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291.準備登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1.準備登基

終於到了登基這一天,一大早,曹巖就被三娘叫了醒來。

“今天可是您登基的日子,可不敢遲到了。”

三娘一改往日的潑辣與雷厲風行,變得非常的溫柔,這讓曹巖稍微有些不太習慣。

不過想想也正常,她現在雖然還未立後,但作為曹巖唯一的合法妻子,她其實已經等於是皇后了。皇后的話,自然是要母儀天下的,而且三娘原本也並不潑辣,她只是從小到大的生活所致,性格比較外向,和現如今大多數女性唯唯諾諾不同,她的個性很比較強硬,所以就難免給人一種潑辣的感覺。不過如今已經連這種情況都不存在了,三娘的表現非常溫柔,溫柔得讓曹巖都感覺有些不適應。

“安心吧,該準備的已經全都準備好了,我今天就是上去走一圈,一個形式而已。”

“那也要認真對待啊,祭天可不是小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三娘就變得這麼“絮叨”了?或許是從她有機會成為皇后,她就開始有意識無意識的作出了改變,對於這種改變,曹巖也說不上到底是好是壞,只能說這種感覺挺不一樣的,讓他見識到了另一個樣子的三娘。

在三娘的幫助下,曹巖很快就換好了衣服。

他雖然住在了皇宮裡,但他卻沒有弄太監,他一直覺得太監這種生物實在是不應該出現。

一群失去了生殖能力的男人,不僅生理方面出現了人為的缺憾,甚至會在心理方面也出現一定的扭曲,人道不人道這個且不說,光是這麼一群人放在身邊,就等於是放了一群隱形炸彈,而且隨著王朝的延續,繼任的帝王必然會漸漸的脫離社會和群眾,整日與這些生理心理都有缺陷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能有好下場才怪了。

所以太監什麼的,曹巖是絕對不會要的。

哦,對了,這個時候可還不能稱之為“太監”呢,畢竟“太監”這兩個字是直到明代才有,後被清代沿用的。也就是說,明代以前,所有稱“太監”,都是不對的。

明代的“太監”,是官職,有品級有俸祿的官職;只不過,這類官職,都是由被閹割了的宮奴出身的人來擔任,而已。

賦予被閹割的宮奴出身的人官職,使其廣泛、深度參與吏治乃至政治,是明代的“特產”。

不是說,被閹割的宮奴,明代以前就沒有把控權力者,但都是偶然的、個人化的特例,都不像明代那樣,建立在一整套謂為完備的“體制”框架之下,擁有帶著“非血統”的特定傳承秩序所形成的龐大集團。

事實上,真正的“太監”出現的歷史要很早很早,“閹以為奴”,廣義講,是起源於奴隸社會晚期的一種極其殘酷野蠻的制度。

首先要說明一點,這種制度,或者類似制度,並非是我們民族所獨有的。所以肯定不能用作說明我們的文明如何“落後”如何“不人道”的證據。世界同期其他文明,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都存在類似制度,有的更加“不人道”。比如歐洲中世紀有些貴族,就會將無辜的尚在襁褓中的小男孩,裝進陶罐、酒桶,讓他們在裡面成長,只留底部一個孔,用作排洩物流出,直到成年或不再迅猛發育,然後開啟陶罐、酒桶,放他們出來;這時候,他們的體型,幾乎跟曾經禁錮他們的陶罐、酒桶一樣,就是嚴重變形的侏儒;被“解放”後,他們會被強迫接受嚴酷的體能、技能訓練,而後成為供貴族取樂的“演員”。

他們和被閹割的宮奴一樣,也沒有所謂人權,他們就是是奴隸;通常由於畸形變態的“生長環境”和後來嚴酷的訓練,他們的健康狀況極差,“解放”後大約只有平均10~20年的“壽命”;甚至,因為發育被嚴酷、粗暴干預,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沒有性能力,跟被閹割的人相彷彿。

當然,被閹割的宮奴,也很痛苦也很悲慘。

在華夏,“閹以為奴”最早的記述,是殷商末世君主“紂”。他亂淫好色,從民間掠取很多美女,收於宮中,很怕這些女人跟宮人、侍衛“出問題”,於是召集更多的宮女來管理、侍奉。可這樣又有了新問題,就是多召集來的宮女們,又會跟宮人、侍衛“出問題”。於是,有個叫做費仲的弄臣,就出了陰損主意索性把宮人閹割了,再把侍衛禁出後宮,就不會出什麼問題了。

紂王同意了這個主意,於是,大批宮人的災難就來到了。後來還有戰俘、罪人等被施以閹割,投放到宮裡充為奴隸。漸漸地就形成了制度,有了一整套製造、管理的體系。

當然也有說法稱,“閹以為奴”是從“紂”之後的“周”初期開始的,不過這就不重要了。最初,這些人可能是被叫做“宮奴”的。但後來,就逐漸有了別的叫法,並且隨著年代、朝代的變遷,叫法出現了變化、衍生宮人、寺人、寺宮、宮小臣、閹官、閹宦、宮宦、宦官……不一而足,但在明代之前,應該是沒有“太監”一說的。

包括宋朝也是如此,宋朝就管“太監”稱作宦官。

這裡多說幾句,關於明朝的這個太監制度,其實早在明代初年,“閹以為奴”就早已形成制度,閹宦也早已經成了“社會性群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草莽出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卻很富於政治智慧,因而很注重吸收前面王朝的“教訓”。而前面王朝,最為深重的歷史教訓,莫過於“女禍”,即皇帝的女人惹的禍。

強大的西漢王朝,毀於皇帝的女人的娘家人,以至於最終被外戚王莽篡奪了帝位;更加強大的唐王朝,竟乾脆讓女人直接奪了帝位、甚至還改了國號,是誰就不用多說了吧,武則天稱帝,改國號“唐”為“周”,後世為與早期的周王朝區別,稱為“武周”。

所以當時朱元璋就想,類似這樣的事,絕不能在他的明朝再出現。

於是,這位平民出身的草莽皇帝,以制度化來管理這些宦官,前所未有地加強了宮禁,賦予被叫做“太監”的宦官管理內宮和嬪妃的職責及相應權力。

“太”什麼什麼的,往往指跟皇室直接相關的職能“太師”是皇室成員甚至皇帝本人的“師”;“太醫”是皇室成員和皇帝本人的“私人醫生”;“太監”,則帶有對皇室成員“監督”、“監管”、“監視”的使命性意味。一個被稱為“太監”的閹宦,直接管理若干乃至很多名不同職分、不同崗位的閹宦,透過賦予他們監視、監聽、彙報、處置或協助處置的職責及相應的嚴格管理,完成皇帝賦予的責任。

當然,對太監的開發和使用,不僅僅只針對後宮、嬪妃。

這些沒有性功能更不可能有直系後代並且原則上還是奴隸的人,會被統治者認為最多只有有限的私慾,且其人身完全依附於皇帝本人,所以忠誠度會比較高;於是賦予他們特別是他們當中的太監一些涉及吏治和政治的職責,如監督、審查官吏,再如協助批覆臣下的條陳、奏報,擬定、釋出皇帝的詔命、旨意;當然,有些上不了檯面而又是皇帝切實需要的事情,既已形成太監的體系,不妨也交給他們去辦。就這樣,私慾其實並不比常人淡泊、因為奴隸屬性和被嚴重壓迫的過往而比一般人心理陰暗並因而更容易墮入殘忍瘋狂的人性黑洞且普遍文化水平低下的太監們,逐漸做大,變本加厲,以至於在某些時候某些階段權勢熏天、危及皇權,終至閹禍起於蕭牆!

可同時,不加以管理也是不行的,如果不加強管理,這些太監恐怕會做的更加過分,而且相比於外官,這些內臣往往也確實擁有更高的忠誠度,所以在歷史上這些傢伙能夠不斷的做大做強,也並非沒有道理的。

歸根結底還是兩個原因,一個就是對後宮的不放心,一個就是對權利穩定的保護,這就是古代帝王明明知道閹人的存在並不好,不健康也不安全,但卻還是無法徹底捨棄這群人的真正原因。

而曹巖之所以不用太監,也就是出於這個考量。

首先,他的權利是無人能夠撼動的,只要他還在位一天,這個權利就無人能夠搶走。等他退位或者離開,他就會將原本屬於皇家的權利進行移交,事實上他現在就是這麼做的,他在是皇帝的同時,還是總統,可以說是一個人身兼兩職。但也只有他能做到這一點同時還不會有人不服氣,等到他的繼任者上來,總統必然就會和皇帝分離,到時候皇室乖乖做富家翁和精神支柱即可,政府管理人員自然有總統去做。

至於說後宮的問題,周方遠倒是無所謂,反正他也不相信有人敢背叛他。至於說他走了以後的事情,拜託,連皇權他都可以不在意,區區幾個女人,他就更加不會在意了好嗎?

所以當吳用等人建議他將一些未成年的扶桑人淨身送入宮中的時候,周方遠當機立斷的拒絕了。

如此不人道的做法,他還是不太喜歡的。

……

閒話扯遠了,總之,此時的皇宮裡沒有太監的,只有三娘,以及扶桑天皇的那些女眷們,剩下的就是一些宮女了。

花小妹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他的嬪妃,這是之前就已經訂好了的。花小妹長得漂亮,人也溫柔,性格好,知書達理,還有一手不錯的箭術,說實話,這樣的軟妹紙給誰曹巖都不放心,索性還是留給自己好了。其他人也全都沒有反對意見……廢話,首領要納個小妾,哪個不長眼的敢有意見?有意見也不管用,憋著。

本來換衣服這個事情是有宮女來完成的,但今天這個事情比較特殊,也擁有很強的神聖意義,所以三娘早就把伺候的宮女趕出去了,她親自為曹巖換衣服,不過這樣也挺好的,起碼整個氛圍還是比較溫馨的,有一種家的感覺,而不是皇宮那種冷冰冰的感覺。

收拾妥當,曹巖推門而出。

門外,郭盛呂方已經等候多時,他們今天穿著全套的鎧甲,手持兵器,威風凜凜。

雖然武功很一般,但兩人賣相好,站在那裡就如同兩尊門神,撐門面那是一頂一的好用。

曹巖已經決定了,這兩人將會組成儀仗隊,以後就負責皇室的儀仗工作,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會一直享有這個福分,儀仗隊的好處在於不用戰鬥,只需要負責臉面即可,國家每年都會給他們撥款,保證他們衣食無憂。當然了,如果是有野心的人,這種安排可不能讓人滿意,畢竟好男兒自在四方,當做金絲雀一樣圈養起來,是個人就不會同意。

可郭盛和呂方不同,這兩人呢,屬於那種嚮往熱血生活,但同時又沒有什麼遠大志向的人。說句不好聽的,他們就屬於後世的那種小混混,尤其是那些還在上學的小混混,還沒怎麼出身過社會,不瞭解社會上另一個層面的殘酷,只感覺在外面混挺帥的,郭盛和呂方就有點這個意思,只不過他們相對成熟一些,也多少懂得要建功立業,但要說他們又什麼遠大志向,那是絕對沒有的。

所以這個安排,對於郭盛和呂方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安排。

而且話又說回來,能不打打殺殺的就過上好日子,對於這個年代,不,對於任何一個年代的人來說,不都是最好的訊息麼?所以曹巖並不擔心他們會拒絕自己。

曹巖從房間裡走出來,郭盛和呂方看到他的時候,雙眼就是一亮。

曹巖沒有穿傳統的那種代表皇帝的龍袍,而是穿了一件後世的軍裝,墨綠色的不了,線條硬朗,肩部筆挺,兩排釦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說實話,他還真的不喜歡那種龍袍,他更喜歡現代化的服飾。所以他選擇了這套衣服,當然了,為了表明他皇帝的與眾不同之處,他還在衣服上繡上了龍紋。

“我們走吧。”

曹巖對郭盛和呂方輕笑一聲,邁步向前走去。

“起駕!”

郭盛和呂方齊聲高唱,然後帶著兩百侍衛,護送著曹巖,朝不遠處的馬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