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290.最後準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0.最後準備

登基大典,是在五月末舉行的。

這個時候,扶桑境內已經再也沒有任何大股的抵抗勢力,任何稍微上規模的抵抗團體,已經基本上全都被剿滅。

當然了,不排除還有漏網之魚,但三瓜倆棗的基本上也沒啥威脅性了,至於說那些小型的反抗團體,說實話,山嶺之間還藏了很多很多。不過曹巖並不擔心他們的存在,這些人躲在山上當野人,那就永遠不要下來了,因為他們一旦下來,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剿滅。

為了達到這一點,曹巖已經著手對這個島國的行政區域進行了劃分。

整個扶桑,劃歸三個省份,分別是北海省、本州省和九州省,省下面是市,市下面是縣,縣下面是村,完全就是後世華夏的行政區劃方式。具體到每個村子,村子有村長,有村議員,不僅如此,他還在全扶桑範圍內推廣獎勵機制。目前獎勵機制的內容有農桑獎、教育獎和維穩獎,前兩者不用多說,一個是鼓勵多多種地,一個是鼓勵全民教育,第三個,就是正對那些躲到山上的反抗勢力的。只要他們敢下山,就祈禱自己不要被發現,因為一旦被發現,並且被人舉報的話。

只要警察能確定舉報沒有虛假資訊,舉報者就能得到農田和金錢的獎勵,而且對於庇敵資敵著,更是有著一整套的連坐懲罰制度,可以說是相當的嚴厲了。

不過當然也不全是懲罰,如果有山上之人願意下山,只要接受五年的勞動改造,以後可以選擇從軍,或許更好的生活條件;也可以選擇回鄉務農,過平靜的生活。

相比被抓住直接砍頭,相信還是有人願意主動投降的,畢竟這些反抗勢力,有很多也是擔心梁山在統治扶桑之後會虐待他們,只要曹巖能展現出他的親切來,相信裡面有不少人還是願意回來的,畢竟不是誰都敢於直面死亡甚至是等待死亡的。

至於說那些被強制充軍的扶桑人,曹巖對他們其實也不算太差。

首先在軍隊內,生活物資是絕對能夠保證的。如今新朝剛剛建立,此時的扶桑農業水平又比較低,所以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當然了,他們以前的生活也和這個差不多,曹巖立國建軍的物資是哪裡來的?他自己攜帶的那些算是一部分,不過目前還沒有直接使用。北海省目前已經被改造為主要的產糧基地,並且曹巖已經開始講本州省和九州省的老百姓轉移過去,但這其實也還不夠。

更多的物資,其實是來自原本扶桑的皇室、貴族以及武士集團的。隨著這些舊勢力的覆滅,他們的家產已經全部被曹巖所笑納,海量的金錢、糧食和各種物資,都便宜了曹巖。雖然即便如此也不能持久,但只要能夠順利拿下高麗,糧食的困難就會得以緩解。

所以即便是被強行充軍,被充軍的扶桑人,吃飽肚子還是沒問題的。而且曹巖也許以重利,只要他們能立功,一切福利待遇享受和梁山好漢們一樣的標準,如果能展現出其他的天賦來,未必不能轉而進行其他更加安全的工作。之所以要強行將扶桑成年男性全部充軍,這也只是一個維穩的過程。地方上沒有了男人,反抗能力必然已經會降到極低,雖然這個過程裡會產生大量的物資消耗,但是只要能幫助曹巖更加穩定的拿下這個國家,那這些消耗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等扶桑國內徹底平定之後,感覺已經萬事俱備,登基大典終於開始舉行。

關於政體的選擇,曹巖最終還是選擇了君主立憲制,曹巖作為君主,他的子孫後代會永遠成為這個國家的皇帝。但他們將會漸漸的失去實權,他們會統治這個國家,卻無法管理這個國家。管理國家的職責,被交給了政府。政府首腦的官方稱呼是“總統”,目前由曹巖來擔任,畢竟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以及成就,還真的沒人敢和他平起平坐,晁蓋也不行,任何人都不行。

政府下分各個部門,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軍隊被單獨拆分了出去,盧俊義成為了軍隊的新首腦,只對皇上負責。

立法的工作交給了議會以及法院,而政府獨自管理國家事物。

前面已經說過,世間從未有什麼真正完美的政體,任何政體都是有缺點的,只不過缺點大小不同,存在的方向也不同,但這卻是真實存在的。

像是曹巖現在弄出來的君主立憲制,還搞什麼三權分立,其實也有很大的問題。首先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在見識和素質方面,是不能和後世人相比的。普通老百姓之中,文盲的數量居多,大量的文盲對於國家和政府的概念並不是很懂,他們習慣於被管理,所以對權利很難形成有效的監管和制約。事實上,即便是在後世,在西方國家的政治實踐中,三權分立幾乎從未真正實現過。比如說世界上最喜歡講民主的米國,三權之間相互滲透的情況十分普遍。總統擁有否決立法的權力,還可以透過委託立法部分行使立法權;最高法院可以透過憲法解釋權、違憲審查權參與行政機構的政策制定;國會則能夠利用撥款權廣泛地參與行政決策等。同時,三權分立並不能完全有效制約權力,更不是制約權力的唯一途徑,米國至今也沒有很好地解決行政權力缺乏有效制約的問題。

但話說回來,郡主獨裁制度問題也非常嚴重,三權分立,好歹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權利不會被徹底濫用,而君主獨裁制,那權利就真的沒有約束的。就好比現在的北宋,宋徽宗此人,對國家的禍害是何等嚴重?但是看看他下面的宰相和中樞官員,理論上這些官員的存在,都是要限制皇權的,可事實上呢,在皇權社會之中,皇權真的太厲害了,除了少數爛泥扶不上牆的皇上被大臣所掌控,大多數時候還不是皇上掌控天下?

皇權完全得不到任何約束,如果每一代的皇帝都英明神武,那也還則罷了。可只要出現類似宋徽宗這樣的任務,前面幾代帝王積攢下來的家業,都有可能被其一人敗壞。

如果只是普通人家,敗壞了也就敗壞了,無傷大雅。可如果涉及到一個敵國,敗壞的可就是千千萬萬無數老百姓的命根子了,那是開玩笑的嗎?

所以皇權一定要被限制住,即便曹巖馬上就要成為皇帝了,他也還是選擇這麼做。反正他還在這裡的時候,他的權利無人能夠撼動,等他走了……呵呵,誰還在乎這些東西呢?

議會分為上議院和下議院,上議院成員全部來自於貴族,也就是梁山之前的所有好漢。而下議院呢,則是來自於民間的選舉,這項權力已經被曹巖下放,最低層次已經深入到農村,選取當地的賢達之士,成為議員。上下議會,負責立法和修法,下議院提出方案,上議院權衡利弊,雙方協商,修改和維護法律。法院的作用是執法,以及提供法律上的根據。

軍隊負責維護國土安全,政府負責治理國家,另外說一句,政府首腦的出現,亦是選舉出來的,理論上這個選舉首腦的工作應該是由下議院負責的,上議院本身並不應該具備實際權利,可問題是現在國朝初創,很多東西都無法很好的完善。別的不說,就說現在上議院的這些未來貴族們,他們原本就是軍隊的將領,在政府裡也各自有職務,這不是和上議院原本的初衷相違背嗎?但是沒辦法,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所以曹巖不可能為了去維持制度,就讓這些將領全部放下兵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算他們願意,曹巖也不敢這麼做。

所以歸根結底,架子是打起來了,但實際上很多東西還特別不完善。

下議院想要真正的擁有權利,最起碼也得換屆多次之後才能一點點提升下議院的地位。而上議院呢,暫時甚至都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無論是軍隊,還是政府,都是曹巖一個人說了算,他現在即是皇帝又是總統的,軍政大權一人在握,所以那些制度,也不過是花架子罷了,真正能起到作用,怕是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才行。

憲法也已經弄的差不多了,“憲法”一詞,最初來源於拉丁文constitution,本是組織、確立的意思。

古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用它來表示帝王的“詔令”、“諭旨”,以區別於市民會議透過的法律檔案。歐洲“封建”時代用它表示在日常立法中對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的確認,含有組織法的意思。英國在中世紀時期建立了代議制度,確立了國王沒有得到議會同意就不得徵稅和進行其他立法的原則。後來代議制度普及於歐美各國,人們就把規定代議制度的法律稱為憲法,指確認立憲政體的法律。

“憲”、“憲令”、“憲法”等詞在華夏古代典籍中與“法”同義,扶桑古代“憲”也指法令、制度,都與現代“憲法”一詞含義不同。

直到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時期,隨著西方立憲政治概念的傳入,扶桑才有相當於歐美的概念出現。

憲法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內容也不必詳細介紹,裡面的第一條,就是保證了曹家的皇位不可動搖。這個國家無論以後誰當政,曹家都是唯一的皇室,除非這個國度被推翻,否則這一切都不可改變。不過皇室以後會漸漸的失去全部權利,國家出錢養著皇室,算是感謝其祖先對這個國家所做的貢獻……等等,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

時間即將進入六月份,登基大典終於即將召開。

登基其實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雖然梁山上上下下都是些泥腿子,但也不乏有文化底蘊深厚的人,就好比說梁中書。他目前已經被提拔為北海省高官,他就向曹巖準確的描述過登基的整個過程。

第一步就是迎蒼天,皇帝從皇宮南門外東南側具服臺更換祭服後,便從左側進入圜丘壇,至中層平臺拜位。此時燔柴爐,迎蒼天,樂奏‘始平之章‘。皇帝至上層蒼天牌位前跪拜,上香,然後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對上蒼行三跪九拜禮。

迎蒼天之後就是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樂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然後是進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進俎,樂奏“鹹平之章”,回拜位。

然後是行初獻禮,皇帝到主位前跪獻爵,回拜位,樂奏“奉平之章”,舞“干鏚之舞”。然後司祝跪讀祝文,樂暫止。讀畢樂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禮,並到配位前獻爵。

行初獻禮之後是行亞獻禮,皇帝為諸次位獻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然後再回拜位。

後面還有一個行終獻禮,既皇帝為諸次位依次獻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祿寺卿奉福胙,進至上帝位前拱舉。皇帝至飲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禮。

拜禮之後是撤饌,奏“熙平之章”。

最後皇帝行三跪九拜禮,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爐焚燒,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皇帝還要觀看焚燒祭品,同時奏“佑平之章”,做完這一切,這才起駕返宮,大典結束。

大典之前還有頒佈遺詔,頒佈新詔,大赦天下等等步驟,完事兒以後還要拜宴席,舉行國宴。

總之,很麻煩很麻煩。

據史書記載,漢代的登基大典一般要等一個月左右,唐宋兩代往往是先帝死後第二天就舉行登基儀式,明清兩代往往是半個月左右。這其中康熙比較特殊,順治死後第三天就舉行即位儀式。漢代和明、清兩代是先繼位再舉行登基大典,而南北朝和唐、宋時期是繼位和登基大典同時舉行。

在古代,多數情況下老皇帝死時下一代皇帝和大臣們都會在身邊,老皇帝一斷氣,大臣們會立即參拜新皇帝,這個其實就已經算是即位了;先帝死後,新帝登基大典之前這段時間,新皇仍會被大臣們稱為皇上。等舉行完登基大典後,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了。不過這和曹巖沒有關係,他前面可沒有老皇帝,所以他直接就是新皇登基,可即便如此,很多步驟還是無法省去。

曹巖拿著整個流程看了半天,最後大手一揮……全部取消。

這可把下面的人給嚇壞了,在他們看來,皇上登基是天底下最最神聖的事情,是絕對不能用來開玩笑的。

所以好說歹說,要讓曹巖收回成命。

曹巖最後被搞的沒有辦法了,這才決定收回部分成名,但這個登基流程必須更改,上面那些迎蒼天等等內容就全部被取消了。

最後確定的流程就是奏樂,皇上出現在祭壇之上,三拜九叩之後,頒佈新典,宣佈新朝,大赦天下都取消了,然後直接就是接受百官、萬民朝賀,最後祭告宗廟、社稷以及萬民,然後設宴款待自己手下的有功之臣,即便如此,也需要將近一整天的時間,說實話,如果不是下面的人硬要求他一定要做到這一點,曹巖怕是早就撂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