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244.奸臣蔡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44.奸臣蔡京

蔡京何許人也,乃是天下有名的大奸臣。

從北宋末年太學生尚書將蔡京列為危害國家的“六賊”之首開始,蔡太師的這個奸臣的定位已經成型,未來千年來都沒有改變,《宋史》將蔡京直接列入《奸臣傳》,說他陰險狡詐、心狠手辣,打擊政敵不擇手段;還說他他惑亂人主,結黨營私,致使官風敗壞,民不聊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北宋二百年基業雖然沒有直接斷送在他的手裡,但他卻是北宋滅亡的千古罪人,總而言之,他是歷史上少有的一代鉅奸。就連蔡京的書法成就也因為他的奸臣形象而被除名,北宋書法“蘇黃米蔡”四家中的蔡京也變成了蔡襄。

今天我們再來看這個世人眼中的大奸臣,一個“奸”字就能代表一個具有極高藝術成就,可以進入大書法家行列的人的一生嗎?他究竟都幹了些什麼,就成了後世眼中的千古鉅奸?

這話還要從王安石說起,王安石曾經掰著指頭數天下英才,對蔡京的弟弟蔡卞說:“天下沒有可用之才啊!”。又自言自語說“我兒子王元澤算一個,賢兄(蔡京)算一個,呂惠卿也算一個吧”,然後頹然而坐,道“沒了”。蔡京能被王安石列為安天下的三大宰相之才,其才能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意義非凡,如果說王安石說話偏激的話,我們再來看看王安石的政敵,司馬光的好朋友呂公著的說法。

北宋變法時的舊黨元老呂公著當政時,曾把蔡京請到自己府中,讓自己的子孫站成一排,對蔡京說“我閱人無數,我的後世子孫沒有一個比你強”,又用手摸著自己的椅子說“你以後一定會坐上這個位置,我的子孫都託付給你了。”

呂公著和司馬光都是當時的群臣領袖,他們對蔡京才能的高度認可足以說明蔡京的才能在當時已經超越了黨爭,成為公認的治國人才。一個當時人們眼中公認的治國奇才,為何最終成了一個人人憤恨的奸相,蔡京究竟幹了什麼?

說起來,蔡京主政時的經濟財政政策其實就是聚斂“聚斂”和“苛政”,首先他主持了對茶、鹽、酒等專賣領域的經濟改革,在華夏古代專賣制度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注重運用商業規則對商品銷售、流通和分配領域各環節進行管理,發揮商人的作用讓商品在全國大範圍內流通,增加財政收入。蔡京的專賣制度改革不但減少了政府的經營成本,更促進了商品經濟社會的轉型和發展,他的這套制度成為後世元明清各朝專賣制度的範本,一直沿用至今,誰敢說他沒有才能。

蔡京還獨創了獨步帝制時代的社會慈善和救助制度,宋代不但有專門收養“鰥寡孤獨者”的居養院,還有專門負責收治無錢治病的病人的叫“安濟坊”。

病人進安濟坊後,予以免費治療。

更難得的是,北宋的這類救濟制度至上而下從中央到地方州縣連成網路,形成一整套以成文法形式規定的制度。蔡京雖然為人奸詐、為官貪腐、為相誤國,但是這套制度因為他的敗落而被破壞卻是華夏歷史的一大損失。

蔡京主政時是北宋商品經濟和社會經濟成就最高的時期,也是華夏封建社會經濟發展的的巔峰。徽宗朝時人口戶數突破2000萬,總人口突破一億!當時人們說“中外靖綏,年穀登穩”,“天下賦入之數悉倍於前”,當時人們炫耀:“承平既久,帑庾盈溢。”這些成就的背後,也有蔡京順應現實的經濟財政政策,進行改革的功勞。

從少年入仕到靖康元年遭貶,蔡京在北宋政壇上活躍了半個世紀,不管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蔡京一直以改革變法者自居,其影響甚至超過了前代的王安石。在整個政治生涯中,蔡京都不斷實踐自己的經濟理念,改革北宋困難的財政局面。其實北宋的財政一直都不好,龐大低效的軍費開支,還有無數的冗官和冗員及讓財政危機日益顯露。

可以說,蔡京的改革客觀來講是有好處的,起碼讓朝廷在收入方面有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嘛,雖然沒有明顯的變好,但也沒有明顯的變差,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蔡京還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宰相。但很可惜的是,他在為自己和朝廷斂財的同時,也讓宋徽宗有了大肆揮霍的機會,這個愛好踢球、寫字的皇帝僅“花石綱”之役,就花費難以估算。

蔡京曾經被幾度貶官,可是沒多久就又被官復原職,為什麼?因為皇帝離不開他。

蔡京四度拜相,幾起幾落的最大原因是他一直在緊跟皇權,掌握皇帝意圖後迎合取悅,這在封建社會是必須要做的事,否則什麼也幹不成。作為奸臣的蔡京自然深諳此道。

他深知,只要能“擺平”宋徽宗,什麼事都幹的成。

他最擅長取悅和迷惑皇帝,宋徽宗剛上臺時想改革,他就打出了“變法”的旗號,實際上是說的多,幹的少。反而趁機大興黨禁,打擊或消滅反對派。蔡京身為宰相聽任皇帝沉湎於各種愛好,徽宗喜歡石頭,蔡京就安排心腹到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在東南一帶搜刮奇花異石;用大船組隊編成“花石綱”運到開封,一路上運到運河狹窄就不斷開挖運河,拆除民房,耗費國家稅收,給沿岸居民帶來沉重負擔,造成民怨沸騰。

蔡京的財政改革說到底,也是為了皇帝能增加收入,有更多的機會去玩樂。心術不正使他的改革從一開始就走上歧路。作為利己主義者,蔡京所關心和追求的是個人的權勢和私利,只要獲得權勢和私利,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不顧一切。天才一旦走上歧路,對國家的危害更大。

宋徽宗除了玩藝術,也是有“理想”的一個皇帝。他一心想收回燕雲十六州,但是這次蔡京卻不同意,這讓他與另一個奸臣童貫發生了矛盾。童貫主張聯金滅遼,蔡京對此並不積極。他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除了與童貫爭權的需要,他身為宰相要負責後勤糧草等問題,長期進行經濟改革的蔡京知道北宋的財政和軍隊無法支撐這樣的戰爭。

但是這次蔡京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沒想到宋徽宗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熱情如此高漲,面對遼朝衰亡帶來的絕好機會,好大喜功的宋徽宗君臣收復燕雲失地的渴望被激發出來,本來宋徽宗是打算單幹的,但是看到宋軍的軍備後信心大跌,不得不退一步和金聯盟,事實證明這一步走得比單幹還蠢,而這也預示著北宋最終的失敗。

至於說蔡京的下場,那自然是被貶官罷職,發配邊緣。

而此時的蔡京已經八十多歲,那裡經得起這樣的折騰?結果在路過長沙的時候,死在了發配的路上。

後世有一種說法,說蔡京是被餓死的,說是當時蔡京路過長沙的街道,整個長沙城都無人賣給他們食物,硬是把這位曾經的宰相大人給活活餓死了。這個故事說起來還挺帶感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雖然南宋人王明清筆記《揮麈後錄》中提到:“初,元長之竄也,道中市食飲之物,皆不肯售”,但只講人家不肯賣,並未說到蔡京因此“餓死”。而《揮麈錄》作者王明清是曾布的外孫,曾布雖然也是變法派,但宋徽宗即位初與蔡京有較大矛盾,曾佈下臺,蔡京上臺,兩家是有怨恨的。《揮麈錄》寫作時離靖康已有六七十年,王明清收入蔡京流放途中人們不賣吃的給他的傳說,不僅與一些社會常識有矛盾,也與其他史料記載有矛盾。

畢竟開飯店賣吃的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不是專靠政治來謀生的,蔡京一行包含監送人和隨行照看人,少說也有十五六個,一頓飯吃下來,店家也能賺不少銅錢,這生意就忍心不做了?就算對蔡京一人有“義憤”,對同行其他人難道也不做這生意了嗎?蔡京被活生生地餓死了,同行幾個怎麼不餓死呢?一路上開飯店的是很多的,一二家有“義憤”不賣貨還能理解,一路上所有的店鋪都有這一致的“義憤”,這就不大可能了。

而且當時朝中對蔡京被貶事件也有不同的聲音,朝中有許多大臣如兵部侍郎李綱、宰相吳敏、國子監祭酒楊時等領導人都表示“不理解”,認為有失公允,蔡京在拱州時一度寫了辯護書寄給李綱遞交皇帝,要求入京面君,李綱向朝廷轉交了這份奏牘,後來被批是“立場有問題”。可見,連朝廷的幹部們都還有許多“不覺悟、受矇蔽”的,民間老百姓能那麼快就有一致的“義憤”嗎?這完全是不可能的。

所以蔡京餓死,不存在這種可能,倒是南宋著名史家徐夢辛所說的“八十一歲老人蔡京是長途跋涉,嚴重中暑,吃不進飯衰竭而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不管怎麼說,蔡京本身是個奸臣無疑,如今他還正當朝,地位比高俅要高,權勢比高俅還大,而他的女婿梁中書也算是一個小奸臣了,比如說之前的生辰綱,名氣就很大,所以當曹巖一說要會一會這個蔡京女婿的時候,“蔡京”,“女婿”,“奸臣”等字眼,立刻就把各位好漢的情緒給調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