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五章——美利堅的誕生(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五章——美利堅的誕生(7)

長島戰役之後,華盛頓帶著戰敗的大陸軍回到了紐約。這次成功可以說是僥天之幸,一是天公作美,大霧瀰漫,偏偏大陸軍撤退的地方卻沒事。另一方面,也是英軍沒來個偵查,甚至剛好在當天晚上來個夜襲,那大陸軍也就回不去了。不過,無論怎麼說,歷史總是看結果的,過程很快就會被人們所遺忘,所留下的,只有最終的結局。

雖然後世對於華盛頓的這次撤退有很高的評價,但是無論在怎麼說,再怎麼用溢美之詞進行包裝,也掩蓋不了這是一次戰敗撤退的事實。雖然大陸軍成功的在英軍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但是英軍隨後的進攻,依然不是大陸軍這支在英軍看來是業餘水準的對手所能抵擋了。在英軍的強大進攻下,大陸軍節節敗退。在長島戰役之前,大陸軍雖然也有挫折,但是一直以來都是順風順水,突然讓英國人來了這麼一下子,有些扛不住了,軍隊的士氣開始低落,人們開始懷疑就能能不能贏得戰爭的勝利,能不能贏得夢寐以求的自由。在這種情況下,在北美殖民地當中,最開心的就是那群心底裡向著英國的那群人,本來這群人就想著英國,不願意離開大英帝國,但是在波士頓傾茶事件之後,在那種大環境下,所有的人都在揮著手臂嚷嚷著“自由!”“自由!”“戰爭!”“戰爭!”當然沒人聽他們的,再加上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一連串的勝利,更讓這些人抬不起頭來,現在大陸軍被英軍幹淨利落地收拾了,他們就把腦袋抬起來了:“看看,我說什麼來著,早告訴你們了,可你們不聽。”於是這些人當中就有人開始和英國合作,共同鎮壓美國革命。當時正值隆冬時節,美國人的激情和熱血似乎也隨著寒冬的來臨而漸漸熄滅。

華盛頓一看這種情況,著急了,這可不行啊,要是在這麼下去,沒準剛剛誕生的美國就這麼自己就崩塌了,得想法去提振一下軍隊和人民的士氣,這得給大家鼓鼓勁兒阿,讓人們能夠鼓起勇氣繼續戰鬥下去。

與華盛頓以及大多數殖民地人民心牆相反,在英軍上下充斥著樂觀的情緒。在他們看來,這支剛剛成立、未經戰火錘鍊的所謂的大陸軍根本沒有堅持到底、決不妥協的戰鬥意志和精神,在打順峰仗的時候,可能打得還有點章法,但是一旦遭遇比較重大的挫折,他們的信心就會崩潰,他們的意志就會瓦解。這不但可以從戰鬥中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而且從連日來逐漸增多的支持者也能看出這一點來。如果把大陸軍換成同時代的腓特烈的普魯士軍隊,估計英國人就不會這麼樂觀的估計了,他們肯定會時刻保持緊繃的狀態,不會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參加過或者聽說過七年戰爭的人,都不會小瞧這位普魯士國王以及他手底下的軍隊。所以,英軍在持續進攻,並且佔領了紐約之後,將軍隊分散在了宿營地,準備過冬。

華盛頓準備來個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英軍在長島戰役之中,就來了個出其不意、暗度陳倉,華盛頓這次也打算這麼幹。華盛頓之所以敢這麼做,也正是因為英軍的分散宿營。雖然華盛頓丟了紐約,但是也獲得戰役的主動權,不會再被一座城束縛住手腳。英軍分散的宿營地也給了華盛頓以可趁之機。華盛頓在經過仔細研究之後,將英軍中駐紮在特侖頓的黑森僱傭兵團作為自己的打擊物件。華盛頓為了儘可能地增加襲擊的突然性,他將襲擊的時間定在了聖誕夜,在聖誕夜渡河發起進攻。

駐紮在特侖頓的黑森僱傭軍共有1500多人,為了能夠在英軍援軍到來之前吃掉這部分敵人,華盛頓決定親自率領主力2400人進行進攻,其中還有1000左右的援軍。這之所以只有2400人,到不是因為華盛頓相信自己的軍隊實力,而是因為當時天非常冷,進攻特侖頓需要渡河,那河雖然比不上俄羅斯的冬天,但是也絕不好受,也是能凍死人的。渡河有風險,進攻需謹慎。而且還有兩個主力進攻團不能渡過河流,這些原因造成最終華盛頓就只能率領2400人,也就是兩個團左右的兵力去進攻。

為了更好地達到戰役目標,因為無論是華盛頓還是新生的美國,再也經歷不起哪怕一次小小的失敗了,華盛頓一幫子人開始進行緊張的策劃,並且制定了一份詳盡的作戰計劃,還用到了新成立的炮兵。不過華盛頓他們想不到的是,在22日他們前腳剛把作戰計劃制定出來,後腳他們的作戰計劃就已經出現在了當地英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的桌子上了。在12月23日,英軍就已經知道了華盛頓的作戰計劃。當格蘭特將軍獲悉華盛頓他們的作戰計劃之後,立馬就通報了駐紮在特侖頓的黑森僱傭長官約翰拉爾,讓約翰拉爾提高警惕,以免被偷襲得逞。

約翰拉爾在24日收到通知之後,立馬將安全等級有提升了一個級別,手底下的部隊三班倒輪流在半夜值夜,為了儘可能的縮短反應時間,甚至還命令士兵即使睡覺都不能脫軍裝,武器時時刻刻都得在手邊上,好一個招呼就能起來。

其實,我在想為什麼英軍在獲得了華盛頓的情報之後,不乾脆來一個將計就計,讓華盛頓有來無回,反而只是一紙輕飄飄的通知,讓即將被襲擊的部隊自行做好準備。說到底還是從心底裡看不起大陸軍,並沒有將其作為一個跟自己同一個量級的對手,覺得只要自己這邊最好準備,如果大陸軍敢來,按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的結局,何苦再讓大家夥在大冷天裡出動,更何況那天還是聖誕夜。有道是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現在也有句英語叫“nozuono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Die”,英軍終將為他們的自大、輕敵付出慘痛的代價。

時間來到了約定的12月25日晚上,在夜幕的掩護下,華盛頓的軍隊開始渡特拉華河,在渡河之前,開始了一場“勝利或是死亡”的行動。當初在下定了進攻決心之後,華盛頓在日記中寫到“勝利或是死亡”(victoryordeath)。因為天氣太過於惡劣,當把這2400人全都渡過河的時候,那時候就已經是凌晨3點了。在特侖頓戰役之中,有兩名大陸軍士兵被凍死,應該就是死在了過河上。雖然大陸軍過河所花的時間是有點長,但是並未引起特倫頓駐軍的注意,他們毫無所知。

過河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在凌晨4點,華盛頓率領軍隊朝特倫頓出發了。在行進途中,華盛頓將部隊一分為二,他自己親率一隊,從特倫頓的東北方向發起進攻,而另一隊,則在蘇瓦裡將軍的指揮下繞道南方,包抄黑森僱傭兵的後路。在分兵的時候,蘇瓦裡曾皺著眉頭問華盛頓:天氣惡劣,士兵們手裡邊的火槍有可能變成燒火棍。華盛頓的回覆非常簡潔:如果真成了燒火棍的話,那就用刺刀吧。可見華盛頓的戰鬥決心之大。雙方約定,在早上8點,準時發起進攻。

之後一切都比較順利,無論是華盛頓率領的北路軍還是由蘇瓦裡率領的南路軍都平安到達了各自的約定地點,現在差的只有時間。

等到了早上8點的時候,華盛頓和蘇瓦裡分別從南北同時發起突擊。大陸軍的突然襲擊起到了效果,很快就突入到了特倫頓中。在這不得不說黑森僱傭兵,這些以替人賣命為職業的男人們訓練有素,久經戰火洗禮,戰鬥力十分強大,雖然受到了突然襲擊,但是很快就重整了陣型,並且站穩了陣腳,開始且戰且退。不過就在這時,南線的蘇瓦裡將軍帶領著部隊趕到了,開始從黑森僱傭軍的背後發動進攻。即使受到腹背夾擊,但是黑森僱傭兵依然在苦苦堅持,期望能夠撤退到特拉華的橋樑上,逃出生天。但是當華盛頓的援軍出現的時候,苦苦堅持的德國人(黑森位於德意志境內,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諸侯)絕望了,因為由歐文將軍率領的1000人的援軍佔領了特倫頓城外的渡口和橋樑,截斷了黑森軍的退路,關上了逃脫的大門。與此同時,華盛頓的炮兵也開始發威,猛烈的炮火撕裂了黑森軍的防線。這支聲威赫赫的勁旅,一點一點的、不可避免的崩潰了。

在特倫頓戰役中,華盛頓率領大陸軍以僅僅2人陣亡(還是凍死的)、5人受傷的代價,就讓這支1500人的黑森僱傭兵部隊從英軍的戰鬥序列中除名了,整支部隊除了20多人陣亡之外,被俘者竟然達到了1000多人!

特倫頓戰役的訊息,就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在十多天內,就傳遍了北美殖民地的每一個角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革命派在戰役之後士氣大漲,在北美各州,原先門可羅雀的大陸軍招募機構,現在也成了香餑餑,大量平民響應號召加入到大陸軍,投身到革命之中。華盛頓也在戰役之後重整領導權威,受到士兵、人民、大陸會議甚至英國人的讚賞。

而英軍則失去了一個可以結束戰爭的良機,從而將戰爭拖到了持久戰當中,並最終因為戰事遷延不決,導致歐洲各國集體上演了一出“大家一起坑英國”的好戲,並最終丟掉了自己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