不上山之理,所以別的不說,山,他們是一定要上的。

剩下的朱仝和史進,朱仝不用說,就在鄆城縣內,而且現在的日子過的很沒有滋味,曹巖已經關注他很久了,可似乎自從宋江去世後,他就一直沒什麼動靜,看上去就像是不好意思和曹巖他們聯絡一般。這倒無所謂,反正只要他朱某人不離開鄆城縣,那他遲早還是曹巖的人。反倒是九紋龍史進,可就保不齊什麼時候會離開少華山了,雖然原著中直到史進上梁山前都會一直好好的帶少華山待著,但這可不是因為他史進喜歡少華山,而是他實在是無處可去。

如今大宋朝境內烽煙四起,四大寇中的另外三人已經相繼起事,不僅佔領了大量州縣,同時還自立國號,已經引得八方好漢相投了。說實話,梁山到了今天這個程度,曹巖感覺是不錯了。施大大的安排其實也很好,原著中的108人,其實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數字。再多些,就顯得人員有點冗雜,而再少點呢?又會顯得人手不夠用。實際上以梁山如今的程度,正好也差不多夠用了,所以他並不羨慕田虎王慶等人的發展速度。

而且梁山之上雖然好人不多,很多好漢上山之前實在算不得什麼好人,但起碼這些人和梁山還是一心的。反觀王慶田虎那些人,他們倒是吸引了不少好漢,但因為發展速度太快,如今自立為王更是吸引了一大批遊手好閒之人,裡面難保不會有些心懷鬼胎之輩,這些人加入革命隊伍……只能是讓自身出問題,所以曹巖基本上是比較杜絕自己在原著中所沒看到的好漢加入梁山的。即便有,也很難身處高位,除非他們真的很強。

但事實上是,真正有不俗實力的,目前已經全都上了梁山,或者去了其他山頭,實力不行的,自然也冒不出頭,上了山也最多是個小頭目,所以曹巖倒也沒見到讓自己難辦的人。

閒話扯遠了,他要趕快去少華山,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擔心史進跟人跑了。

畢竟梁山目前的威名,說實話是有些比不過田虎王慶這些人的,畢竟對方都已經稱帝了,而梁山還是低調隱忍,甚至故意從北宋的版圖內撤了出去,儘可能淡化自己的存在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田虎或者王慶派人去邀請史進呢?要知道這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如果說……少華山上真的只有史進一人的話,說句不好聽的,丟了,也就丟了吧,曹巖固然是有些心疼,但既然無可奈何,他也不會多想。可一想到史進身後還有一個朱武,這要是丟了,一下子損失兩人,曹巖心裡就有些不好受了。至於說楊春和陳達,這個嘛,雖然有些對不起兩人,但在曹巖看來,這兩人只能算是添頭而已。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這兩人的武藝放眼整個梁山所有好漢的話,也只能算是中有水準,沒有什麼出色的地方。唯一讓曹巖比較滿意的,就是這兩人相對老實,也不懂得拉幫結夥,在山上也算得上市兢兢業業了。所以這兩人如果願意上山,他也要,不願意,他也無所謂,在曹巖心裡,相對重要的,也就只有史進和朱武了。

史進嘛,原本的八驃騎之一,武藝非凡。

而那位朱武,也不是什麼簡單的貨色。他是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精通陣法,很有謀略,所以人稱神機軍師。原著中,他位列地煞星第一位,是梁山之上僅次於吳用的第二大軍師。

不過要說才華,曹巖始終認為朱武的才華其實在吳用之上。

仔細看就知道,神機軍師朱武這個人是非常非常厲害的,他的綽號可不是為了吹他而瞎起的。朱武領導的少華山是水滸傳中第一個出現的山寨組織,規模比最早的梁山黑幫大多了,當少華山黑幫準備向華陰縣叫板的時候,王倫的梁山黑幫還只敢劫劫單身過往客商呢!當然了,倒不是說少華山是最早的賊窩,而是在原著中,少華山最早出場。

最早在準備洗劫華陰縣的時候,因為考慮到附近還有了史家莊,所以朱武並沒有輕舉妄動。但是他的兄弟陳達卻率人去了史家莊,最後還被史進活捉。朱武並沒有打算硬拼,而是選擇和楊春自投羅網,在史進面前哭訴,史進心軟,認為這些人講義氣,選擇把陳達放了。這件事情上能看出朱武的智謀,不但救出了陳達還和史進成為了朋友。

只不過到了梁山上,基本上就沒有朱武的鏡頭了。

朱武在入夥梁山以後,位置是次於吳用的副軍師,可以說朱武一直都是盧俊義一派的軍師。很多時候梁山人馬都是由老大宋江帶一幫,老二盧俊義帶一幫,這個慣例一直保持到歸順朝廷南征北戰,沒有改變過。吳用配宋江,朱武配盧俊義,其他戰將也都沒有改變過多少,梁山儼然是兩大幫派的趨向。

朱武雖然沒有吳用那麼耀眼,但能力是有的,尤其是排兵佈陣上非常厲害。平王慶時,盧俊義兵團遇上陣法高手溪勝,兩軍鬥陣,朱武輕鬆取勝,並用力滅了溪勝兵團。徵遼時,朱武幫助宋江擒獲完顏光,討方臘時朱武幫助盧俊義打過很多漂亮仗。在帶兵打仗尤其是陣法謀略上,朱武的能力遠在吳用之上,無奈位置低,得不到重視。

當然了,不得重視並無完全是因為位置低。

首先,宋江最主要的智囊是吳用,雖然大家都叫他吳學究,到底有沒有良謀,大家不得而知。而自古文人相輕,吳用已經見風使舵,從晁蓋那裡早已轉向了宋江,給宋江出了不少陰招損招,雖然上不了檯面,可是把主子伺候的很舒服,這讓宋江感到極大地滿足。

其次,吳用會的,朱武大都會;吳用不會的,朱武也會一些。因此吳用很不放心,便把朱武留在自己身邊。早晚請教,當然是暗中找人見識。於是在梁山朱武不過是苟且偷生,留條性命而已。朱武不是傻子,“神機軍師”的名頭不是別人隨便叫叫的,所以在梁山他儘量保持低調沉默,一般不輕易發表意見,讓吳用去比劃,這才是朱武的處世之道。在協助盧俊義時身為正經軍師,不出力不行,凡是合起來有吳用的時候,朱武一般都是啞巴。越到最後,兄弟們相繼捐軀,朱武已經看破紅塵,在功成名就官至都統領時,辭官和樊瑞去找公孫勝學道,從此消失於功名利祿的官場江湖。可以說,他的人生總體上還是成功的。

至於說他的本事,除了排兵佈陣、軍事謀劃上,還有其他的表現。

最明顯的,就是對待招安的策略了。宋江主持梁山的基本方針就是“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所以當生擒梁山頭號大反派高俅時,宋江寧願得罪眾多兄弟,也要透過他來達到招安的目的。可惜這條路是註定行不通的。就在宋江空嘆“似此怎生奈何”時,朱武及時提出了宿太尉這條路,這才使招安大計得以順利進行。

在宋江的眼中,高太尉有三個優勢:第一,高太尉是宋徽宗面前的第一大紅人,說話最管用;第二,自己對他仁至義盡,再怎麼說也應該幫自己一把;第三,高太尉征討梁山全軍覆沒,唯有主持招安才能在朝中挽回點面子。可惜的是,高太尉不是一般的無恥,宋江猜中了第一條,卻沒有猜中後面兩條。

這個時候,只有朱武清醒地看到了高太尉的無恥程度,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宿太尉的施恩之心。因為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條定律:你經常幫助的人不一定會回報你,但經常幫助你的人一般會繼續幫你。朱武提出宿太尉這條路,正是看中了他曾真心地幫過梁山。

還有就是跟大遼統軍兀顏父子的鬥陣,更是充分體現了朱武的驚天才華。兀顏延壽精通陣法,跟宋軍對陣時,先後變了四種陣法,分別為:太乙三才陣、河洛四象陣、迴圈八卦陣、武侯八陣圖。結果被朱武一一識破。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吳用也跟朱武一同在高臺上,卻從頭到尾一個字也沒說,這是全書絕無僅有的一次。後來,兀顏延壽的老爸兀顏光跟宋軍大決戰,擺了個窺天地之機的“太乙混天象陣”,結果也是被朱武識破,而吳用的表現卻是:“急切不知他陣內虛實,如何便去打得?”

因此,從這兩次事件也可以看出來,朱武的辦事謀略、軍事才能,都遠在吳用之上。然而,朱武在這兩次燦爛的表現之後,仍然不溫不火,終其一生都沒有得到“識才、重才”的宋江的重用,這是為什麼呢?

歸結起來,主要原因還是上面說的,朱武自身低調的問題。

其次,這也和他本人自身的毛病有寫問題。

事實上,古今中外,其實有不少“朱武”式的人才,論能力不在任何人之下,卻始終得不到高層的信任和重用,只能空嘆懷才不遇。如果把責任都推到領導的頭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到底還得從“朱武”們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原著中的一些小小細節,可以幫讀者瞭解一些真相。這朱武,原本是少華山的大頭領,手下有兩個兄弟:陳達和楊春。到了梁山後,跟朱武一同出場的,基本上還是這兩個人,甚至到了最後征討方臘,陳達、楊春跟其他四位頭領在昱嶺關被亂箭射死,訊息傳來後,朱武卻只“為陳達、楊春垂淚”,好像其餘四位梁山兄弟跟他沒關係似的。

曹巖以為,這就是朱武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或許在朱武的心裡,始終都只有陳達、楊春這兩個兄弟,始終都沒有把梁山這個新的山頭當成自己的老巢,把新的兄弟當成自己的兄弟。這樣自我封閉、始終拒絕融入集體的人,莫說是宋江這樣任人唯親的人了,就算換一個相對開明的領導,難道就會重用他嗎?

再來看吳用,在初上梁山時,也是有一個七人小團隊,但上梁山之後,就迅速地融入了這個新的大家庭,不光是對領導宋江忠心耿耿,對所有的同伴也都是衷心地認同,跟林沖、武松、李逵、時遷等等都很有交情,所以不管在領導層,還是普通兄弟中間,都擁有極高的信任度。這樣以山寨為家、時時為兄弟著想的人,換做是誰來當這個首領,難道會不重用他嗎?更不用說吳用本就是宋江的心腹,宋江又是這麼一個任人唯親的人,他不用吳用,難道還會取用朱武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在原著中朱武得不到重用,這本來就沒有任何理由,最大的理由就是他自己太不合群了。

反觀其他好漢,只要是真心願意接納同伴,真心上山的,基本上都能混的不錯,無論最後結果如何,起碼大家表面上還是和和睦睦的。而不像朱武這樣,一個人孤零零的。他這種行為,可以認為是故意藏拙,故意明哲保身,但何嘗不是他性格上的缺陷?在別人看來,他有些太清高了。

但無論如何,他的本事還是有的,曹巖看重的就是他的這一層本事,所以這個朱武,他是一定要收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