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五章——戰爭之神拿破崙(1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五章——戰爭之神拿破崙(14)

此後,戰役的發展就如同拿破崙事先定好的計劃一般,慌忙後撤的聯軍士兵慌不擇路,希望穿過兩軍之間的湖泊來逃出生天,不過這些可憐的士兵顯然忘記了法軍的大炮,在法軍大炮的轟擊下,冰面被轟開,上面的士兵很多都沉入水底,變成了水鬼。奧皇弗朗西斯和沙皇亞歷山大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大軍崩潰、瓦解,戰敗的恐慌已經蔓延到了皇帝的侍衛隊,侍從們只顧著自己逃命,而把皇帝晾在一邊。這輛皇帝也各自找了匹馬,分開逃命去了。

冬日短暫的夏天幫助聯軍擺脫了恐怖的法軍,他們得以在夜幕的掩護下,逃離戰場,這其中就包括那兩個皇帝。是役,聯軍損失超過了27000人,15000人戰死沙場,10000多人被俘。法軍僅陣亡了1350人,受傷人數在7000人左右。

奧斯特裡茨戰役之後,整個法軍營地都洋溢著歡樂,但是聯軍那裡是一片愁雲慘淡。在戰役之後第二天,奧皇就派人到拿破崙那,表示服軟。這一次拿破崙同意了奧地利的和平談判。在12月4日,拿破崙和弗朗西斯會晤,達成了停戰的共識,在第二天,俄軍開始撤退。12月6日,法奧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在12月26日,法奧簽訂《普萊斯堡和約》,不僅承認了拿破崙為義大利國王,而且還再一次割地。《普萊斯堡和約》的簽訂,標誌著第三次反法同盟的解散。

在法國巴黎,除了盧浮宮、埃菲爾鐵塔之外,凱旋門也是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去過巴黎的人都見過這座輝煌的、巍峨的建築,但是拿破崙沒見過,雖然是他下令修建的。在1805年,為紀念打敗奧地利而下令修建的,剛開始就叫雄獅凱旋門,以榮耀他的軍隊,直到30年之後的1836年才真正建成。那個時候拿破崙早已化作一把枯骨啊。英雄沒有看到自己的成就,也罷,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因為在戰爭史上,沒有誰敢坦然地說我是超過拿破崙的。

雖然拿破崙沒能看見凱旋門,但是另一件也是彪炳拿破崙戰功的建築他可是看見了,那就是旺多姆柱。為了紀念奧斯特裡茨戰役的勝利,法國元老院透過決議為他建立一座巨大的紀念碑,也就是旺多姆圓柱。它仿照羅馬圖拉真紀功柱,材料就是在戰場上繳獲的大炮。旺多姆圓柱高44米,直徑3.6米,柱身周圍在法國巴黎,除了盧浮宮、埃菲爾鐵塔之外,凱旋門也是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去過巴黎的人都見過這座輝煌的、巍峨的建築,但是拿破崙沒見過,雖然是他下令修建的。在1805年,為紀念打敗奧地利而下令修建的,剛開始就叫雄獅凱旋門,以榮耀他的軍隊,直到30年之後的1836年才真正建成。那個時候拿破崙早已化作一把枯骨啊。英雄沒有看到自己的成就,也罷,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因為在戰爭史上,沒有誰敢坦然地說我是超過拿破崙的。頂上立有拿破崙銅像,頭戴羅馬皇帝的桂冠,一手拿著權杖,一手握著金球,顯示出征服歐洲,稱霸世界的雄心。

法國的勝利,不但使奧地利和俄國心膽俱裂,更讓旁邊站著的一位膽戰心驚,這位就是普魯士。本來,在普魯士看來,拿破崙這一仗是沒跑了,肯定是要GG的,等到法軍一完蛋,我就站出來和俄國和奧地利結盟,痛打落水狗。但是戰役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拿破崙在劣勢的情況下,以較小的代價贏得了輝煌的勝利。而戰勝之後的拿破崙也不是之前那種態度對普魯士了,開始橫眉冷對,大加斥責。普魯士也理虧,因為拿破崙說的是實話。普魯士在拿破崙的威嚴下戰戰兢兢,非常痛快地答應了拿破崙的條件。結盟?好說。封鎖口岸?好說好說?用巴洛特和安斯巴赫換漢諾威?更好說。普魯士戰戰兢兢地站在了法國這一邊。

現在,拿破崙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了亞平寧半島上的那不勒斯王國身上,統治那不勒斯王國的同屬於波旁王朝,肯定對法國大革命、對拿破崙恨之入骨,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之後,法國海軍被摧毀,而陸地戰場上法國似乎也遲早要完蛋的樣子,於是急不可耐的跳出來,站到了拿破崙的對立面。現在拿破崙把最要緊的敵人打敗了,那那不勒斯的結局就可想而知了。拿破崙一聲令下,法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整個那不勒斯王國,拿破崙的哥哥約瑟夫也就成了那不勒斯國王。

在1806年1月26日,拿破崙離開維也納返回巴黎。幾天之後,十分敵視法國、敵視拿破崙的英國首相皮特去世了,繼任的首相任命了同情法國的福克斯為外交大臣。拿破崙準備抓住時機,和英國進行和談,並且還在和談中提出了這樣一個條件:如果和約達成,那之前佔領的漢諾威就還給英國。但是大家別忘了,在奧斯特裡茨之前,為了穩住普魯士,拿破崙可是已經將漢諾威許諾給了普魯士,結果現在又拿著漢諾威做籌碼,這不就相當於一個丫頭嫁倆人。

當這個訊息傳到普魯士的時候,整個普魯士都快瘋了。我們要的漢諾威可是用土地換過來的,那兩個侯國可都已經交出去了,結果拿破崙現在你給我們玩這個,真是想怎麼對我們就怎麼對我們阿,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呢!整個普魯士都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欺騙,尤其是在1805年普魯士搖擺不定的時候,那些主張加入反法同盟的人,更是義憤填膺。在這幫人看來,如果當初能夠毅然決然地加入反法同盟,那奧斯特裡茨的勝負還未可知,即使失敗了,也不用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法國對付自己了,可是自己連個幫手都找不著。

雖然普魯士全國上下基本上都把法國、把拿破崙給罵瘋了,但是也就只是罵罵,讓他們真的跳出來單獨跟法國掰手腕,那還是算了吧。但是拿破崙幹的另一件事,加深了普魯士的憤怒和不安。

為了鞏固自己對德意志中部和西部的統治,拿破崙決定建立萊茵同盟。在1806年7月12日,德意志各個國家的君主就如同拿破崙手底下的牽線木偶,在拿破崙的命令下“自願”簽訂了相應的條約,萊茵同盟正式出爐。這個同盟選擇的保護人自然就是拿破崙,置於拿破崙控制下的萊茵同盟將在戰時提供63000人的兵力援助。

建立萊茵同盟之後,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因為這些德意志小國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組成部分,按理說是聽命於帝國,結果現在加入萊茵同盟的一部分又要聽命於拿破崙,這之間就有些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倒也簡單,只要那個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沒有了不就行了。於是,在拿破崙的建議下,姑且稱之為建議,在1806年8月,奧地利皇帝取消了神聖羅馬帝國,他頭頂上這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的頭銜自然也就沒有了。至此,綿延了一千多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正式壽終正寢。為了和拿破崙抗衡,畢竟拿破崙是皇帝,而奧地利皇帝要是沒了神羅皇帝的頭銜的話,他只是個大公,於是奧地利大公也搖身一變,變成了奧地利皇帝。

就在拿破崙為了德意志地區的統治在大踏步前進的時候,英法之間的談判出現了新的情況,那個同情法國大革命的外交大臣福克斯去世了。人亡政息,人走茶涼阿,兩國之間的談判也就不了了之。

在7月24日,也就是所謂的萊茵同盟建立12天之後,俄國和普魯士簽訂了秘密協定,一旦普魯士同法國爆發戰爭,俄國將武力援助普魯士。而且同時,普魯士和英國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微妙,看上去英國和普魯士為了漢諾威而劍拔弩張,而實際上,英國正揮舞著手中的英鎊極力慫恿普魯士對法國宣戰。在第三次反法同盟結束不到一年的時間,第四次反法同盟又開始形成。

在得到俄國的武力支援和英國財政支援的承諾之後,普魯士覺得自己腰桿子硬了,該挺起來了。普魯士軍官們更是磨刀霍霍,熱血沸騰,一個又一個團隊的軍隊高唱著愛國歌曲,經過柏林,開向西部邊境。國王和王后檢閱了普魯士的軍隊,軍隊的熱情更加高漲。在8月9日,普魯士國王宣佈了總動員令,在8月25日,召開了第一次軍事會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普魯士在那裡備戰,熱火朝天。拿破崙就在一邊看著,冷冷的看著普魯士的表演。唯一的反應是在8月份,拿破崙將19萬人的大軍集中在德意志南部,虎視眈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