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五章——戰爭之神拿破崙(2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五章——戰爭之神拿破崙(24)

抵達莫斯科的拿破崙還幻想著會出現在維也納、在柏林出現的場景,莫斯科城市的市長會畢恭畢敬地呈上城市的鑰匙,他甚至派人到城裡組織社會名流組成代表團歡迎他。但是這註定只是拿破崙的一廂情願,因為莫斯科的人早就跑沒了,只是給拿破崙留了一座空城。9月16日,拿破崙打馬入城,諾大的城市裡只有法軍的腳步聲在迴響。如果拿破崙覺得俄國人只是將一座空城留給自己,那就太小瞧他們了,他們這回是鐵了心要和拿破崙鬥到底,為此不惜將莫斯科付之一炬。

9月16日晚上,大火突起,大火燒了一夜,並且很快蔓延,到最後就連拿破崙所在的克林姆林宮都著了火。俄國人不惜燒燬莫斯科的決絕也震撼了拿破崙,他意識到這場戰爭是不可能簡單結束了。

綿延幾天幾天大火漸漸平息,而大火肆虐過後的莫斯科滿目瘡痍,四分之三的地區都被燒燬。

法軍的紀律也越來越糟,為了獲取糧食和軍需品,各種暴行和犯罪不斷發生,軍隊的紀律蕩然無存,甚至部隊的指揮官都派出部隊進城搶劫。拿破崙雖然三番五次地強調軍紀的,但是也無濟於事。

現在拿破崙有些後悔了,也不想著征服俄國,而是想著怎麼才能從這場悲慘的戰爭中抽身了。他認為現在最好的出路就是和亞歷山大締結合和約,然後帶著自己的軍隊體面地撤出俄國。可是,現在亞歷山大不想和平了。亞歷山大的毫無音訊,拿破崙為此整日坐立不安,他開始想方設法要把自己熱愛和平的願望通知沙皇。

就在拿破崙呆在莫斯科的這段時間裡,俄國人也沒閒著,庫圖佐夫雖然撤退,但是不是不抵抗,而是開展了廣泛的遊擊戰爭。俄軍四處襲擾法軍的城防部隊,破壞交通線,襲擊野戰部隊的分隊。他還大力開展了人民戰爭,建立了大約20萬的民眾武裝。面對俄國民眾的武裝鬥爭及其堅壁清野的措施,遠離本土的法軍陷入糧荒之中,在哪都找不到一粒糧食,一把乾草,大批軍馬死亡,大量的大炮因為沒有了馬匹而被迫譭棄,法軍士氣極為低落,拿破崙正從莫斯科的佔領者變成莫斯科的囚徒。

榆次同時,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曾經在拿破崙面前唯唯諾諾、大氣都不敢喘的歐洲開始蠢蠢欲動。瑞典王儲貝爾納多特與俄國沙皇見面,支援俄國的抗法戰爭;俄國極力鼓動瑞典和英國在德意志地區登陸,切斷法軍退路,俄國還鼓動普魯士站到俄國這一邊,希望普魯士和奧地利能夠一起對抗法國;在西班牙作戰的馬爾蒙元帥被打敗,他的哥哥西班牙國王約瑟夫被趕出了馬德里;法國內部也開始出現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百般無奈珍之下,拿破崙決定撤出莫斯科,撤回法國。10月18日清晨,法軍開始撤出莫斯科,來時的60萬大軍,現在也就在11萬上下,軍隊的後方是滿載著戰利品的長長的車隊。法軍踏上了回家的路,但是這條路,註定佈滿了荊棘,沿途的慘狀觸目驚心。

法軍補給嚴重不足,俄國的冬天也來殘害這支飢寒交迫的軍隊,俄國的冬天,那真不是一般的冷,而且這些法軍的運氣還不怎麼好,因為俄國的氣象學家曾經做過統計,俄國歷史上最寒冷的兩個冬天,一個是1812年,一個是1941年。1812年拿破崙來了,1941年希特勒來了,可見上帝還是很看護俄羅斯民族的。除此之外,還有俄軍的圍追堵截。在這幾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等到了11月6日,整個法軍只剩下60000多人能夠拿槍作戰了。就在拿破崙打仗打得正憋屈的時候,他的後院又起火了,法國巴黎發生了一場未遂政變,雖然被鎮壓了下去,但是也給拿破崙敲響了警鐘,他決定趕快返回巴黎。

經過千辛萬苦,九死一生,拿破崙最終回到了法國,回到了巴黎,但是他的那支60萬的大軍,現在就只剩下30000人了。拿破崙遭到了自統兵作戰以來最大的失敗,他的帝國也失去了幾十萬寶貴的士兵和很多有經驗的軍官和將領。為了重建他的大軍團,拿破崙下令提前徵召1814年和1815年的兩批新軍,當時可是1812年,兵就已經徵到了1815年,似乎讓我看到了日本在二戰後期的娃娃兵。

對於這場戰爭,拿破崙曾經這樣說道:“偉大和荒謬之間只差一步,讓後人去評論吧。”

法國的敵人決定趁你病要你命,雖然俄軍在追擊法軍的過程中損失了三分之二的部隊,但是依然佔領了華沙,並且極力拉攏普魯士等國。普魯士國王威廉在亞歷山大的威脅、慫恿和國內反法情緒的影響下,決定備齊普法同盟,1813年2月27日,普魯士和俄國簽訂了同盟條約,3月13日,普魯士正式對法宣戰,並且還夥同俄國脅迫萊茵同盟參加反法戰爭。

瑞典曾與法國在2月間進行過秘密談判,還是想著要挪威,但是拿破崙就是不給,談判破裂。這時候英國湊了過來,3月3日,貝爾納多特在英國100萬英鎊的軍費補貼的條件下,與英國簽訂了同盟條約,並在3月23日,對法宣戰。這位法國的前元帥,最終站到了法國的對立面。

在英國的積極撮合下,第六次反法同盟被組織起來了。但是奧地利暫時沒加入,一方面他對法國心存顧忌,另一方面也不願看到俄國的勢力擴張,最終宣佈中立,擁兵自重,等待時機,從中謀利。

反法同盟在積極備戰,拿破崙這邊也沒閒著,經過3個月的不懈努力,法國的新編部隊已經漸具規模,但是,在之前的戰爭中,法軍的軍馬大批的死亡,使得騎兵十分缺乏,原本威震歐洲的法國鐵騎,已經隨著拿破崙的敗退而煙消雲散。整個新軍總人數為22.5萬人左右,一共分為了兩個軍團,其中美因軍團由拿破崙親自指揮,另一個易北軍團在拿破崙的繼子歐仁麾下。

當時,聯軍將近90000人正在萊比錫的南方奧爾登報附集結,法軍開始向萊比錫開進,法軍經過苦戰,艱難地打敗了聯軍,在5月8日,法軍主力進入薩克森首府德累斯頓。當奧地利知道了法軍獲勝並且開進的德累斯頓的訊息之後,覺得拿破崙這邊似乎贏面更大一點,於是急忙派使者拜謁拿破崙,如果法國能夠撤銷華沙大公國,放棄在1811年併入法國的領土,並且歸還伊利里亞和同義大利接壤的大部分邊境地區,那奧地利就同法國結盟。但是拿破崙在聽到之後,二話不說就給拒絕了,想讓我白給不可能,想要拿的話,用命來填吧!

聯軍有序撤退到德累斯頓以東約40公里的包岑,依託河流和山脊阻止了一條堅固的防線。5月21日,法軍開始進攻,激戰竟日,法軍終於突破了聯軍的防線,但是苦戰之後的法軍沒能趁勝追擊,聯軍有條不紊地撤出了戰場。

法軍雖然在包岑之戰中取得了勝利等,但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法軍陣亡了20000多人,戰場上橫臥著數萬名法國、俄國、普魯士士兵,有的氣息尚存,而有的已經失去了生命。法軍繼續追擊,聯軍繼續撤退,但是因為缺少騎兵,往往不能讓聯軍從後退變成敗退,直至潰退。與此同時,手握15萬重兵的奧地利一直在調停。斡旋,最終,在6月1日,法國、俄國和普魯士接受了奧地利梅特涅策劃的調停建議,簽訂了停戰協議。

其實,奧地利之所以調停,是既不希望拿破崙徹底戰勝聯軍,也不希望聯軍徹底戰勝拿破崙,因此想著借調停的機會,迫使拿破崙做出讓步,為自己爭取點好處。但是,奧地利這樣的企圖是徒勞的,士兵出身的拿破崙根本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因為他的統治的根基就是強大,一旦他不再強大並且不再受人敬畏,他的統治也就走到了盡頭。拿破崙需要的是榮譽和光榮,而不能以一個被侮辱著的姿態出現在法國人民面前,皇帝必須永遠是偉大的、光榮的、受到人民稱讚的。

奧地利既然在法國這裡一根雞毛都得不到,很自然地就投入到了反法同盟一邊,在休戰期間,英國一個勁兒的再為聯軍輸血,200萬英鎊的巨大援助禮包送到了聯軍手中。聯軍為了拿破崙,絞盡了腦汁,最後,貝爾納多特提出了一個建議,既然我們都沒什麼好主意,要不然我們找莫羅試試?他跟著拿破崙打了很多年的仗,非常熟悉拿破崙的作戰方式,沒準就能有什麼好主意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莫羅來了之後,提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別進攻拿破崙親自指揮的部隊,因為就算打了估計也打不贏,你們只要去打他手底下元帥們就好。為此,聯軍制定了新戰術,無論在何種環境下,都不能冒險單獨與拿破崙親自率領的主力作戰,一旦在戰場上單獨與拿破崙親自率領的主力遭遇,就應該立刻轉頭就跑,一直等到聯軍兵力集中之後再來作戰。(未完待續)