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245.不一樣的梁中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45.不一樣的梁中書

至於說蔡京的女婿梁中書,大名府府尹,當朝太師蔡京的乘龍快婿。照這個關係,梁中書到朝廷上做一個大員也未嘗不可,但他卻沒有,而是老老實實地坐鎮大名府,管理著一方水土、一方百姓。當然,這個人最大的汙點就是給老丈人祝壽弄的生辰綱,結果被晁蓋等人智取了,由此而生的便是水泊梁山初聚義。宋朝官場的腐敗,熟讀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龐大的官僚機制肯定會生出許多貓膩的,這一點不用細說。

只說梁中書的用人和對待百姓的態度,其實還是可以的。

比如說那青面獸楊志,不僅是名門之後,而且還身懷絕技,但卻處處碰壁,找不到買主,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梁中書卻慧眼識珠,一下子便看上了落魄的楊志,多方提攜,且委以重任,讓他全權負責生辰綱的押送任務。應該說,楊志不是梁中書的親信,但卻得到了只有親信才能得到的禮遇和信任。這等胸懷,應該是一個決策者用人的最高境界了。對於楊志來說,這簡直就是知遇之恩啊!

所以在押送生辰綱的路上,楊志才會謹慎有加。如果沒有晁蓋等人的智取生辰綱,那麼楊志極有可能就成為梁中書的左膀右臂,從此平步青雲,實現自己的仕途理想。

還有對待董超薛霸這兩個犯了錯誤的小人物,梁中書也沒有戴上有色眼鏡。這兩個倒黴蛋,因為在押解林沖去滄州的過程中,沒有完成高俅交代的任務,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被高俅找茬發配到了北京。對梁中書來說,收拾這兩個人可是討好當朝太尉的一個絕佳時機啊:用兩個無名小卒的性命換來當朝一品的好感,何樂而不為!但是,梁中書沒有這樣做,沒有為了自己的前程對董超薛霸無情打擊、殘酷迫害,相反,僅僅是因為兩人“能幹”,便不計前嫌,依然讓他們繼續做之前的工作。即使在後世,自己的頂頭上司或者更高的領導厭棄的人,又有多少官員會頂著壓力、冒著危險重用呢?由此一點,即可看出梁中書用人的胸襟和膽識了。

再說梁中書對待百姓的態度,也頗有讓人稱道的地方。

在盧俊義要被問斬之時,拼命三郎石秀劫法場,殺死許多官兵。

事後,梁中書首先問的是百姓的傷亡情況,並立即開始撫卹死傷者的家屬。

及至梁山眾好漢血洗大名府,梁中書險些喪命,但回來後,仍然沒有忘記百姓的傷亡情況。而這一次,不是死傷七八十人,而是5000多人。對此,梁中書並沒有隱瞞,而是如實上報朝廷,請求派兵剿匪。

請注意,類似這樣的事情,往後數百年事件裡,有多少政府官員敢於冒著烏紗帽被摘掉的危險向上級如實匯報情況呢?來百姓聽到、見到更多的是隱瞞死亡情況、欺上瞞下的行徑啊!

可見,百姓在梁中書心裡不是草芥,而是具體可感的生命。

雖然梁中書的撫卹不會讓死者復生,但起碼可以給死者的家屬一點點道義上的安慰。在這一點上,梁中書比原著中那些打著“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卻濫殺無辜的梁山好漢們更受人尊敬。試想,梁山泊三打祝家莊,踏平曾頭市,火燒大名府,所到之處,不分男女老幼,一律人頭落地、血流成河,哪裡還顧及什麼良善不良善!而屠殺過後,便是把財物裝上大車,齊唱凱歌還。在梁中書處理善後之事的時候,那些英雄們正在大擺慶功宴,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歌舞笙簫之時,酒酣耳熱之際,誰還會想到那些無辜掉腦袋的冤魂,誰還會想到那些死難者的家屬正在悲痛欲絕?在這些嗜血成性的綠林好漢心裡,生命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在這個時空,曹巖要求梁山之人,所行之事一定要顧忌百姓,可以殺貪官,可以殺奸臣,但絕對不能殘殺百姓,更不能趁火打劫趁機劫掠,好在目前看來梁山做的還是不錯的,起碼幾次破城,都幾乎沒有對老百姓造成什麼傷害,這一點上,曹巖做的還是不錯的。

所以,在整個水滸的故事裡,梁中書絕對算是一個悲劇人物。

即使是原著中引起梁山聚義的生辰綱,在書中也看不出梁中書具體怎樣搜刮百姓。

可是,他提拔了楊志和索超後,全城百姓倒是非常興奮地夾道歡迎。更讓人感興趣的是,梁中書沒有像想像中貪官酷吏一樣目中無人,而是非常隨意地和一個老人攀談,這樣的低姿態讓人感到親切異常。

人他治下的大名府,亦沒有出現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慘狀,相反我們看到的卻是元宵節安居樂業、物阜民豐。

當然了,搜刮之舉肯定是有的,但搜刮和搜刮還不同,如果說老百姓家裡有些餘錢,梁中書為了討好自己的岳丈,把這些餘錢都給搜刮走,那確實也是挺過分的。但起碼不會讓老百姓家破人亡,華夏的老百姓,只要能活下去,就不會輕易鬧事而。而有些貪官就不同了,搜刮起來,那真的是掘地三尺斷骨煉油,是要把老百姓往死裡逼的。所以搜刮和搜刮之間是不一樣的,而梁中書,顯然屬於前者。

當然了,或許有人會說梁中書製造過冤假錯案,比如在盧俊義的問題上,就是偏聽偏信;在沒有做調查研究,沒有充足的證據下,就把盧俊義打入死牢,這決不是清官所為。但是,大家不要忘了,當今朝野上下,水泊梁山幾乎就和反政府反國家的罪是一樣的,人人談之色變,對待有嫌疑的分子,是寧信其有也不信其無的。因為稍有不慎,自己便可能被打倒,甚至會株連九族。這一點,梁中書其實也沒有做錯什麼,事實上,如果不是大宋王朝自上而下的腐敗,那麼梁中書極有可能就是一個禮賢下士且士人願效死力、體恤百姓又得百姓擁戴的好官。

可惜這個時代就是這樣,他如果不上行下效,就會成為觀察的異數。不僅自己的仕途無望,甚至還會遭到同僚的排擠,他能做到不把老百姓逼死,已經是殊為不易了。

所以,當曹巖帶著芒碭山和少華山兩山人馬來到大名府門前的時候,他將手下的所有好漢都召集了起來。

“我對你們的要求只有兩個,破城可以,但卻不能濫殺無辜。我梁山從聚義之初,便已經決定不能傷害老百姓分毫,若是你們做不到,我梁山絕對不承認你們的身份,而你們也沒有資格隨我一同山上,我梁山要做的,是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而不是將他們推入火坑。所以劫掠百姓是絕對不允許的,破城之後,第一時間接手城防,穩定城內秩序,老百姓不許隨意出門,同時開倉放糧,穩定局面。我醜話說在前面,我現在說的這些,你可以不聽,但入城之後必須照做,若是誰敢違抗這一點,作出打家劫舍或者中飽私囊的事情,到時候別怪我手下無情!”

曹巖一臉冷酷的說道。

樊瑞和史進對視一眼,同時點頭表示明白,其他人呢,自然也是唯這兩人馬首是瞻。

畢竟他們上山時間還短,雖然嘴上稱呼曹巖為哥哥,但還是會下意識聽從原首領的意見。既然芒碭山樊瑞和少華山史進都沒有意見,那他們也就沒有意見。

“另外,梁中書的命要留著,而且不要傷害他,破城之後,史進你帶隊,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府衙,不要讓梁中書有自盡的機會,將他抓起來,帶到我的面前,我對他另有安排。”

曹巖專門給史進下命令。

這些人裡面,史進的武功是最強的,實力最強,而且辦事也還算可靠,把這個任務交給他,曹巖當然不會完全放心,但也沒有其他選擇了。而且這不是曹巖唯一的安排,其實時遷那邊也有安排,同樣是正對梁中書。在曹巖看來,梁中書是有治理之才的,前面說的那些,梁中書的有點,都是曹巖比較中意的部分。也因此,他並不希望梁中書死在亂軍之中或者自盡而亡。

當然了,如果單純的而說梁中書是一個好人,那也是不妥當的。只能說,梁中書算是一個中性之人,他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差的一面,只是和這個年代的其他大部分官員比起來,他的表現要好很多,最起碼他沒有為了搜刮而搜刮為了壓榨而壓榨,他還是很關心治下民生的。

眾所周知,現在梁山最缺乏的就是治理方面的人才,武將那是夠夠的了,唯有治理方面的人才,實在是缺得可以。

在這種情況下,在曹巖對其他人都不甚了解的情況下,梁中書,自然而然就進入了他的視線範圍。

有能力,人又不算太差,而且年齡正好,是精力充沛同樣經驗豐富的時候,所以曹巖就動了心,想要將梁中書收入自己的麾下,為梁山做事。

也因此,他專門弄出了雙重安排,保證梁中書不會出事兒。

而在將任務全都安排下去之後,攻打大名府的時機也已經到了,曹巖從營帳中走出來,一眼就看到了不遠處的高聳的城牆,以及城牆上已經嚴陣以待的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