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九章——美利堅的誕生(1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九章——美利堅的誕生(11)

英軍在作出了準備投降的決定之後,也就不在猶豫,畢竟糧食可就只夠吃三天的,在10月13日這一天向包圍他們的大陸軍派出了信使,要求進行談判,既然要談判了,那戰鬥就沒必要再打下去了,於是英方代表建議雖然咱們兩邊還沒商量出個結果呢,但是我們能不能先別打了,先停戰。

當蓋茨將軍得知了英方代表的要求之後,陷入了沉思,雖然大陸軍佔據了優勢,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但是現在英軍的力量依然不容小覷,這個時候英軍提出了停戰的要求,說是不想打了準備投降,這英軍到底是真的想投降還是在玩緩兵之計,對外等著援軍、對內加緊備戰?

經過深思熟慮,蓋茨將軍最終決定接受英方的要求,可以不打仗了,但是有個條件,想讓我不打了可以,但是你們得把自己的武器給放下,而且還得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讓我看著才行,說白了就是成了戰俘。

當英方代表把蓋茨將軍的要求帶回去之後,整個英軍炸窩了。什麼?還想讓我們當俘虜,這些人想的太多了吧?!我們又不是沒有一戰之力!不過雖然英軍很惱火,但是畢竟形勢比人強,英軍沒實力跟大陸軍鬧翻,只得暗示蓋茨,大陸軍的提議是我們萬萬不能接受的,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底線,如果你們覺得已經吃定我們了要一意孤行的話,那我們不惜一戰!

在表達了自己的最終立場之後,伯戈因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畢竟打不過。他提議英軍帶著大炮和各種武器,舉著旗幟,列隊從軍營開向一個指定地點,在他們自己軍官的命令下,把武器堆集在那裡;美方應允許他們自由前往歐洲,條件是在這場戰爭中不得再在美國境內服役;軍官起誓不再帶兵打仗後釋放,可攜帶他們的隨身武器,一切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不得搜查行李或加以干涉。蓋茨將軍經過考慮之後,接受了伯戈因的提議。

在達成一致之後,剩下的就好辦了,伯戈因在投降書上籤了字,想當初意氣風發地率領著精銳的士兵直撲南下,想要建立不世功勳,結果現實卻給了他狠狠地一拳,最終不得不成為了自己眼中不值一提的對手的手下敗將。伯戈因將軍簽字的手,估計都是顫抖著的吧。

在英軍投降時,英軍由於被俘、陣亡和開小差,已經從9000人減少到5700人。薩拉託加大捷,解決了大陸軍的燃眉之急,大陸軍獲得了一大批急需的大炮、7000件輕武器和大量服裝、帳篷和各種軍用物品,使得大陸軍的裝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薩拉託加大捷,是即特倫頓戰役之後,取得了又一次重大勝利。而且這次勝利是在北美殖民地“首都”費城被豪將軍佔領的情況下取得了,極大地振奮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和大陸軍的士氣,本來在9月剛剛把費城丟了,結果到了10月就給了英軍狠狠一拳,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結果這仇一個月就還了。而且薩拉託加大捷,讓那些在暗地裡支援大陸軍的國家看到了希望。本來這些傢伙當初支援大陸軍只不過是想讓英軍多麻煩會,多找點事,沒想著北美殖民地的反抗真的能成事,特倫頓戰役讓他們眼前一亮,但是也就是一亮,他們還沒把大陸軍作為一個可以結交的朋友,只是驚訝於大陸軍居然能夠在英軍認真起來之後還能取得這樣的戰果;薩拉託加戰役卻讓他們開始認真考慮對待這個新生的政權,因為薩拉託加戰役是大陸軍和英軍之間硬碰硬的正面廝殺,全部由精銳士兵組成的英軍最終竟然被一群“造反的人民”給逼的投降了,這讓法國等國對大陸軍刮目相看,並且考慮改變自己的策略,不只是給英國找麻煩了,而是想著讓英國的北美十三州徹底的分裂出去,打擊英國的國力。

在這之後,戰場沒有出現大的波動,大陸軍在華盛頓的率領下在離費城不遠的福吉谷進行整訓,而殖民地的外交官在歐洲大陸積極活動,爭取英國的對頭的支援。經過艱苦的談判,法國承認了新生的美國政權和並和美國在1778年2月正式簽訂了同盟條約,法國對英宣戰,北美獨立戰爭終於又有了新玩家加入,而戰爭也從一個國家的內部戰爭變成了一場國際戰爭。法國成為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繼法國之後,西班牙和荷蘭相繼對英宣戰,其他看英國不爽的國家雖然並沒有明著跳出來和英國擺明車馬,但是也都在暗地裡支援美國這一方,在當時,歐洲上演了一出“大家一起坑牛牛(英國)”的大戲。

在華盛頓整訓的時候,一位普魯士人給了華盛頓很大的幫助,他就是馮施託伊本,一名曾經在普魯士參謀部服役的軍官(在這多說一句,這個普魯士人的名字中如果帶有馮這個姓氏,那他基本上就是一個軍官,這所以出現這樣一種狀況,是由於普魯士的現狀決定的,有興趣的可以查查容克貴族)。在當時,普魯士軍隊還並不是拿破崙時期的普魯士軍隊,遲鈍、呆板,腓特烈大帝旗下的普軍是當時歐洲各國爭相模仿的樣板,施託伊本的到來帶給了大陸軍當時最先進的訓練,改進了大陸軍的戰術和作戰紀律,使大陸軍的戰鬥力直線上升,成為了大陸軍得以擺脫烏合之眾轉型成正規軍的分水嶺,使之能在戰場上和英軍相較量。

1778年可以說是美國的轉折年,但是對於英國來講,英國就要跳著腳罵娘了。因為戰事的遷延不決,還被那些造反的刁民給消滅了一支9000人的部隊,最終導致自己的老對頭法國等國摻和進來了。面對風雲突變的局勢,英軍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決定將注意力從北方轉移到南方,決定不先解放“新英格蘭”了,而是南下先去“解放”南方各州,在北方只留下紐約作為據點,和南部戰場相呼應。之所以有這次轉移,是因為在北美殖民地當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著鬧獨立,有一部分人就想著留在大英帝國之中。想留在大英帝國中的那些人姑且稱之為“效忠派”,在北美殖民地南部各州的“效忠派”數量要比北方多得多,第一屆大陸會議中缺席的佐治亞州就在南方,群眾基礎比北方要好得多。這是其一,其二,南部各州距離英屬西印度群島,補給也比較方便。於是,英軍便將主力南調,作為南部作戰計劃的一部分,英軍於1778年6月18日撤出了費城,13000名英軍在克林頓將軍開始向紐約進行轉移。

華盛頓在得到英軍側退的訊息之後,立即派查爾斯李率領6400人準備爆克林頓的菊花。當查爾斯追到了一個名叫蒙茅斯的地方之後,追不動了,因為一支英軍部隊橫亙在了大陸軍追擊的路線上。原來在當初克林頓撤退的時候,就想到了華盛頓可能不會讓自己走的這麼輕鬆,很可能會爆自己的菊花,於是他就讓康華里率領一支小部隊在蒙茅斯設防,掩護大部隊的撤退。所以,當查爾斯來到蒙茅斯之後,就碰到釘子了,查爾斯應該沒料到英國人居然會在這給自己擺一道,於是十分慌忙、倉促的下令撤退。主帥慌亂的情緒也傳染給了部隊,整支大陸軍開始人心惶惶,佇列一時大亂。就在此時,華盛頓和大陸軍的總教官施託伊本帶著7000人趕到了戰場。華盛頓趕到後,第一件事就是接管了指揮權,然後指揮部隊重整旗鼓。施託伊本的訓練結果顯現了出來,大陸軍很快就重新整隊,重振旗鼓。

迎者烈日,冒著酷暑,英軍和大陸軍展開了正面的廝殺。在這之前,大陸軍打仗多是一窩蜂的進攻,就如同薩拉託加戰役中的阿諾德,但是在這次戰鬥中,經過純正普魯士*的大陸軍開始和英軍打起了正規戰法,開始列隊進行齊射(俗稱“排隊槍斃”),在齊射過後,當兩軍的佇列相距一定距離之後,士兵們開始衝鋒,進行白刃格鬥。經過普魯士訓練之後就是不一樣,大陸軍始終佔據著戰場的主動權。在剛開始瞭解到的時候,真的是大陸軍之所以能夠佔據主動是訓練的原因,但是我後來想又不對,因為英軍總共才13000人,康華里率領的部隊只是一支起掩護作用的小部隊,而大陸軍前前後後總共有13400人抵達了戰場,這除非英軍各個都是神槍手外加武林高手,才能不被大陸軍壓著打。

入夜之後,完成了掩護任務的英軍悄悄撤退,華盛頓在得知訊息之後也沒有追擊,雙方損失兵力都在350人左右,然後雙方都宣佈是自己贏得了勝利。在我看來,還是英軍贏了,畢竟在大陸軍絕對優勢兵力之下完成了掩護的任務。

蒙茅斯之戰是英美兩軍在北方的最後一場大戰,直到戰爭結束,英軍就一直龜縮在紐約城裡,主戰場從北方轉到了南方,在新的戰場,英軍會如何進攻呢,大陸軍及其盟軍會如何應對呢?(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