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美利堅的誕生(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六章——美利堅的誕生(8)

在華盛頓取得了特倫頓大捷之後,立馬就把英國人給打傻了,怎麼回事,居然敢打我!!!英軍立馬就不能忍了,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立馬就把負責當地戰鬥的康沃利斯下達了進攻的任務。康沃利斯將軍本來都已經把包裹都打好了連船都上了就準備回國了,得,結果現在國也不用回去了,在帶著士兵和華盛頓玩命吧。

康沃利斯將軍率領8000英軍開始向被大陸軍佔領的特倫頓前進,經普林斯頓南下進攻大陸軍。華盛頓在獲悉英軍的進攻訊息之後,開始準備抗擊英國人的進攻。在英軍的進攻的路線上,將會路過一條名叫阿孫平克溪的河流。華盛頓藉助阿孫平克溪的地利,在此設立防禦陣地。

為了贏得陣地的準備時間、遲滯英軍的進攻勢頭,削弱英國人的進攻勢能,在英軍從普林斯頓到阿孫平克溪的路上,華盛頓不僅僅安排了當地的民兵進行麻雀戰,進行襲擾,而且還派出了漢德率領一部分士兵進行奇襲和掩護的任務。

漢德將部隊隱藏在英軍道路兩旁的樹林裡,這是個極為有耐心的主,當英軍前鋒到了的時候,他並沒有立即下令進攻,而是等英國的先頭部隊靠近了才打。一陣槍林彈雨,打得英軍前鋒人仰馬翻,潰不成軍。

這次埋伏完全打了英軍一個措手不及,整支先鋒部隊向後潰退。康沃利斯將軍一看自己的前鋒被揍了,沒辦法了,自己上吧。他緊急下令將部隊進入戰鬥狀態,以防大陸軍的繼續進攻。英軍未受攻擊的主力部隊開始排成戰鬥隊形,英軍的大炮更是開始玩命的向兩邊的樹林裡猛轟。只不過英軍的大炮和但要除了給自己壯壯膽順便聽個響之外,就一點用都沒有了,因為一擊得手的漢德已經率領軍隊撤走了,並且在下一個地點構築了防禦陣地,準備在給英軍放點血。

當康沃利斯將軍再次遭到漢德部隊的進攻之後,覺得不能忍了,他命令現在沼澤中的英軍轉向,試圖從漢德不敵的左翼進行包抄、突破。漢德一看英軍準備玩命了,再看看自己的這點小身板,立馬就下令後撤,自己是執行的牽制任務,但是自己執行的可不是送死任務。

好不容易,英軍終於快到了阿孫平克溪,這時英軍又遇到了之前已經碰到了兩回的漢德部隊。英軍又向漢德的部隊發動進攻,並以為這回他們又會像之前那樣,一見英軍來真的了,就開始往後跑。但是這回漢德沒有了,他手底下的部隊開始憑藉著陣地進行殊死抵抗,而且他們的身後,還有著大陸軍的炮兵提供火力支援。其實到不是漢德他們不想走,而是走不了,因為華盛頓的阿孫平克溪的防線還沒完全建立起來,需要他們的抵抗來為陣地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為了給漢德他們鼓勁,華盛頓親自騎著馬趕到了前線,為他們加油打氣。

大陸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但是戰鬥的結局肯定是大陸軍支撐不住,放棄陣地,畢竟戰爭打的還是實力。不過漢德雖然撤退,但是也給華盛頓爭取了大量的時間,當英軍來到大陸軍主力在阿孫平克溪陣地的時候,距離太陽下上已經只剩下半個小時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華盛頓將他手底下的部隊進行了分配,讓聖克萊防守右翼的兩座淺灘,讓希治閣防守橫跨阿孫平克溪南岸的接近河口的淺灘,華盛頓則親自守衛最為重要的中路石橋,梅沙作為預備隊放在了最後。

在親眼見識到了大陸軍的防禦之後,康沃利斯隨即也展開了自己的部隊。他故意讓自己的部隊以一種正面寬闊的隊形排列在戰場上,準備玩一場心理戰,希望透過自己的陣型,讓對面的大陸軍守軍認識到自己實力的藐小,深感寡不敵眾,從而降低士氣。在康沃利斯佈陣的時候,一隊又一對的士兵不停地出現在戰場上,慢慢覆蓋住了大片的土地,似乎這片土地上蓋了一條紅色的地毯。看著英軍似乎源源不斷的士兵,可想而知大陸軍是啥心情,估計都能求一下心裡的陰影面積。在英軍列陣期間,康沃利斯還派出了射擊技術優良的輕步兵和黑森獵兵開始向大陸軍陣地打黑槍,發出襲擾攻擊。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在下午5點的時候,英軍終於開始了真正的進攻,當時,太陽已經下山了。首先出擊的是英國的輕步兵,進攻的地點是希治閣守衛的靠近河口的淺灘。面對英軍的進攻,大陸軍堅決抵抗,打退了英軍第一波的進攻。在英國輕步兵發起進攻之後,黑森擲彈兵緊隨其後發動了進攻,他們的進攻中心放在了華盛頓親自防守的石橋上。擲彈兵的戰鬥力可比輕步兵強力不少,即使有炮兵的助陣,華盛頓還是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為了打退英國人的進攻,華盛頓手底下一個名叫史葛的軍官突發奇想,他命令士兵不在瞄準英軍的上半身打,而是瞄著英軍的下半身。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上半身軀幹中單還是說下半身的腿受傷,基本上就喪失了進攻的能力。而打在上半身基本上就把人打死了,而打下半身把人打不死,這人要是沒打死的話,肯定不能見死不救,仍在戰場上不管,肯定得讓人抬回去,一旦找人抬傷員回去的話,那用於進攻的人就少了,從而也就減輕了大陸軍防守的壓力。史葛的這個主意,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結果,在大陸軍採用這種戰術之後,不但為大陸軍拖延了時間,而且還讓英軍死傷慘重,因為大量的士兵要在單天晚上進行截肢保命或者直接就死在了傷口感染上。擲彈兵的戰鬥力就是高,在這種情況下都還有29個人衝過了石橋,可是現在過來可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後續部隊跟不上,連退路都沒了。這些衝過來的大兵一看,這要是接著打的話那肯定是死路一條阿,索性直接就投降了。

眼見擲彈兵也被打回來了,康沃利斯派出了英軍線列步兵投入了戰鬥(有了這個線列步兵才有了大名鼎鼎的“排隊槍斃”),但是結果並沒有什麼不同,戰果還不如擲彈兵呢,好歹擲彈兵還有29個人衝過去了,線列步兵最遠的時候也就才推進到橋樑的中段。雙方的戰鬥是隨著炮戰的結束而結束了,那時候都已已經是晚上7點了。

阿孫平克溪的戰鬥,進攻的英軍付出了360多人的代價,而大陸軍傷亡應該不到百人。說實話這樣的戰鬥不要說是放在咱們中國的歷史上,就是放在歐洲大陸上,那也不夠看的。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沒有多少在我們常識中所認識的大戰役,多的就是這種小戰役,一方面是因為殖民地人口不多,其二也是因為英軍勞師遠徵,沒有多大的能力供應作戰。以後我們所看到的戰役,基本上都是這種“袖珍”的戰役。

在阿孫平克溪戰鬥結束之後,英軍和大陸軍都召開了軍事會議。雖然康沃利斯將軍的部下曾向康沃利斯提議,發動進攻,但是康沃利斯將軍一方面認為英軍人生地不熟的,不應該貿然發動進攻,去冒這個險,而且現在自己正在和華盛頓隔著阿孫平克溪對峙,大陸軍就算是想往回走也不行了,後路已經被自己給堵上了,用康沃利斯自己的那句話:“我們已經把那只老狐狸(指華盛頓)穩穩當當的包圍了,我們明天一早就過去抓住他。”而且英軍已經連日行軍,勞累不堪,又經過了多場戰鬥,已經沒什麼力氣在戰鬥了。就這樣,英軍決定休息一晚,在養精蓄銳之後,一大早就發動進攻。

相較於英軍的成竹在胸,華盛頓就有些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覺了,因為按照現在大陸軍的實力,要是第二天英軍發動進攻的話,那基本上是凶多吉少。可是現在不想打又不行,因為想要撤退的話就得渡河,可是河對岸就是英軍,這要是真要強行撤退的話,那就只能祈禱當天晚上英軍的聽覺和視覺都暫時失去了。華盛頓拿不定主義,決定發動大家的智慧,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萬一就能找出一條道呢。在剛開始的時候,與會的人們並沒有提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只是在爭論到底是在死守還是應該強行撤退,感覺就好像是在掙到底是想被刀砍死還是被劍一劍扎死。但是到後來,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提了一個挽救大陸軍的建議。這個人叫聖克萊,他接到了當地居民的情報,說是在阿孫平克溪的北面有一條小道,通向了普林斯頓,他建議大陸軍主力透過這條路奇襲普林斯頓,並且向位於布倫瑞克市的英軍大本營前進,這樣一來的話,不但可以讓大陸軍從全軍覆沒的災難中掙脫出來,而且還有機會搶奪位於布倫瑞克市的英軍物資和鉅額的軍費。李德聽了聖克萊的提議之後,也將斥候騎兵的情報公之於眾,恰好英軍在普林斯頓的防守不是那麼無懈可擊,就在面向那條小路的方向,英軍的防線剛好有一個巨大的窟窿,剛好能完全配合聖克萊的突襲方案。

最後,華盛頓等軍官決定突襲普林斯頓,大陸軍連夜而去,只留下受少量部隊虛張聲勢,演一出“空城計”,等到最後,才跟隨主力部隊北上。而這一切,康沃利斯將軍一無所知。所以,當1月3日的太陽昇起來之後,當康沃利斯信心滿滿的準備抓住那只“老狐狸”的時候,他傻眼了,因為昨天還跟自己血戰的大陸軍現在連個人毛都沒有了,就在康沃利斯將軍驚訝的時候,這時從他的身後傳來了隆隆的炮聲。壞了,這是要壞!康沃利斯趕緊率領英軍往回趕,趕往自己的後方普林斯頓。此時,普林斯頓戰役已將開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