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294.石寶&王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4.石寶&王稟

方臘八大王已經戰死一人,方臘現在的處境非常不好,困守富陽,雖然後方還有撤退的餘地,但戰爭持續到這個階段,任誰都能看出來,方臘已經不行了。

“可惡!”

一個奢華的房間裡,方臘用力地將手中酒杯丟在地上。

“我苦心造詣,好不容易的建立的王朝,絕不能就此失敗。”

每當他想到手下的將士被朝廷的官兵屠戮,他的心裡就滿是鬱悶。

“陛下,我們現在應該儘快想辦法了,在這麼下去是不行的。”

王寅在旁邊沉聲說道。

他身上也滿是傷痕,鎧甲上有幾道痕跡,肩頭還纏著白布,這是神臂弩留下來的傷,也幸虧他武藝高強,如果換成一般人,怕是早就被一弩射死了。

“可是,我們還能怎麼辦呢?尋求其他人的幫助?王慶和田虎,他們現在的情況恐怕更加糟糕。”

另一邊,方傑一臉鬱悶的說道。

大家都在反宋,雖然未來可能會成為敵對者,但就現在而言,他們還能算得上是朋友,畢竟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哼,要我說,這都怪那梁山,居然突然就消失不見了,若非他們突然消失,朝廷又怎麼抽調如此多的部隊同時進攻我們三方?之前交易的時候說好了一起動手的,結果咱們這邊剛剛稱帝,梁山那群無膽匪類就躲了起來,卻把咱們給頂在了前面,這群混帳!”

方臘也是一臉的怒意,他當然生氣了,按照最初的設想,他這邊一起義,依靠摩尼教做根底,他能很快就徹底佔據長江以南的區域,與那大宋朝劃江而治,甚至有朝一日能順利北伐,徹底同意中原地區。

但很顯然,方臘太高估自己了,結果不僅他北伐遙遙無期不說,結果還被朝廷一同胖揍,打得分不清東西南北。但他不能直接承認這是自己的問題啊,所以他只能將責任歸結在梁山身上,認為是梁山不受約定,而導致方臘同時面對了太多的敵人。當然了,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梁山人馬沒有離開大宋,那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朝廷肯定要首先針對梁山和曹巖,這樣一來方臘這邊的壓力無形之中會少很多。

“陛下,此時再說這種事情已經毫無意義。”

石寶在一邊說道,他此時也非常狼狽,頭盔放在一邊,臉上滿是血汙,“我們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想辦法阻止朝廷的繼續進攻,大家集思廣益,趕快想出個辦法才是最重要的。”

石寶沉聲說道。

他方臘麾下四大元帥之一,地位尊崇,此時又是如此重要的關頭,所以他的話雖然有些逾越,但也不會有人追究他。

他是福州人氏,出場於“寧海軍宋江弔孝,湧金門張順歸神”一回,書中講到被宋朝招安的梁山大軍到江南征討方臘,打下蘇州之後,往秀州進發,秀州守將段愷投降,宋江問起段愷關於仍在方臘軍手中的杭州的情況,段愷便說杭州由方臘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守把,部下有七萬餘軍馬、二十四員戰將、四個元帥。其中一個元帥,便是福州人石寶,慣使一個流星錘和一把名為“劈風刀”的寶刀。

杭州是方臘政權的屏障,原著中梁山大軍分三路進攻杭州,南軍也應兵分三路迎戰,於是分派厲天閏、司行方去獨松關、德清縣救應,石寶則引八員首將,總軍出郭迎敵大隊人馬。等宋江帶兵已到杭州城附近的臨平山的時候,石寶手下將領王仁、鳳儀迎擊梁山將領秦明、花榮、朱仝、徐寧、黃信、孫立,被擊敗,二將陣亡,石寶不得已帶兵退回城去。

第二天,宋江又兵分三路,夾攻杭州,但因懷疑南軍有計,不敢貿然進攻,徐寧、郝思文在出哨過程中身亡。張順從西湖湧金門潛入城中失敗,被射下箭弩亂石打死。

宋江在湖邊祭奠張順,暗中又派諸將埋伏。南軍果然來捉宋江,卻正中其計,被埋伏的梁山眾將打得慘敗。宋江攻打杭州東門,鄧元覺出城對戰魯智深,石寶此時便與方天定在城上觀戰。方天定對魯智深的武藝大為讚賞,石寶也表示“看得呆了”。武松恐魯智深有失,挺兩柄戒刀支援魯智深,鄧元覺見對方兩個人打自己一個人就退下了。方天定手下貝應夔迎戰武松,武松輕易斬殺貝應夔繼而接魯智深回來。

這時,飛馬報告北關門又有軍到城下,石寶慌忙起身離開。

石寶帶著流星錘、劈風刀上馬到北關門出戰。與關勝鬥到二十餘合,石寶回馬便走,關勝認為石寶刀法不在自己之下,又怕他用計,就不追趕。

而後盧俊義與宋江合軍一處,一同夾攻杭州城。石寶出城來戰,與他對陣的是索超,猛戰了不到十合,石寶詐敗,回馬便走,索超追趕,石寶突然用流星錘將他打下馬去。梁山軍中鄧飛來救索超,又被石寶一刀砍成兩段。吳用認為城中有石寶這樣的猛將,只能智取,不能力敵,於是定了計,引石寶出城,趁機攻城。宋江依計而行,關勝在城外鬥石寶,鬥不到十合就退。梁山大軍聽見凌振號炮,就一齊攻城,結果不僅不成,還導致劉唐陣亡。

宋江等人十分焦急,李逵、鮑旭、項充、李袞要去捉石寶報仇。石寶帶將領吳值、廉明出城迎戰,李逵衝上前砍斷石寶馬腳,石寶迅速跳下馬,到馬軍群裡躲起來。鮑旭斬了廉明,又衝進城門裡,結果被伏在城門裡的石寶一刀砍做兩段。

杭州被攻下之後,石寶等人退守富陽縣,睦州的右丞相祖士遠派白欽、景德率1萬人支援。宋江帶兵攻打富陽縣,石寶五十合打敗呂方,郭盛、朱仝又接連來夾攻,石寶抵擋不住,又退到桐廬縣。接著桐廬縣被梁山人馬攻打,石寶又與鄧元覺等上烏龍嶺防守。阮小二、孟康在水戰中陣亡。解珍、解寶上烏龍嶺欲防火結果失敗並被南軍殺死。宋江要取回在烏龍嶺陣亡的解珍、解寶的屍首,正中了石寶計策,伏兵包圍了宋江軍馬,卻又被花榮、呂方、李逵、魯智深、武松等殺散,石寶退回嶺上。

鄧元覺到清溪縣請方臘派救兵,被拒絕,只得到睦州的少量軍馬。

石寶無奈,只能堅守烏龍嶺關隘。梁山軍隊透過當地老漢引路,偷偷過了烏龍嶺。眾將恐睦州有失,要去救應,石寶拒絕,稱既然方臘不派援軍來,他也不去救應,只堅守此處關隘。鄧元覺只能自己帶人去救應,結果被花榮射殺。後來宋江帶兵攻下了睦州,石寶仍在烏龍嶺堅守並頑抗,期間梁山將領馬麟被南將白欽一標槍標下馬,石寶一刀將馬麟砍成兩段,梁山將領燕順也被石寶用流星錘殺死。石寶得勝後,打算與白欽帶兵進攻睦州。

解珍、解寶發現南軍糧船,在當地村民配合下宋江派凌振等人混進隊伍,裡應外合。杭州破城,方天定被附體了張順魂魄的張橫殺死。

宋江怕石寶來攻,就派關勝等將帶兵殺向烏龍嶺。同時童貫手下王稟等的大隊宋軍也攻上了烏龍嶺。石寶見已經沒有去路,怕被捉了受辱,於是用劈風刀自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石寶是方臘軍中親手殺死梁山將領人數最多的一名將領,可以說是梁山的噩夢也不為過,書中亦有“專待仇家石寶來”的詩句。

然而,石寶可並不僅僅是殺害梁山好漢的反派角色。如果站在方臘一方的角度看,石寶可以算得上是南軍第一條好漢,書中對石寶的描寫,相比起大多數南軍將領都要豐滿,從石寶與梁山軍隊的交戰過程看,他不僅擁有過人的武力和狠辣的作戰方法,而且反應敏捷,又有勇有謀。最令人敬畏的是他寧死不屈、困獸猶鬥的氣勢。他的最後一戰,更被不少人拿來和項羽相比。此外,石寶在各種水滸武評中都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經常被認為是“水滸中最猛的人之一”以及方臘手下的第一將領。

所以他在方臘這邊的地位非常高,他說話,無人能夠忽視。

不過,雖然他很重要,他的話也很重要,但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大家似乎都被朝廷打得駛去了士氣,明明應該立刻商討如何度過難關,偏偏誰都不開口。

方臘也是嘆氣連連,最後大家什麼都沒說,徑自散去。

石寶一邊搖頭一邊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他跟隨方臘時間不短了,基本上就是看著方臘一步步崛起的,如今看到方臘如此狼狽,他的心裡也不太好過,可是他也無能為力,只能是憋悶火。

回到住所,房間裡空蕩蕩的,石寶隨手摘掉鎧甲丟掉一邊,走到桌前就要去拿酒。

但就在此時,他猛地一轉身,手臂一揮,一把長刀就斜著射上半空。

“哎呀!”

一聲驚呼,一個瘦小的漢子從房梁上翻身落下,落地後還看了看自己的肩膀,衣服已經被劃破了,如果他反應稍微慢一些,這一刀已經能輕易讓他重傷了。

“你是何人?”

石寶皺著眉頭,看著面前的瘦小漢子。

“嘿嘿,時遷見過石將軍。”

沒錯,此刻出現在石寶房間裡的不是別人,正是鼓上蚤時遷。

“時遷?你莫非就是那鼓上蚤?”

石寶眉頭皺的更緊,他看著時遷,眼神裡已經開始覆上殺機。以他的本事,秒殺時遷或許不太可能,但在這麼一個狹窄的房間裡,二十個回合之內將其擊殺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嘿嘿,不才正是在下。”

時遷卻像是完全沒有感覺到危險一般,嘴巴一咧,笑著說道。

“……”

石寶的臉色更加難看,他猛地上前一步,身上散發出危險的氣息。

“哼,雖然我不知道你是來做什麼的,但如果你梁山想要趁機危害我們的話,我會讓你知道,你已經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石寶堪稱方臘第一強者,他的戰鬥力可是相當兇悍的,能同時對付多個有名氣的梁山好漢,而且作戰風格相當的兇悍,戰鬥時候的表現也非常勇猛。

好在,時遷並不怕他,或者說,時遷認定石寶不會殺他。

所以面對咄咄逼人的石寶,時遷卻沒有任何害怕的表情,反而笑嘻嘻的四下張望。

“你在看什麼……”

石寶皺了皺眉頭。

“沒什麼,看看你這裡的環境,說真的,石寶將軍,你這個房子很一般呀。”

時遷笑嘻嘻的說道。

石寶現在住的房子,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小院子,富陽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城市,完全不能和汴梁相比,就是和杭州比也差了不少。而且現在正是戰爭最激烈的當口,方臘上上下下的目的都是想要將朝廷的進攻打退,根本沒有工夫,也沒有那個精力考慮自己住的房子好不好。

“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石寶冷冷的說道。

時遷這才收回目光,笑眯眯的看著對方,“石將軍不要生氣,我今天來呢,自然是有目的的。”

時遷說著,伸手從懷裡掏出一封信件,然後在石寶了冷冽的目光中,旁若無人的來到房間裡的木桌旁,將信件放下。

“我家哥哥,其實早就對石將軍頗有好感了,並且也不止一次的在我們兄弟面前說石將軍是怎樣一個大英雄。你們現在的情況很不好,我家哥哥是知道的,所以他派我來,就是想要和石將軍聊一聊未來。”

“未來?”

石寶眉頭緊鎖。

“沒錯,未來,”時遷點點頭,“石將軍您是聰明人,您應該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方臘已經不行了,這一點其實不用我說你也應該知道,尤其是杭州的丟失,可以說是已經徹底斷送了你們反攻的能力,如今困守富陽,如果再退,你們還能退到哪裡去呢?我家哥哥認為你們真的很了不起,失敗,也只是時機不對,所以他想要給你一個機會,一個真正能夠推翻大宋朝,建立新朝代的機會。這封信呢,就是我家哥哥讓我交給你的,裡面有我家哥哥想要對你說的話,以及我們梁山可以開出來的條件,石將軍不妨看一看。就算不同意也不要緊,但如果石將軍願意加入梁山,可以去東大街的綢布莊,那裡有我們的人。”

笑嘻嘻的說完,時遷緩緩後退,眼看著石寶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他這才咧嘴輕笑一聲,然後轉身從窗戶跳了出去,沈星一閃,就從視窗消失不見。

石寶連忙上前兩步,卻發現時遷果真已經離開,他扭頭看了一眼身後的木桌,皺了皺眉,然後面色嚴肅的走了過去。

……

而就在時遷和石寶交談的同時,富陽城下,一個中年男子看著不遠處的城牆,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此人就是王稟,字正臣,王摶七世孫,開封人。

在《水滸傳》中,王稟被描繪為奸賊童貫手下的無能武將。梁山好漢在平定方臘起義時,王稟在童貫授意下故意保存實力。待眾好漢擊敗方臘後,王稟見機向宋廷邀功,在他的花言巧語之下,立了大功的水滸好漢不僅沒有獲得朝廷重賞,反而被宋廷懷疑有僭越謀反之心。在此書之中,王稟不僅沒有武將的光明磊落,反而人品卑劣、心胸狹隘,作為奸臣的鷹犬走狗,經常挾私報復水滸好漢。然而歷史上的王稟卻是一名保家衛國、捨生取義的絕世武將。

他一生都在軍伍之中為國效力。

宣和元年,王稟因功榮升婺州觀察使,三年後應詔鎮壓方臘起義。王稟曾在短時間內連克杭州、睦州、青州等要地,《宋史》中只記載了王稟平定方臘的過程,至於宋江等人是否參戰,只字未提,所以從這一層面來看,王稟並沒有竊取宋江等人的軍功。平定江南後,英勇善戰的王稟被宋廷調往遼國戰場,參與了“白溝之戰”,當時金兵分兩路南侵,西路軍由宗翰率領,出大同,沿朔、武直逼幷州。

宗翰派人向當時任河北河東宣撫使的童貫提出割讓河北河東的要求。

童貫見勢不妙,有心棄城而逃,與知府張孝純、副總管王稟商議。張孝純斥曰:“身為國家重臣,不能以身排患難,一旦棄城而逃,將以何面目見天下乎。”童貫默然,當晚帶親隨逃離幷州,星夜趕路,逃回汴京。

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逼至幷州城下。幷州城內居民不足兩萬餘人,在張孝純、王稟率領下,在幷州土城之內,築起重城,土城之外,挖掘戰壕,百姓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皆發給武器,分派地段,晝夜守城,城中存糧實行軍事管制,不分貧富,均按人頭每日供應。北宋時由潘美修築的幷州古城,周長僅十里,南北為雲路街至後小河,東西是橋頭街抵水西門。張孝純坐鎮府中,王稟每日在城牆上督率守城。

當時宗翰率領金兵輪番攻城,攻城的雲梯、偏橋、拋石車等武器,被金兵全部用遍,汾河邊稍大點的石頭都被金兵用完,但都被幷州軍民擊退。宗翰無奈,只好將幷州城團團圍困,城外構築工事,用鹿角連營,把幷州城圍的鐵桶一般,斷絕了幷州城對外的所有通道。

靖康元年二月,宋欽宗貪生怕死,應允金人要求,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與金人,和金兵議和。並派大臣路允迪到幷州宣諭。路允迪到太原城後,宗翰讓出一條通道,送其到城下,王稟派人用吊籃將路吊入城中。在城南的開遠門上,路對太守張孝純、總管王稟及守城軍民宣讀聖旨,王稟立即仗劍而起:“國君應保國愛民,臣民應忠君守義,現幷州軍民以大宋國為重,寧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棄子民於不顧,何顏見天下臣民,幷州軍民堅不受命,以死固守。”城上軍民皆手握兵器,振臂高呼:“我們願隨王總管堅守幷州,與城共存,決不退卻!”怒視路允迪及隨從,路羞愧滿面,縋城而下。

賊兵日滋,太原城不知不覺硬是被宗翰的西路軍圍困了八個月。王稟與子王荀率領軍民堅決抵抗,誓死保衛太原城。王稟身先士卒,在城牆上每日往來馳驅,凡是告急之處,王稟均親臨支援,幷州父老甚至城外金兵,都知道王總管英名。王稟率太原軍民堅守,自春初至夏、又從夏又至秋末,金兵前後九次攻城,九次都被王稟擊退。但終不見朝廷援兵,也不見糧食接濟,城中存糧斷絕,守軍飢餓得有扶不住兵器的。城中牛馬驢騾全部食盡,後又將弓上的牛筋及盔甲上的牛皮部分用大火燉煮充飢。城中所有樹上的綠葉,糧庫中的糠皮全部被吃光,逐漸連樹皮草茭也作為口糧。王稟甚至命部下宰殺自己戰馬為守城軍民充飢,衛士們勸阻說:“大人每日馳驅,無坐騎,如何迎敵。”王稟仰天長嘆:“守不住幷州城,我縱有萬貫家產,又復何用。”未幾日,城中馬匹及馬鞍上的皮革都被食盡。

幷州城軍民堅守至靖康元年九月,已達二百五十餘天,幷州糧斷、絕援,城中軍民已傷亡十之八九。九月十三日,王稟率眾在城南城牆上巡邏,金兵不斷增援,北城已被攻破,一路衝殺入城中。訊號傳來,王稟率兵急赴城北支援。中途又有人報信,張知府被俘,王稟率僅百人的隊伍向知府衙門奔去。金兵已衝殺而來,與王稟率領的守軍正面相逢,王稟率眾與金兵展開巷戰。幾十人互相支援,互相攙扶,身上破舊的衣袍被血幾乎染紅,有的掉了一隻胳臂,有的斷了一條腿,仍用兵器撐著,隨王稟在街巷裡一步步的與金兵拚搏。

這支疲憊的決死之軍,從城中一直殺到了城南的開遠門。王稟身中刀槍數十處,仍揮劍率眾苦戰。

宗翰調集的精兵從城外馳入開遠門,將王稟眾人團團圍住。宗翰在陣中,派通事對王稟喊話,勸其投降。王稟看看身邊數十名血跡滿身的軍民,最後卻並沒有投降,而是帶著數十名隨他一同苦戰的太原軍民,有的自刎,有的互刺,全部自盡於陣前,無一人偷生。

死得壯烈,死的英勇,在罕見名將的大宋朝,也算是留下了粉墨的一筆。

不過此時他還不是那個英勇就義的大將軍,他現在還只是童貫手下一員剛剛嶄露頭角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