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二章 戰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二章 戰鬥

雖然在交涉的時候,國社政府總是一副如果英美不同意將索馬利亞割讓給中國,國社政府就絕對不會出兵的姿態,但是實際上在南俄國社政府卻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這點從蔡鍔已經乘機抵達南俄就能看的出來。

甚至國社政府這邊已經決定好,無論英美答不答應,最終國社政府都會出兵,而且為了這個出兵的時間國社政府還制定了一個底線。

當然,這些英國人和美國人是不知道的

另一方面,國社政府也開始對美國人的情況展現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警惕和擔心。

自珍珠港事件美國人損失慘重後,美國人一直在盡心盡力的恢復著往日的實力。而到了現在,美國政府多多少少也算是恢復了一些。雖然想要達到一定程度的話,還需要等到43年才行,但是哪怕是這樣國社政府也是相當擔心了。

畢竟眼下國社政府才剛剛佔領了菲律賓,距離澳大利亞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如果能安然度過的話到還好說,如果要是不能

當然,這也是國社政府索要索馬利亞的另一個理由。

“沒有足夠的利益,政府是無法兩面作戰的”

雖然這只是詐術,但在談判的時候,顧維鈞的姿態無疑是相當認真的。

於是,就在距離國社政府底線時間只剩下不長的時間,國社政府一邊甚至已經準備好出兵的事項的時候,英國人和美國人終於低頭了。

雖然丘吉爾和羅斯福也想賭一賭,最終中國究竟會不會出兵,但是局勢危機,他們不敢賭。

真要是讓德國人將莫斯科佔下的話,無論最後他們是否能賭贏,因此而付出的代價也實在是太大一些了。

於是在考慮了良久後,英國政府和美國政府最終還是妥協了。

本以為英國人和美國人不會妥協的國社政府,在這兩個國家妥協後都大喜過望。而在和兩國的大使簽訂了協約後,早已準備多時的國防軍開始出動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英美政府才明白,原來國社政府早就已經做好了出兵的準備

————————————————————雖然國社政府也想敲詐一下俄國政府,但是現在俄國的處境畢竟不是很好,再加上多次的戰敗弄的斯大林這個小鬍子的權勢也下降了許多,因此敲詐俄國的想法最終也就放棄了。

而另一方面的,對俄國政府的援助卻是不能遲疑的,於是

“我也知道諸位不願幫助俄國佬,但是眼下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大局,所以希望諸位能夠盡力奮戰,將我國防軍的”

就在南俄的一處空軍基地,基地的指揮官站在講臺上,對著臺下的諸多國防軍飛行員哇啦哇啦的說了一大通的話。

國防軍的第一條鐵則就是,絕對的服從命令。

因此當命令下達後,基地的飛行員們也就點頭聽從命令了。

但是還是有個問題存在

雖說是上面的命令,但是過去的二三十年中,中國和俄國時常會發生邊境衝突,甚至在二戰發生前的時候,兩國還曾多次發生武裝衝突。而基地內的不少飛行員,更是參與過此類衝突。

因此暫且不提兩國的關係如何,基地內的飛行員們對俄國卻是真的沒多少好感。

而為了能夠讓飛行員們儘量放下心靈負擔去參與這次任務,基地的指揮官們也只能在這裡做做動員工作了——————認真的講,其實這些指揮官也未必就喜歡俄國人。

畢竟基地的指揮官也都是從基層上來的,而南俄這邊的軍官晉升什麼的,都是對實戰方面的經驗相當要求的高,不少的軍官甚至都是從南俄服役一直上來的。

所以心裡對俄國的偏見,自然也就不用提了。

“行了,長官,放心吧,我們會分得清的”

就在指揮官還在那裡動員著的時候,一名飛行員在一旁開口道。

就在飛行員這麼說的時候,另一個飛行員也嬉皮笑臉的道。

“說起來,這次的目的地好像距離莫斯科也不遠啊,你們說,要是我裝作失誤,將一些扔到莫斯科去,後果會如何?”

“哈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飛行員這麼說,其他的飛行員都大笑了起來。

看的出來,他們對這種提議本身其實並不怎麼牴觸。

而且在南俄服役多年,也的確有不少的飛行員曾經發出過雄心壯志,要將莫斯科也轟炸一番什麼的

另一邊的指揮官,在聽到飛行員們的話後,卻是一頭的冷汗。

“這個”

雖然那些飛行員看上去似乎只是看玩笑而已,但是指揮官可不敢真的將其當做玩笑。

要知道,和海軍還有陸軍相比,空軍可是一項是以大膽著稱的

“不管怎麼說,你們先出發吧!”

“是!!!”

得到指揮官的命令,飛行員們也一反原本嬉皮笑臉的樣子,連忙立正道。

等到飛行員們散開,各自登上了自己的座機後,一名軍官對著指揮官道。

“長官,他們不會真的去”

“誰知道呢,難說”

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指揮官苦笑著道。

雖然其實指揮官本人也挺恨俄國人的,如果是早一些年的話,說不定他也會說出上述的那些話來,可是現在不同。現在的他,可是一名高階軍官,必須要為自己的前程著想,當然,也要為國家著想。

莫斯科不必別的地方,那裡可是俄國的首都。

也是俄國全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為俄羅斯最大的綜合性城市。世界著名古城和國際化大都市,為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和歐洲最大的城市。

莫斯科建城於1147年,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亞烏扎河兩岸,莫斯科和伏爾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處相通。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沙皇俄國至蘇聯及俄羅斯聯邦政權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

另外在後世,莫斯科也是世界富豪最多的城市。

十九世紀米古莫斯科各類工業和貿易的企業已達20000多個,其中工業企業有10000多個,工人人數達到12萬人,不少於16人的中小型的企業佔絕大多數,但只有2%的企業人數超過50人。

在莫斯科的工業企業中紡織工業佔多數,多數是建築業,木材加工業、食品加工業、造紙業、製革業、汽車製造、工具生產廠家等等。在莫斯科工業發展百年歷程中初期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社會化生產。

在1910年莫斯科6%大企業中集中了大約49%的工人。在那段時間裡,超過500或更多的工人被認為是大型的企業。在工業大發展階段,外國的資本工業大量涉入,莫所有的化學企業和電子技術企業都掌握在外國財團的手裡。(如德國工業巨頭)1917年的十月革命勝利後,在莫斯科大力發展了汽車製造業(從車床製造到手錶製造),從軸承加工到小汽車生產,紡織加工,它極大地推動了金屬加工業的發展。

莫斯科所謂的“印花的”大企業不得不退出了汽車製造業和電子技術業生產線,無線電技術,代表生產等領域。生產生活必需品為國家保障自給具有深遠意義。莫斯科成為俄羅斯工業強勁的生產和技術基地。

在戰爭年代城市工業的結構轉變到汽車製造業和金屬加工業。在幾百年的時間跨度裡,莫斯科扮演了俄羅斯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這裡彙集了具有紀念意義的歷史建築及紀念碑,克里姆林宮,新聖女修道院,莫斯科大學,凱旋門、聖山(又名列寧山)上的勝利公園等。

因此如果真的將炸彈什麼的扔到莫斯科的頭頂上,那估計就和和俄國宣戰也沒什麼區別了。

當然,目前還是俄國人用得著中國的時候,再加上還有德國人的威脅,所以也未必會宣戰,但是外交糾紛肯定是免不了的了。到那個時候肯定是要給國社政府造成麻煩的,而真如果如此的話,那自己的麻煩也絕對少不了。

因此在飛行員們登上飛機,並且開始駕駛著這些已經載滿了彈藥和燃料的飛機駛向莫斯科的時候,指揮官只是在那裡默默的祈禱著,希望他們剛剛只是開玩笑而已。

開玩笑?

當然是開玩笑

這次作戰支援俄國,由於俄國的道路實在是太糟糕,所以陸軍恐怕要很晚才能及時的支援俄國人,所以最先出發的是空軍——————畢竟空軍什麼的,並不需要考慮道路交通問題。

而現在德國距離莫斯科的確不遠,但也沒有像原來一樣已經直接挺進莫斯科當中,所以空軍根本就沒有理由進入莫斯科上空的空域。

因此如果空軍真的要強闖進去,然後再扔幾個炸彈的話,那麼是人都知道,他們是故意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俄國那邊很快也得到了中國派出空軍支援的訊息,所以不久後當雷達上顯示出一大片機群經過莫斯科附近空域的時候,俄國人並沒有感到特別的吃驚——————當然吃驚還是會有的,畢竟這次空軍派出的機群規模相當的大。

另一方面,德國人很快也透過雷達等方式,發現了飛近的中國機群。

“中國人嘛”得知部下彙報的曼施坦因皺了皺眉

這個時代,德國人的情報系統怎麼說呢,還是有一定效率的,至少比英國的軍情局被德國人用釣魚的方式釣到兩條大魚,然後將整個歐洲的情報系統都破壞了要強的多。

所以對中國人可能會支援俄國人的訊息,曼施坦因也是知曉的。

知曉歸知曉,如今聽說中國人已經出動了的訊息,曼施坦因還是有些黯然。

中國

、他也是曾經去過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陷入沉寂當中的時候,曼施坦因也曾經受到過中國政府的邀請前往中國去,進行一些軍事上的交流。

當然,那個時候的曼施坦因還不是特別的出名。

施坦因出生於柏林,剛出生時,全名叫做弗裡茨?埃裡希?馮?萊文斯基。是普魯士貴族、炮兵上將、愛德華?馮?李文斯基(1829-1906),和海倫?馮?希普林(1847-1910)的第十個孩子。赫德韋格?馮?希普林,埃裡希的母親海倫的小妹妹,和步兵上將喬治?馮?曼施坦因(1844-1913)結婚。這對夫婦很不幸沒有子嗣,所以孩子還沒有出生前就決定過繼給他的姨父。埃裡希剛出世,李文斯基就就給老曼施坦因發了電報:“你今天得到了一個健康的孩子。母子平安。恭喜。”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不僅僅其父是普魯士將軍,他的兩個爺爺也是普魯士將軍(其中一個在1870/71年的普法戰爭中率領一個軍),他的舅舅也是將軍;他和大名鼎鼎的陸軍元帥、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也是近親。他命中註定要以軍人為職業。曼施坦因在斯特拉斯堡接受中學教育(1894-1899),這裡在1870/71年的戰爭後就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然後他在位於普倫和格羅斯利希費爾德的少年候補軍官團度過了6年時光(1900–1906)。1906年3月曼施坦因作為一名見習軍官參加了近衛軍步兵第3團(GardezuFu?)。1907年1月晉升為少尉。1913年10月他進入柏林軍事學院學習(也叫戰爭學院或戰爭大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西線(比利時/法國1916:進攻凡爾登,1917/18:香檳區)和東線(1915:波蘭北部,1915/16:塞爾維亞,1917:愛沙尼亞)都服役過。1914年11月曼施坦因在波蘭受重傷,1915年重返部隊,升為上尉並以參謀軍官的身份直到1918年戰爭結束。1918年他以參謀人員的身份志願參加布萊斯勞的“前線自衛軍”(FrontierDefenceForce)並服役到1919年。

1920年,曼斯坦和一個西里西亞地主的女兒,尤塔?西貝麗結婚,婚姻一直維持到1966年她去世時為止。他們有三個孩子:一個女兒名叫吉賽拉,兩個兒子,長子吉羅生於1922年12月31日,1942年10月29日死於東線的北方戰場,次子名叫呂迪格。

曼施坦因戰後繼續留在軍隊,在1920年代,他參與了建立德國國防軍的程序,《凡爾賽條約》限定魏瑪共和國只能擁有最多10萬人的軍隊。1920年他被提升為連長,1922年提升為營長。1927年晉升為少校,並且在參謀本部工作,並出訪國外瞭解軍事情況。

也就是那個時候,曼施坦因收到了嚴光的邀請信。

對曼施坦因等德國將領,嚴光也算是久仰大名了,所以在一戰後嚴光不但邀請了相當數量的技術人員,同時也邀請了不少的軍事家來。

說到底,嚴光畢竟只是一個半吊子的軍迷,雖然知道後世的很多軍事名詞,也懂得很多東西,但畢竟只是一個外行人,頂多是知道很多,能夠冒充一下先知的外行人。

何況技術歸技術,打仗卻不只是技術上的事,所以嚴光也希望中德兩國能夠多多的交流。

當然,如果說能夠留下幾個歷史上也是名聲極高的將領,那就更好了。

只可惜,無論是曼施坦因還是古德裡安,或者是隆美爾等人,雖然在中國住的的確不錯,也和不少的中**人有了很深厚的友誼,但是

無論嚴光怎麼邀請,人家就是想回德國。

而嚴光也不可能強留他們、、最後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也只能目送著他們離開中國。

不過就算這樣,這些德國人也對中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是因此,當曼施坦因得知最終還是要和中國發生衝突的時候,心裡還是黯然了一下。

也就是曼施坦因黯然的時候,德軍陣地上也響起了炮火聲。

雖說可能不如德國,但是在坦克工業上蘇聯也稱得上是相當發達了,畢竟在二戰當中坦克一般都是以蘇式德式為主,就連美式的都要為這兩個品種讓步。

再加上俄國粗放的軍事生產技術,使得俄國有著相當數量的坦克。

因此在德軍當中,也裝備了相當數量的88mm火炮,這種既能夠防空也能夠反坦克的高平兩用火炮。

“轟轟轟轟轟轟轟!!!”

和一般口徑的高射炮不同,88mm高射炮完全能夠威脅到H-3轟炸機的安全,再加上德國人本身過硬的軍事技術,因此轟炸機群才剛剛飛抵德國人的上空,就已經有幾架轟炸機被打了下來

“!!!”

也就是這個時候,轟炸機們也開啟了自己肌腹上的彈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